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轿子经过大门时却停下了,帘子从里面掀开,并露出刘棉花的脸庞,吩咐下人道:“请方小哥儿去书房!”
方应物想走也走不了,只得回转身子,再次进了刘府,这回直接被带到了书房。等了不知多久,见到刘棉花一边擦脸、一边进了书房。
方应物见过礼后,寒暄道:“刘公今晚回来的有些晚。”
刘棉花心虚的透过窗户看了看日头,这天色还早罢?方应物是随便说客套话还是讽刺?口中答道:“今日回来迟,是因为内阁有要务商议。”
自从上次因为信息不对称惨败后,方应物对一切朝廷消息都感兴趣。虽然不知道刘棉花是否会如实相告,他只管大胆问道:“有什么要务?”
刘棉花淡淡一笑,“此事告诉你也无妨。去岁秋季,太监汪直、都御史王越率领京营班军沿着宣大、延绥巡边防虏,今年一月有威宁海大捷,堪称自宣宗皇帝以来塞北最大胜仗了。
近日王越有奏本,道是即将班师回朝,天子便下诏嘉奖,令内阁拟出详细条陈,今日内阁便商议此事。”
汪芷要带着孙小娘子回京了?方应物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感觉,但也在意料之中罢,有去就有回,有出师就有班师。
尤其是在大胜之后,以汪芷的德性,若不想着趁机回京显摆夸耀一番,那他方应物的姓就倒过来写!
“其实你才令人发愁啊。”刘棉花感慨道:“这次汪芷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奏功名单上居然有你的名字。你已经以白身记功两次了,等着日后折现,你说朝廷还能怎么嘉奖你?让你入仕后连升三级?那也太离谱了。”
方应物脑中忽然鬼使神差的冒出上辈子看电视剧记住的一句台词:赏无可赏,唯有赐死
他忍不住打个哆嗦,把这不吉利的念头甩了出去。这都哪跟哪啊,他离那个程度还差得远呢,大明朝除了开国太祖,并不时兴这套。
ps: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把更新进度补了回来,能给几张月票吗!
第三百零九章关我鸟事?
刘吉见未来女婿微微有些走神,便重重咳嗽一声,问道:“你究竟作何想?”
方应物当然知道人不能太贪得无厌,功绩册上能记一两笔,让自己比别人有个较高的起点就很不错了,至于这次就没必要孜孜以求了。
何况这次本来就是白捡的,当初他也是不想得罪汪芷,根据史料印象随便指点了几句应付差事,谁能想到被汪太监联手王越王大人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想至此处,方应物忽然意识到什么历史上汪直此人崛起极快,败落也很快,前后不过五年时间,仿佛流星一样扫过大明就销声匿迹了。
本来历史上的汪直就有这次大捷,只不过在本时空胜利果实更大。但大捷之后一两年,汪直便渐渐从权力场中消失,最后不知所终,难道是正应了盛极而衰的规律?
像汪芷只依赖天子宠信便崛起这么迅速的人,从宫中到外朝,各人表面或许不敢说什么,但人心能接受和服气么?
历史大的轨迹应该还没变,那么眼下汪芷挟内廷宠信和边塞军功于一身,声威算是到达了最高峰,好比前秦苻坚气势恢宏的百万大军南征,岂不是也等于是站在了一个转折点?
方应物想得多,一时间没有回话,刘棉花还以为他少年意气不肯放手功劳,又道:“你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以你的聪明,也参不透其中道理么?”
方应物抬了抬头,“刘公但请放心。小子我岂是舍不得的人?方才只是另有所思。”
刘棉花想起还没有问方应物来意,“朝廷这些事本来也不需要你操心。你就说说你今日来老夫这里,所为何来?”
方应物连忙说道:“特为乡试座师而来。”随后便将李士实的为难处境说了一遍。
至于刘棉花肯不肯出手相助。那就听天由命了。反正他方应物能帮忙把话传到阁老耳中,就算是心意尽到——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或者说有能力传这个话的。
刘棉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又勾起了方应物的好奇心,忍不住问道:“刘公你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我也好向座师回话去。”
刘棉花抚须淡淡道:“没什么答应不答应的,你对李士实说,有可能的话,请万眉州亲自对老夫说这件事。”
“是,知道了。”方应物应声道。
能有个回音就好,本就事不关己的方应物懒得再去想刘棉花打什么主意。便起身告辞,如此方应物便离开了刘府。回到家里时,方应物却看到项成贤在小厅里等候,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项成贤迎上来道:“方才我去了叔父那里。”
方应物对此表示大为惊奇,“你不是躲之不及么?怎的还主动去找他?”
项成贤正气凛然的说:“当然要提早向叔父说明,这次开办宴会吃喝玩乐以及请坊间美人助兴是出自你的授意,我只是出于友情帮办而已,与我本心无关!”
方应物无语,伸手点了三十二个赞。“项兄有长进!”
项成贤忽然又问道:“今日午前时候,老座师找你,是不是为的官职?”
方应物面露讶异之色,“你怎么知道的?当时你不是先出去了么?难道躲在墙外偷听不成?”
“为兄岂是如此没品的人?”项成贤没好气道:“是拜访叔父时。叔父告诉我的。”随后项大公子继续解释道:“你也知道,我叔父如今任满,到京师选官。他品级和老座师差不多”
方应物心思如电,听到这里便猜出几分。开口道:“莫非两人看中了同一个位置?”
“这你都猜得到?真乃闻弦歌而知雅意!”项成贤先是意外了一下,但随即又感到习以为常了。
方应物摇摇手。让项成贤言归正传,“你就直说罢,他们两个人都看中了什么位置?”项成贤答道:“通政使司右通政目前正空缺着”
方应物恍然大悟,对这两位而言,通政使司右通政这个官职果然是值得看中的。
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虽然很多,部、院、寺、监名目不少,但外朝真正的核心衙门只有七个,或者略微扩大范围是九个。
九个衙门分别是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九个衙门的正印堂官便合称九卿,是外朝第一档次的官员。内阁加九卿,基本上就是大明朝文官体系的最高领导层了。
在这九个衙门里,通政使司虽然敬陪末坐,近年来权限也越来越被削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是九卿衙门之一。
通政使司正印堂官是正三品通政使,下面分设左右通政两个堂官,类似于六部里的侍郎。
如今右通政空缺,这个职位不见得有多大权力,但如果坐上去了,便意味着进入九卿衙门领导圈子了。
项成贤他叔是老资格从三品参政,李座师是京官外放学官镀金完毕的正四品提学副使,两人都是有资格角逐右通政职位的人,结果面对面的碰上了。
方应物明白了前因后果,恍然大悟,难怪刘次辅和吏部尹尚书死命卡着李士实!
能不卡住么?这要是放了李座师当右通政,就等于是放了他进九卿衙门领导层的圈子,焉知过几年不会变成六部侍郎?
项成贤忽然变得正经起来,“我叔父还说,九卿衙门之中,若是三品侍郎有缺,那他想都不敢想的。但如今正四品右通政出了缺,恰好此时没有太多其他闲官,对他而言算是官场中难得的机遇,以参政之品级就通政之位也在所不惜。”
京官比外地官员贵重,从三品官职到了京城转为四品官职,也不算奇怪,再说散官阶位还在。
方应物同样很明白,项大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将事情完完全全告诉项成贤的,这也是很隐晦的表示求助之意,只不过拿不准自己态度,所以表达方式才如此曲折。对于有志于向上的官员,九卿衙门里的正四品堂官实在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了。
帮一个人忙是喜事,帮两个人忙就是
一边是恩师,一边是同乡好友的长辈,对此方应物左右为难并极其无语。他真想仰天长叹并吐槽一句:“关我鸟事!”他方应物只是个连会试成绩都不明朗的举人而已!
只当个宰辅大佬的女婿,就成这样了,那要当了宰相,又该难成什么样子?难怪古人用调和鼎鼐比喻宰辅,没点调和功夫,能当宰相么?
ps:现在有好几个线索,但就是整合不起来,节奏很难把握啊。另外,经过一段时间试验,晚上在家实在没法码字了,以后就每天凌晨和白天在单位时抽空码字。
第三百零一十章干点事真难
项成贤离开后,方应物便暂时放下别人的事,先把自己的事**心完再管别人罢!听刘棉花之意,那汪芷记功时给自己记了一笔,但自己却不适合再继续领功了,同时朝廷也觉得给一个不满二十还未入仕的毛头小子三番五次叙功太离谱、太不郑重。
看似中间有矛盾,这其实就是一个刷声望的机会啊!自己主动上书辞功,岂不向天下人彰显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和伟岸胸怀?想到这里,方应物又有点小激动,这世道名声真是个好东西!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创世VIP2015-04-16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