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入库:04.13
众人议论之后,当下散会,众官吏纷纷离开,而李重九留下温彦博,陈孝意,魏征,姬川等人。尉迟恭,王马汉,徐武等军中大将一并前来。
众人吃过一顿简餐,酒足饭饱后,李重九对众将言道“下面乃是军议,刺史府成立后,再向各郡抽调郡兵,进行作战已不合适,我决定将郡兵抽取精锐编作亲卫军,由刺史府直属。”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人也心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眼下雁门郡郡兵三千五百人,番军五百人,上谷郡郡兵八千,涿郡郡兵一万,辽西郡合辽东郡,两千五百人,草原之上,突骑团万胜军共六千人。
此外安乐郡,北平郡,渔阳郡还有部分驻军,或是尚等待整编的军力,不过一共只有两三千人。
这就是李重九目前的常备军力,在三万左近。
李重九言道“府军成立后,驻扎于何处,何处就食,还有从郡兵之中抽调多少,以及郡兵保留多少你们可有意见?”
李重九说完之后,众人纷纷相互议论。
商量了一阵后,温彦博上前发言言道“上谷公,我等商议后,觉得设立府军,乃是强干弱枝之法,定是实行,但是若是从郡兵之中,抽调精锐,未免会大大削弱原先郡兵的实力,我们幽州四面皆乃是强敌番族环立,若是郡兵太弱,则不足以守卫地方。若是同时若只抽调部分郡兵,新立的府军战力也会不足,将来不能作为依持。”
温彦博说完后,李重九点了点头,言道“此言甚好,之前此案却有不妥之处,幽州四面环敌,地方军力不可薄弱,那依你们看法应该如何?”
尉迟恭言道“上谷公,末将建议,不如直接将郡兵皆编为府兵,由上谷公遣各将分驻各郡,而地方再募乡兵自守,两年一更替如何?”
一旁魏征言道“不可,我们以幽州六郡加上草原之上,口百二十万,供给三万常备,已是负担过重。目前军粮一是依靠涿郡粮仓,二是依靠此次高句丽大胜的劫掠,还有对契丹奚族联军的俘获,不过面前支持。若是不裁撤郡兵,而再募乡兵守卫地方,那么以军粮消耗,支持不到明年年初。”
李重九心底本是颇为赞同尉迟恭的建议,但魏征出言倒是令李重九有些扫兴。魏征的强项他是知道,所以李重九也不能当面驳斥,但是眼下乃是争夺天下之时,别人都在一ri千里的扩军,而自己却要兼顾地方百姓,民生,实在是令李重九有些心焦。
不过魏征确实说得有他的道理,若是要顾及民生地方,虽起势较缓,但利在长远,若是给李重九五至十年满满发展,这些矛盾皆不是问题,但偏偏李渊崛起于关中的势头太速,现在自己若不进行遏制,一旦李唐势成,自己与窦建德,李密之流,只是束手就擒了。
李重九这次要设立府军,自为扩军与李唐一战,为谋夺太原铺路。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陈孝意,开口言道“上谷公我建议,可让乡兵一面戍卫地方,自行屯垦,同时对其家人免两年之赋。如此可不费一钱一米。”
陈孝意此言一出,众人皆是点头称是,确实是良策。
李重九亦不由大悦,看向魏征问道“魏郡守,如此可以了吧。”
魏征想了下,亦不由附和地言道“如此倒是解决之道,不过卑职能建议上谷公,不宜招募太多乡兵,如此地方税赋则会大减。”
李重九点了点头,言道“这我知道。乡兵就以地方自募,减税赋两年,不妥,就减一年,或者是两年减其半如何”
众人听了一并拱手言道“诺。”
李重九向众人言道“我已决定在九月时,合幽州之力出兵太原!”
众人有的已是知道这消息,有的还不知道,听闻李重九要出兵太原,众人不由沉思,皆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反对。
第三百四十章再临七千寨
听李重九言要攻打幽州,姬川第一个打破沉默,言道“上谷公,眼下李渊占据关中,其势正强,我们在这时拔其虎须,恐怕会触怒对方。”
李重九闻言直斥道“若是我们不去攻伐李渊,难道李渊就不会来攻伐我们?”
姬川见李重九其意甚决,当下不言语了。
魏征亦开口言道“若是出兵所费甚大,魏某本想建议,在涿郡各县,由各大商家募资大部,官府再出面主办,并负责剩余的募资,在每县再办三所蒙学,请儒生教学,并刻印书籍,让更多寒门子弟,能够读书识字。”
李重九闻言,心道让更多子弟读书识字,开蒙读书,让知识不垄断在士族之手,此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李重九不由言道“魏郡守,此是个不错想法。”
魏征叹道“可是若郡守用兵,再加上乡兵募集,今年的税赋就不够用了,此事无法办成了。”
李重九默然了一阵,王马汉言道“怎么可以不打,李渊这厮老子看不惯,不乘此机会搞他一下,老子憋不下这口气。”
魏征,姬川听王马汉这么说,想到李重九与李渊的恩怨,他们也知平素李重九待他们敬重,甚至有时让他们直言进谏也没有斥责,但在此事上,他们却不敢再道。
魏征言道“既然如此,卑职再想想办法。”
姬川亦言道“不错。”
李重九见魏征,姬川二人退步,当下言道“此事大家再议一议。至于兴办蒙学之事,我会想办法再开源财流。你们也多提我想想办法。”
姬川,魏征见李重九没有叱二人之意。单独决定强自出兵,当下不由皆是感到李重九对他们意见的重视。
二人一并言道“诺。”
太原郡,石艾县。就在
七千寨大山,仍是云雾缭绕。樵夫漂女的山歌声,犹然不绝。
“将军这边请!”
山道一旁本是横行一县的县衙捕快,此刻居然拿起柴刀上山开路,沿途砍伐荆棘。
捕快之后,石艾县县令,县丞。县尉,以及六曹官吏皆是身着官服。他们皆是在一旁赔着笑脸,殷勤的侍奉着眼前这位一身白衣的男子。
这名男子腰挂长剑,手持一卷左传,头扎林宗巾,一看便知是文武双全之人,更显得气度卓尔不群。
这名白衣书生看着这几名石艾县一方父母官,则是平和地言道“曾明府,此来不过故地重游。你们不必送某到山上。”
那姓曾的县令,听对方这么说,连忙上前赔笑言道“殷将军,哪里话。听闻你曾任过本地县令,现在卑职能在此地为官一任,听咛教诲。乃是卑职的荣幸啊。”
那白衣男子自是太原道总管殷开山。
听着县令的奉承,殷开山笑了笑言道“言重了。既然如此县令一并前来就是了。”
听得殷开山答允,众人皆是大喜。
曾县令在一旁悄声对县尉言道“你们一会要好生侍奉这位殷将军。此乃是唐王,秦公的心腹,将来一旦唐王称帝,此人就是开国公,我们务必好生伺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县尉言道“请县令放心,某一定照办。”
于是众人一并山上,山上本来是樵夫踩出的山道,现在县内捕快在前面开路,故而众人行得还不甚艰难。
众人不久到了一处如屏风一般绝壁前,眼前却乃是一片好几亩宽阔之地,上面一片废墟,可见旧屋歪斜倒塌。
曾县令来到殷开山一旁,言道“将军,这七千寨山风景甚好,常有渔樵上山,只是几年前有一群强盗霸山为王,将此地封地,百姓皆受其流毒。就在”
殷开山点点头,笑道“当初某曾任县令时来此剿匪,平此山寨。”
听殷开山这么说,曾县令当下立即夸张作出惊讶之情,言道“原来是将军你,果真是为地方除了一大害,为大事而不居其名,真高风亮节。”
县丞也一并恭维言道“殷将军这一次随唐王,灭敌军卫孝节,武功盖世,当初来此平贼,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一旁县尉亦跟着凑头,言道“不错,区区贼寇,也敢在殷将军面前放肆,跳梁小丑的罢了。”
“跳梁小丑。”殷开山心底嗤笑,若他们知道往昔贼寇而今真正身份,恐怕会大吃一惊吧。
殷开山当下没有言语,而是在此处默坐,言道“你们回去吧,我一人在此。”
众人听了一愣,曾县令心道莫非刚才自己说了哪里,触怒了对方。
“回去。”
曾县令正待开口,见殷开山如此说,当下一并告退,同时心底皆是腹诽,心道此人脾气怪异。
这时山上的浓雾渐渐散去,殷开山只有和几名近侍在此。
不久山下传来一阵拨草的声音,显然又是有人上山。
殷开山的侍卫,见殷开山正默坐在马扎之上,按剑看着手中左传,当下上前言道“此地官府征用,闲杂之人,不可上山。”
“什么官府,这荒山野岭也来什么征用?”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
殷开山将书一搁,言道“让他们过来。”
不久两名穿着青衣女扮男装的女子走了过来,那其后一名身穿青衣的女子,头扎方巾宽袍长袖,有股说不出倜傥之意,近前一看但见容颜绝美,若换上女装,定是倾城之色,其入鬓的长眉,湛湛有神的双目,令人一望而知,此女子乃是性格决断,富有主见,且不易动摇之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带着鬼姬闯战国 (土依水中) 起点VI2015-03-01 架空历史 当他穿越到日本群雄逐鹿的战国乱世之中; 却发现本应雄霸一方的第六天魔王信长竟...
-
明朝第一道士 (半蓝) 起点VIP2015-03-01 架空历史 明朝嘉靖年间,一名死于车祸,却拥有高明医术和懂得气象学的魂魄,穿越并附身于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