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笑傲行 (普祥真人)


“那依张督公之见,我们又当如何?难道就看着他在咱眼皮子底下逍遥自在。咱们拿他就没办法?”
“我之所以命人严守各条进京通路,就是要在京外把他杀了。一旦他进了京 ,这事就不好办了。现在我只好再跑一趟慈宁宫,再去请老太后下一道懿旨,由三法司出面,逮捕郑国宝。龙驸马在此稍待,我去去就回。来人啊,备马!”
看着张鲸带人出去,龙骧摇头叹息“拖沓,实在是太拖沓了。办这种事。要的是一快打三慢。结果磨磨蹭蹭,畏首畏尾,视大事为儿戏,简直是自寻死路。”他吩咐身边的从人“赶快去把咱们的人集合起来。郑国宝一回京。说不定就到了动真家伙的时候了。让他们做好准备。听我命令行事。”
郑国宝府内。申婉盈这些日子始终是一身命妇打扮,居中而坐,面容冷静。不带丝毫情绪,仿佛就算天塌下来,她也全不在意。几个与她同住的勋贵家的女子,都有将门虎女的气质,个个身着披挂,配剑悬刀,在两侧里陪着,直如亲兵护卫一般。
等郑国宝从外面进来,申婉盈却再不复那平静模样,不顾衣衫肥大,起身施礼,接着就一路朝郑国宝飞奔过去。可是那长裙一绊,她脚下一滑,人直向地上扑去,幸亏有人已经飞身向前,一把将她扶住。“申夫人,多加小心。”
申婉盈顾不上看扶自己的人是谁,只是说了声谢,接着仍向郑国宝奔去,郑国宝已经三步两步来到她面前,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婉盈,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不苦,只要见到相公平安回来,婉盈就没什么可抱怨的。我这些日子,每天晚上都发噩梦,只怕相公中了张鲸的暗算。若是你有了什么闪失,我也就不活了。”
她平日里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循自己的身份,几乎是个不喜不怒的木头人一样,今日真情流露,也不顾身边还有许多人看着,将头埋在丈夫胸前,泪水浸湿了郑国宝的前襟。英国公张元功哈哈笑道:“申翁生的好女儿,这些日子运筹帷幄,支撑门庭,张鲸那老阉狗,没从你家身上占去半点便宜。今日看来,不但是个好内助,也是个好娘子啊。”
申婉盈依旧在丈夫怀里靠了半晌,才离开怀抱,给张元功,朱林二人全都见了礼。又见方才扶了自己一把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绝色妇人,腰间佩剑面带英气,站在丈夫身边,虽然没什么亲昵举止,但从一个女人的直觉出发,她也认定两人的关系,恐怕不是护卫与主人那么简单。再说以自己对丈夫的了解,即使真是个女护卫,就凭这姿色,也早晚会不是女护卫。
“这是五岳派掌门宁中则宁女侠,新晋的武林副盟主,武林百大高手排行榜,女子组第一名。我这一路上跋山涉水,全靠宁姐在旁保护。”
郑国宝引见之下,将宁姐二字一说,申婉盈更断定两人之间,是有些什么存在。不过眼下她已经没时间吃醋,只要丈夫完整的回来,就比什么都好。几人落座之后,郑国宝又对几位勋贵家的女儿一一道谢,这些日子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在,张鲸才不敢对郑家使用武力。至于郑承宪那边,则是因为变故发生之前,郑国藩就娶了武清伯家的那位闺女过门,郑承宪与李太后成了姻亲,不管郑国宝犯下多大的罪过,张鲸也不敢提出对郑承宪下手。大明朝的中宫都是小门小户出身,最看重宗族亲情,拿了郑承宪,就是打老太后的脸,张鲸如何敢为之?
“张鲸那边,也不是没派过杀手,想对咱的人下手。可是咱府中的护卫,也不是吃素的。又有锦衣卫方面来的人马帮衬,私下里交了几次手,张鲸没拣到便宜。”
申婉盈平复了一下情绪,又回到了当家大妇的身份,把这些日子的情况,向丈夫做着汇报。“咱的儿女也安全的很,京师里几家练武的女子,都被我请到内宅里,做咱的护卫。再加上外围的人手,还有几位千岁家的家丁护院,动武的话,才不怕东厂的番子。”
张元功也道:“张鲸那个狗奴才,居然忘记了自己一家奴的身份,妄想对主人下手。这是自己找死!便是当初冯保在位之时,也不敢对我们勋贵动手,再往前算,号称九千岁立皇帝的刘瑾,也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可他张鲸,居然想要暗算国舅,此风一开,天下勋贵还有活路么?我听说他又勾结播州杨氏,多半是有不轨之心。这回国舅回来就好,咱们讨一道圣旨,去将老阉奴抓来,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这些勋贵们自土木之变后,在大明朝堂上,已经渐渐失去了说话的位置。连成国公朱应桢都被文官们挤兑的悬梁自尽,可称大明一大耻辱。郑国宝当上国舅以来,与勋贵们相善,又帮着勋贵发财。大家联手做着买卖,不论是五口通商,开海贸易还是扬州盐票,两下里利益牵扯极深。彼此间,已经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联盟。
张鲸这次不但是对郑国宝下手,更是对勋贵集团整体利益的挑战。已经有消息透露出来,以刑部尚书李世达为首的一干文官,开始积极筹划,想要废除扬州盐业新政,改回过去的纲盐制。并重新将几位纲商请回来,执掌盐行。若是此法一行,之前勋贵们拿在手里的盐票,就成了废纸,谁能低这个头?
播州用武也被勋贵们看成一个为子弟捞取军功的好机会。虽然已经淡出朝廷多年,可是他们骨子里仍旧是个武人。武人建功立业的方法,就是打仗。文官怕武人势大,尽可能的避免战争,反过来,帝国的军人就得想着办法去打仗,否则怎么给子孙换职位,换前途?所以,当郑国宝与张鲸的冲突爆发后,勋贵们的站边,就都站到了郑国宝这边,把张鲸排到了对立面。
“几位千岁,先不急着进宫要旨,我倒想问问,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段日子的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百三十三章勤王(三)

在场众人,除了宁中则以外,都是朝廷顶层人物的子弟,又或者自身就是顶层人物,对于消息的了解,自是最为准确全面。原来就在嵩山开始五岳并派的阶段,京师之内,也风云变幻,连生事端。先是扬州盐案持续发酵,户部侍郎张养蒙上本提出,既然扬州存在预提盐引案,是否其他几大盐区,也要进行一次重新的筛查,已免朝廷的课税被人侵占。请求派出专使,访查几大盐区的盐课拖欠情况,重新梳理盐引支出与税收,追缴欠课。并请逐步实施改引为票的制度,加强朝廷专营力度,将税收控制在朝廷手中,避免有人偷逃税款。
这本章一上,顿时在朝廷内捅了马蜂窝,一大群科道言官集中轰炸,将张养蒙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说其是包藏祸心,与民争利的奸党。又有人抖出,他是郑党中人,得官不正,在朝内结党营私,盘剥黎民。应该将他驱出朝堂,用不叙用。由此为引子,一场围绕盐业政策以及开海利弊的争论,在朝堂蔓延开来。反对盐业改引为票的文官,顺带也把开海贸易,五口通商一并纳入反对范畴,认为这些夷人,是祸乱之源,如果不早日禁海,必有第二次大规模沿海匪乱。
这场大辩论,后来又演变为新一轮的忠奸之辩。凡是支持改引为票,清查税课的,都被称为奸党,百死不能赎其罪。而称为忠党的那群人,则要求万历尽复旧制。革除新法,连带矿税监,也一并裁撤。由此又牵扯到了国本之争,认为应该早日为大明立储君,选拔贤材对太子进行教育,免得耽误了时辰。
就在这时,有自称“燕山朱东吉”者写了篇名字叫《忧危竑议》的文章,直陈郑娘娘包藏祸心,想要废长立幼,觊觎皇后大位。又与外朝的杨一魁、魏允贞。张养蒙、吕坤等人互相勾结。又有长兄郑国宝在外以为臂助。内外联成一线,早晚必成国朝心腹大患。
这篇文章先是在东直门那照壁上被挂起来,又有一群蓝v出来大肆宣讲,闹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大臣的本章里。也多有引用。希望万历能够顺应民心。早立太子,既保证了大明朝廷的稳定,又可打消百姓疑心。郑娘娘的名誉也能得到保全。
按照以往惯例,郑娘娘这个时候应该是选择低头认输,乖乖将朱常洛立为太子,以免真落下包藏祸心,觊觎中宫的罪名。可是没想到郑娘娘不退反进,不但不认输,反倒要求天子,追查妖书的始作俑者,要还自己一个公道。
锦衣卫明查暗访之后,发现此案疑点重重,背后不知牵扯了多少重要角色,不是自己能够追查下去的。又为了给天家及娘娘一个交代,只好把蓝v中跳的最欢,讲的最热闹的那位皦生光抓了顶罪。咱说这皦生光乃是举人功名,这种事或许会害他丢了前程,但不至于丢了性命。没想到的是,后来事件的演变太过激烈,朝中大佬非但不救他,反倒推波助澜,要借他这一条命,彻底把郑家兄妹的名声搞垮,以至于在西四牌楼,把这位蓝v中的翘楚千刀万剐,死的苦不堪言。从那以后,郑家兄妹在京师也算是臭名昭著,与那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几能一争高下。
随后,又有陌生人持木棒进宫,意图不轨。虽然他方一进宫,就被宫中护卫拿了。可是大明宫禁之内,竟被陌生人拿着兵器闯进去,所去的方向,又是朱常洛的寝宫,这就未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真要对殿下下手?再一想到郑家兄妹的名声,以及郑国宝在江湖上名声日高,与各派好手多有往来,这杀手的身份,也就越发可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