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帝之天龙八部 (步枪打蚊子)



‘两浙生乱?刘大人说的是你那些门生故吏,还是那些如同虚设的厢军,又或者是这杭城里的漕帮跟盐帮,以及那些你自认为会替你出差的大商世家?知道这两位将军是谁吗?你又知道我是谁吗?还有你知道,我腰上这柄剑是什么吗?’

解下腰中佩剑的赵孝锡,手持宝剑起身道:“此乃圣上御赐尚方宝剑,并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刘大人觉得你脑袋很硬,不知这剑下去你这脑袋还能不能保住呢?又或者,你觉得我现在敢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将你先斩后奏呢?”

‘你!’

被反威胁了一句的刘光迁,在听到尚方宝剑时,也意识到眼前这个年青人果然是当今圣上派来的。至于秘密派来做什么,用后脑勺想他都知道,肯定是为江南税赋来的。可他就不相信,当今圣上跟此人不知道彻查此事,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面对有些恼羞成怒的刘光迁,抽出宝剑的赵孝锡提剑走到这些开始后退的官员之中,手中长剑一挥。刘光迁这位知州立马‘啊’的一声惨叫,结果却发现对方的长剑,只是削飞他头上的官帽,并没他想象的那样,是奔着他的脖子来的。

望着瘫坐在地上的刘光迁,赵孝锡长剑指着他冷笑道:“就你这点气节,也配威胁本王?看到这两位吗?此乃应天府禁军指挥使呼延将军,跟副指挥使曹珍将军,至于本王的名号,想必以刘大人的手眼通天,应该听过京师混世魔王的名号吧?

不才真是那位混世魔王,被圣上亲封的巴蜀郡王兼成都路节度使。当然,这是本王的封号跟官职,眼下本王的官衔则是两浙道监查使,提高江南各路军政要务。

而此剑正是本王出京之时,圣上御赐的尚方宝剑,着本王有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刘大人,还觉得你的威胁对本王有用?”

一听这话,刘光迁就觉得手脚冰凉,很快哽着脖子道:“太宗皇帝离世曾有祖训,不得诛杀文人,就算王爷有尚方宝剑,也不能枉顾太宗皇帝的遗训吧?”

听到刘光迁冒出这样一句话,赵孝锡气极而笑的道:“看来刘大人,不愧为饱读诗书的文人,能本朝太宗皇帝留下遗训的事情也知道。可刘大人觉得,你所犯之罪,也能在被赦免死罪之例吗?若本王所记不得,太宗皇帝当年所留遗训,是说不能以言诛杀文人。

若刘大人正以为,犯下此等大罪,还能逃过一劫。那这天下只要是个文人,都可揭旗造反,事败之后来上一句‘我是文人’就能逃过死罪吗?荒谬至极,这话竟然从你堂堂一个知州嘴中说出来,本王都不知道,这读的圣贤书都读到那里去了。”

刚才还欣喜有这么条规矩的文官们,倾刻间又一片灰败之色。他们都非常清楚,江南官商勾结私吞朝廷税赋的事情,到底牵涉有多深。而眼前这位知州大人,这些年又私吞了多少财富,这样的罪若是也能逃过斩立决,那还真是奇事一桩。

见到刘光迁还不甘心的道:“就算王爷想依律法办下官,也需经过三司分审之后,由圣上亲自下旨方可行刑。下官乃朝廷一方大吏,岂能任由王爷私下行刑呢?王爷就不怕,事情传到朝廷之上,让朝廷的诸位大臣心寒吗?”

对于这话赵孝锡轻笑道:“说到底,看来刘大人还是知道自己所犯的罪有多大。你是不是觉得,把你押解进京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你逃过此劫。最后再来个发配流放,让你继续享受着安养天年的美梦。告诉你,落到本王手里,你就休想逃过此劫。

不过,刘大人大可放心,我会让你留着一口气上京的。让你亲眼看到,你是如何被圣上判令斩立决。至于你觉得,那些得了你好处的朝官会站出来替你说话。本王告诉你,谁敢替你出头,本王就叫他人头落地。”

如此斩钉截铁的话丢下,彻底令刘光迁失去了最后一丝侥幸心理。等到赵孝锡命禁军,将其严加看管,同时提审这位知州的心腹,查抄其多年所积存的脏款。

而面对同样惊恐失色的其余官员,赵孝锡只说了一句‘主动交待所犯罪行,交出所贪脏款,可酌情向圣上赦免死罪’。这些平日忠诚刘光迁的官员,立刻将江南窝案的罪名,全部推加于这位上司头上。

甚至不少官员,还口口声声说被其胁迫才犯下大错,看的赵孝锡又是倍觉恶心。命令禁军,直接将其带到下面,分开让其供写罪证,视其交待的情节再酌情处理。

第七十二章事关江山的税赋

帮派文化历朝历代皆有,如今的大宋朝同样存在,这些大多由贫苦百姓抱团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只是相比底层的帮派成员,真正能享受到组建帮派利益的,永远是站在顶峰的那些人。他们借着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的名头,实则挟众自威获得利益跟地位。

做为两浙商贸最为繁华的城市,杭城之中同样存在两个很有名的帮派,它就是依托船工跟码头苦力聚集在一起的漕帮,名气也仅限于江南诸地,没有后世那般名气响亮。但漕帮弟子成千上万,则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人里面,有为了获得工作跟利益分配加入的安份百姓,也有充当争抢地盘跟工作的亡命之徒。在刘光迁的有意庇护之下,这个人数众多的漕帮几乎垄断了两浙各大码头的行船搬运工作,也更令其在普通民众的心目当中声名高涨。

相比漕帮的人数众多却没多少凝聚力,在杭城之中还存在一个。跟漕帮有着密切关联的盐帮,资历则更为古老,实力组织也更为庞大雄厚。可以说,历朝历代做这官府禁止私人销售的食盐,很大一部分都由这些人所掌控。

他们除了势力盘根错节之外,还有着官府不容忽视的力量,那就是掌握着诸多的制盐工。若是官府有威逼到他们利益极限时,这些人就会做出减产或提高盐价的手段,扰乱国家正常的盐售秩序,以此逼迫官府对他们进行让步。

这个由盐商把持的帮派,人数若加上沿海各地他们所控制的盐工,那漕帮根本不够看。除此之外,他们几乎都拥有万贯家财,在官府中的耳目同样众多。若看到时机不对之时,这些人又会迅速的收起触角,等待着崛起复兴的机会。

有资金有人脉还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架构,要想彻底铲除只怕不是易事。而且为了不让食盐这种官府特售的东西出现问题,官府大多都不会过于压迫这些人,以此达成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也造成了江南盐帮尾大不除恶性难改的情况,出现贪腐案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

若说担心驻军江南各州府的官兵做乱,赵孝锡则更担心这些盐商,搞出影响盐市导致民变的事情来。好在拥有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赵孝锡在接手这件案子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事情的发生。此次盐帮老实认罪倒好,如若不然则一举瓦解掉他们的根基。

在拿下杭城这些两浙大佬之后,赵孝锡立马发出监查令,派给集结待命的禁军骑兵。由他们分成若干个小队,将这些监查令发送到各府衙门。让这些牵涉其中的官员,全部到杭城认罪伏法。如若不遵从这个监查令,等待他们的就是抄家灭门之祸。

尽管赵孝锡很想将这些贪污官员一锅端,给端掉了张三换上个李四,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这种事情。这官场贪腐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清理干净。

现在的赵孝锡所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将刘光迁这位知州拿下,其它知府级别的官员,则根据他们的认罪情况,再交由朝廷做出相处的判处。给江南官场来个集体大换血,保留一个能乱中有稳的局面。

要是一下子逼的太急,真闹出民变来,那事情就真的不好处理。现在逮住大耗子,这些小耗子则根据表现,再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让他们有狗急跳墙的可能。而相比给文官一个自赎其罪的机会,对各府的厢军则没有这么温和。

这些禁军骑兵带着他这位监查使的文书,直接进入那些军营,对参与贪腐案的将领直接实施逮捕。敢反抗的,除非他们不怕诛九族的后果。更何况,有禁军骑兵去宣示命令,某种程度就是告诫那些没问题的官兵,跟着这些有罪的武官走,后果是很严重的。

都说大难临头各自飞,靠金钱构筑起来的所谓官场联盟,在以生命为代价的压力下,每个人都会做出最明智的决定。正因为这些文官了解大宋律法,也了解朝廷不轻杀文人的规矩。在面对认罪伏法尚有一线生机,跟不认罪抗拒禁军的逮捕形同造反诛九族相比。这些读圣子书的文官,都会明智的选择后者,不敢轻易去挑战皇权之威信。

在赵孝锡紧锣密鼓的收缴江南官场贪腐证据,派人通过水陆以快速度递交到那位龙椅上的皇帝赵煦时。收到第一封有关苏州官场的奏折时,赵煦看到两位官场权利最大的官吏都牵涉其中,剩下小半官史都未曾幸免,就清楚这个苏州官场几乎烂到根子里。

更令赵煦这位慢慢掌权,开始意识到钱对管理一个国家重要性的皇帝气愤的是。单单一个苏州府,这些少侵吞的朝廷税赋,就达到百万贯之多。这还只是两浙路一个税赋相对丰裕的州府,那整个两浙路这些年侵吞了多少税赋,想想都令赵煦恨得咬牙切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