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舰队在海上颠簸了几天,这一日中午时分,蛟龙舰队司令于鲲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一副地图发呆,“按照行程来看,应该快到了。”
“报告司令官,前方远处海面上发现一片岛屿。”这时一名军官走进来大声说道。
于鲲闻言脸上现出一丝狂喜之色,顺手抄起桌上的望远镜走了出去。放眼望去,果然隐隐约约的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似乎有一片岛屿,于鲲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果然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浮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远远的望去就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漂浮在海面上一样。
“立刻去通知王靖,让他马上过来,就说我们到了。”于鲲强忍着内心的激动转头对身后的一名海军军官吩咐道。
“是!”那名海军军官恭敬的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去。
此时的王靖正在和一群手下的士兵聚在一起打扑克呢,在海上漂泊的日子无疑是非常乏味而无聊了。王靖平时也只能是和手下的士兵打打牌来消磨一下时光了。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但是在王靖的心里仿佛过了好几年一样漫长。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也许当初王靖根本不会求着任超派他来这该死的地方。
还好这种该死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只要一上案就又是他王靖的天下了。一想到马上就要有仗可打了,王靖心里便忍不住一阵兴奋。
“小王!”
“大王!老子大王还没出呢?岂容你放肆!哈哈哈!“王靖将手中的大王甩在桌子上面一脸得意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王靖这里玩的正高兴呢!一名海军军官走了进来,一脸恭敬的说道,“王大人,我们司令请你过去一下!”
“什么事呀?”王靖头也不回的问道,“等会儿,我这马上就赢了,我马上就去。”
“我们司令官说了,我们到目的地了,所以请王大人马上过去一下。”那军官接着说道。
“什么?到目的地了!你说的是真的。”王靖一听直接将手中的牌扔到了一边,转过头来一把抓住了那名海军军官大声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敢骗大人不成。”海军军官点点头肯定的回答道。
“哈哈!终于他妈的的到了,老子终于不用在这破船上待着了!”王靖忍不住仰天一阵大笑,顺手抓起桌上的官帽向外面跑了出去。
第228章琉球王国
王靖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于鲲身边,于鲲看着衣冠不整的王靖忍不住哑然失笑。王靖可顾不上自己现在的形象,一脸迫不及待的问道,“于司令你说我们到了?真的还是假的?”
“你自己看看吧!”于鲲笑着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王靖,抬手指了指远处的海面。
王靖连忙接过了望远镜向远处望去,看了一会儿之后,王靖的一张老脸又耷拉了下来,嘴角的微笑也瞬间化成了苦笑,“你确定你没有搞错吗?我们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几个小海岛?”王靖一脸难以置信的问道。
“绝对错不了!”于鲲肯定的说道,“现在看着小,那是因为距离还远着呢,其实这些岛屿也不算太小了。以我的经验和目前掌握的各项资料,我可以判定前面的这些岛屿便是琉球群岛!”见王靖仍然不是太相信的样子,于鲲非常严肃的再次肯定道。
“我之前一听琉球王国,还以为是多大的地方呢!就这几座海岛也能叫国。”王靖一脸失望的说道。
“这个嘛~!这个琉球王国确实不大,不过这琉球国王可是受过明清两代皇帝的正式册封,虽然称为王国有些名不符实,但是人家确实是一个国家。”于鲲笑着说道。
“怪不得这么轻易的就让小鬼子给灭了呢!”王靖撇了撇嘴说道,“就这样几个破岛也值得大帅惦记着?”
“这你就不懂了,这琉球毕竟是我华夏的属国。怎么能白白便宜了小鬼子呢!大帅主要是担心议和之后,两国真的罢战休兵,万一小鬼子不肯将琉球给我们怎么办?所以呀,还是先占了再说吧!”于鲲笑着解释道。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琉球三国国王,三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的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灭了其他两国,定都首里城。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向中国朝贡,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
清军入关之后。琉球国派使臣请求册封。被清朝皇帝册封为琉球中山王。后改称琉球国王。此后几百年间,琉球不断遣使进贡,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从未间断。
早在明朝时期,日本便看上了琉球王国。1609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派萨摩藩诸侯岛津氏向琉球敲诈钱财,遭到琉球国王的拒绝。岛津氏遂率军攻打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尚宁,逼其写下誓文,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日本将历史上的侵略视为“上贡”,并以此证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属”。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初期,日本一直要求琉球对中国隐瞒其向日本进贡的情况。后来,清朝由于国力衰弱,自顾不暇,虽已知悉却“未予过问”,但也从未正式承认琉球系日本属国。
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鹿儿岛县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进宫朝拜。伊江等人从鹿儿岛乘船出发,先抵达品川,后进宫朝拜。当时,琉球的贺表上写的本是“琉球国王尚泰”,而日本外务省擅自去其国号,改为“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诏将琉球王室“升为琉球藩王,叙列华族”。第二年,又下诏书命琉球受内务省管辖,租税上缴大藏省,将其纳入日本内政的轨道,而这一切都没有获得琉球国的同意。
1875年,日本派兵进驻琉球,并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再向清政府入贡。眼见形势不妙,琉球国向宗主国清政府告急,派遣尚德宏到中国求助。尚德宏到达福州后,向闽浙总督何璟和福建巡抚丁日昌说明此事,又通过他们向清廷急报。但清政府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给驻日公使何如璋下了个命令,命他调查此事。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只有陆军常备军3万余人,海军4000人,军舰15艘,且多破损不能出海。虽然何如璋对此事尽心竭力,但由于清廷在对日交涉时过分注重情理,没有适时炫耀武力,反使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懦弱本性,变本加厉。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决定废琉球为郡县。虽然琉球上下并不甘心亡国,但囿于国力弱小,无力抗衡日军。日本政府令琉球国王尚泰到东京听候处置。当时他正身染重病,所以派王世子前往东京,亲自哀求日本政府暂缓国王赴日的行期,以为缓兵之计。此时的琉球一心巴望清政府能够救其出水火。8月30日,日本政府在何如璋按照清政府旨意的喋喋不休的交涉声中,正式宣布改琉球为郡县,声明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由日本外务省处理,琉球终于没有逃脱被日本吞并的命运。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等人与日方代表进行商谈,1880年10月28日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
此一“分岛、改约”案在清政府内部引起非议。清政府以李鸿章为原办议约之人,又熟悉日本情势,令他统筹全局。李鸿章上奏折称:“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清政府最终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对“分岛、改约”案置之不理。
但李鸿章的“延宕一法”即“拖”的政策,既不能、也无力阻止日本吞并整个琉球群岛,结果是中方在琉球问题上一无所得,同时也等于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占领,使得华夏失去了由东海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第229章海军陆战队
任超可不是李鸿章,他自然清楚琉球虽小,但是对于华夏却是相当重要性。而且现在也是收复琉球的绝佳时机,一来日本虽然已经吞并琉球二十多年了,但是华夏对琉球几百年的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现在的琉球人多数对于日本还是心生抵触,而对于天朝华夏心生向往。之前琉球人民曾经爆发过不止一次的起义,反对日本人的统治,虽然都被日本强行镇压了下去,但是也说明了此时的琉球人并不甘心臣服于日本。
二来,虽然现在清日正在交战,但是日本已经派出了伊藤博文前来议和,天知道李鸿章又会做出怎样的让步。1874年日本借助牡丹社事件,公然出兵台湾,侵略我领土,残杀我百姓。结果懦弱的清政府反而赔偿了日本五十万两银子才平息此事。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日军,但日本还是如愿在《济物浦条约》中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袁世凯率清军击败了日军,镇压了这次政变。但日本人还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订立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须互相通知。《济物浦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以保护公使馆为由出兵朝鲜的权利,《天津会议专条》则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共同行动的权利。这两个条约就为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伏笔。
相似小说推荐
-
清末少帅 (八骏竞技) 起点VIP2015-01-04 清史民国 乱世将来,是沉默,还是爆发 华夏沉沦,是苦难,还是机遇 来到清末,孙复有着天定的使命...
-
特种战士 (四关) 17KVIP2015-03-05 战史风云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 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