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有些佩服地看着贺龙一眼。这个人以后能够成为元帅。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贺师长,你只要用心,也能够训练处好兵。这一点我不怀疑。”张春笑道。
整个防区都在换防。第一军的三个师调往襄阳,唐佳兴带着带着两个守备团移防麻城,组建第九师。张天的第二军移防江南,很显然张春对蒋介石不是那么信任。贺龙师驻宜昌,张亮驻荆州。以防江南和宜昌出意外。
参谋部由毛石山带着移到了襄阳。成立了北伐前方指挥部,毛石山任总指挥。王茹勤和卢金山自己要求到贺龙师和唐佳兴去当参谋长。马俊被任命为第三师的师长,郭隆真为参谋长。是唯一的女军官,他们两个一直在第三师实习。黎天才年纪大了,回到武汉当守备师师长。
湖北大规模的调动。让吴佩孚异常紧张。
而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司令,宣布所部加入国民党,不过是说支持孙夫人宋庆龄。孙传芳要与张春和谈。吴佩孚大吃一惊。孙传芳回电。张为民屡战屡胜,无一败绩,现决意北伐,不可敌也。
其时曹锟在北京呆不下去,跑到河南投奔吴佩孚。北京政府杜锡珪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成立杜锡珪临时内阁,同时摄行大总统职权。可是杜锡珪十个纯军人,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实际权力被张作霖把持。杜锡珪感到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因此积极促成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给予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行动自由。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张作霖对朝政把持更加严。杜锡珪就辞职了。
吴佩孚只好与孙传芳联名通电全国,愿意与国共共商国是。
如此,北伐战争打不下去了。
北伐军根本就没和北洋打。而是在湖南打了两仗,还是和张春打了两仗。
在九江的蒋介石气闷得很。不过也只能电告李济深,张静江以及国民党中央,派人到武汉与直系代表协商停战事宜。自己也赶往武汉。
————————————
由于是和谈,各方都希望抬高自己的身份。
孙传芳是代表段祺瑞。可以显示了自己与吴佩孚的不同。同来的有章太炎和李焕章。
吴佩孚则是为了表示对曹锟的尊重,说是代表曹锟来的。同来的有蒋方震。
湖北方面李大钊是**湖北党部主席,宋庆龄是政治协商会会长。所以由他们在赶着装修好的政府大楼接待南北代表和主持会议。同时蔡元培、毛石山也赶到了武汉,加上周恩来。湖北方面派了五个人入会。
由于**党主席张国焘没有参加会谈,国民党的主席张静江也就没有参会,而由蒋介石,李济深,白崇禧,孙科,宋子文参会。冯玉祥倒是来了,可是他说他听孙夫人的。
张春带着丽质、郭华就带着冯玉祥参观汉阳机械厂和大冶钢铁厂。
汉阳机械厂的生产线还没有全部完成了,但是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各型零配件厂和组装厂,看起来是生产各型车辆和机械,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生产装甲车的能力。
“革命不是根本的目的,革命成功后最重要的是治理国家。”
年近五十的冯玉祥在西北军的威望虽然被削弱,但是还是很高。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参加和谈,而是跑来和张春见面,称自从北京被逼走以后,就决定不再参加分赃会了。
张春听了大笑。
张春和冯玉祥闲聊治蒙和治回问题。张春认为治蒙为先,外蒙不能丢。
冯玉祥对于吴佩孚是敬畏,但是对曹锟完全没有好感,说不管和谈成不成功,他也是要打河南的。
两个人刚回到南湖兵营,吴佩孚就跑来了。吴佩孚完全不管冯玉祥的感受,直接说这次来也是代表张作霖个人来见张春的。
“东北被日俄所威胁,还请转告张大帅,争中央政府的那点权利没有多少好处,好好治理地方,富民强兵,不要让日本人所趁才是根本。”张春也不客气,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吴佩孚转达了张作霖的问候,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为他手下的老兵都是湖北人,现在驻军信阳和驻马店一代。他年纪也大了,愿意辞去所有职务,接受整编。
“我已经和国民政府达成了协议,如果整编,驻马店信阳我不能都保住。”张春笑眯眯的说。
吴佩孚长叹一口气:“我这个人不敛财,不纳妾,忠心报国,岂能只为了那一点土地?平生只有两大憾事,今天就想了了。我与焕章老弟的事一会儿再说。子玉曾手握重兵,一心想给国人一个安定,自问也没有做错什么,最终却一无所获,还请为民解惑。”
张春一笑:“两大错,但是对于我还说,一个真是错,一个却不是。前辈为军,但是不知道安民。战争中,民事为重,军事为辅。前辈本末倒置,失败是应该的。从这方面来说,北洋以及南军都是要失败的,只是迟早的问题。前辈知道我注重科学技术,但是科学技术也要以百姓为主,新民学院开始只是农学堂,现在湖北也是极其重视农业。前辈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湖北进行农业考察,农业在湖北可不是只种粮食,农林牧渔都是农业的范畴。农产品多了就要加工,就会催生出化工、机械产业。化工机械又催生出了军工。以农为本,以百姓为本。得民心,强军工。所以前辈就算取得一两场胜利,也不会坏了我的根本”
吴佩孚和冯玉祥就陷入了深思。
好久吴佩孚才点点头道:“是我愚钝了。”
张春正色道:“另外一件事情是我最佩服前辈的地方。您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各系军阀,而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民,这个前面已经说了。一个就是洋人。洋人为了获取在中国的利益,千方百计找代言人。日本、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哪一个不是这样?前辈与英美委以虚蛇,但是并没有真正卖过国。但是卖国的人多了,连前辈手下的军头都阳奉阴违,所以前辈败了。洋人曾经说前辈是中国第一人,难免有拉拢之嫌。”
吴佩孚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受教了。”
冯玉祥则抬起头:“子玉兄,大才,但是所跟非人。曹锟,何人也?为了总统宝座,直隶所属170县,每县筹借1万元到3万元不等。如此得来的总统,我为什么要保他?而即便是张作霖,就如为民所说,又何尝不是靠了洋人。老弟我现在也靠洋人,但是我不卖国,穷苦之地,也没什么卖的。各位大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我看不到什么希望。我曾经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但是不行。子玉兄就算是数十万大军又如何?没有希望。”
冯玉祥抬头自嘲地笑了:“说我是倒戈将军又如何?你为民如果有一天卖国,害民,我一样倒戈打你。除非我死了,打不动了。”
张春和丽质向冯玉祥深深鞠了一躬。
第七十九章南北和谈
吴佩孚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的原因不是张春的强大,也不是孙传芳的畏惧。而是蒋方震的一席话。
“张为民办学,以蔡元培为主。治军以顾明毛石山为主。党务以李大钊陈庆同为主,行政以伍豪郭华为主。传闻张为民惯与草民为乐,不过教书育人,恍若无事。然百里从信阳入境,所见人民安乐富裕,军容整齐强悍,政府吏治清明。南北和谈,何等大事,委与部属,用人不疑。宋庆龄先生,孙先生之夫人也。国共纷争未息,敢委以重任。所委之人,皆人杰也。而北方糜烂不堪,玉帅何苦。”
吴佩孚与冯玉祥握手言和。吴佩孚的心事也就了了。第二天就把和谈事宜交给蒋方震,和冯玉祥一起称列车北上。
武汉会谈有了结果,历史从这一刻有了一些变化。孙传芳、吴佩孚倒向南方,奉系被抛在了一边。
湖北代表团并没有提出什么主张,只有伍豪利用一些外交手段进行各方调和,求同存异而已。
其实三方中,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是孙传芳。孙传芳答应加入国民革命军。条件是湖北也要加入国民革命军,认为人民军和国民军其实差不过。宋庆龄见湖北方面没有反对的意思,也就答应了。
但是孙传芳反对以广州政府为中央政府。认为应重新进行选举,也反对定都广州。由于南京在他的地盘,为了不招嫌疑。孙传芳说不如在武汉组织新政府。蒋介石竭力反对,毛石山等人也拒绝了。最后宋庆龄确定南京作为临时政府的首都,全国统一后再另行商定。反正南京也不是第一次作为民国的首都了。蒋介石提出军队国有化。组建统一的国民革命军。孙传芳采取了拖延战术,说等到政府成立,内阁组建以后再说。湖北方面认为既然军队国有化,那么所有政党组织军退出军队,蒋介石一口回绝了。因为争议非常大,伍豪建议搁置,待到南京政府筹委会上面去解决。
由于孙传芳同意将三民主义作为基本国策。并同意加入国民党,在北方各省成立国民党党部,接受国民党党中央的监督管理。国民党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威望之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民国政府倒向了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而苏联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挫折,其责任在**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在上海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鲍罗廷和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苏共认为湖北党部已属于叛党行为。应将湖北党部全体开除出党。
相似小说推荐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
-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七品) 创世VIP2014-05-27完结赵子阳曾经说过:“现在只要有人愿意付钱给我,我就会替他卖命。我不知道什么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