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陆大有,只是想学学梁发左拥右抱,结果就被三个姿色实在不怎么出色的女侠套牢了。宁中则多了三个儿媳妇敬茶喊娘,倒是欢喜的很,催促其他男弟子道:“以往你们一个个想老婆想的都快疯了,现在有这么多女侠喜欢你们,就别挑三拣四,赶紧找个不错的成亲,师娘也好高兴高兴。”
她这高兴,却也有人不高兴。少林方正大师愁眉苦脸拉着郑国宝道:“国舅,朝廷不能这样对待我啊。我可一向是支持朝廷工作的,我是个心向朝廷,立场坚定的好和尚,可是朝廷……这也实在是太过了啊。”
也不怪方正大师作为一位久经考验的有道高僧,会不顾形象的口出恶言。易地而处,郑国宝多半骂的比他还凶。原因很简单,这界武林大会,原本在设计上,就是以少林牵头,少林为主,其他各派,积极参与协助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象征着大明朝国力强大,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会。这次大会的意义,在于的在天下武林同道面前,展现少林的精神风貌,确定少林名门之主,正派至尊的地位,也方便方正大师顺理成章的,成为武林盟主。在他成为武林盟主后,他的儿子继承少林寺基业,也就少了许多障碍,剔除了许多杂音。
在计划上,方正大师全都考虑周详,安排得当。从全程设计,节目编排,宾客发言,宴席标准,反复推演了几次,基本确定万无一失。其严谨程度,决非左冷禅这种需要外聘管理人员的草台班子,所能比拟。可是,就在不久前,河南巡抚方面的一纸文书,却当头给了方正大师一棒。
本届武林大会,事关武林盟主选拔,朝廷非常重视,因此武当掌门,将亲自参加这次大会。望少林寺做好接待工作,充分体现出我大明在伟大陛下的带领下,僧道团结,携手并进的美丽景象。不要被海印和尚与灵应子争产案这种极端个例,破坏了整个僧道团结的大好局面。招待一定要用心,要体现出少林的胸怀,少林的精神,不可有丝毫马虎。
武林大会,武当作为大派出席,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朝廷说的武当掌门,和方正想象中的武当掌门,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方正想象中,能来参加这次大会的武当掌门,无非是打跑了冲虚道长的赵冲玄赵真人,最多就是练天风的师父王守真王真人。可万没想到,朝廷却派来了正牌的武当掌门,这不是欺负人么?
朝廷体系里认可的武当掌门,一共有两个。一个是钦差提督大岳太和山整饬郧襄等处兵备及治南阳汉中分守下荆南道湖广布政使右参政兼按察佥事;另外一个是太和山提调太监。当然朝廷不可能派个正牌的文官兵备道来参加武林大会,他来,大家就都要走了。这次来的,就是个提调太监。
要是大明的文官看来,太监算什么东西?一阉奴而已,压根不入正人君子法眼。问题是方正不是正人君子,他是武林中人加河南地面的僧道首领。平日里,他靠少林的千年传承,自己在河南的影响力,以及进宫给太后讲佛这层关系,也未必怕一个太监。可是在争武林盟主,奠定少林武林第一基础这个事上,出来个太监搅局,即使这太监从没到过武当山,他也是朝廷认可的武当掌门,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到时候这主角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演,自己不成了第二个左冷禅?
郑国宝听了之后,深表同情之余,也是义愤填膺“这事是不像话。咱们把基础都打好了,别人来摘桃子,天下还有道理么?要都这样搞,今后还有谁为朝廷出力,谁去认真做事,都等着摘桃子好了。”
这话要是让左冷禅听了,一定会痛哭流涕,引为知己。可惜一僧一俗,此时没人去想此地的主人,那位倒霉蛋左掌门。而是一起想着,该如何对付这个来摘桃子的混蛋。
郑国宝倒也十分够意思,“大师放心,你帮了我这么多的忙,郑某不是那不懂好歹,不明恩仇的。这来的好在是个太监,那就好对付。可着紫禁城的中官,除了老太后那的以外,就没有不怕我的。就算是老太后身边的,我也有法治他,等他来了之后,我给他来个下马威,保证让他不敢跟大师面前炸刺。”
方正得了郑国宝的保证,有了撑腰之人,笑着下去布置。过不几日,方正来报,那遭瘟的武当掌门来了。郑国宝道:“大师放心,这事包我身上,你把人领来见我,看我给他个厉害。”
过了顿饭之功,方正领那位武当掌门进来,郑国宝方待发作,那人却已经抢步上前,磕头施礼“奴婢,给国舅爷磕头了。”
郑国宝见来人,拍掌笑道:“老刘,你怎么来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女直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不管你是何等强横之人,也要遵循事物自身之道。逆了这个道,就要遭到道的反击,轻则两败俱伤,重则一败涂地。一切正直活动的本质之道,就是平衡和妥协。郑娘娘这段时间,在郑国宝的帮助下,大杀四方,顺风顺水,宫内宫外红的发紫,自然也招惹了无数的非议。
王皇后的家族,与闻香教扯上了关系,闻香教与蒙古人有关系。最后王亭在天牢死的不明不白,为这事处置了几个牢头。明眼人都明白,这是王家丢车保帅,牺牲儿子,保全家族。
既然王家做出了牺牲,郑家就也得对应的做出牺牲,否则,就形成不了平衡。尤其现在王皇后一副委曲求全的模样,如果郑娘娘表现的咄咄逼人,说不定就被慈宁宫那位,当成飞扬跋扈,于郑家长远局面看并不算有利。刘成刘公公,就是郑娘娘在这种背景下,牺牲掉的倒霉蛋。“说起来,打发到武当山去做镇守太监,这也是奴婢的造化。那地方一年香油钱,还有朝廷的采买钱,就足够奴婢吃一辈子。再说,矿税监的差使,奴婢也要担负起来,这倒是个造化。只是可惜,见不到娘娘,见不到千岁爷,奴婢这个心里啊……”
“老刘,这事确实是我们对不住你了。不过大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放心吧,将来这事,我肯定得给你补上。就那五口通商,就离不开市舶司太监。我保你个这个前程,一年的收入,比武当山多多了。先忍几年再说,就当是我们兄妹欠你的。这回你来少林,是怎么个章程?”
方正没想到,来的太监,居然是郑娘娘身边一等亲信太监刘成刘公公,这回国舅还可能为自己出头么?不按着自己的头,向刘成认怂就不错了。毕竟人有远近,自己跟刘公公。可是没法比。他心里已经开始考虑。到底该如何善后,让自己不至于落到左冷禅那悲剧地步了。
“这事,其实是娘娘打发奴婢来,给国舅打下手的。武林盟主这个差使。倒是新鲜的很。奴婢一个阉人。也不想争这个头衔。只是为了给国舅帮忙。保证这个差使,不落在别人头上。我可没什么念想,更不敢和大师来争。”
“刘公公。您这可是折煞贫僧了。您是朝廷的人,贫僧只是个江湖草莽,这盟主大位,还是您这朝廷的人来做,才恰当呢。”
两人谦让几句,郑国宝让方正下去,招待刘成带来的随员,至于谁当盟主这事,现在也拿不出结果,还得再研究研究。等送走了方正,郑国宝问道:“刘成,你来了就好了。我这有话,正要问你。京师里到底怎么回事?我把杨应龙的罪证搜集了那么多,朝廷里却还是不下令打,这是什么意思?”
“国舅爷,您是不知道啊。如今朝廷里,一干黑心大老倌当道……我这可不是说您。申老是好人啊,可惜他老人家自己,也顶不住那么多张嘴,有心无力啊。那些狗官们,里外里,就是一个意思,不打。要打,也要让天家自己打,朝廷不打。”
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奇怪,万历天子不可能自己扑上去与人格斗,那所谓皇帝去打,朝廷不打,这貌似是个悖论。但是实际上看,这并不奇怪。在郑国宝前世所处的那个位面里,整个万历朝鲜战记,都可以看做是皇帝一个人与日本的战争。因为自始至终,从文官集团,到辽东将门,对于援助朝鲜的兴趣都不大,乃至还有人提出过借泰国兵去打日本的想法。
杨应龙的问题,也是如此。朝廷内的文官,精力目前都集中在两点,一、忠奸之辩,二、国本之争。这也是明朝此时的政治特点,大家已经从一个事物或是一个主张的正确与否这种对事不对人的辩论,转变为对人而不对事。只要论证了你是奸臣,那么你说的任何主张都是错的,没有讨论下去的简直。只要你是忠臣,你的主张就一定是对的,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
国本之争,也被文官们看做是对付郑家最有利的武器。皇长子朱常洵是由文官中几位宿儒进行教育的,只要将来他登基为帝,文官还是有把握,把这个皇帝捏在手里,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的。
在这种背景下,播州这种帝国的边陲之地,羁縻地区,根本就引不起大臣应有的重视。更何况,一旦开战,武人就会通过战争得利。通过战争,斩首,武将会得到提升,新任的四川巡抚曾省吾,也会因为这个军功,而得到进一步的重用,这都是朝内文官所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看来,帝国的财富异常珍贵,不能用在战争这种无聊的事情上。应该堆在国库里,等着自己慢慢漂没掉才对。
相似小说推荐
-
绝代霸主 (岳龙鹏) 起点VIP2015-04-22 东方玄幻 一个站在世界巅峰,无所不能的地下皇帝,因古怪石鼎穿越到大齐皇朝,附体在一名被所...
-
元首的愤怒 (落爷孤独) 起点VIP2015-03-01 外国历史 现代德粉李默居然穿越到二战德国,还是克虏伯的独子。人生地不熟怎么混?战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