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医行大唐 (淡然飘过)



“大将军,甘泉就这样围着?”

“二弟说不急,做出姿态,围而不强攻,东方逵抗不了多久,很快会有消息。”仍旧是陈墨的论调,左睿看来是离不开陈墨了。

“若能稳固住延州多好,这个咽喉要地归了我们将来可是最......”

庞诩心中有一个奢望,这个奢望何尝不是左睿的奢望,但奢望终归是奢望,现实是不允许的,左睿也很遗憾:“占据延州就是打不完的仗,王重荣和李克用睡觉都不会安稳。我当然希望他们睡觉都不安稳,但不是现在。二弟说,以后我们就会有机会,还要等啊!”

现在的左睿不缺乏雄心,但也要面对现实,延州是李克用和王重荣的心头刺,自己不具备和两人全线对抗的能力。

陈墨说的是事实,就在左睿和庞诩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战报来了。

东方逵终究是最弱的一个存在,这是意料之中的妥协。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古子锐提出的要求很高,东方逵不停地压价,同时也有拖延时间的意思。可终归是虚妄,东方逵发出多少求援也没用,王重荣不敢动,李克用还在观望。

东方逵承受不了如此的默契,遥遥无期的援军让他果断做出了抉择。

在春季的微风中,陈墨的目的达到了。

......

......

光启三年三月初一,己亥日,光启皇帝的车驾离开了兴元。

沿着蜿蜒的栈道,三月初十,皇帝的车驾驻跸在凤翔府。

因为京师来信,宫室修葺没有完工,所以节度使李昌符请求皇帝驻跸在凤翔,以等待京师宫殿完工。

不知道是走谁的门路还是被皇帝看着顺眼,驻跸在凤翔的光启皇帝任命特进、监修国史、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孔纬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

可能是为了平衡,不但是孔纬,杜让能也加官进爵了。杜让能被授予集贤殿大学士、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平章政事,晋封为襄阳郡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这些官场晋升陈墨不知道,他知道的是,自己成功拖住了皇帝的脚步。

朱玫进入京师后还算有节制,相比原来的历史,京师百姓受到的荼毒轻了很多。但有一个事实谁也无法改变,乱兵曾进入宫内,曾进行盗抢,也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举动...一些宫殿被焚毁,一些陈旧的宫殿由于无人管理已经很残破,也需要修缮。

真实的借口被陈墨充分利用了一下,因为他还需要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皇帝和那些大佬回来的越晚越好。

之前为什么不修缮宫殿这件事暂时也没有人追究,陈墨和郑从党掌管着一切,郑从党没那份闲心,他认为修缮宫殿远远不如把钱粮用在百姓身上实惠,这才是忠君体国的表现。至于孟淑妃,她很少走出自己的紫兰殿,陈墨不提,田焕与耿秀不提,她没那种意识。

杨复恭和刘季述等人倒是想提议,可惜,他们见不到孟淑妃,更不愿意理会陈墨和郑从党,想也是白想。

无论怎么样,陈墨的目的再一次达到,他给自己现在京师继续折腾留下了时间,宫殿慢慢修。东方逵的妥协让陈墨有了促进农耕和改良灌溉系统的本钱,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刘恒继续在田间奔波,在陈墨授意下,一些人进入静难军境内。

京畿之地的农耕和灌溉需要帮助,左睿的静难军也需要。随着战争的结束,民生的恢复至关重要,这里将成为陈墨的最大后台,也将成为左睿的老巢,陈墨不上心怎么行?

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才会稳定,农业是基础,这是千年不变的真谛。

左睿当然很欢迎这些人,尽管这些人不是高级官吏,但胜在实惠,对整个刚刚获得的地盘有着巨大的帮助。这些人不是什么官员,他们实际上是陈墨让刘恒挑选出来的农人,只是对农业和改良灌溉比较专业,临时受雇用而已。

有袁兴谋和李司彦这些旧有的军将,加上原来的一些官吏存在,静难军地界一直很平静。善待旧有的官吏和将士,安抚并帮助百姓,左睿的渗透力开始显示威力。换一个节度使好像只是举行了一个交接仪式,尽管开启了战争模式,但整个静难军地面终归没有掀起大的波澜。随着农耕的开始,左睿对静难军的统治时期开始了。

217真的假的有区别吗?

皇帝驻跸在凤翔,并没忘记给他带来伤害的田令孜。

这是皇帝第二次下诏让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执行谕令,实际上,早在正月的时候皇帝就下诏免去田令孜三川都监的职司并流放端州。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实际上属于土皇帝,田令孜一直在他的保护之下,这等于一纸空文。

尽管是一纸空文,但这个谕令有着它的作用,为以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更迭埋下了伏笔。

光启皇帝是一个感恩的人,田令孜被免职,他的义子王建终归在身边不太合适。王建当初对皇帝很忠心,基于这一点,光启皇帝让王建做了利州刺史。

利州属山南西道管辖,王建很畏惧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杨守亮是杨家人,和王建属于不同派系,田令孜失势,杨守亮岂有不打压王建的道理。为了消除王建越来越强的力量,杨守亮几次下令让王建去汉中。王建不是傻缺,他才不会去,随着杨守亮步步紧逼的不利,王建感受到了生命的危机。

王建有一个手下谋士周庠,这位周痒很有眼光,他立即建议王建去取了阆州。

阆州距离利州只有两百余里,而且更为富足,阆州刺史杨茂实占据着富足之地,但缺乏足够的抵抗力,他手下没人。王建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早在田令孜和皇帝身边的时候就有这样表现,现在的危险境地让他没有了选择。

在光启三年二月中旬的时候,王建火速出兵驱逐了阆州刺史杨茂实。自称防御史。随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杨守亮看到事态不妙立刻举兵讨伐,可惜。他行动的有些晚了。王建本来就骁勇善战,现在手下人大部分是彪悍的夷人,立足脚跟的王建根本不是杨守亮可以对抗的,被王建大败而回。

聪明的王建立刻向皇帝认罪,并请求得到皇帝的任命。皇帝对王建还是有感情的,当初逃跑时正是王建带领手下人拼命护卫在皇帝身边。于是,皇帝就这样承认了王建的阆州刺史身份。

四月初一。扬州偏将毕师铎从高邮率领戍守士兵攻打扬州,攻下之后,把节度使高骈囚禁。自己总管军政大事。

镇海节度使周宝昏庸暴虐,管区内民怨沸腾,周宝部下度支催勘使薛朗与镇海军将刘浩密谋军变,引起一阵又一阵的厮杀。

蔡州贼将秦贤进攻汴州。在汴州城四周列下三十六座营寨。朱全忠向兖州、郓州请求救兵。得到了天平节度使朱瑄、兖州的泰宁节度使朱瑾兄弟的支持,义成军也赶到汴州增援。在这之前,兵力是朱全忠十倍的秦宗权屡屡被朱全忠挫败,这次他开始倾全力进攻汴州。

朱全忠很聪明,在积极募兵和向其他地方求援的同时,坚守的同时,他采取了一个最聪明的战术——各个击破。

贼就是贼,不知道抚民治理地方的秦宗权的略势暴露出来。组织性不够,战斗力不够。粮饷不够。朱全忠首先在汴州城西击败秦贤部,随后趁大雾天气击溃卢瑭部,两战杀敌四万,形势对兵力优势的秦宗权越来越不利。

就在这天下大乱的同时,陈墨和刘恒的春耕工作已经完成,希望中的灌溉系统也有了一个新的模样。

混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终于结束,陈墨终于有了时间休息一下。可有一点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一直不回来,自己的借口好像并不是主要问题,战争好像距离有些远,光启皇帝竟然还在凤翔没有动身回京。

......

......

“大将军,这是陛下的意思?”

凤翔府城东的军营中,神策军天威都头杨守立恭谨的站在中军大帐中,只有两个人,他的面前坐着面相威严的李茂贞。

“李昌符留不得,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绝对是这个意思,两位相公也是默许的。一次叛也是叛,李昌符这个叛贼留着将来也是祸患。陛下迟迟不回京不仅是因为天下有些乱,也是因这凤翔府,兴元有杨太尉在可以无忧,这凤翔不能留着这样的祸患,杨将军以为呢?”

李茂贞两眼冒着精光,他说的头头是道。

杨守立是一员猛将,向来勇冠三军,不畏惧作战。可这一次有些无法理解,没有皇帝手谕,也没有两位相公的相关文书就和一地节度使叫板,李茂贞说的事情事关重大,让他有些为难。

“就这样挑起事端,大将军若是没有谕令,将来怎么办?”

李茂贞安安稳稳的坐在大帐中,他给出了肯定:“没什么怎么办,必须除了李昌符,否则将来就是麻烦,朱玫被左大将军除了,静难军节度使已经平定,这凤翔节度使必须有一个新的人选。陛下是这个意思,诸位臣公也是这个意思,杨将军必须去做,有什么事情自有我来担待。”

“末将明白...请大将军给出具体日期。”李茂贞毕竟是顶头上司,杨守立无法违背他的命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