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业中华 (郁榕)



这就是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性格和行为上的区别。

1921年10月,马林在上海与孙中山的代表张继见面,建议中国国民党选派代表参加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国民党建立联系。张继邀请马林前往广西桂林。

11月,米洛尔传过来的《消息报》称赞孙中山为中国的“激进分子”,共产国际指责北京政府,赞扬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

12月马林到达广西桂林,在北伐大本营与孙中山商谈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合作问题。

奇妙的是孙中山沿用了张春的一些说法,说马克思主义里面的天下大同思想,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不过孙中山同意中俄两国“在反抗四国联盟方面必须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马林将此次会谈写成的纪要传给了各省的党小组,荆州也得到这份会议纪要。

由于荆州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惊讶。

从10月开始,王占元可能在湖北看不到希望,所以根本就没想过在湖北长期待下去,于是大肆搜刮财务。湖北不断发生驱王运动。湘军赵恒惕、夏斗寅发兵攻袭鄂南,孙传芳战败退守广济。曹锟、吴佩孚把张春和黎天才没办法,但是早就想赶走王占元。所以以援助湖北驱除王占元的名义发兵,由吴佩孚亲任援鄂总司令,派萧耀南率二十五师开赴武汉三镇,第八混成旅旅长靳云鹗为前敌总司令,率部进驻茶庵岭。孙传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袖手旁观,王占元被赶走了。

吴佩孚部陆陆续续和张春有些小战斗,但是无一胜利。只好看着张春占着湖北的中心地区。

吴佩孚也知道自己不能像王占元一样自己做湖北都督。而是让湖北人萧耀南做湖北督军,自己回河南去了。

萧耀南亲自到荆门拜见了梁启超和张春。说鄂人久盼自治,理应相互守望。

张春因为需要对襄阳进行治理,并经略鄂西北。所以算是签订了一个和平的协定。

第四十七章毛石山的勤勉

1922年春节的时候,梁思成从美国回来了,孤身寡人回来的,他拿到了建筑学博士的学问,但是美国没有让他带一张纸片回来。让暗中接回他的林长民和伍豪非常气愤。

梁思成回来就在建筑系讲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并建立两个力学实验室。这是梁思成根据吴咏恩和林徽因的提示,在美国实验室里验证过的一些知识。他回来的时候把实验记录全部毁掉了。不过知识印在了脑子里。

邝荣光应邀参加了在北京的中国地质学会。不过非常低调,他邀请李四光到新民大学矿产系讲课,李四光没有答应。邝荣光回来后就和蔡元培商量将矿业学院改成地质学院。因为地质不仅为矿产服务,还为建筑和建设服务。蔡元培答应了。进入三月,按照马林的意识,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这是他主动请缨的结果,因为此时去上海,还是非常危险。本来张国焘李达他们推举的人选是陈庆同,但陈庆同拒绝承认这个中央执行委员会,再加上他的脾气太硬,张春怕他到了上海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后果,所以换上稳重一些的李大钊。

陈庆同还是在新民报开炮了,他认为中国的党派不需要认苏共为上级,与共产国际也是朋友关系。中国的党派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办,不应该服从什么人的安排。

其实他是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在上海感到不满。

还在广州与国民党一干大员进行沟通协商的马林连忙写信来解释,说**应该与国民党进行合作。以快速获得革命胜利,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在上海,方便与国民党交流。为以后的国共合作打下基础。

张春回信表示同意马林的想法,但是陈庆同的想法有其道理,**理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作为宣传主任的李达在新创刊的《共#产#党》月刊中,转载了陈庆同的文章,实际上是表示认同。苏共则来电斥责。张国焘私自以组织主任的身份前往莫斯科去见列宁去做解释工作。以此同时,全国的工人运动便此起彼伏,这也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并不认可张春进行农民运动主张的表态。

李大钊受命是维持党内团结。荆州方面也保持了低调,陈庆同也意识到如果真的造成分裂,会引起不良后果。所以新民报只是宣传鄂中自治的各种政策和学术理论。并不批驳。所有的批驳文章都是基于国家层面,而非党派层面。

由于李大钊去了上海,鄂中自治政府没了主席,这个位置本来郭华呼声最高。但是郭华坚持认为自己主管监察工作。不宜担任政府首脑。梁启超的人大主任他都不想当,总想着回新民书局做自己的出版工作,也不愿意去当这个政府主席。

所以原本主持工商工作的孙镜升任主席,蔡和森调回荆州辅助孙镜工作。鄂中自治政府就又多了一个女性高官,向警予担任了枝江县县长。

张春与毛石山在张明的第四师成军并形成战斗力后,准备一起带着警卫团到保康,以缓解张天的压力。此时的周荣陷在随县,大洪山山高林密。土匪如毛,随县人口又少。不能自保。随县和钟祥道路打通后,随县的形势略有好转。但是剿匪任务依然繁重。连守在天门的张霖越,也抽掉了一个团从京山向随县方向收缩。

应城的陈继祖和京山的张扬不得不各自成立守备团,以防止武汉方向的异动。刘英的精力几乎全部花在这个方向的协调上面。

张明的第四师组建也是采用了以前的办法,从各师抽调骨干,把张明的新战士打散分到各师,以老带新,几次整训后,第四师已经与其它师的战斗力相差不大。只是把刘英这个组织部长忙得够呛。

张天是一个战将,他长期担任侦察工作,带的部队都是特种部队。所以第三师实际上也是一支战斗部队。他们不比周荣,周荣的战士都是有着十多年军龄的老战士,他们在剿匪过程当中能够分散成了排,既能作战,也能进行稳定地方,甚至顺带搞一些地方建设。而张天对于政务就不是太熟悉,张天一个师盯在襄阳偌大的地盘上,也够难为他的。

所以顾明主动接过了参谋部和军事学院的工作。张春就带着毛石山和参谋部的一个警卫连前往保康。警卫连的战士也都是老战士,下到一线部队都是连排长的角色,安全性应该没有问题。

张春对毛石山的培养,大家都看在眼里。当然毛石山的勤勉,思维,应变能力等等都是上佳,已经在参谋部和党内有了一定的声誉。

其实毛石山最可怕的就是勤勉,他是个学习狂和工作狂。这也难怪他后来有那么高的成就。

与毛石山声誉相当的还有蔡和森,这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角色,短短几年从学生到县长,再到政府副主席,就和他的这种工作作风有关。

而伍豪虽然被蔡和森大骂一顿后,对工作专心了很多,但是花样美男的形象掩盖了他工作能力的表现,何况此时他确实是在恋爱当中,这个时代的伍豪可不是一个什么独身主义者。

不过伍豪和张若茗之间出现了矛盾,张若茗也许是出生富豪家庭的缘故,她认可张春的社会主义研究理论。但是对更进一步的**理论却有些抵触。而伍豪是一个极讲原则的人,他认为既然党纲里面写了,就算有不同意见,也要执行。外联部对于外联人员的要求要比其它地方更加严格,他们很多将到各地执行任务,没有极强的党性是不行的。

伍豪这一点分得很清楚。所以就算是爱人,也没有半点动摇。

两个人开始闹别扭,准确地说是冷战。因为伍豪不是那种能和你大吵大闹的人。

蔡和森和向警予倒是劝了张若茗几次。然是张大小姐也是有脾气的,效果不佳。

张春每次出去都会根据任务选一些学生。

这次也是一样。

伍豪心中有些苦闷,他特意找了过来,想跟着一起去。但是张春说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这是革命者最基本的素养,拒绝了。

学生们还是以农业和林业、环境、军政居多,不过这次林徽因坚持要跟着去。因为梁启超和林长民两个人极力撮合她和梁思成,小姑娘害羞了。

只是没想到梁思成也要去考察道家建筑,鄂西北特别是武当山是道家圣地,规划设计院使用了一些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和承重结构,特别是对于通风的一些奇思妙想,居然都是从道家建筑中提炼出来。梁思成早就提出来要去看看。

林徽因不知道梁思成已经报名,这次算是自投罗网。

只是梁思成比她还要害羞。梁思成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但是和组里的其它同学就差远了,甚至还不如林徽因。一片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中,梁思成秀气得像个小姑娘,所有的同学都下意识地要照顾他。

张春发现了一些新鲜东西,他发现有些同学的胳膊上绣着一朵小梅花印记。而凡属有这个印记的孩子,身体素质都要好于其他人。有一个女孩子有两个梅花印记,张春觉得她已经有了去行动组的资格。当然去暗月就还差一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