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纨绔到底 (我是键盘传说)



“走,陶儿,也不用什么圣旨虎符了,我们亲自去见识一下这两位将军……”

……

四百一十七章打猎

是夜,李陶与李隆基坐在案几前,李隆基斟酌了好一会,问道:“陶儿,有一件事情,我想问一下……”

“三叔,我知道你想问,我一向与人无争,为何这一次偏偏要与郭元振过不去,是吧!”

李隆基点点头道:“正是!”

李陶笑道:“三叔,我这是在为你清除障碍呢!”

“清除障碍?清除什么障碍?”

“你不是说宰相们都不同意姚崇回朝吗?”

“是呀!”

“现在有几个宰相?”

“只有五个!”李隆基道。

李隆基现在的宰相的确要比中宗、睿宗少多了,中宗一朝最多时有十余名宰相,睿宗一朝也有七八名宰相。

“现在郭元振被贬,就还剩下四名宰相了,陛下只需要说服魏知古,刘幽求与钟绍京让我去说。到时候,四名宰相,有三人同意姚崇还朝,张说也就独木难支了。”

李隆基恍然大悟,敢情李陶与郭元振立下军令状,还有如此一层深意。

他又问道:“陶儿,我说了很多次,刘幽求与钟绍京就是不松口,你如何能说服他们?”

李陶笑道:“我自有办法,不过现在还不是劝说的时候,一切都要看明日三叔狩猎的情况再说。”

李隆基道:“但愿明日能够大有收获。”

……

骊山演武的第二天,唐玄宗到骊山下的渭川打猎去了。恰在此时,同州刺史姚崇一来觐见李隆基。

李隆基看着须发全白的姚崇,不禁动情道:“姚爱卿,这才多久没见,你老多了,委曲你了,朕对不住你呀!”

姚崇见了李隆基有些拘谨,完全没有了当初在潞州与李隆基相处的那份随意。他赶忙向李隆基施礼道:“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老臣该做的!”

“来。见见陶儿吧,你们也是老熟人了!”李隆基指着一旁的李陶道。

“姚崇拜见蓝田王!”姚崇一本正经的施礼道。

李陶也不说话,只是盯头姚崇上下看个不停。

姚崇不知李陶何意,他刚要说话,却被李陶一拳擂在胸前:“我说老姚呀,你怎么还是这副老学究的模样?大家都是老相识了,难道你看不出来吗?陛下在这么个场合与你相见。就是来找你叙旧的,可不是接见下臣。你如此唯唯诺诺。还如何说话?”

李隆基知道李陶此举是为了打消姚崇的顾虑,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老姚,我们可是来叙旧的,莫要在意君臣之礼。”

姚崇一听,连李隆基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如何不知他的意思,他随即道:“既是如此,那我就随意了。”

李隆基连声笑道:“如此最好了。老姚,你可会打猎?”

姚崇夸张道说:“岂止是会,打猎我可是非常精通啊。不瞒陛下,老姚我少年之时是个浮浪子弟。那时候我家就住在广成泽,整天就知道带着猎鹰打猎。后来碰到一个老者,他跟我说:你以后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千万不要浪掷自己的才华啊。我这才幡然醒悟折节读书的。后来我果然出将入相了。别看如今我老了,要说打猎绝对不成问题!”

李隆基一听非常高兴:“那咱们俩一起试试?”

李陶拍掌道:“我给你们呐喊助威!”

李隆基与姚崇二人跨上高头大马,呼鹰放犬,直奔猎物就去了。

打猎可不是一味的穷追猛打,那是要讲究节奏的。李隆基也是打猎高手,该缓则缓。该急则急,与姚崇配合得非常默契。

打猎回来,李隆基对李陶意犹未尽道:“陶儿,老姚不错,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老当益壮,精力不减当年呀。”

李陶当然听出了李隆基话中之意:姚崇正是我要找的宰相。我很满意!

李陶眼珠一转道:“三叔,你打了这么些猎物,可否让我也尝尝野味?”

“这有什么呢?回去之后,我便让御厨做了,管你吃个够。”

李陶意味深长道:“三叔,既是野味,那在野外吃了才有味,若是让御厨加工了那就不是那个味了。”

李隆基会意道:“那好,我们今日就在这野外吃吃野味,好好聊聊。”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三人坐在一块大青石上。

李陶对姚崇道:“老姚,也不与你绕弯子了!三叔准备让你做宰相,你说说有什么想法?”

姚崇看向李隆基,李隆基点点头。

姚崇一脸严肃道:“陛下,我有十个要求,。如果陛下答应这些要求,我愿意做这个宰相,否则,我不敢从命!

李隆基满以为姚崇会感恩不尽,谁知姚崇却先提了要求,这让他觉得很是好奇。他赶忙问道:“哪十个要求,你说来听听!”

姚崇道:第一,自从则天皇帝当政以来,朝廷一直是严刑峻法,臣请求以后施政先行仁义。”

玄宗听罢,笑道:“你这与我想到上一起去了,这条没问题。”

“第二,现在国力有限,折腾不起,臣请求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

玄宗沉默片刻道:“姚崇呀,你要知道现在边境不宁呀!”

姚崇急了,他解释道:“这我知道,可现在国库不丰,如何打仗?”

李隆基看向李陶:“陶儿,这条你怎么看?”

李陶笑了:“其实,你们俩的想法都对,又都不对。”

姚崇不解道:“蓝田王,此话怎讲?”

“太宗曾经说过,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亟战则人殆。穷兵黩武肯定会造成流血漂杵、生灵涂炭的严重后果,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古代那些喜好征战杀伐的君王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和毁灭,而非恒长的兴盛和安宁。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革新吏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迅速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若是追求军功开疆拓土,那么要想天下大治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说了,就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军队打打大仗。”说到这里,李陶向姚崇问道:“所以,老姚你才提出了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的要求,我说的可对?”

“一点没错!”姚崇点头道。

李陶又看向李隆基:“如今突厥、吐蕃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时不时劫掠我边境军民。前不久,孙佺又打了败仗。陛下现在已经没有了牵绊,若还对这些大敌隐忍不发,岂不是颜面扫地。更何况边境不宁,如何能算得上真正的大治。所以,这仗不能不打。陛下,你是这样想的,我猜的没错吧?”

“是这样的!”李隆基点头道。

四百一十八章相谈甚欢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是千古名言。老姚其实并不是反对打仗,只是反对劳民伤财的穷兵黩武。陛下也不是好大喜功,只是不愿意大唐天威受到挑衅。你们只须求大同存小异便可!”

“如何求大同存小异?”李隆基与姚崇异口同声问道。

“打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看我们怎么运用了。我认为打仗要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能用使臣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打仗。二是就算打仗,也要以震慑敌人为主。第三,以最小的代价去打仗。第四,既然打仗,就要把敌人打疼,让他在很长时期不敢再兴兵。只有这样,打仗就可以最在限度为天下大治服务。”

“蓝田王,你的意思是说将战争置于可控范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姚崇问道。

“正是!”

“那我同意了。”

“陛下,你看呢?”李陶向李隆基问道。

“这样挺好,我也同意。”

李陶笑道:“陛下,这就是我说的求大同存小异。老姚,接着说你的第三条吧!”

姚崇道:“第三,以前女主临朝,宦官上传下达,势力不小,这是个隐患。臣请求以后不让宦官参与政事。”

李隆基很爽快道:“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又道:“第四,自则天太后当政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参与政事,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相继揽权,官员选用就更混乱了。臣请求自今以后,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斜封官、员外官这些来路不明的杂牌官员一律罢免。如何?

李隆基与李陶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姚崇莫名其妙地看着二人。

李隆基将李陶创建皇家俱乐部的事对姚崇说了一遍,尔后道:“对皇族之人,我觉得陶儿的办法挺好,至于些杂牌官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早该罢免他们了!”

姚崇感慨道:“我只是觉得皇亲国戚担任重要官职对朝廷不利,还没有想到具体解决办法,没想到蓝田王已经走到前面去了,我觉得蓝田王此法甚好。”

李隆基又道:“不过有一句话我可得说在前面,你可不能把陶儿也包括进那些皇亲国戚之内。以后我还要借重于他呢。”

姚崇笑道:“我正想向陛下提这一条呢,陛下就先说出来了。”

李陶赶忙推辞道:“别因为我破坏了朝廷制度。我在一旁给你们摇旗呐喊便可,不在意什么官不官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