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更替。人事也要更替,政客们都会下意识寻找下一个热灶。然后扑上去亲热。虽然扑上去不见得有用,但是政客们这种时候若不做点什么。心里更不得劲。
比较公认的热灶就是方家了。在成化朝末期的抗争里,别人或许只是起哄架秧子,付出实质性代价的很少——其实不是成化朝没有正直大臣,而是这样的人在二十年间大都被逼出京城。
但方家父子可是实打实的付出了惨重代价,实在的不能再实在!当爹的方清之诤谏之后,“惨”遭廷杖,然后从最清贵的词臣直接贬到了郧阳;
而做儿子的方应物秉承“君恩臣必报,父业子当承”的家教,继续在东宫抗争。从坊局清流直接罢官为民,然后仍然遭到奸邪迫害,最后足足在庙里被困了一两年不能脱身,连人生四大喜之一都荒废掉了。
这些代价熬出来,就是新时代的功勋章!任何人都知道,方家父子必然会被重新起用,而且只会比以前更好!假以时日,一个内阁坑位是跑不了的(只是迁转需要时间)。
看着慈仁寺成了沽名钓利的菜市场,性闲和尚非常非常厌恶。更愤怒自己清修地方变成追名逐利之所。
所以他很不客气的找到方应物,下逐客令道:“如今外面世道变了,方施主也要变成方大人了,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盘踞敝寺。还请移步离去罢!”
方应物拒绝了走人的建议:“还不能走,要继续叨扰一些时候。”性闲和尚恼火的说:“你他要赖到什么时候?”
“此时此刻,我必须要显出低调。怎能稍有动静就欢天喜地的出寺而去?那岂不要被人认为一直盼着先皇驾崩?”方应物解释道:“再说此时内宫无主,即将变成太皇太后的圣母就是最大的一个。映射到这里,慈仁寺反而是最为安心之地。我可舍不得走。”
新时代的开启需要一个标志**件,这就是新的天子登基,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可惜方应物躲在庙里等待“起复”,不能亲眼目睹东宫太子朱祐樘荣登大宝的盛况。
新皇登基之后,自然也是刷新政治的开始。方应物静静等待自己的起复诏书时,却先等来了次辅大学士刘棉花。
只见刘阁老身衣着普通,就像是个老员外,叫方应物还以为看花眼了。忍不住调笑道:“如今朝中正是纷扰之时,老泰山合该大用,为何还有闲情逸致微服来见小婿?难道不怕被人看到后,指责两家勾结串联么?”
刘棉花对此不在意,“老夫就是来看自家女婿的,谁能说半个不字?对了,最近要防着狗急跳墙,老夫特意差拨了一队军士值守慈仁寺。”
方应物受用了,谢过后又问道:“近日内廷可还安稳?”
“朝廷里确实有点事故。”刘棉花皱眉道:“那万安联合彭华,说动了各部尚书,联名上疏辞职。”
阁部总辞职?方应物也记起来,好像历史上是有这么一回事。当然这个辞职不是真想辞职,而是首辅万安和各部大臣对新天子的试探和将军,他们知道天子不喜欢他们这些纸糊阁老泥塑尚书,所以祭出这种心理战术。
天子刚刚登基,不可能直接准了这种辞官疏,不然重臣都跑光了算怎么回事?所以按照老套路,天子必然要下诏抚慰并留用众大臣,哪怕新天子心里再恶心。这样在短期内,纸糊阁老泥塑尚书们至少还能暂时保住位置,不至于上来就被刷掉。
刘棉花苦恼就苦恼在这里了,内阁人员里,万安彭华当年可都是支持另立东宫的!如今东宫继承大宝,万安还不得滚蛋?那样他刘吉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首辅。
奋斗了几十年,如今距离人臣之极只有最后小半步了,叫刘棉花如何能平静的下来?可是如今万安赖着不肯走,已经兴致勃勃的刘棉花心痒难耐,一天都不想多等了,找方应物来就是问计。
在这点上,方应物与刘棉花想法是一致的,都相让万安早点顺应历史大势滚蛋,下面有很多重要工作,总不能时时刻刻为了万安这个苍蝇分心。
再说方应物被困在慈仁寺这么久,心里怨气也不小,有仇不报非君子。若不把万安拉下马,就显不出他的手段,就让老朽首辅万安成为王者归来的第一个祭品罢!
其实也好办,大势所趋,摧枯拉朽。熟知历史的方应物想了想,按照历史上的办法来就是!
ps:小手一抖,第四更出现!
提前发出的大封推闲言碎语!
今天下午有大封推,但不在电脑前,又懒得定时发布,干脆就提前发出来了!首先欢迎因为大封推蜂拥而来的新读者(真的有吗?)欢迎你们来到一个精彩的世界!
其次,一些读者可能觉察到了,本书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了。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再写只能是重复,继续重复一遍方应物的奋斗史,看着挺没激情;二是出于影视改编考虑,我不是网文巨星,如果写太长的话不利于版权拓展,两百万字一本书应该就差不多了,目前卖影视版权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三,到了隆重的推书时间,这次推荐两本好友新书。一本是老历史作者庚新跨行写的新书《狂霸巫师》(一声叹息历史题材好惨),另一本就是贼眉鼠眼的新书《贞观闲人》。
第四,还能是啥?求一千块大洋啊!!!!不对,是求月票奖啊!!如果还有一千大洋,不,月票请砸过来啊!我还有存稿等着!!明天继续加更!
第七百七十四章运筹帷幄(上)
刘棉花对方应物已经是非常非常熟悉了,熟悉到他能理解方应物任何一个表情。立刻问道:“这么快你就已经有了主意?”
方应物问道:“怎么?老泰山不相信?”刘棉花笑道:“如果是别人,老夫只当是吹嘘,如果是你,老夫自然就信了。”
“闲话不多说了!我确实想到了一个法子。”方应物说,“老泰山可否知道,那万安时常向天子进奏密疏,里面写的都是什么?”
刘棉花觉得女婿这个问题很奇怪,便答道:“既然是君臣之间的密疏,那肯定不被外人所知,老夫又怎会知道?”
方应物颇有感慨的说:“那里面可都是小黄文啊!”
小黄文是什么意思?刘棉花满脸疑惑。不过也习惯了,这女婿有时候一不留心便会创造新名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方应物解释道:“万安的密疏里写的就是那种很露骨的很羞耻的文字。”刘棉花不知不觉睁大了眼睛,确认道:“你是说春宫文字?”
方应物拍案道:“对!就是这个,足可见万安此人之无德无行无耻!能将这样不堪入目内容堂而皇之的写进奏疏,这是朝廷的耻辱,更是全体文武百官的耻辱!
万安这样的人,怎么配在朝廷里立足?只要将密疏寻找并公开发布出来,万安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还有什么脸面恋栈不去!”
刘棉花发了会呆没说话,方应物连声呼唤。才将来泰山唤醒了。此后刘棉花又问:“那你说具体该怎么办?”
方应物很奇怪,老泰山这话问的忒没水平了。还能怎么办?先皇驾崩,遗留物品文牍都要整理。当然是指使人用心在里面搜寻了。
刘棉花又发起呆了,方应物不满的说:“这个主意行不行,老泰山你发句话,动辄发呆算什么?”
刘棉花苦笑几声,突然面红耳赤,小声说:“不瞒贤婿,其实老夫当年鬼迷心窍时,也写过几封这样的密疏。如果照你的法子搜检,会不会将老夫的密疏一起发掘出来?”
方应物愕然。真真人不可貌相啊。老泰山这人好权术,但并不热衷女色,没想到也兼职过小黄文写手。能和万安并称纸糊三阁老,果然名不虚传!
刘棉花被女婿异样眼神看得不自在,为自己辩解道:“你也知道,天子酷爱看词话故事,有时候当臣子的也不免迎合上意”
不必解释了!方应物忍不住挠了挠头,这样的小黄文密疏,很可能是被先皇集中归置在一起的。如果搜检出万安的密疏,八成也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看来只能拜托汪太监了。”方应物最后说,不过这让刘棉花有些不自然。
方应物便开解道:“能信得过,又在这项事务上具有足够权力的人。也只有汪太监了。他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又兼东厂提督,正可包揽此事。如果翻检出这些奏疏。只拿万安的公布即可,其他人的就隐匿掉。”
刘棉花满腹狐疑的说:“若日后汪太监拿出这些要挟老夫。又该如何是好?”方应物答道:“小婿保证,不至于如此。”
方应物都做了保证。刘棉花别无他法,也只能先告辞了。此后方应物又思索了一下当前形势,却不料又有人连夜来拜访了。
“方公子救我!”大明朝头号非法传奉官、著名佞幸小人李孜省在方应物面前悲切的哀嚎道。
此人为什么来求救,方应物心知肚明,但嘴上问道:“不知发生何事?有话慢慢讲。”
李孜省定了定心神说:“从宫里得到消息,天子决意要清理传奉官!”
方应物忍不住击节叫好,“真乃善政也!”主要来自佞幸的传奉官影响非常恶劣,对风气败坏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但本身根基却很弱,先皇一驾崩,立刻就失去了庇护,所以是个极好的三把火对象。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创世VIP2015-04-16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