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纯情小衙内 (笑轻尘)


卫大衙内自已不便出面,所以才让向文东出面弄这个报坊,如果真有不知死活的家伙敢动歪点子,他不介意把事儿闹大,这是大军出关,进入长安的借口。
两天之后,《帝国简报》第二期发行,仍是五百份,不过,已经不用雇人派发报纸,一大早,向府大门外就挤满了身穿黑色家奴装的下人,他们奉主人之命在此排队索要报纸。
附近还挤满了身穿白色长衫的读书人,他们也是来索要报纸的,只不过,不屑于跟那些下人挤一块罢了。
五百份报纸在转眼之间就全部派发完毕,领到报纸的笑眯眯的离去,没领到的只能叹息自已的运气不好。
第二期报诋除了刊登上期对联的下联之外,还刊登了一些文人的文章,有名篇赏析、新人新诗文评析、时事评论等等,这年代重文轻武,言论自由,读书人时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块高谈阔论,他们议论国事,评击朝政,甚至对某某贪官污吏口伐笔诛,把人骂得体无完肤,羞愧自尽。
这是爱国言论,你若敢抓人,必被天下读书人唾骂,光是口水都能淹死你,当权者若敢下旨封口,必背上昏君的骂名,试想谁敢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在民间,本就派学林立,百家争鸣,各抒已见,《帝国简报》的发行,更让这些文人士子有了一展口才文采的平台与机会,一时间,这些文人士子都坐不住了,纷纷提笔撰稿,发表自已的见解。
即便是那些不屑争执的文豪名士也坐不住,谁都觉得自已的观点正确,自已的派学正宗,想成为领袖文坛的盟主,想让梦想得以实现,必须得先发出自已的观点,让天下文人看到,知道,了解,那就得撰写文章,刊登在报诋上。
所有人不惜拉下面子,亲自把稿子送上门,拉关系走后门兼而有之,如此绝妙的成名机会,谁愿意错过?
一时间,平时门可罗雀的向府变得车水马龙,访客多如过江之鲫,把个向文东忙得焦头烂额,心中把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全家女性都问候了个遍。
在现代,录用作者的稿子是要付稿费的,但现在却颠倒过来,想要登报,除了拉关系走后门,那得送礼,没门路的干脆直接捐款子,为了出名,这些人什么招都用上了。
在卫大衙内的授意下,向文东大肆收礼收各种名义上的赞助款,报纸还没正式收费,这钱就赚得手指头都抽筋了。
《帝国简报》发行第三期的时候,以尚书左仆射司马朗为首的朝党也发行了《大秦新报》、保皇派发行了《帝国快报》、还有几家世家大族合伙发行了《大秦时报》、《帝国早报》等,一时间,各种报诋如雨春笋,纷纷发行派送。
各报诋皆有当世名士操刀,文采不俗,各抒已长,甚至相互评击,可说是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帝国简报》是三天一期,而且发行的份数从五百逐渐往上递增,从一千、一千五百、二千递增到了五千份,仍然是免费派送。
各大报坊也拼命的维持三天一报的速度,为打知名度,他们印刷的数量也跟着逐步递增,象尚书左仆射司马朗的《大秦新报》就递增到了三千份。
各家不仅在报上相互评击较劲,财力上也在较劲,有丰富经验的雕刻工匠一时间成了抢手货,工钱几倍暴涨,连带着木匠的工钱也涨了一二倍之多,连锁反应,纸张也跟着涨价。
这年头,白纸本来就贵,现在一涨价,许多读书人只能望纸叹兴。
不过,有些事情不是光有钱就能够办得到,各大家使用的仍是雕版印刷术,靠的雕刻工匠的雕刻速度,一整块雕版,如果雕刻错一个字,整块模版报废,工匠得重新雕刻,这种活儿费神费力,为赶时间印刷发行,不仅需要大量的雕刻工匠,而且还得拼命的加班加点,铁打的人也吃不消。
一个月下来,帐务数据呈报上来,令老板们吓了一大跳,工匠木匠的工钱、纸张、木材的费用等等,他们就亏本了近二十万吊钱。
二十万吊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算不了什么,但照此类推下去,每月都亏本二十万吊钱,一年就得亏损二百四十万吊钱,这个数字就让人吃不消了,钱多也不是这么往水里扔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也亏啊,象《帝国简报》,印刷的份数越多,亏的也越多,大家都在亏本,这心里就平衡了。
好吧,接下来就是拼财力,看谁先撑不住关门大吉,于是,各家报坊继续硬着头皮印刷发行报纸,只是不敢再增印份数。
在各大报坊激烈竟争期间,长安城外的月柳集镇发生了一桩血案。

第153章 竟争2

月柳集只是一个小集镇,位于长安城东面十几里开外,镇上恶少许多福仗势欺凌良家小娘子,一位路过的游侠儿抱打不平,打死恶少许多福和两个家奴后拒捕潜逃,潜逃期间打伤赵捕头和衙役五人,赵捕头因伤势过重身亡。
这种事情每几天几乎都有发生,多到让人麻木,即便是出了人命案,只要不是闹得太大,当地父母官担心影响仕途,一般都会压住没有往上呈报。
这确实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没多人知道,巧的是内卫副统领沈克刚好在月柳集办事,看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回来后跟卫大衙内说起此事,那位游侠儿极具侠义心肠,他动了招揽之心,可惜他命案在身,早逃得无影无踪。
这桩命案让卫大衙内灵机一动,让几位负责报刊编辑的文士捉笔操刀,以侠义为主题,长篇大论的评论侠义之道,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大力褒扬那位行侠仗义的游侠儿。
但另一篇文章则以当权者的角度评论,何为侠?何为义?侠者,有大侠小侠之分,小侠,路见不平,激一时之愤,拔刀相助,快义恩仇,得民间拥戴。但从当权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则是以武犯禁,昔菅人命,践踏律法。侠之大者,应是为国家,为国王服务。
义也有大小之区分,小者道义,即江湖游侠儿各种小道小义,大者即大义,即凛然之正气,帝国之大义。
此篇驳文,是完完全全的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驳诉所谓的侠义是目无王法,以武犯禁的犯罪行为,甚至还用失意堂为例子论述,若放纵这种行为,后果极可能就象失意堂一样,成为帝国难以消除的毒瘤,因此,这些所谓的游侠儿,若不能为朝廷所用,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能任其发展,否则后患无穷。
这两篇署名“佚名”的文章一经发表,立时引起极大的反应,各大报诋纷纷报刊文响应,所有的文人名士、士大人皆赞同后者的观点,有的甚至拍案叫好。
封建制社会,王权至高无上,早已根深蒂固,烙印在所有人的脑海之中,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否则,天下读书人为什么这么拼命的读书,货与帝王家?
权力只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为帝王,为当权者服务,任何敢于向王权挑战者,皆视为逆匪异端,毫不留情的铲除。
若人人都是这样,目无王法,草菅人命,还要王法做什么?还要他们这些当官的做什么?这些当权者自视高人一等,老百姓是必须受他们的奴役,都不能触及这个底线!
卫大衙内只是利用这一桩命案作为契机,赤裸裸的宣扬王权至高无上,更以失意堂作为例子,映射十几天前发生的静云居士攻击朝廷命官的事件,挑动了当权者的神经,没想到各方的反应如此强烈,比预期的要好上百倍。
反正,他已经给这些当权者提了个醒儿,若玄素居的人不知收敛,继续张扬,必引起当权者的警惕与不安,某件事或某契机的引发之下,极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各大报诋的回应一篇接一篇,文辞一篇比一篇华丽,这除了是发表自已的观点外,最重要的是卖弄,比拼文采,谁就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为的就只是一个名气。
就目前看,各大报诋是八仙过海,各施神通,颇有百家争鸣之盛事,只是,这里边的苦楚,恐怕只有开办报诋的老板心里最清楚。
首先是某报诋的雕刻工匠撑不住了,这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大到老板再开出十倍的工钱也没办法,高强度高负荷的压力之下,终于有工匠撑不住病倒了,老板不得不另外重金聘请新的工匠,人还没来,又有几名工匠也病倒累倒了,令老板头大如斗。
如此高强度的繁重工作量,只一批工匠是吃不消的,得再聘请一批,轮流休息,只是开销又得增加一倍,这样玩下去,就算是金山银山也吃不消吧?
除了卫大衙内的报坊外,所有几家报坊都存在同样的现象,老板们头痛了,他们在乎名声,但更在乎银子,任何事,都是建立在银子的基础之上,这样大把大把的往水里砸银子,到底划不划算?
头痛归头痛,老板们仍不死心,又花钱聘请了一小部份雕刻工匠,减轻了原先那些工匠的一些压力,不过,工作量仍然极繁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老板们都抱着同样的心思,我难过,相信你们也同样难过,那就咬牙撑吧,看谁先撑不住关门大吉。
但很快,他们更头痛了,因为《帝国简报》从三天一期改成两天刊行一期,令他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