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官 (随轻风去)



孙敬听说了方应物的遭遇后,略一思索,“我这里倒是有个去处,只怕委屈了方相公。”

方应物苦笑几声,“在下如今这处境,还能挑三拣四么?”

“我有个同乡,在广有库为库大使,方才听他说,如今缺个能写会算的人手,不如叫他收留了方相公?”

牛马二校尉恍然大悟,原来这孙敬有同乡当库大使,难怪他去缴纳军需物资如此顺利,没有遇到刁难克扣。

不过牛校尉还有疑问,“卫所、总兵署都明摆着不接收方秀才,这仓库是属于谁家的?又如何敢做主?”

孙敬解释道:“牛校尉有所不知,城中设有陕西布政分司,管着几个仓、库,与卫所、兵镇不是一处衙门。”

原来自从延绥镇设立后,理论上就脱离了陕西省,成了互不统属的并列同级单位。但延绥镇与陕西省之间毕竟是很紧密的特殊关系,两地之间可谓之千丝万缕,很难理清楚。

所以陕西布政使司就在延绥镇设立了布政分司,专门负责协调两地事务。这布政分司一方面是陕西布政使司的派出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同时接受延绥镇巡抚的节制。

当然,此布政分司在榆林城主要作用就是督促内地供应粮草和军需,同时管着几个仓库,ri常工作便是接收各地解送到的物资。

方应物叹口气,真去军需仓库落脚?自己是庶吉士的儿子,是浙江廪膳生员,怎么就混成这样了呢。

他之前可是期待着当镇守总兵署的书记,或者是巡抚的文书,再不济也是卫所里的文员,最后却成了仓库小吏一般的角se,这心理落差有点大。

但方应物目前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孙敬向城北走去。路上又是苦笑连连,之前他做梦也想不到,居然要接受一个普通百姓的援手才能落脚。

广有库是布政分司下属几个重点仓库之一,库大使也姓孙,单名林,与孙敬差不多岁数。

广有库最近病死了一个小吏,所以孙大使确实也需要有人补充,但在榆林城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

听到孙敬介绍方应物,孙大使懒洋洋的瞥了方应物几眼,轻蔑的问道:“你是被朝廷发配来的读书人?但我们这里不需要好吃懒做的读书人,不过你学过算术么?”

方应物面无表情的答道:“学过,这也是在下所擅长的。”

孙大使拍案道:“哦?这世道,肯研究数算之术的读书人可不多见了。那本官要考校你一番,如果真是jing通数算,那倒可以留下来。”

方应物很没脾气的说:“悉听尊便,请大人出题。”

孙大使抠了抠耳朵眼,便漫不经心的出了题,“有两斤盐,要分给三家人,请问每家能分多少两,还余多少两?”

这种小学生水平的应用题实在没难度,方应物不假思索,飞快的答道:“当然是每家六两,还余二两!”

孙大使仿佛被震住了,愣了足足片刻功夫,这才挥手道:“走罢走罢!恕难留人了!”

让他走人?方应物突然醒悟到,古代斤两是十六进制的,一斤是十六两,两斤分成三份,应该是每份十两并余下二两!

而他刚才急于答题,下意识的按一斤为十两计算了

孙大使仿佛找到了兴奋点,站起来高声教训道:“孔圣人怎么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不知道答案,却偏偏还迅速编一个回答,这足以说明你心xing虚浮!连二斤三分都算不准,又不学无术!”

自从方应物穿越以来,除了江南巡抚王恕,谁这样教训过他?榆林城广有库的不入流大使孙林便有幸是第二个了。

庶吉士之子、浙江淳安县廪生方应物忍住悲愤心情,对着可能是鄙俗小吏出身的孙大使,耐心重新答题道:“刚才在下是情急出错,答案应当是每份十两并余下二两。”

孙大使很惊讶,“原来你还能算准?莫非刚才故意戏弄本官么!”

孙敬连忙上前说了几句好话,又将方应物所送的碎银子塞进孙大使手里,孙大使这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留下罢。”

牛校尉大喜,正要把卫所移文递给孙大使,但却被马校尉偷偷拦住。牛校尉随即也醒悟了,若让孙大使看清楚公文,弄明白方应物的来头,只怕又要不敢收留了

不过马校尉可能是多虑了,以孙大使的见识水准,估计是领悟不到那些政治内涵的,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马校尉上前一步,对孙大使道:“烦请孙大人移步往分司衙署,讨一份盖印回函,证明方应物已经留在贵处,我等二人也好回去交差。”

孙大使答应道:“这是应有之意,此处乃军需重地,本官自然不敢擅自留用来历不明之人。”

有熟人同乡亲戚居中介绍,孙大使也没在意公文不公文的。真的假不了,难道这年头还会有人冒充被发配服役的么?

此后孙大使和两校尉便去了位于附近的布政分司管事厅,办理有关手续。大抵就是出具一封公文,盖上布政分司的印,能证明收到“方应物”一名就足够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金子总会发光

牛马二校尉走了,他们重新领到了勘合,便抓紧时间回京去也。榆林这种边塞新城,在他们眼中实在没什么值得留念的。

但他们对方应物还是有点小内疚的,总觉得将方应物丢在仓库这种地方,有点不负责任。回去以后,若朝廷里有大人问起来,似乎也不好交待

还是方应物安慰了两人一番,“两位放心好了,此处只是暂时的安身之所而已。如今城中没有读书人做官,难免受几分委屈,等新巡抚上任后,我这般人才自然就有出头之ri了!”

一路同行的孙氏父女也离开了,本来方应物还曾经打过孙小娘子主意,比如用学艺之类的名义留下她。

但他却没想到自己处境如此凄惨,还是靠着孙敬面子才有了存身之地,那还有什么脸皮去打孙小娘子主意?

在方应物怅然之余,孙小娘子却偷偷告诉方应物,她和父亲专门负责解送本乡缴纳的物资,每年要到榆林两次。一次是夏税布匹,一次是秋粮粮草,所以到了秋天时还会见面。

送走了熟识的人们,方应物便正式在广有库开始工作。

布政分司下属的仓库有好几个。广有仓一听就是储备各种粮草的,抚赏库一听就是储存银子的,至于方应物所在的广有库,那是存放各地解送来的布匹、食盐、颜料、木材的,与其他仓库比较起来可以比喻为杂货铺。

方应物的工作很枯燥乏味,孙大使告诉他进了若干若干东西,他在账本上记一下,孙大使告诉他出了若干若干东西,他还是在账本上记一下。

然后每半个月盘点一次账目,每样物品算出一个数目,然后逢朔望之ri汇报给孙大使。

经手物资这种美差事,那是万万轮不到方应物的,他所能经手的只有账簿和数字。

他住的地方在仓库旁边,屋舍只不过巴掌大地方,比淳安县上花溪村原来的旧宅还小,还破旧。

就这还是因为读书人身份,工作又需要空间写写算算,才能给予单间待遇。否则只怕要和一群库丁挤着,睡大通铺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吃的,好一点是野菜团子,差一点是窝窝头,好的时候是稀亮稀亮的米粥或者不见油腥的菜汤,差的时候是甘甜可口的泉水。

这ri子,方应物感觉比刚穿越那时候还苦,简直是人生低谷里的低谷。他只能长叹道:辛辛苦苦叉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方应物并不绝望,在这连个学校都没有、文化沙漠一样的榆林城里,他有背景有学历,要不能出人头地,那干脆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只是还要等待机会,最起码要等到新巡抚上任,读书人和读书人才有共同语言

转眼间夏去秋来,七月已去,八月已到。对诸仓库而言,每年最繁忙的两个时节之一,也就是夏收结束了。

这ri貌似没有什么事情,方应物百无聊赖的翻着一本没头没尾只留有几十页的残书。在这种地方,能找到带字的东西就不错了。

忽然人影一晃,有人进来了,方应物抬头看去,居然是孙林孙大使。方应物放下残书,起身见礼。

以方大秀才的眼界,仓库大使这种多半是由小吏转换来的角se,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怎奈形势比人强,他目前还得靠着这项工作混几碗饭吃,保证出人头地之前不会被饿死。

在广有仓,孙大使就是头把交椅,为五斗米折腰的方应物也只好委屈自己了。

孙大使负手而入,淡淡的问道:“方小哥儿会不会作诗词?”

方应物答道:“会是会的。”作为将抄诗词作为金手指的穿越客,方应物怎能说自己不会?只是他不明白孙大使问起这个作甚。

孙大使便吩咐道:“如今夏收繁忙时候过去了,布政分司下属几个仓库做的都不错,也没有出纰漏。

小参老爷很高兴,赏下了两只羊、五瓮酒。我们几个仓库打算凑在一起热闹热闹,时间就是明ri,你跟着我去。”

小参老爷?大概是分管这个布政分司的参议,俗称小参。方应物回应了一声“遵命,多谢大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