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纨绔到底 (我是键盘传说)



张昭一阵感动,他正要说话,却听一旁李申喊道:“小主人!”

“怎么了,李申兄长?”

“若是您放心,这事交给我来做吧!”李申沉声道。

李陶愣住了。

李文皎亦点头道:“没错,小主人,此事交给申儿比较合适,您忘了那《韬晦术》了,用在这里最是合适!”

李陶眼前一亮,一拍脑袋道:“是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了!好,这事就交给李申兄长了,只是李叔你那里可就……”

李文皎笑道:“主人,你放心,我应付的来!”

“张昭,明日你与我同去长安,我们去会会那些妖魔鬼怪!”李陶充满豪气道。

……

腊月初三,潞州城外,前来为李陶送行的人还真不少。

“三叔,记着我们的约定,可别让我空欢喜一场呀!”李陶朝李隆基眨巴着眼睛道。

“进了宫你先想法子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再说!”李隆基没好气道“我去与阿嫂道个别!”

见李隆基去与阿娘说话了,李陶看向王毛仲与李宜德:“你们俩一定要保护好临淄王,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长安再会!”

为了自己走后确保李隆基的安全,昨日,李陶将王毛仲与李宜德二人带到了临淄王府,让他们全力保护李隆基。李隆基见了二人非常高兴,毕竟他们二人要比王府那些侍卫强的多。

“放心吧!主人,我们会的!”王毛仲恭顺道。

“主人,多保重!”李宜德对李陶感情颇深,多少有点舍不得。

李陶点点头,又走到聂神算、范长风与姜绞面前。

“老聂,九郎,潞州各项产业的经营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小主人,放心,我会做好的!”聂无双依然是那么沉稳发。

“阿陶,你得赶紧来接我们呀!”范长风哭丧着脸道。

“我知道了,九郎!”说到这里,李陶对一旁的姜绞道:“姜掌柜可要做好准备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要来一次大搬家,除了马场之外的所有产业都要搬到长安去,在那里赚钱可要比潞州容易多了,说是日进斗金那也丝毫不过份!”

姜绞的嘴笑得都有些合不拢了,他忙不迭点头道:“李小郎君,我心里有数,到时候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浩浩荡荡开进长安城去。”

就在李陶与众人告别的时候,华文轩也与华菁菁话别。

“哥,也不知阿陶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让你一起同去?”华菁菁噘着嘴道。

华文轩正色道:“妹子,你可别怪阿陶,是我主动要求留下的,马场还有一大摊子事呢,我自然要帮阿陶照看着。不仅是我,你没见九郎也留下来了。”

华菁菁听罢不言语了。

华文轩叹了口气道:“菁菁,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哥不在跟前,你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还有,就算帮不上阿陶的忙,也绝不能扯他的后腿。”

“我知道了,哥!”

……

李陶一行人已经走远了,可送行的人还站在那里。

“李小郎君人缘可真不错呀!”杨思勖骑在马上笑道。

李陶回头看了一眼潞州城的方向,然后转头对杨思勖意味深长道:“但愿我到了长安还能有如此好人缘,不过这还得要杨公公鼎力帮忙呀,你说是吧?”

杨思勖听出了李陶话中有话,只有苦笑不语了。

李陶一行走出去没有多远,一骑迎面飞驰而来。

“哪位是古云天古总捕头,长安六百里加急!”来人勒马大喊道。

“我是!”古云天骑马赶上前去。

李陶与杨思勖心中咯噔一下:莫非有了什么变故。

不一会,古云天来到李陶与杨思勖的马前抱拳道:“杨公公,李小郎君,抱歉,我不能陪你们去京城了。正平县发生赈灾款被劫案,刑部六百里加急,让我迅速赶去破案!”

杨思勖不悦道:“我这里有陛下的圣旨,古总捕头,你的任务是送李小郎君回长安!刑部那里,咱家帮你顶着,你放心便是!”

“这……”古云天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

“古总捕头,这赈灾款被劫案是怎么回事?”李陶在一旁问道。

“哦,李小郎君,是这么回事……”

古云天把此案的情况向李陶大概叙说了一遍。

原来,河南黄河沿岸突遇百年罕见的水灾,数十万灾民呼天喊地,悲鸿遍野,朝廷下令各地紧急筹集钱粮运往灾区。

正平县令赵彦山接到上锋命令,不敢怠慢,急忙在自己辖处内筹集到千两黄金运往河南赈灾。

可是,千两黄金的赈灾款刚一运出正平境内,便遇上了一个蒙面劫匪。那蒙面劫匪功夫十分了得,只嗖嗖几剑便将押送赈灾款的几个公差送上了西天,然后提走了赈灾款,去向不明。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惊,刑部当即决定派古云天负责调查此案,并限期一个月内一定破案。案情如火,刻不容缓,故而古云天想连夜快马加鞭赶往正平县。

李陶听罢,对杨思勖道:“杨公公,这样吧,我们绕道正平,先帮古总捕头破案,再去长安!”

“李小郎君,可是陛下那里……”杨思勖一听便急了。

“杨公公,你放心,误不了事,大不了我们完事了我们抓紧时间赶路便是!”

杨思勖见李陶心意已决,只好无可奈何道:“那便依李小郎君吧!”

……

当李陶等人赶到正平县衙后厅的时候,县令赵彦山和一个年轻人早就在客厅里等他着他们了,俩人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没待古云天说话,那个年轻人便上前一跪在地:“孩儿见过阿爹。”

李陶奇怪地看着古云天:“他是你儿子?”

古云天点点头道:“是的,李小郎君,他正是犬子古震。”

“古总捕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儿子怎会在正平县?”李陶不解地问道。

赵彦山见古云天对李陶恭敬有加,不敢怠慢,赶忙上前说道:“李小郎君,我是正平县令赵彦山,此事还是由我来说吧!”

第一百八十六章一时糊涂

原来,赵彦山是古云天的好友,两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

有一年元宵佳节,恰逢古云天老母七十寿辰,赵彦山于是备下厚礼,进京来为古母祝寿。

古云天母亲见郎彦山知书达理,气度不凡,一时高兴道:“你与古云天年岁相当,又交情甚好,不如两人结拜兄弟,我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儿子?”

古云天是个孝子,一听母亲开口,加之自己也早有此意,忙一口答应。

赵彦山也欣然应充。

于是两人当即以血酒为誓:“上有天地,下有七十老母,我古云天、赵彦山愿结拜为兄弟,赵彦山年长一岁为兄,古云天为弟,两人不能同生,但愿共死,如有违誓言,当天诛地灭……”

然后两人又拜过古母。从此结成了兄弟。

古云天有一子,名叫古震,自幼随父习武,功夫了得。

古震到了十八岁那年,古云天修书一封交给古震道:“你明日就带此信到正阳县去找你赵伯伯,他是三名进士出身,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你上他家住上三年,学些文理知识回来,也好报效国家,有所作为。”

古震听从父命,于是第二天便收拾好行李,带着书信投靠赵彦山去了。

……

李陶听罢恍然大悟。

古云天扶起儿子,只见两年不见,古震英姿飒爽,举止文雅大方,早已非昔日那个无知少年了,深感心慰,便谢赵彦山道:“震儿多亏大哥教治有方,才有今日之气候”。

赵彦山面有悔色道:“兄弟这话就见外了,难道你古云天的儿子不就是我赵彦山的儿子一样么?”

因有重任在身,几人寒喧了几句便将话题转入到案情上面。

古云天问道:“大哥。不知上次劫案中可有幸存的公差?”

赵彦山愁眉不展,半晌道:“劫匪功夫了得,所有公差无一幸免于难”。

李陶在一旁突然道:“劫匪中想必有公差认识之人,否则他求的只是钱财,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呢!”

古云天听罢暗自点头。

赵彦山闻言不语。

第二日,古云天便与李陶开始四处走访调查案情,但却没有丝毫线索,转眼间已过了十日,案情依然扑朔迷离,一无所获。眼看破案限期将至,古云天忧心仲仲,心急如焚。

这一夜,众人都睡着了,而古云天却因案子未破牵肠挂肚难以入眠。于是,推开房门,一个人去院中散步。

外面凉风习习,明月当空,古云天发现李陶正立在院中,吃惊地问道:“李小郎君,您还没睡呀?”

李陶苦笑道:“是呀,古总捕头,你看,多好的月亮呀,本该是枝前月下对奕饮酒或吟诗作对的好景致,可是现在却丝毫没有那份闲心。”

“惭愧呀,古某之事让李小郎君费心了!”古云天愧疚道。

“罢了,不提此事了,古总捕头,随我在院中走走吧!”李陶笑道。

两人在院中转了一圈,李陶与古云天见古震的房中也亮着灯,于是信步走了过去。

推门而入,房中一片狼藉,内有一桌,桌上有残酒剩菜,古震已爬在桌上睡着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