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殿下,吴、孙二位先生来了。”田存善不敢上前,只是在门外提声道。

“请进。”朱慈烺收好案头的情报,放在一边,直起腰喝了口水。

吴甡、孙传庭二人拾步进来。给朱慈烺见礼。朱慈烺请二人坐定,看了一眼北京传来的小册子。乃是宋弘业收罗的山西官员情报。

这项工作是宋弘业自己动脑子找到的,并非东宫的命令。朱慈烺一入洛阳,宋弘业就开始着手做这活,但是没想到河南官员竟然连见都不见太子,所以没用上。太子在西安呆的时间又短,等陕西官员的履历送到时。朱慈烺已经在山西了。

这次山西主要官员的履历倒是没延迟,而且对朱慈烺的启发很大,故而请了吴甡孙传庭过来商议。

“有什么办法能将蔡懋德调入东宫幕中呢?”朱慈烺开门见山道。

吴甡和孙传庭知道,东宫一般不表露自己的想法,一旦有想法。多半不会中规中矩。

蔡懋德是一省巡抚,封疆大吏,哪有说调就调的?蔡懋德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难道是皇帝的意思?或是他本人能力出众?不是!起码不全是!

那是由同乡、同年、座师、门生、朋党……织就的一张大网,将蔡懋德推向了这个位置。他坐了这个位置,同样要反馈给这张大网——因为在另外某些官员的“网”里,蔡懋德本身也是重要的经纬线。

“崇祯初年,他当过江西提学副使,现在那些士子许多都该入朝为官了吧。”朱慈烺问道。

吴甡算了算时间,道:“江西是科举大省,入朝的士子该有不少。不过惯例里,副只使有师教之实而无宗师之名,拜老师拜的是学政而非副使。至于那些士子……崇祯年的进士,现在还大多在五品之下,在地方则为府、州,在京则为员外、主事,或是在台垣。”

“哦,我倒不是想借重他朝中的人望。”朱慈烺道:“我是看重此人履历: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授杭州推官;后来调回礼部任主事,进祠祭员外郎。崇祯初年提学江西;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任上还灭了一伙强盗。然后又去井陉为兵备道,再调任宁远,守松山、修台堡还立了功。

杨嗣昌的时候举他为济南道,他一人摄了两司三道的大印。虽名济南道,我看实际和山东巡抚也差不多了。再然后升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直至现在的山西巡抚。这简历实在太漂亮,让我不得不起收纳之心啊。”说着朱慈烺自己都笑了。

吴甡点头微笑,心中暗道:这就是标准的仕途坎坷啊!若是会做官的,哪有一直地方上打转的?有过浙江参政的资历,就足以调任六部,何况他之前还做过一任提学,肯钻营的话直接进礼部都没问题。就算不钻营,以山东按察使的资历也可以进刑部或是都察院了。

“蔡懋德此人尚算是刚正。却有些迂。”孙传庭到底是领兵的督师,不像吴甡那么客气。他直言不讳道:“当年顾秉谦执政,与蔡懋德都是昆山人,蔡懋德不肯跟他通气,故而不得重用。又因为托疾不去谒魏忠贤祠,被人排挤出京。不知殿下可看过他的《省过》、《治平》二疏?”

“这倒不曾。”朱慈烺摇头道。

“是他进言规劝君相的表疏。”孙传庭笑道,“他自己信佛,日子过得和苦行头陀一样。要别人都学他,这不是迂么?”

朱慈烺听了微笑,道:“的确有些迂。之前还因为晋王催他回去的事,弄得心中纠结。不过我还是想让这人调去山东。以他资历做山东巡抚,绰绰有余。”蔡懋德精通布政司和按察司政务。又做过兵备道,去宁远守过松山,修过炮台。而且还立过功,可见对军务也不会陌生。这样的人才在整个大明来说就算还有,也绝对不会多。

何况一旦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整肃吏治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用蔡懋德这样严于律己的苦行僧,总比任用才高德薄的贪污犯好。

“若是只是任用蔡懋德为山东巡抚,倒不是什么难事。”吴甡一把抓住了“幕中”和“巡抚”区别。东宫门下可以充任巡抚,但巡抚未必就是东宫门下。吴甡相信凭着太子数败李自成的功绩。以及在朝中大佬的影响力,要想任命一个山东巡抚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要说服蔡懋德投入东宫。起码在明面上是不可能的。

何况蔡懋德那么迂,万一犯起拧劲来个“托疾”,到时候两相难看。

“虽说以他性子,断然不可能违拧我。”朱慈烺顿了顿:“但山东是我要住一段日子的地方,也算是个家,决不能交给一个靠不住的人。冯师孔就是例子。自诩国家之臣。虽然他证明自己的确是个刚烈忠臣,但也正是因为他自以为是,使得关中人、物尽为李闯所有!”

三人正说着,朱慈烺突然发现窗外有人影晃动,好像是田存善。他拉了拉铃铛。唤进田存善:“可有急事?”

田存善正是分不清这事算急还是不急,苦着脸道:“是山西巡抚蔡懋德求见殿下,他说有紧要事,但看那样子却又不像……奴婢也有些吃不准。”

朱慈烺心中一乐:说曹操曹操到。

“让他进来,”朱慈烺微笑道,“这种学了佛陀法的人就是这样,天大的事都是幻象。”

田存善这才彻底轻松下来,应声而出。

蔡懋德进了东宫书房,也吓了一跳,原来故阁老吴甡,秦督孙传庭都在,这让他一时不知道是否该直言。

“云怡公所为何来?”朱慈烺以别号称他,展露善意。

蔡懋德连称不敢,看了看吴甡和孙传庭,方才又道:“殿下,晋王手书再三催臣还省。臣不敢让殿下独处险地,敢请殿下起驾,由臣护送殿下去太原吧。”

朱慈烺笑道:“平阳不要了么?”

“臣已命副将陈尚智留守平阳。”蔡懋德道:“只领抚标回去。”

朱慈烺对吴、孙二人笑道:“云怡公分明是想借我的侍卫营嘛。”

孙、吴二人也笑了,蔡懋德却因为心思被皇太子一语道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见识了东宫侍卫营的骁勇,谁还敢小瞧东宫麾下的军力?若不是李闯十余万大军压在头上,这样的一万精锐也足以横扫数省了。

“可以,明日出发。”朱慈烺道:“跟陈尚智说一声,若是守不住,就不用死守了。将平阳的存粮运走,运不走的就地分给百姓,保留军力回守太原。如今咱们就是以空间换时间,以城地换将勇,待李贼势尽力竭,再予反击!”

ps:听说作者不求票,读者就会忽略投票这件事……的确,投票实在是件太小太琐碎太难记住更难坚持的事了。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您举手投出一张小小的推荐票,对小汤的帮助又是何其巨大啊!

想想看,万一哪天小汤封神证果,您的显示器下方砰一声跳出一行成就:铸造神格!——你将一个扑街送上了神台。

这是何等有趣的事啊!

一八三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六)

崇祯十七年,从开年就没有透着一丁点的吉利。

正月初一,北京城内大风震屋,飞沙走石,咫尺不见日光。时人都以为不祥,更有流言随风而起,说:此风从乾位起,主暴兵破城,臣民无福。

崇祯皇帝一大早起来,敬拜天地,朝服冠冕,前往皇极殿接受群臣朝贺,然而殿上只有一名值殿御史。上朝的钟声早已响过,却不见一人上朝。崇祯当时脸色就是一片惨白,嘴唇发青,心头一片空白,只以为群臣已经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那御史与皇帝陛下面面相觑,良久方才反应过来,进言道:“陛下,定是外面风大,群臣不曾听见钟响,以为圣驾未出。请再令鸣钟,开启东西长安门。”

崇祯这才缓过劲来,从牙缝里吐出一个“可”字,旋即又道:“钟声常鸣,不准停歇。”

过了片刻,文武官员方才陆续从东西长安门而入,却见皇上已经坐殿,天颜正视之下,惶恐不敢从中门而过。于是文官直接闯进武班,从螭头下面蹲伏身形,躬身进入东班。武臣也只能照样学样,从文班蹲行到西班站定。原本只是缓一时尴尬,结果外面却又疯传说文武不臣,百日内必有凶灾。

正月初九日,兵部收到了李自成派人送来的通牒,上书大顺永昌年号,约定顺明决战,并且宣称三月十日大军必然抵达军师。崇祯皇帝为此心急如燎,几天吃不下一口饭。如此又兴起了御驾亲征的念头,在阁臣几经劝导之下,方才渐渐平复下来,却总觉得阁臣中有人学周延儒,故意欺瞒于他。

正月十九。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从黄河之滨送到了崇祯手中,里面是河上之战的捷报,也提到了焚烧闯贼粮草数万石。在紧跟着的太子家书中,又提到了韩城之战,炸毁闯贼火药之事,以及火烧河津城。“李贼精锐为之去半”。——这固然有夸张的成分在,不过也算是聊慰圣心。

然而,崇祯此时已经被闯贼日夜逼近折磨得近乎疯狂,冯元飙再难以“不以一城一地论胜败”来宽慰圣心,只得因陕西、黄河失守事,引咎辞官。

崇祯帝在罢免了冯元飙当日,回到内宫,坐立不安。从来少言鬼神的皇帝,也只能寄望天灵。让宫中道士扶乩占卜。谁知那道士不知是真有本事沟通上天,抑或是有心要让帝王心中更堵,呈上真仙乩语,却写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