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把守边关的守将干脆做起了人口买卖,老弱妇儒,一律二两银子一个,青壮十两,官兵出人,四海商会出钱,现场清点交钱,交完钱,立马放行。
百姓听闻秦帝国种种好处,又免费过境,自然是拼命的涌来,把守关卡的将领都给吓得胆颤心惊,只能命士兵把百姓押到山林里躲藏,天黑之后才做生意。
动静闹得太大,加之一些世家大族没能拿到多少好处,把事情捅了出来,唐王吉利不得不派钦差调查,钦差拿了不少好处,加之这些镇守边关的将领背后都有靠山,此事自然是不了了之,不过,这行生意是做不下去,谁也不敢拿自已颈上吃饭家伙开玩笑。
捞人的生意做不成了,四海商会自然撤了,但涌入秦帝国的流民已有五十多万人,为妥善安置这些流民,各郡县的官员又是忙得焦头烂额。
只看如此多的流民逃离,就足以证明唐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其综合国力已明显衰弱,不过,瘦死的骆驼仍然比马大,既然已经针对卫帝国进行了各种部署,自然是先吞下这块大鱼腩。
鱼腩只是玩味的话儿,卫大衙内可没把卫帝国真的当成不堪一击的鱼腩,虽说卫帝国国小力微,军队战力低下,但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如果不能快速残灭卫军的有生力量,控制大局,战事一旦陷入僵持,必生异变。
从重新调整帝国战略的那一刻起,卫大衙内和他的智囊团就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谋划,大量的谍报人员以各种身份混进卫帝国潜伏起来,暗中刺探、收集情报,收买一些被卫王公孙度打压而心有不满的人。
可惜卫帝国民间富足,发动的货币战争难以伤其筋骨,也无法复制针对唐帝的雷霆行动模式,弄出几支义军,把卫帝国搅得天翻地覆,只能让潜伏的乡绅地主暗中弄一些家丁,到时候协助夺取城池要塞。
在这期间,卫大衙内与明珠的书信从未间断过,两人有了那回事之后,在信里不再掩饰压制心中的情感,情话绵绵,互诉衷肠,只恨天各一方。
两人书信的收取传送已换了个极隐密的地点,晋太子华彬虽派人严密监视元帅府,却没有再发现什么。
入冬之后,晋王华昭病倒了,朝堂隐现动荡,各方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其实也就是几位王子联合起来和太子华昭争夺王位而已,这种事情在帝王家早已司空常见。
太子华昭是指定的王位继承人,朝中有许多文官支持,自已也握有兵权,加之有玄素居的全力支持,大占上风。
一日,在城外赏雪的明珠遇上苦行僧无为大师,无为大师是与疯道顾道人等齐名得道高僧,两人一番对话,明珠突然生出要周游列国,体察民情之心,也顺便避开太子华昭的纠缠。
游历也是修行中不可缺的修行方式,玄月师太明知徒弟的心思,也不便阻拦。
明珠只带上贴身侍婢珍儿和六名侍卫悄然离开晋都西京,出发前,她给卫某人写了一封信,告之自已的打算与行程,先从楚帝国开始,经汉周唐帝国,最后一站是秦帝国,到时候自然是与卫某人相会,互诉衷肠了。
卫大衙内收到信时,心中不免有些怨言,你要提前来信,本衙内肯定会赶去,陪着你游历天下咯,也顺便渡蜜月嘛,笨女人,一点都不会安排。
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思念与冲动,决定赶去与明珠会面,给她一个惊喜,不过,刚准备好行李,还没有出发,从唐都宜城传回的一份情报让他纠结了一阵,最后还是选择去唐都宜城。
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非得他亲自出马,手下能人多的是,只不过这厮闲得蛋痛,明珠周游列国,唐都宜城必然会看一看,所以打算在那等她。
郑萼以唐帝国第一大世族鲁氏之女入宫后,被老唐王吉利册封为妃,她凭借一身狐媚之术勾住了唐王吉利的魂魄,很快就独宠后宫,原先一直得宠的寒妃一下失宠,难免心生妒意,两人各施本事斗法。
寒氏也是广南郡百年老字号的世家大族,但比不过实力雄厚的第一世族鲁氏,在宫中传授九公主技艺的唐素娥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潜入寒妃的寝宫暗施毒手,寒妃突然患重病,几天后死亡。郑萼又整死了几个隐有威胁的妃子,终于独宠后宫,连皇后于氏都不放在眼里。
皇后于氏只是出身书香门第世家,娘家除了清名,根本不能给予她什么实质上的支持,她能撑到现在,没被别的妃子扯下皇后的宝座已算是奇迹,对咄咄逼人的鲁妃只能隐忍退让。
郑萼独宠后宫后,常吹枕边风,除了替鲁氏谋利,还支持那些对秦帝国不满,叫嚣着要收复平塘、百陌、长川三郡的主战派大臣与他们背后的势力。
自得知父亲郑经被拿下大狱,全家被发配流放后,她一心就想着要报仇,幸好老唐王吉利虽然被迷得魂不守舍,但还没有糊涂到出动大军,再一次对秦帝国宣战的地步。
唐廷的文武百官不知道这位新近得宠的郑妃为什么会如此痛恨秦帝国,但能够确定,但凡主张对秦帝国强硬,甚至动武开战的大臣与及他们背后的势力,这位郑妃都会无条件的支持。
寒妃死后,她的父亲,兵部侍郎寒世忠及一些身居要职的寒氏子弟被鲁氏等势力排挤,寒世忠一气之下辞官,回广南老家隐居。
受此牵连,一些与寒氏交好的大臣也被鲁氏排挤出权力中枢,外放地方任职,实则是等于被流放,自然引起这些世族的不满,只是慑于鲁氏的威势,敢怒不敢言而已。
田策、巫悠等谋士认为这是拉笼寒氏等世族的绝好机会,必须有所行动。
第386章 生存法则
寒世忠辞官后就回广南老家,然后以身子不适为由闭门谢客。
寒世是广南第一大族,在广南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寒世忠即便辞了官,但登门求见的人仍然络绎不绝,但寒世忠都拒不见,他是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不离不弃?
“呯”的一声,一个价值不菲的茶杯被人摔到地上,四分五裂。
这已经是第三个被摔坏的茶杯了,把自已关在书房里的寒世忠此时心情很不好,他之所以辞官,目的只是以退为进,暂时避开鲁氏的锋芒,也顺便看看老唐王吉利心中是否还念点旧情?
女儿好端端的突然患病暴毙,傻子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如今唐王吉利独宠鲁妃,他也只能忍了。这些年来,寒氏给予唐王吉利的支持很多很多,多到他自已都记不清有多少支持了。
但唐王吉利的反应让他既愤怒又绝望,不念旧情也就罢了,竟然还放任鲁诚肆意打压,不仅是寒氏族人,广南一系有不少官员被贬的贬,流放的流放,在朝堂的势力基本算是完蛋了。
这也就罢,他全忍了,但鲁诚显然一点都没有要罢手的意思,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广南郡太守张嶷和镇关中郎将伍云长给撤了,全换上他的人,这是想赶尽杀绝?
寒世忠很不甘心,但却很无奈,除了蜇伏坐等时机,一时间还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只能坐等鲁氏出招,再见招拆招了。
“老爷,门外……”门外响起老管家寒福苍老的声音。
“都说了不见客了!”寒世忠此时的心情极恶劣,粗暴的打断寒福的话。
“父亲,客人自称是四海商会的副会主。”四儿子寒卓云的声音响起,他年方十八,颇有才名,目前还在游历求学,一点都没有入仕的打算。
四海商会?
眉头大皱的寒世忠心中一动,吩咐寒福把客人请进大厅,然后把四儿子寒卓云叫进书房。
“卓儿有何见地?”寒世忠看着这个刚刚成年的小儿子,心中突然涌起千般感觉。
寒氏得势时,他大可利用手中的职权与王宠,给寒卓云弄个一官半职,任他的才华,任一县之令绰绰有余,但寒卓云以年纪尚小,学识不足,恐难以担当重任为由拒绝,这几年一直游历在外,几乎把整个苍云大陆都走遍了。
别看他年纪小,却颇有见地,比他的几个哥哥强多了,寒世忠有时候碰到难解的麻烦事儿,甚至还征询过他的看法,把事情给圆满解决了。
现在寒世正处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被鲁氏给逼迫到了绝境,结下的仇怨已是不死不休,寒世忠想要报仇,想要翻身,却苦于没有办法。
四海商会的人突然投贴求见,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亮光,不过,此事非同寻常,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父亲可知孩儿为什么不愿入仕?”寒卓云答非所问,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数年的游历,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变得越发的稳重自信。
他之所以没有入仕,是因为他看不好唐帝国,唐王吉利不是明主,不值得他投效。投效固然可以风光一时,但他看得更远。
游历的几年中,他大半的时间都是呆在秦帝国,走遍秦帝国的所有角落,默默的观察思考,一个长年被唐帝国欺负的弱小帝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堀起,反把唐王帝国揍得很惨,国力也迅速超越唐帝国,这是秦帝国施行各种利民新政的主要原因,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都明白这话的道理,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相似小说推荐
-
红警大中华1985 (白面黑厮) 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振兴的希望,却也带来了道德沦丧和无耻的带路党。再度踏上八十年代赤诚大地...
-
大明小皇帝 (辰雨星痕) 起点VIP2014-12-12完结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