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重铸天朝 (七匹孤狼)



“这帮狗日的小鬼子,我草他十八辈祖宗!”刘盛休忍不住破口大骂。

“军门,再不撤恐怕就来不及了,一旦我军陷入敌军包围之中,很可能有全军覆灭之险!”先前那名谋士再次劝道。

“闭嘴!”刘盛休忍不住大声训斥了一句,随即转身命令道,“传令全军,后队变前队,全速向青县方向撤退!”

“得令!”看着传令兵转身离去的那一瞬间,刘盛休忍不住叹了口气,“撤退!”刘盛休大吼一声以发泄心中的愤怒,随后翻身上马,扬鞭向北而去。

“呦西!大大滴好!”永山铁四郎兴奋的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铭军已经开始撤退,命令部队全力进攻,一举击溃铭军!另外通知佐久间君和黒木君让他们配合我们全歼铭军。”

“哈伊!”

刘盛休的撤退命令一下,铭军各部无不争相逃命,而日军却是一通狠追猛打,很快铭军便由撤退彻底演变成了溃败。日军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从两翼夹击铭军,更加速了铭军的崩溃!二万铭军被日军瞬间击溃,日军沿路追杀,铭军死伤惨重。一路上遗尸遍野,血流成河。而即便侥幸逃脱性命的铭军士兵此时一个个也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很多人双手空空,那些影响逃命的枪支弹药等物早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报告司令官阁下!铭军主力已经被蝗军彻底击溃,铭军正在向青县方向溃败,现在蝗军正在全力追击铭军!”

正在沧州城内休息的大山岩接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兴奋的大叫道,“呦西!干的漂亮,告诉永山君,佐久间君和黒木君,我会亲自向天皇为他们请功的!另外通知第七师团,继续追击铭军向青县方向挺进,做出佯攻天津之态。命令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立刻停止进攻,秘密向大城方向挺进。”

“哈伊!”副官恭敬了应了一声转身大步离去。

大山岩命令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停止向北挺进,转向西北方向,其意图非常明显,留下一个第七师团佯攻天津以吸引清军注意力,而其本人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直扑北京。大山岩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出于无奈,日军的弹药已经不多,而且清军主力正在源源不断的从辽东赶来增援,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虽然大山岩心里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攻占北京,但是此时的日军已经无路可走,只能孤注一掷了!

“愿天照大神保佑您勇敢的子民能够旗开得胜,一举攻占北京,打败大清帝国!”大山岩心中默默的祈祷着。

第148章北京绝不能丢!

“李鸿章,你给朕几万兵马,不,几千兵马都成,朕亲自上战场去打日本人,朕就不相信他们日本人难道就长了三头六臂不成!”金銮殿上光绪帝龙庭大怒指着跪在地上的李鸿章大声咆哮道。

“皇上息怒!”文武百官诚惶诚恐的跪在了地上。

“朕没法息怒!铭军两万多精兵,不到半天便全线崩溃,日军尾随追杀,一举攻占青县!令一路日军向西北方向进攻,攻占大城,逼近霸州!霸州离着北京也就一百多里了,倭寇都快打到紫禁城了,你们让朕如何息怒!”光绪帝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折子扔到了文武百官面前。

“老臣督战不利,导致前线溃败,倭寇逼近京师,老臣罪该万死!”李鸿章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头请罪。

“哼!“光绪帝冷哼了一声,面色阴沉的说道,“李鸿章督战不利,屡战屡败,罪不容赦,朕念其往日功劳,特免其罪,着摘去其顶戴花翎,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老臣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鸿章叩头谢恩,良久才抬起头来,但是任然跪在地上,这时两名宫廷侍卫上前拔去了李鸿章的顶戴花翎。

“启奏皇上,倭寇势大,近逼京师,未免倭寇惊扰圣驾,老臣斗胆恳请皇上,效仿咸丰旧事,巡幸热河!”李鸿章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李鸿章!”光绪帝再次大怒指着李鸿章大声质问道,“你让朕巡幸热河?难道你想将这北京城也丢给日本人不成?”

“臣不敢!”李鸿章连忙解释道,“只是倭寇逼近京师,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万一惊扰了圣驾,则臣等万死莫赎!”

“住口!朕哪都不去,朕就待在这里,亲眼看着你们和日本人打仗!朕到要好好看看是日本人真的像你们说的那帮厉害,还是某些大臣,将领的无能才导致接连大败!”

光绪帝忍不住叹了口气,慢步走回到自己的龙椅上坐了下来,接着说道,“李鸿章,今儿朕就将这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你如果大败日本人,保住这北京城,朕给你准备庆功宴,但是如果你守不住这北京城,那朕也只有到九泉之下去和列祖列宗谢罪了!”

“臣等惶恐!”众文武百官一齐说道。

“老臣斗胆请皇上三思!”李鸿章大声说道。

“李鸿章,你的意思是说这北京城是守不住了?”光绪帝瞪视着李鸿章大声问道。

“如今倭寇兵锋正盛,老臣没有十足的把握!”李鸿章老老实实的说道。

光绪帝脸上忍不住现出一丝怒色,“那任超不是已经收复烟台和威海了吗?倭寇的后路已经被切断了,没有了补给,倭寇就算能打到北京城下,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你竟然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他们吗?”

“回禀皇上,北京虽然尚有数万大军,但是大多都是八旗,绿营,这些部队战斗力实在有限。就算是淮军,承平已久,疏于训练,此时也已经今非昔比,况且淮军主力部队大多数还在辽东,老臣已经紧急调动船只,加紧输送,一时之间也难以赶到北京!”李鸿章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废物!饭桶!难道就没有人可以为朕分忧吗?”光绪帝忍不住大声骂道,“任超的虎贲军不是已经收复威海了吗?立刻传旨,命他立刻赶赴北京勤王护驾!李鸿章朕不管你如何调度兵马,但是有一点你给朕记住了,北京城绝不能丢!”

“老臣领旨!”李鸿章无奈只能叩头领旨。

散朝之后李鸿章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金銮殿,此时李鸿章的心情可以说是糟糕透顶,淮军屡战屡败已经令李鸿章颜面尽失,而如今倭寇近逼京师,北京岌岌可危,而光绪帝又下了严旨,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北京城,但是李鸿章心里真的没底,这北京城真的能守住吗?也许只有老天爷才知道答案。

“中堂大人留步!”就在这时后面有人高呼了一声,精神恍惚的李鸿章,似乎没有听见一般,任然机械般的向前行走着。

明太祖为了进一步集权而废除宰相制,宰相的权力转移到内阁。清朝继承了这个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清制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个,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而如果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则坐大堂中间,称为“中堂”,这只是虚名,并不代表实际权力,实权由军机处掌握。军机大臣几乎都兼有内阁大学士头衔,所以都尊称为“中堂大人”(当面称呼),现在满朝文武刚刚散朝,能被称为中堂大人的也不止李鸿章一个,所以即便李鸿章没有走神,也不一定会想到后面这人叫的是自己。

李鸿章正走着,一个人气喘吁吁的拦在了李鸿章面前,“中堂大人,我叫你你怎么不应,害的我这一路小跑的,差点累死我!”

李鸿章抬头一看,这拦路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军机大臣孙毓汶。孙毓汶,字莱山(亦作来杉),山东济州人,咸丰八年,丁父忧。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在原籍举办团练,以抗捐被劾,革职遣戍。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以输饷复原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擢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入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十五年(一八**年),迁刑部尚书,旋调兵部,赠太子少保。毓汶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且与李莲英结兰谱,得以侦探内宫消息,视皇上(光绪)如虚器焉”。

即便是李鸿章对于这个孙毓汶也不敢轻视,见孙毓汶气喘吁吁的样子,李鸿章连忙拱手赔罪道,“孙大人见谅,刚才我正在琢磨抗击倭寇之事,一时没有留意孙大人叫我,还请见谅。”

“中堂大人客气了!”孙毓汶客气了一句,又猛的喘了几口气。这老家伙平时养尊处优的,身体早已经不行了,现在跑了这么两步道就累成了这样。

“不知孙大人唤我何事?”李鸿章开口问道,此时李鸿章满腹心事,也没有心情和孙毓汶客套了。

第149章誓死守护京师

万分感谢书友“三酒三酒”“umbn”的慷慨打赏!!!

“中堂大人请借一步说话!”孙毓汶左右看了一眼,见有人经过,连忙将李鸿章拉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翁同龢看到两人鬼鬼祟祟的,忍不住冷哼了一声,非常不屑的瞪了两人一眼,然后甩了甩袖子扬长而去,军机大臣李鸿藻也忍不住摇了摇头,扭过头去,来了个眼不见为静。翁同龢和李鸿藻两人是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而李鸿章和孙毓汶都是主和派的,两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愿意轻起战端,两帮人政见产生分歧,自然不对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