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纨绔到底 (我是键盘传说)



雪莲尽管有草原女儿家的直爽,可也被李陶这句话说得不好意思了。

……

四百六十章武才人

“小主人,那件事情有些眉目了!”李申向李陶禀报道。

李申所说的事,是关于“石痴”林枫的事情。

“石痴”林枫是位江湖奇人,别无所好,唯独对石头入迷成痴,近乎于疯狂,江湖上称他为“石痴”。他能根据地面上的植物、山泥的颜色,以及山间泉水的味道识辨地下所蕴藏的矿石类别。只要听说谁家有奇石、怪石,林枫总会不择手段地搞到手。两个月前,吐番使者派遣使者将一块美仑美奂的鸡血石,送给大唐皇帝,不料这消息让林枫知道了,守在半路将鸡血石抢走。刑部向全国下发海捕“石痴”林枫的公文,重金悬赏缉拿。可林枫的武功也相当了得,特别是一手“流星雨”的暗器手法,所向披靡,就连刑部总捕头雷雨亲自出马,也没有将林枫捉拿归案。

本来,若仅仅是如此,李陶还不会关注林枫。可李申报告说,吐番人明知道林枫劫走了贡品,但似乎却并不生气。相反,他们对林枫这个人非常感兴趣。

李申所说的这一情报,让李陶心中生出了警惕,莫非吐番人有什么阴谋?自从金城下嫁吐番之后,吐番表面上虽然与大唐和睦相处,但李陶心中很清楚,吐番才是大唐真正的大敌,他们此举必有深意。于是,李陶让李申迅速查明此事。

“说说看,怎么回事?”李陶问道。

“据说,林枫瞄上了申王的花乳石,恐怕近日他就会要下手。吐番人还在暗中观望,似乎并不急于出手。”

李陶点点头道:“吐番人不急于出手,我们要比他们更沉得住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无论如何,必须要搞明白他们的真正意图。”

“是,小主人!”

“对了,李申兄长,你再去打听一件事情。”李陶突然道。

“小主人。请讲!”

“你去打听一下陛下身边的武才人,宫里的消息可能不好打听,你尽力便是!”

李申听罢笑了:“小主人,不用去打听了,我现在就能告诉您!”

“啊?”李陶愣住了:“你是如何知道的?”

“小主人您曾经告诫过我,要保证暗影在长安城内没有打听不到的消息。皇宫也在长安城,为了能打听到皇宫内的消息。我已经发展了十来名太监做眼线,宫内大小事情我是一清二楚。”

李陶无语了。

李申见李陶不说话。以为他在责怪自己擅自做主,赶忙惶恐道:“小主人,我……”

李陶知道他会错意了,赶忙摆手道:“李申兄长,暗影的事情你全权负责,我很放心。这件事情,你做的漂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只是一定要隐密保险,若是让别人察觉了。那就反而不美了。”

“小主人,您放心,这一点我心里有数。”

“给我说说,这个武才人的情况!”李陶颌首道。

“武才人本名武乐菱,父亲恒安王武攸止,母杨氏,是则天皇帝的侄孙女。因年幼时父亲病逝。按惯例被送入宫中由武则天抚养。神龙政变后,武乐菱沦落为一个小宫女李隆基即位时,武乐菱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引起了李隆基的注意。武乐菱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很快就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年初的时候被封为才人。如今,武乐菱逐渐变成专宠专房,日夜陪侍在陛下左右。武才人恃宠生骄,不但轻视其他妃嫔,就是入谒皇后,也多有失礼。据宫中传言,陛下欲将武乐菱升为昭仪。”

李陶听罢。不由皱起了眉头。

大唐后宫除了皇后以外,另设有正一品的四妃,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二品的九嫔,分别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三品的婕妤九人。正四品的美人九人。正五品的才人九人。正六品的二十七世妇、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采女二十七人,全称八十一御妻。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武乐菱受武家牵连被罚为宫娥,能以如此小的年纪,获得李隆基的宠爱,被封为正五品的才人,已是不易。若传言是真的,武乐菱将会从正五品的才人成为正二品的昭仪,这简直就是当初武则天的翻版。若武乐菱真的得势,恐怕赵丽娟在宫中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陶点点头道:“继续关注这个武才人,有了什么变故,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是!小主人!”

……

李申刚走,蓝田王府又迎来了两个客人。

“老姜,你可是稀客,”李陶一拍姜绞的肩头哈哈大笑道。

姜绞一脸苦笑道:“蓝田王,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

“来来来,请坐!”

“林甫见过蓝田王!”姜绞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李陶先是一愣,继而点头道:“是李林甫呀!坐下说话吧!”

“谢过蓝田王!”李林甫向李陶施一礼。

三人坐定,李陶问道:“老姜,我们都是自己人,有事直接说吧,不用拐弯抹角。”

姜绞叹了口气道:“蓝田王,我此次是为了林甫的事而来的……”

姜绞与李陶说话的时候,李林甫怔怔地望着李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当初并不怎么起眼的潞州少年,如何就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

再想想自己的仕途,李林甫心头一阵黯然。

当年,李林甫从潞州来到长安,一直无所事事,直到他的舅舅姜绞也来到了长安,他才有了出头之日,也才算真正做了官。

李隆基做了皇帝后,很恋旧情,对姜绞异常恩宠,姜绞经常得以出入后宫卧内,陪皇帝宴饮,击球斗鸡,坐则与妃连榻。

后宫宫殿之前种有一棵茂盛的果树,李隆基经常在其花朵盛开之时,与近臣前去玩赏。

一日,春和日丽,李隆基又与近臣来到树前,姜绞上前,拱手说道:“陛下,真乃嘉树也。”

李隆基听后,笑容满面,说道:“姜爱卿既爱此树,那就植入府中玩赏去吧!”

四百六十一章李林甫的升官梦

深得李隆基宠幸的姜绞,权倾一时,接受的赏赐有宫女、马匹、珍玩,前后不可胜数。住在舅父府上的的李林甫,看到权势的魅力,自然向住不已。

在唐代,做官有三种基本途径。

一是科举,只要是读书人,会写诗,就可以参与科举考试,从而获得做官资格。但科举做官的人数是很有限的,每年也就十几、二十个名额。所以在整个官场中,科举出身的比例相当小。也就是说,虽然这是条可行之道,但绝对是一条极为狭窄的独木桥。没有非常高的水平,想都不要想。

第二个途径则是杂流入流。这些吏员经过漫长的升迁,最终可以进入到“官”的阶层,也就是九品之内。九品之内的官,称为“流内官”,所以,从“吏”升到“官”,就叫“入流”,否则叫“不入流”。这个途径升官的人数量很大,但能继续升迁的空间已经很小。按规定,杂流入流的人只能做中低级官员,不许做高官。由于前面漫长的吏职升迁,就已经耗掉了一个人大部分的生命。九品官,对大多数科举出身者只是,但对大多数吏员,却几乎就是终点。

第三个途径则叫门荫。就是官员子弟,可以先从一些皇帝侍从卫官,比如“千牛备身”、“监门直长”等开始起步,然后进入官场。这些人的和科举出身者差不多,但因为才能普遍逊于科举出身者,所以仕宦前景不如科举。有些擅长官场之道、又有有力者提携的话,门荫出身者也会有相当好的前景,门荫出身而做到宰相的人也颇为不少。

李林甫从“千牛”出身,是典型的门荫出身。能获得千牛出身,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根据规定,“三品官”以及“四品清官”的子弟才有资格。事实上,李林甫的父亲官位应该够不到这个标准,但姜绞帮了他的大忙。

“千牛”是一个笼统说法。里面具体还可以区别为各种官职名称,如千牛备身、左右备身、太子千牛等等,品级自正六品下到从八品下不等。就算是从八品下,也是一个很高的。科举出身者,也只有八品、九品而已。

李林甫从千牛备身升迁到监门直长后,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兵部叙迁。也就是以后就在武官系统升迁,这叫本色升迁;二是从吏部叙迁。也就是进入文官系统。一般人都走吏部的叙迁道路,因为文官系统优于武官,前途更远大。故进文官系统的,品级要相应下调。一般来说,从卫官系统进入吏部文官系统的第一个官职释褐官,都是七品左右。

但是,李林甫很快就做上了太子中允,正五品上。从品级上看,升迁是异乎寻常地快。不久之后。他又被升官了,做了太子谕德,正四品下。大唐官阶,三品以上只分正从,三品以下还要细分为上下。这样的话,从太子中允到太子谕德,自正五品上。到正四品下,中间隔了从四品上、下,一共升了三阶。李林甫连升三级,显然还是得益于姜绞的运作。

大唐都城长安,生机勃勃,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色人等,神采飞扬。长安城中的热闹场面并没吸引李林甫,每每办完公务,在回家途中,得意之中眉宇间不免显示出淡淡的愁意。来往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不起眼的李林甫。他们为之注目的是那些达官贵人,皇室贵胄,每当这些人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路人无不停步,欣羡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场面长安城中不知上演了多少幕,但人们还是不厌其烦的看着,看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