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官 (随轻风去)



万安却不肯放过刘棉花,仍旧插嘴道:“人命案件,当然由有司处置,何须劳动圣裁?”

说到这里,刘棉花也颇有图穷匕见的感觉,“听说左常顺被害之案,已经有嫌犯招供出是世袭锦衣卫千户万牛儿所指使,而蔡家灭门之案,坊间传言也是万牛儿所为!”

听到万牛儿三个字,成化天子终于觉察到,棘手的麻烦事来了——你在看热闹的同时,热闹也不会放过你的。万牛儿是万贵妃罩着的,而万贵妃是自己必须要罩着的

万安很是为君分忧。知道天子不便开口,便又主动揽过话头:“你也说了是坊间传言。”

刘棉花当然不能对天子。所以他又转回来朝向万安,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了:“虽然尚未证据落实,但线索肯定是有的,也确实指向了万牛儿,但为什么没人敢查?官府在哪里?法司在哪里?朝廷在哪里?诺大的京城,就没有负责的官员出来问一句吗!”

刘棉花这几句话,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咆哮,甚至有几滴口水直接喷到了万安脸上。并伴随着剧烈的手臂挥舞动作。万安愣了愣,然而刘次辅的咆哮还没有结束。

“你万安枉为首辅,却如此轻描淡写,难道没有意识到问题要害?如果连我宰辅女婿遇到事情,都只能含冤莫明,需要我这次辅大学士到御前来叫喊,那百姓又会怎样?这大明还有王法吗?这江山社稷还有人心吗?”

金台上下众人直看的瞠目结舌,次辅刘棉花在大家印象里,向来走的是内敛戏路。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这方面说是本朝影帝级别的也不过分,没想到今天居然爆发了一次。对此众人只能感慨,影帝不愧是影帝。能者无所不能,激情外放的戏路一样手到擒来。

站在刘棉花对面的万安已经惊骇莫名,刘棉花竟然完全不留余地。这是怎么了?这位同在内阁十来年的老搭档想干什么?

不止万安,在大多数人眼里。刘棉花的所作所为,就像是用力推着方应物不死不休的撞向万贵妃。这和鸡蛋碰石头有什么两样?他还想不想保住方应物了?

早朝班位顺序,在阁臣下面就是翰林坊局词臣了。刘棉花对万安咆哮后,仿佛仍未发泄完毕,怒气冲冲的下意识转了一圈,火热的眼神便扫到身后这些词臣清流。然后大喝一声道:“方应物出身清流,也历任坊局,与你们原本是一脉,你们也站出来评评理!”

不过没人出头,因为这里面的情况诡异莫名,弄不明白之前谁也不想把自己置于险地。刘棉花又指着公认的翰苑领袖徐溥说:“徐学士!你不出来说几句?”

万安又愕然了,刘棉花怎么转身就找上了徐学士?这是唯恐树敌不多、女婿死的不快?随即他又想道,莫非是要破釜沉舟,逼着徐溥表态力挺方应物?但是这想想就挺玄幻的除非做过了幕后交易,但那也无所谓。

不过词臣里其他人悄悄松了口气,然后不由得在念叨:“怎么又是徐学士?”

为什么说又是?在不久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听说方应物因为殴打官吏被抓进顺天府,万安和刘棉花为此而吵的时候,有人就让徐学士站出来说几句。

然后徐学士狠狠的踩了踩方应物,不顾清流脸面的主张严惩方应物。最后却不料行凶被抓的方应物是假货,然后徐学士就果断出丑了。

闲话不提,却说徐溥心里已经把刘棉花骂了几十遍,这两人狗咬狗正有趣,扯他进来作甚?不过徐学士牢记了上次教训,正所谓是非只因多开口,一动不如一静。他虽然不明白刘棉花为何突然点名他,但他确定刘棉花肯定不怀好意。

既然对方动机不纯,那为什么一定要接招?只要接招,就等于一只脚落入圈套,所以徐学士思来想去,目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

而且最关键的是,刘棉花此举有些道德绑架的嫌疑,这在官场中是比较忌讳的。如果人人都这样行事,那就彻底乱套了,任何人都不想着事不关己的时候,被用大义名头强行拉进来参与。

所以徐学士又觉得,自己不出面也是能被别人所理解的。打定主意后,徐学士便回应道:“此事晦暗之处甚多,我至今仍懵懂不明,子曰不知为不知,所以不便议论。”

刘棉花“哦”一声,就没有下文了,也没有像别人所猜测那样进一步紧逼徐溥表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的。

不过临转身之前,徐学士从刘棉花的眼神中,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嘲讽。没错,是嘲讽,徐学士顿时心生不祥之感,难道避开陷阱也能错了?

话说此时万首辅冷眼旁观,而刘次辅已经再而衰、三而竭,此时也按兵不动,丹墀上一时间静谧下来。别人更不敢轻易参与进去,首辅和次辅的撕逼大战,谁敢自不量力、随随便便的插手?不怕当炮灰么?

谁也猜不到接下来怎样的时候,朝臣班位中终于有第三个人闪了出来!

他疾步到丹墀上,叩首奏道:“方应物实有大功于社稷,纵然触犯天条被贬为平民,又自作自受成为苦役,但终究是立功之人!如今他窘迫非常,非国家之福!望陛下心存仁念,有所优容!”

是谁?是谁?是谁胆敢在这时候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态?众人顿时又兴奋起来,顾不得端庄姿态,纷纷翘首向前望。

ps:大家猜猜是谁?此人在本书里就出现过一次。

第七百六十二章与你无关

早朝是露天举行的,占地不小,跟后世操场课间操倒是有点像。距离丹墀比较近的大臣已经看清楚那人是谁,除了大吃一惊还是大吃一惊,任是谁也想不到居然是此人出列力挺方应物。

而距离远点的就看不真切了,大家穿的都是朝服,只看个背影能看出什么来?不过还好,可以偷偷开口问前面的人,而前面的人还可以再问更前面的。按朝仪本不许随便议论,但这时候许多人纷纷如此,纠仪御史也就没法管了。

科道官行列里,有个给事中看了看旁边的项成贤,忍不住低声议论道:“若不是你站在我旁边,我肯定以为上面那人是你了。”

项成贤知道这是别人试探自己,因为人人都知道自己和方应物是钢铁般的同党。但他确实不知道是谁,这次要直接面对万贵妃,方应物根本就没让他来参与。便回答道:“且听前面消息罢。”

没多久,前面的朝臣就悄悄传话过来:“是李孜省!”

每个听清楚的人,包括项成贤在内,全都惊呆了,齐齐下意识的念叨几句:“李孜省?怎么会是李孜省?”

李孜省是个什么东西?成化朝风气不正,佞幸小人很多,而方士李孜省就是公认的三大佞幸之一,另外两个就是太监梁芳和僧继晓。

在这三大佞幸里,梁芳是太监,虽然也有心攫取政治权势,只可惜碰上了汪直这个强力竞争对手,至今只能无奈的当御用狗腿子和管家。另一个佞幸僧继晓对政治兴趣不大。只满足于国师身份和荣华富贵而已。

而李孜省却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以方士身份幸进。却改不了读书人的习气,这几年拼命想往朝廷里挤。最终还真让他弄成了。前几年成化天子顶着全体文官压力,绕过正常铨选程序,直接授予李孜省官位,现在已经做到了通政司右通政。

在大明朝,杂流、学校、科举并称为“三途”,是进入文官仕途的合法途径。不经三途,只凭借天子中旨授官的称为传奉官。成化朝风气很差,传奉官为数不少,李孜省就是其中最佼佼者。

以文官的观点来看。传奉官当然是不合法的,各方面极其排斥传奉官,所以绝大多数传奉官得到官位,也并不意味踏入了文臣圈子。

可是李孜省不能通过正路进入仕途,心里却很仰慕文臣生活,连上朝这种苦差事都孜孜不倦、甘之如饴的来参加,仿佛是作为读书不成的弥补。在别人眼里,这更显得格外厚颜无耻了

这样的人,居然站出来为方应物说话。这怎能不令满朝大臣震惊?李孜省与方应物完全是两类人,一个是佞幸里的极品,一个是清流里的极品,两种极品完全不搭调啊!

此外。方家父子也抨击弹劾过佞幸,与李孜省不应该对路才是,那么李孜省怎会不计前嫌。冒着风险站出来为方应物帮腔?说起来,李孜省这种奸邪出面对方应物落井下石。才更为符合世人的认知,今天这样真像是拿错剧本了。

首辅万安不禁失神。他看不懂这是什么情况,也许是方应物用尽办法企图挽回败局的的手段,甚至不惜委托了李孜省为自己张目。

这方应物也真是拼了,这李孜省是什么人,清流唯恐避之不及。方应物让李孜省来帮腔,难道就不怕被李孜省的名声连累么?

不过万首辅还知道,李孜省很能讨天子欢心,甚至能被天子当成友人看待,不然也不至于成为佞幸小人里的顶尖者,所以万安不打算表态,让天子亲自来处理就是。

见平常视为友人的李孜省突然跳出来刷存在感,天子苦恼的挠了挠头,开金口道:“朕自有计较,散朝。”

今天就这样结束?众人居然有些舍不得走,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确实没有任何明确结果,真真是没有结局的结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