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感到莫名其妙,这第一次见面的老头虽然有可能是父亲的恩主,但也不能如此毫无来由的训斥他罢,根本没有一丝道理。
方应物忍住气道:“老大人似是意有所指?晚生心中不明。”
王恕毫不客气的说:“你父亲中了二甲第四,可谓光宗耀祖也。正当此时,你急急忙忙前往京城投奔父亲,这份心思昭然若揭,还用老夫细细点明么?”
方应物登时气冲斗牛,这老头原来如此作想,他也太自以为是了,太把他方应物看低了!便顶对道:“在下还是不明白,老大人说话要仔细才是,休要叫人听不懂。”
“你不安心在家学习,听了父亲中进士消息,便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怕是仰慕富贵,想去父亲膝下做个官宦公子罢!”
方应物反驳道:“老大人说话可笑之极,刚愎自用,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王恕不屑道:“无须多加掩饰了!老夫年已花甲,阅人多矣,你这点心思还能看不出来么?”
方应物解释道:“如今庙堂邪气ri盛,jian佞遍布,一想到家父辗转其间,晚生忧虑不已。故星夜兼程,急yu前往京师,尽己所能助家父一臂之力!”
王恕冷笑道:“越说越荒谬了,你这少年人能有什么本事?竟敢大言不惭说去京师并助你父亲一臂之力,黄毛小儿懂得个什么!这些话,拿出来当托词都没有人相信!”
方应物善于言语应对,但此时也词穷,虽然理不屈,确实是他所说的原因,但外人不相信啊!
他可算体会到窦娥的滋味了,满腔冤屈却无处可说,憋屈!淳安人可能会相信,但这王恕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谁能相信一个第一次出门的十六岁少年人,便可以在复杂无比的京城里,帮助别人混好官场?
天下最出se的师爷幕僚选出来,也不敢说这种话罢。王恕这么有能力的人,不也当了二十年外官不能回京。
方应物心里叹道,果然如同先前所料想的,他和王恕这种极其强势的老头子根本说不到一起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再次行礼道:“无论老大人信与不信,在下本心在此,ri月可鉴。告辞!”
“慢着!”王恕阻止了方应物,“你父亲正当进取之时,老夫不能看着你去捣乱!”
方应物气极反乐,问道:“那老大人想怎样?”
“你不要去京师了,就留在行辕里读书罢!”王老大人很负责任的说:“你这等年纪,jing进学问、探微求真才是正理!去京师追逐富贵权势,只会迷失心xing,毁你终生,所以不要去了,就留下专心学业罢。”
“你凭什么管束我!”方应物简直要暴跳如雷,这老头也太不知所谓了罢!自己就算变成废材,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就凭你父亲要娶我王家女!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误入歧途,更不能看着你拖累父亲!你还是安心留住的好,两年后若有所成,老夫自会推荐你入场乡试!”
我靠!方应物见老大人撕破了脸强行留人,心里怨气满怀。这老头怎么能如此霸道不讲理,自己要去京师帮助父亲,他怎么偏偏就认定自己去坑爹!
有一瞬间,方应物恍惚觉得王老大人真像个白蛇传里的法海,自以为是的将白娘子关在雷锋塔里,很是多事!
他脑子里又闪出了西游记,唐僧取经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遇到各种妖魔鬼怪,这莫非就是自己北上路途中的一难?
面对南京右副都御史、苏松巡抚强力挽留,弱小的生员方应物毫无反抗能力,恍恍惚惚出了书房。
外面早站有一名老管家,略显恭敬的上前对方应物道:“方小公子,我家小姐已经吩咐下人收拾出了客舍。其余几人都已经先过去了。”
巡抚行辕虽然不叫衙门,但其实就是衙门。迎来送往的事情不少,行辕里自然设有客舍,如今便收拾出几间给方应物用了。
方应物便跟着老管家向住处走去,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身后多了两个正大光明的尾巴,都是军士打扮。
方应物无语,这是王恕担心他趁人不意而逃掉,特地派来看管他的罢?
章节目录第七十七章困居
王恕目送方应物出了书房,暗暗叹一口气。与一门心思赶路的方应物不同,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方清之馆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不是官,没有正式品级,只是一种名称,表示在翰林院学习深造。若馆选为庶吉士,三年之后才能正式做官,谓之散馆。
庶吉士看似比别人做官晚三年,但却是所有三鼎甲之外的新科进士都梦寐以求的,因为庶吉士还有个别称叫做“储相”,顾名思义就是后备宰相。
放在从前,内阁的资格并非很严格,不经翰林也是可以的。
但成化初年时,首辅大学士李贤定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后面两任首辅彭时和商辂又连续维持并强化了这个规矩,现在已经成为了官场常例。
所以说,普通进士如果不能馆选为庶吉士,那等于失去了登顶资格,这辈子彻底无望宰辅了。
以方清之高达二甲第四的名次,虽然不能像三鼎甲直接入翰林当修撰、编修,但馆选为庶吉士再正常不过了。
科举制度的jing髓就是考试成绩说了算,考得越好发展平台就越好,当然有好平台不意味着有好结果,还要看个人造化。
话说回来,翰林院不像其他衙门职权分明,又被视为储相所在;同时翰林院主掌文书诰敕、编纂史录,和内阁关系密切,又是天子近臣,往来交际层面是极高层的,是清流里的清流。
正因为地位清高,所以翰林官的ziyou度很大。既可以埋头经史文册,不问外界是非;又可以多发议论,指点朝纲,积极参与朝政刷存在感。
对方清之的个xing,王恕当然了解,若遇到看不惯的事情,方清之必然会上疏直言,不会埋头经史文书装作视而不见。
而如今朝堂上,又有那么多会让忠直之士看不惯的人和事,以商相公几朝元老的地位,也被挤兑走。若直言不讳,说不准就触犯到谁了。
所以王老大人扣住方应物,有两点考虑,一是不让声称要“助父亲一臂之力”的方应物去捣乱,减少方清之身边的各种变数。
二是预防万一。宦海风波险恶,如果方清之被jian佞打击和处罚,至少方应物在他这里是可以得到保护的,免掉方清之的后顾之忧。
方应物走后,王小姐也进了书房,对父亲道:“父亲明鉴,以女儿看来,此子并非贪慕荣华之人。”
“何以见得?”
“父亲虽不得立朝,二十年来始终颠簸在地方,但父亲名望素著,又坐镇江南为巡抚,比普通人家还是尊贵的多。若常人稍有机缘,必然要拜访求见,攀结关系。
但这方应物不过小县一秀才,方家也不是高门大户。这次他路过苏州,女儿看他并不很热心前来拜见,甚至有避而不见之意。这说明他心里自有傲骨,不是贪图富贵的人。”
王恕点点头道:“毕竟是方清之的儿子,内里还是有些像的。”
如果方应物听到王大小姐的解读,必定要苦笑不已,他自认是好人,但真没有好到那个地步
不肯来见王恕,实在是因为王老大人极其敢于直言,在天子心中是挂了号的刺头,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帝甚厌苦之”。
自己这种小菜鸟还弱的很,经不起风浪,大大小小的风险能规避就尽量规避为好。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改成勿以险小而不躲也是对的。
却说方应物方秀才这次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如果是李士实大宗师是极没有信念的人,那王恕王老大人就是另一个极端,他的信念过强了。
不是人人都像商相公那样外圆内方,既有为之坚守的原则xing,又不缺乏变通。
满怀不爽,方应物被带到了巡抚行辕客舍,王家给他腾出了三间正屋和两间厢房。
名为客舍,但也是高轩敞峻,里面陈列虽不奢华,却十分雅致。
能与巡抚大员往来并入住的,当然也都是大人物,客舍自然不能过于寒酸。至少这辈子,方应物没有住过如此豪华的房间。
方应物在庭院中见到了兰姐儿和两个随从,他们都有些手足无措。
这些昨ri还是山村村民的人,今天就站在了雕栏画栋旁边,又不是方应物这种怪胎,当然极度的不适应。直到方应物出现,这三人才像是有了主心骨。
“小相公,听主人家说,你要留在这里读书?”王英小心翼翼的问道。
方应物冷哼道:“他们自以为是而已!先住下,然后想法子走人!”
看方应物神情不太痛快,其余人便也没有多问。此时天se晚了,便各自回房休息,方应物和兰姐儿入了正堂,方应石和王英去了厢房。
在屋中,兰姐儿坐在床头整理箱笼,又看着夫君冥思苦想的很是伤神,便心疼道:“你何不拿出商相公的信件?王老大人总压不过宰相罢?”
方应物摇摇头,“这不是斗兽棋,一个吃一个的。王老大人xing情强硬,认准了的事情就不会动摇。连天子都屡屡被他批龙鳞,更别说商相公的面子。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创世VIP2015-04-16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