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官 (随轻风去)



看到方应物,洪松更加郁闷。上次看着方清之中了,自己黯然落第,今次看着方应物中了,自己还是黯然落第

不过郁闷归郁闷,倒也不至于嫉妒,洪松也抬手道喜:“预祝方贤弟宏图大展,明年再中皇榜!”

项成贤笑道:“看完榜了,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其实都是天意!我们找地方喝酒罢!”

三人便一起来到青云街上,寻了一家酒楼进去。里面竟然客流极大,大概是受了放榜因素的影像。就像项成贤刚才所说的,无论失意得意,总要找地方买醉。

此刻若想要单独的雅阁,那肯定是没有了,三人只得在大堂中所剩不多的位置中选了一处坐下。

坐定后,洪松便道:“我已经打发了小厮回去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离开返乡!”

项成贤和方应物十分吃惊,彼此对视一眼后,项成贤先开口道:“洪兄何必如此匆匆?按着惯例,放榜次ri要举行鹿鸣宴,我与方贤弟都要去的,确实无法脱身。”

方应物也劝道:“洪兄若执意先走,那至少也得给我们送行的机会,还是晚走几ri。”

洪松自斟自饮倒了一口酒,长叹道:“三年又三年,这杭州城,我是一刻也不想多留了!”

洪松喝酒喝得很凶猛,没多久便醉了,素来稳重的他也变得手舞足蹈,歪歪斜斜的。

他突然伸出手,一手按住了项成贤,一手按住了方应物,口舌不清的絮叨:“我们三人中,应该说我是读书最认真的,你们两个都不如我!

项贤弟,你xing子太跳脱轻浮!方贤弟,你杂事太多,心思时常放在别处!但却没想到,你们都中了,却只有我落榜,真乃造化弄人也!”

方应物很理解,其实洪老兄最郁闷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三个好友一起来参加乡试,大家若一起落榜也就罢了,却偏偏只有他一个落榜的,就是老好人也免不了生命运的闷气。

洪松忽然又扭过头,醉眼迷离的对着方应物道:“明年你们两个都要去京师参加会试,哥哥我是没有资格陪着你们去了,但我还是有几句话要嘱咐方老弟。

你这个人,是能沉得住气、稳得住脚、拿得定主意的人,虽然我们三人中你最年轻,但是我对你很放心。可是项成贤这厮,还是太蠢了!出门在外颇令人不放心,方老弟你要多多照看才是!”

方应物哭笑不得,而项成贤则是一张脸扭成麻花似的,被说的既感动又郁闷。

却说乡试榜出来了,立刻引起了全杭州城甚至全省的热议。可以说,每三年一度的乡试几乎就是本省最大的事件之一,在省内影响力甚至比会试还大。

众人除了议论自己的亲朋好友、本县名人外,议论最多的自然是榜上排名最靠前的五经魁首。如果说京城殿试后最受瞩目的是三鼎甲,那么乡试后最受瞩目的就是五魁首了。

在这酒楼里,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的人,谈论的无一不是乡试榜。

有人得意洋洋的高声道:“前两名我都见过的,那解元李旻博闻强记,才华横溢,而王华则是家学渊源,过目不忘。两人都称得上大才子,能占得前两名,实在是名至实归!”

“你们知道么?听说李解元乃是当年于公的亲孙子,当初于家罹难,一个有身孕的小妾逃了出来,又嫁给了李家人”

杭州城人嘴里这位当年于公,只能是大名臣、钱塘人于谦了。于谦只有一子,但这个儿子没有再生出儿子,所以于谦没有血脉后人。这一直是父老乡亲们的遗憾,编出各种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旁边有人嗤声嘲笑道:“这榜前两名有什么看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就你这门外汉才会看个低水平热闹,谁不知道解元是有才华的,还用你说么?至于说李解元是于公的血脉后人,更是无稽之谈!其实这榜的看点在第三名!”

先前说话的人在大庭广众下被嘲笑,脸面上挂不住,扭着笑话他的人作势要撕扯,“你若说不出个一二三,我便豁出去这张脸皮不要,也要和你理论理论!”

被扭住的人怡然不惧:“李王两人在如今这三十六七的岁数才中举。放眼将来,更不知道到哪一年才能中进士,而且如果不能中三鼎甲,那前途就实在有限。毕竟年纪在这里摆着,以后运气再好也是四十岁左右才进官场,能有多大前程?

相比之下,这第三名方应物反而更耀眼,稍微懂门道的人都看得出,这才是真正的看点!”

周边众人都被带动的陷入了沉思,感觉很有道理。这人环视一圈,继续说:“方应物今年才十八岁就已经中了举,自本朝科举取士以来十分少有,他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进一步向上冲击,能走多远也说不好。

更别忘了他还有个正当盛年、同样潜力无穷的父亲,那方翰林年纪也不过三十三岁,就已经是翰林身份,父子齐心无往不利!而且我还听说,方应物的授业老师是商相公,这是一般人能比的么?”

最早高谈阔论的人不知不觉松开了手,他不能不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自己被嘲笑也是活该。解元李旻和第二名王华两个老帮菜,哪比得上第三名方应物少年高中?

可叹此时世人谁也没预料到,李旻和王华这两位老哥以后偏偏都中了状元,起点不是一般的高。

他们两个虽然进入官场时间看起来有点晚,但都混到了侍郎和尚书级别,说成功说不上多么成功,但也绝对称不上失败。更别提王华还有那么出se的儿子,更是连带着王华本人也多了不少传奇se彩。

而成化十六年的浙江乡试榜,若干年后被称为这是国朝科举最有含金量的五经魁首,竟然同一科出了两个状元和一个方应物。

方应物和洪、项两人也不知不觉停住了谈话,听起别人议论。听到这里,洪松再次举起酒杯:“为了前途无限好的方贤弟满杯!”

第二百五十章神童的黄金时代

科举成绩出来后,中试士子首先面临的是什么?以前方应物或许没有想太多,但现在知道了,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无数酒宴。

除去各种私人宴会不提,连官方都会举办宴会庆贺,例如乡试后有鹿鸣宴,殿试后有名气更大的琼林宴。

其中这鹿鸣宴按照传统,定在乡试放榜后的次ri举行,地点一般都在府学明伦堂,毕竟能同时容纳一百多人的地方并不多。

放榜当夜,方应物和项成贤将醉到不省人事的洪松送回住处,长长的吐了口气。在自己正得意的时候,与失意朋友一起喝酒,的确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两人互相道过喜,便约定好明天早晨一起去参加鹿鸣宴。

一夜无话,唯有**方应物一反等待放榜那几天半死不活的状态,兴致勃勃的拉着小妾兰姐儿连续战斗两次,才稍稍将亢奋发泄出来并沉沉睡去。

到了次ri天亮,王英叫醒方应物,两人洗漱完毕便出门了。等会合了项成贤,又一同来到府学。

这时候,只见得府学中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一派喜庆气象。确实也是,在整个乡试前后的过程中,鹿鸣宴可以称得上是最喜庆的时候。

首先,到这里的人都是chun风得意之人,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就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没人在这里大煞风景。

第二,这些新进举人也不会傻到真以为人到这里来,仅仅是为了吃吃喝喝。可以肯定,今天是绝对吃不好、喝不好的。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大家互相认师生、认同年、认同门才是正经事情,这种场面自然要欢声笑语、如沐chun风。

中了举人,就算从士子变成了缙绅,座师和同年自然就是由科举带来的人脉,这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关系网之一。

方应物才走到明伦堂外,便被团团围住了,很多人上来与他打招呼。作为今科公认的最有潜力之人,得到这种待遇实属正常,连方应物本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年龄是个宝这句话决非空言,无论在科举上还是在官场上,年轻就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在大明朝,很有神童崇拜现象,越年轻越受追捧,十八岁中举虽然算不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是极少有了,难怪众人推崇。

众人围着方应物,议论自然也少不了,有非常熟悉掌故的人说:“少年高中本来罕有,但本朝真是人才辈出,这些年却冒出好几个,实在是令人赞叹。

成化七年四川乡试,有个叫杨廷和的少年,十二岁便中举;同年湖广乡试,有个叫杨一清的年仅十四岁也中了举。这两人在成化八年双双中进士,实在是一时美谈。

而在上一科成化十三年的广西乡试,有个叫蒋冕的少年,十五岁便中解元,前途也不可限量哪!此外还有京师的李东阳,在天顺八年时,十八岁便高中进士,也是名闻天下。

如今我浙省又有了方同年少年高中,吾辈实在与有荣焉!若方同年明年连登黄甲,那可就再一次大涨吾辈脸面!”

又有人插嘴道:“方同年虽然中举的年纪不如那几人,但也很出众了,足以并列其中,传名天下。”

还有个老举人摇头晃脑的叹道:“吾皇圣明,我辈躬逢盛世,这才有少年英才辈出的盛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