不一会,魏王车辆经过,两旁群众同时喊着“大王万岁”“大魏万岁”的呼声,而且四面八方,如海如潮,魏襄王听得呼声,意气奋发,胸怀激荡,似乎完成了千秋大业般自豪。
整个行伍车队,辚辚驶出了大梁南门。
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集魏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中心。
战国时期,江、河、淮、济被称为天下四大名水。
这四大名水,黄河在北,长江在南,中间是济水与淮水;北河南江之间,正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
而逢泽恰恰又在河济之间,西北又紧靠繁华文明的大梁城,是中原腹心地带最具盛名的大湖。
论水面规模,逢泽远远不及楚国的云梦泽,但论当时的名气与文明内涵,逢泽却是远远高出于云梦泽,魏国几经波折,起起落落,仍不失强国身份,如今五国盟军以公孙衍为总指挥,攻克了函谷关,大破秦军函谷不败的神话。
因此七雄会盟,决定天下大势格局,依然选择逢泽做此次会盟的地点,不仅仅因为逢泽是魏国最好的形胜之地,而且因为是当时整个中原文明的形胜精华之所在。
魏国作为东道主,第一个抵达了逢泽湖畔的会盟地点,各国行辕仍空荡着,显然还没有来到。
魏襄王下了车,走过甬道,侍卫跪拜迎礼,红旗林立,斧钺生辉,铁甲骑士精神饱满,气势赳赳,军威浩大,让人迎面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阳刚血气。
“好,大魏武卒不愧是我魏国崛起的希望!”魏襄王赞了一句,率先迈步走入行辕大帐内。
群臣只能留守在会盟帐外,分文武两列站于甬道东西边,唯有公孙衍、魏太子跟随入内,因为每个诸侯国可带两个臣子陪在诸侯王身边,魏襄王选择了公孙衍,因为他是此次促成会盟的功臣,还有一个是太子,这是未来的魏王,带着他进来见世面。
武陵君魏钰、御史大夫田需,在行辕门外两里,作为迎接各国诸侯王的代表。
不过半晌,一匹探马飞奔回报: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带领五百卫队及随从大臣,已经进入行辕区大道,前往行辕大帐而来。
武陵君魏钰从容下令道:“赵武灵王驾进入行辕外一箭之地,鼓号齐鸣,仪仗出迎。”
第十八卷 乱世之局
第0409章 七国君王首聚
魏钰、田需带着仪仗队等人,驶出行辕外甬道时,遥遥望见大道上两面红蓝相间的大旗迎风招展,快速而来,显然便是赵武灵王的车队。
这赵国与魏国同出于晋,也是武风最重的七雄之一,建国九十多年,逐渐积累,终于在赵武灵王手中,逐渐强盛起来,国力充沛,人才济济,最近又推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大幅度在提升。
车队驶入一箭之地的石碑标志时,甲士甬道外鼓声大作,两排长号仰天而起,呜呜齐鸣。
魏钰在车上肃然拱手,高声报号:“七国会盟特使魏钰,奉我王之命,恭迎赵王车驾——”
迎面而来的王车上,肃然端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国君,一领红蓝披风,一顶高高带珠玉冠,国字脸,脸型如刀削般刚劲有力,连鬓胡须,气度威猛,给人一种君临天下的威势。
“不必虚礼了,不知本王是第几家到达?”
魏钰拱手笑答:“赵王先声夺人,第一家到,除了随身文官和贴身侍卫,其余五百军士,可驻扎在行辕军帐外,等会盟结束,即可入住贵国的行辕营地,下午诸王狩猎,夜晚有各国技武大会,还有玲珑女和百花女两位名姬精彩演出。”
赵武灵王赵雍哈哈一笑,气势仍然雄浑刚劲,一抖身侧披风,笑道:“晓得了,本王先前去会魏王了,诸国君王,很多登基之后从未谋面,今日七国君王首聚,可要好好认识一番。”
“赵王请!”
魏钰等人将赵王车队引到行辕台门外,随行五百侍卫停留脚步,即使静了下来,也难掩英锐之气,往那一站,如入鞘的宝剑,不动却内敛杀气,气场还隐隐盖住周围魏国的武士。
赵武灵王带着蔺相如和平原君赵胜进入甬道,在甲士甬道中信步而行,龙游云,虎从风,步履中有龙虎之相,赵雍随意打量着魏军甲士的服饰兵器,嘴角永远流露着轻蔑的笑意,丝毫没放在心上。
魏钰在甬道口,望着赵王的背影,被对方那股霸气和王者之相所动摇,心中敬佩之极,心下暗叹:这才是明君之象,如果日后我若能登基,也要发愤图强,振兴魏国,成就一番伟业。
这时逢泽大道上重新卷起烟尘,隐约可见紫旗大旗翻卷飞来。
“禀报殿下,齐王车驾已入三箭之地。”一匹探马快速回报。
魏钰抹掉脑中被赵王震慑的气势,抖擞精神,举目望去,他已经看见迎面而来的紫色大旗上的“齐”字了,立即高声命令,“一箭之地,迎接齐王。”话方落点,训练有素的驭手丝缰一抖,三匹枣红良驹已轻蹄快驰而出。
第二位到达的是齐宣王,叫田辟疆,是田氏齐国的第六代君主;他年龄刚刚三十出头,即位整十年,在齐国的威望如日中天,竟然不弱于‘取姜而易主’的齐康公,令天下刮目相看的英主。
在十年的时间里,田辟疆整顿吏治、减少赋税、召贤用能,齐国一片生机勃勃;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数年前,趁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用两个月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几乎灭亡了燕国,并侵占燕国数年之久。
齐王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孟子等人,齐国强盛,隐然成为七雄最强者。
不过这齐王却有着一大丑陋的王后,成为历史轶闻趣事,王后叫钟离春,史称无盐女、钟无艳,据说女生得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卯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如漆,令人望而却步,年过三十,不但流离失所,甚至无容身之处,后来到了齐国临淄,偶然机会,意外见到齐宣王出巡。
钟离春上前进言,并大言不惭地说:“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
齐宣王后宫国色天香的佳丽比比皆是,更不缺执役人等,听了她的话,看着眼前这个丑陋的女人,竟然异想天开,不自量力,禁不住哈哈大笑。
不料钟无盐却镇静自若,一本正经地连说:“危险啊!危险啊!”
齐宣王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你说危险,那是什么啊?愿闻其详。”
于是无盐慢条斯理,侃侃道来:“秦楚环伺齐国,虎视眈眈,而齐国内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众子不教,齐王你专务嬉戏,声色犬马,这是第一件可忧虑的事情;兴筑渐台,高耸入云,饰以彩缎丝绢,缀以黄金珠玉,玩物丧志,利令智昏,这是第二件可忧虑的事情。
贤良逃匿山林,诌谀环伺左右,谏者不得通入,谠论难得听闻,这是第三件可忧虑的事情;花天酒地,夜以继日,女乐绯优,充斥宫掖,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这是第四件可忧虑的事情。危机四伏,已是危险之至!”
据说齐宣王首先还不以为然,但是听下去,渐渐地目瞪口呆,刹那之间,齐宣王一惊而悟,即刻下令拆除渐台,罢去女乐,斥退谄佞,摒弃浮华,然后励精图治,从此齐国国势蒸蒸日上,无盐也成了齐宣王的王后。
历史有典故:“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就是描写他一个王后,一个宠妃,有事相求就找钟无艳,无事玩耍的时候就只记得美貌无双的夏迎春。
魏钰迎上前来躬身做礼道:“魏钰恭迎齐王大驾。”
齐宣王爽朗大笑,“不必如此官话客套,对了,我听说魏国最近崛起一个新秀,叫做辰凌,文武双全,武破秦军,文折诗冠,等会盟结束,一定要引介本王相见一番如何?”
魏钰心想人说这齐宣王,喜欢招揽天下人杰入齐国游说,不知是真爱才,还是爱这种贤名?这刚一见面,就要挖人了。
“呵呵,齐王说笑了,辰凌如今是魏王御前的都骑卫统领,正负责会盟的秩序安全,等会盟事了,齐王定能看到。”
齐宣王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到时候一定好好见见他,希望这辰凌的才学不要让本王失望,入行辕吧。”
话落,齐王带着一干名士文臣,及五百侍卫军,来到行辕外,带着帝师田骈,以及次子田文,迈入甬道,进得会盟议事大帐。
紧接着,韩、楚、秦、燕四国也相继到了,被魏钰陆陆续续迎接入了行辕,四王分别是楚怀王熊槐、韩襄王韩仓、秦昭王赢稷,以及替身的‘燕昭王姬职’,七雄之主到齐了。
第0410章 各怀鬼胎
七国枭主齐聚,正襟高坐于一堂,行辕大帐内的座位,排成了环状,不分尊卑主次,避开一些矛盾,但是魏王坐在最里面,属于坐北朝南,独居盟主尊位的气势,其余大致按各国疆土所在的位置来排座。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官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5-04-17 两宋元明 大明成化十三年,历史系研究生方应物穿越成了读书人, 这是一个宅男漫不经心做着...
-
农业中华 (郁榕) 当我们在太空看中国,大半的国土是沙漠、灰色和残缺的山峦、密密麻麻的城市、干枯的河流和湖泊、挤满了车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