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锦衣 (夜半微风之老鬼)



“你的意思是说杨廷和不想真正造反,或者说没胆子造反对不?”朱厚熜说道。

陆炳点点头:“反正我感觉是,首先这老头虽然做事儿挺恶心人的,但也算是个忠臣义子。其次我想他也明白,他毕竟没有什么兵权,有的乃是政权,***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有句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杨廷和在皇权之下还有些用处,整个人甚至杀个人都是没问题的。但若是真的把你推翻了打起仗来,那必定是各自为政,谁手下有兵谁厉害,谁还愿意推举一个无兵无权的老头做领袖呢?东汉的王允不就是这样吗,有了这等前车之鉴,饱读史书的杨廷和断然不会如此做的。那种局面是咱们包括杨廷和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点上请陛下放心,不必顾虑。”

朱厚熜眉头紧皱:“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这等事情没有威胁,那咱们不甩杨廷和便是了,为何还要忌惮他。皇帝的权利天下第一,政治上我还怕斗不过他吗?”

“此言差矣,你斗得过他,你也斗得过群臣,可是若是群臣纷纷罢工,或者磨洋工的不作为,到时候百官停歇国家机关运行不起来,你说咱大明不是要涣散了吗?杨廷和能操纵文官做这等罢工的事情,而你就不能让他们恢复开工,就算用强令也不过是让人虚以为蛇表面服从背后骂街,不务正业罢了。”陆炳说道,朱厚熜沉默了许久点点头:“你说得对,可是咱们该怎么办呢?真如袁先生所得,先隐忍?”

“对,等待时机,一举清剿,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等待契机。再说你急什么,杨廷和这把年纪了,他越老就越斗不过你了,时间才是一把杀人刀。”

“嗯,容朕想想。”

“那臣先告退,回去问问袁老再回禀陛下。”陆炳正儿八经的拜道。

陆炳出了宫,果不其然一问袁宗皋,袁老先生的意思是杨廷和等人说得对,这等事情倒也符合礼法无法辩驳,身为皇帝应当适应的委曲求全。陆炳摇了摇头,看来这并不是袁老先生所擅长的。陆炳拜访张永,希望张永能够替自己询问一番,那帮文臣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或者说这么苦苦坚持让朱厚熜换“父亲”是为何目的。

张永正闲来无事来到了毛澄府中,毛澄对曾经八虎之一的张永印象并不坏,认为他良心未泯经常帮助朝中清官,于是热情的接待了张永。张永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的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番,毛澄笑道:“圣上年幼不知我们怎么想的也就罢了,怎么连张公公也不明白杨大人的苦心。”

“确实是不明白,这是皇帝的家事,群臣这般指手画脚的妄议,我这个专门伺候皇上的内监实在是不太理解。”张永道。

毛澄点点头道:“那就是张公公对圣意逆来顺受惯了,张公公你认为孝宗皇帝如何?”

“大大的圣明之君。”

“这就是了,若是当今圣上不称孝宗皇帝为皇考,而正德皇帝已然驾崩,难不成要让孝宗皇帝断了血脉?这是于情上说,与理上说,皇帝遵照皇明祖训即位并没错,可是张公公说这是皇帝的家事儿在下却不认同,朕乃天下,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如此说来,我们维稳的作为也是正当的。何为维稳,乃就是维护国之正统,维护皇帝的血脉的流传,一种皇统的纯正。严格的按照皇明祖训来说,当今圣上还有许多地方达不到太祖高皇帝所言的继承皇位的要求,若是不过继于孝宗皇帝,难免就会有藩王质疑国家的正统,从而兴兵作乱,所以我们这般作为实在是为国为民啊,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毛澄说道。

张永皱眉道:“那你们怎么不把这番论调呈上去呢?我看圣上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君主,天资聪颖的他定会理解诸位的这般苦心的。即便不会同意,也绝对不会因此记恨诸位,起码有谅解你们的理由了。”

“怎么呈上去,刚才这般论调你这么理解还好,可换个说法难免会被人认为是说,圣上你并不是太正统的,是因为我们才把你推上大宝之位的,这不是邀功请赏吗?与圣上的关系非但不会缓和,估计还会因此恶化,现在他已经是九五之尊了,质疑皇统这可是杀头的罪过。再说此言一出,只要白纸黑字那就是石破天惊,有心怀不轨之人定会因此作为理由,要么说是维护正统,要么说是清君侧,总之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呢。”毛澄回答道,然后低声又补充了一句:“别忘了,江彬还没抓到呢,藩王们也不太安生。”

张永点点头:“那你们应该早作说明,以太子礼入京即位,当时让圣上进京的诏书上明明写着嗣皇帝位,并没有以太子礼。”

“我们不是没想到啊,本害怕提前说了有高人支招,到时候为难,这才在良乡马上入京的时候才说的,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啊。”毛澄一声叹息。

张永抱拳起身告辞,毛澄送至门口,张永突然说道:“你们光想着国家社稷了,没有考虑过圣上的感情吗?”

“作为天下的主宰者,圣上应该付出些什么,也应当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事情,同时他得到了天下。呵呵,为天下者不留私情。”毛澄道。

张永再次抱拳:“受教了。”

毛澄望着张永离去的背影,突然心头一动快步上前,伸手拉住张永的袖子。张永吓了一跳,毛澄是礼部尚书,最注意礼节这般无礼的行为如乡野村夫一般,怎能让张永不吃惊。

只听毛澄贴在张永耳边道:“有人要参你,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

张永听了一愣,随即拱手抱拳深鞠一躬,对着已然拂袖离去的毛澄久久的没有起身。

第八章学霸传奇

陆炳对杨廷和没有太多的厌恶或喜欢,但知道杨廷和有些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比如自己就是“得益于此”才做了这巡街锦衣。陆炳觉得成大事者不应该如此心胸狭窄,起码他现在是这么认为的,但之前对杨廷和也算有些了解,百姓对这个“杨大人”大多还是褒扬的。此时杨廷和的想法已经通过张永之口传到了陆炳的耳中,而张永也是把自己可能被参奏的消息告诉了陆炳,希望陆炳能跟朱厚熜透个气,别到时候秉公执法被整的太惨。官做到这个份上,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陆炳开始打听杨廷和的具体信息,不光是从相熟的大臣口中,还从街边百姓嘴里,军中将领谈笑间,总之陆炳坚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结果一轮打听下来一总结,陆炳可谓是大吃一惊。这杨廷和简直不是人,乃是传奇啊,不,是学霸传奇。

杨廷和十二岁就中了举人,也就是说十二岁开始杨廷和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而且见到当地父母官不用拜,相互拜访的话更不用前去入院相迎,总之会受到全乡人的尊敬。按说这就够学霸的了,可杨廷和干了件更加学霸的事情,那就是十九岁考中了进士,这就了不得了,陆炳虽然不知道杨廷和已经多次破纪录了成了历史上最小的某某某,可是却也明白杨廷和的聪明才智和逆天行为。

少年得志的杨廷和入朝为官,进翰林院做史官,负责编篡史书。其实杨廷和属于最小的举人,若论中进士的年份,李东阳比杨廷和还早。可是李东阳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从小是有名的才子,四岁就能写直径一尺长的大字,故而景泰皇帝很是欣赏他,多次召见不说还让他去顺天学府就读。一朝天子一朝臣,景泰皇帝朱祁钰遭夺门之变下台了,皇兄朱祁镇重登皇位,可是朱祁镇也很喜欢李东阳,对于这个景泰格外宠爱的小童并没落井下石,反倒是也召见了几次。

顺天学府的李东阳直接没有参加乡试会试,越过了秀才和举人的步骤直接参加殿试,考中了二甲进士第一名,选庶吉士。这么说来还是杨廷和比较厉害,很多才子都是在乡试会试给刷下去的,毕竟考官们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杨廷和才是披荆斩棘历经全科考试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为大明第一神童当之无愧。

李东阳说了一句话评价杨廷和的话,大意为写文章我可能略胜于你,但是你才是治理国家的大才,至于原话如何则是众说纷纭,但其中表达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后来李东阳入了阁还成了首辅,杨廷和凭着李东阳的欣赏和自己才华与治国大策慢慢平步青云。杨廷和从小就爱关注国家大事,边疆财政政治各种民生,如今身居高位终于能一展宏图了。

杨廷和的思路和朱厚照的治国之策有些相悖,可是朱厚照仁慈宽厚包容着杨廷和,杨廷和也是为国为民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况且那时候杨廷和的权势并没有这么大,所以他的姿态摆的很正,绝不敢像现在这般与皇帝当面叫板。

之所以造成当今这个局势,一方面是权势,在朱厚照驾崩之后,新皇还未入京的这三十七天的时间中,杨廷和成为这个国家巨船真正的掌舵者。在这些曰子里,杨廷和从未这么自在过,自己的理想抱负可以一一实现,而今情况却不同了,朱厚熜来了,新皇的到来让杨廷和无法再总揽大局,故而杨廷和才想要架空皇帝。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大明好,起码是他自认为的对大明好,也就是说我帮皇帝管理国家,你爱去干嘛干嘛去。这么一来便闹得君不成君,臣不称臣,难免有些混乱,不过出自人姓方面考虑可以理解,毕竟人都是贪婪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