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想到这里,萧成脸上不禁有些惭愧,恼恨自己居然没有看出来这一点。
顾同看到萧成的模样,怕他心中生出其他的心思,于是开解道:“不过你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思路,既然汪古部不能调兵,咱们却可以从兀立特部点兵南下,兀立特部不同于汪古部,现在草原诸部,没有人不知道他们和咱们西京军的关系,如果咱们反抗女真人失败,那么女真人显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唇亡齿寒,孰轻孰重,兀立巴特这厮定然知道,这样吧,给哲别、廖勇强将军带个话,让他们即刻北上恒州,坐镇恒州城,从兀立特部的一万五千骑兵中分出一万人南下,让哲别和兀立巴特带着,火速南下,补充咱们的兵力,早早防备。”
萧成低头领命,出去就将顾同的指令派通讯兵火速带着北上,给留守在大同府的哲别、廖勇强带话。
屋子里张复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过,脑海之中,对于应对眼前的严峻局势也有了一些思路。
看着墙壁上的作战地图,张复亨说道:“主公,诺大个三晋,千里之地,如果真的要派兵驻守各地的话,想必没有十几万的军队是做不到的,现在虽然已经给何先生送去了征兵的诏令,可是新兵的培养总要有一个时间,短促之间,是难以练就可战之兵的;但是眼前的局势,却也没有那么危险,主公请看,咱们的西面是什么?”
顾同一看地图,往张复亨手指的地方一看,不由得一拍脑壳,悔叫道:“我怎么把这里给忘了!”
张复亨笑着说道:“主公,有时候人难免灯下黑啊!”
看着地图之上西边鄜延路几个大字,顾同心中一笑,说道:“真是等下黑了,居然把季常、虎头他们给忘了,哈哈,一直想着让他们潜伏,等着咱们这边动兵之后,再让他们相应,大闹关中,没有想到,现在就要让他们帮咱们解围了。”
张复亨点了点地图,说道:“季常将军的忠心不用怀疑,神武军又是主公的老部下,自然不会有二心,现在西边又正好是他们,所以西边的守卫自然不用派人防守了,面对关中之敌,只需要守住陕州就是,再者,大人不是缺兵嘛,何不让季常将军派人送上五六千过来,呵呵,如此,咱们的手中可就有了一支百战之兵了!”
张复亨说完,顾同想也没想,就按照张复亨所言,立刻致令陈季常,让这颗埋伏在西线的旗子开始启动!

第326章 三(中)

《禹贡》冀州地,即尧舜之都,所谓平阳也《世纪》云:其地在平水(今龙子祠泉水)之阳而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为河东郡地。两汉因之。三国魏始置平阳郡。晋因之。永嘉三年,刘渊字元海僭号,建都于此。其后石赵慕容燕及苻、姚之徒,相继有其地。后魏亦为平阳郡,兼置东雍州。太和中罢。孝昌中,改置唐州。建义元年,又改晋州魏收《志》:真君四年,置东雍州。太和十八年罢。孝昌中置唐州,建义初改晋州,后又置总管府于此。东魏、北齐皆为重镇。后周亦曰晋州。隋初改平阳郡为平河郡以阳与杨同音也,三年废郡,而州如故。炀帝改州为临汾郡。义宁二年,复曰平阳郡。唐武德元年,复曰晋州。天宝初,亦曰平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梁置定昌军节度开平三年,分护国节度置,兼领绛、沁二州,寻又改为建宁军。后唐同光元年,曰建雄军。宋仍为晋州亦曰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平阳府。金因之河东南路置于此。元曰平阳路。大德九年,改为晋宁路。明初复曰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
府东连上党,西界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云景、霍以为城景,太也,谓霍山,汾、河、涑、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战国时,魏有其地。秦商鞅言于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魏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矣。秦、汉以降,河东多事,平阳尝为战地。曹魏置郡于此,襟带河、汾,翼蔽关、洛,推为雄胜。杜畿云:平阳枕山带河,天下要地。是也。晋室之乱,刘渊窃据其地,纵横肆掠,毒被中原。迄于五胡迭兴,索头继起,平阳居必争之会,未有免于锋镝者也。及周、齐相争,平阳如射的。然齐卢叔虎尝谓其主演曰:今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彼闭关不出,则稍蚕食其河东地,使日穷蹙。彼若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也。其后周主邕伐齐,乃曰: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齐,出河阳,攻拔其南城,故云,直为拊背,未扼其喉,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先克之。鼓行而东,足以穷其巢穴矣。及晋州拔齐,遂不可复固。唐起义师,亦先入临汾,及西指关中。柳宗元曰:晋之故封,太行倚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大陆,在今直隶巨鹿县境,盖约言封域所届也。盖地大力强,所以制关中之肘腋,临河南之肩背者,常在平阳也。朱温争河中,先取晋、绛,克用遂不能与抗。刘知远自河东定汴、洛,亦自晋、陕而东。及女真、蒙古之祸,平阳皆先受其毒,而后及于关、洛。夫平阳之形胜,顾可忽乎哉?
~~~~~~~~~~~~
~~~~~~~~~~~~
陕州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
~~~~~~~~~~~~
孟津,夏属孟涂氏封国;商前期为畿内地;周设平阴、谍城两邑,战国为韩地;秦改邑为郡县,称谍城、平阴县;西汉为谍城、平阴、平县三县辖,隶属河南郡;王莽改平县为治平县,东汉复改治平为平县;三国魏时并平县、平阴、谍城县三县为河阴县,隶属河南郡;晋至南北朝时,归属屡变,但县名未改,东晋置河阴郡;隋并河阴入洛阳县,隶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县(治今孟县西),八年省。咸享四年(公元673年)复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清县,属河南府。(唐初划河阴出洛阳跨黄河置大基县,后改为柏崖县、河清县,隶属河南郡);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徙治于白坡镇(今洛阳市吉利区内)。宋时为河清县,隶属河南府;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废河清县改县名为孟津,县治从黄河北岸白坡镇迁至孟津渡(会盟镇花园村)。金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后,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县名未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黄河水患,县治迁孟津老城;历元、明、清属河南府,治老城不变。金、元、明、清时隶属河南府;1913年属豫西道。民国初隶属河南省河洛道,1925年隶属道尹公署,1927年隶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1933年隶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属洛阳专区。1959年县治由老城迁长华(今城关镇),1968年属洛阳地区。1971年11月由地区划属洛阳市,1976年11月复划属洛阳地区,1983年11月重划属洛阳市。孟津县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
~~~~~~~~~~~~
晋城古称泽州府、高都郡或凤台县(取自宿凤高台、有凤来栖之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称“中原屏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泽州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
尧、舜时期,泽州为冀南之域,且属“帝都畿内”。市区东南泽州县金村镇境内有龙门峡,丹河水从中流出。
秦汉时先后在这里置高都县、阳阿县、高都郡。
北魏时属建州,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撤阳阿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改为泽州,时境内为丹河。遂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
晋城唐武德三年(620年)始称凤台县,后数易其名,或称凤台,或称丹川。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河阳节度使派兵马使马继等率2000步骑,到天井关南科斗店讨刘稹;刘稹派薛茂卿率兵抵坑,薛破科斗店,擒马继。
晚唐会昌四年(844年)依李德裕所奏,泽州改隶河阳节度(驻河南孟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河南节度使李罕之占据泽州。唐昭宗光化二年(889年)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争夺泽潞。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三月朱温派大将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占天井关昂车镇(今晋城南),攻陷泽州。晚唐哀帝天宝二年(905年)改阳城县为获泽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