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为他们引见的官员被吓出了满身冷汗,不过看太子的神情却似乎颇感兴趣,这才稍稍好些。

太子怎么能够对这些生意经没有兴趣?他手里有钱,缺的就是能让这些钱动起来的人。哪怕不是能用钱生钱,也得能花钱,让钱产生价值。在这个没有工业可言的社会,银子就是一种金属,除非它能换取对民生有用的东西。

“草民手上有一启本,敢请殿下过目。”廖兴说了半天,见皇太子面色温和,将爷爷和家中掌柜们的心血呈递上去。

朱慈烺没有拒绝,打开之后扫了一眼,却有些意外。他将启本按下,对席上众人道:“这本子写得有点意思。吴先生,张明府,廖兴,跟我去厢房开个小会。”

吴甡没想到自己也在传召之列,但想想自己现在就是朱慈烺全方位的师爷,让他旁听也是题中之义。至于张诗奇,那是具体执行的人,肯定也得听着。他只是有些好奇,一个看着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能提出什么有意思的点子,让太子殿下中途退席开小会。

四人退到暖阁,朱慈烺屏退下人,将廖兴的启本转给吴甡和张诗奇看。吴甡看过之后只是感叹这少年人想法老成,张诗奇却是大为赞叹。

张诗奇道:“殿下,此法颇类当年朝廷的开中法,又有囤积居奇的意思在里面。臣以为可行。”

开中法创于宋代﹐国朝却用得最多。国初之时,边地不稳,朝廷承担不起运量到边镇的消耗,便于洪武四年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商人每运一至五石粮食便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有了盐引方能从指定的盐场出盐,拿去售卖,赚取高额利润。如此一来,国家边镇有了粮食充实,商人也获得了高额的盐利,可谓双赢。

廖兴的法子与开中法类似,建议知府衙门不要直接出卖土地,而是出卖“地引”。只有有了地引的人,才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土地。东宫原本的土地价格就足够低廉,加上一个“引”,纯粹是额外收入,而且这种类似门票的地引收取速度快,成本不过是一张纸,大可以满足东宫捞一票就走的战略计划。

“如此一来咱们的土地也不用贱卖,、可以举行汝阳那种拍卖,慢慢赚钱。”廖兴内心中已经把自己归于东宫之中,大咧咧地用着“咱们”来称呼,也毫不掩饰地提到汝阳拍卖。

朱慈烺也有心招揽,只是笑道:“这主意是好,但我想的却是将这个地引炒起来。”

明朝之所以被后世历史学家认为具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不仅仅是因为江南的几张织机以及其中的雇佣关系。如果按照这种中学历史教材的标准,宋代的资本主义程度甚至还超过了明朝。

所谓的资本主义,本质是不离资本的。在嘉靖之后,南美银矿大开发,大量白银涌入中国,白银真正成为了流通货币。随着市场货币量的增加,民众,尤其是江南民众普遍产生了朴素的金融思想。诸如合伙、股份、分红……都是土生土长的金融术语。

这些思想融入生活之中,就出现了做糕点的铺子会进行期货买卖来规避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有声誉的商行会出具本商行的票据,收纳大户人家的闲散资金,集中投资。虽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出现,但钱柜票号业务已经有了大客户服务意识。

正是这种普遍成长的资本思潮,彼此尊重的契约精神,才有可能孕育出近代意义的资本主义。而最后的土壤就是明朝,绝不可能依靠将天下视作一族私产的满清。

此时朱慈烺一说将地引炒起来,无论是廖兴还是吴甡、张诗奇,都不觉得陌生。

开中法的败坏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炒”字。

ps:抱歉,今天晚了,十二点之前还有一章~可能贴近十二点,等不及的朋友可以明早看~

一五零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在当世,盐的利润之高远胜于房地产。

明朝没有城管,所以睡门洞桥洞也没人管,但每个人都得吃盐,这是妥妥的刚需。朱慈烺上辈子享受了几十年一斤盐一块钱的好日子,遽然回到一个盐是暴利产业的世界,颇感不习惯,特意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恶补相关知识。

从宫廷旧档里很清楚看出来,正是因为弘治时改纳粮换引为纳银换引,开始了皇亲国戚、中涓外官盗卖盐引的大潮。到了万历时候,福王就藩时郑贵妃死活要了数以千计的盐引,难道福王会去卖盐?当然是卖盐引!

有供有求就有市场,对于商人而言,只要有利润空间,倒卖盐和倒卖盐引其实就是一回事。然而对于发售盐引的终端——朝廷——就性质迥异的两件事了。如果盐引的市场价格高,朝廷大可以加大盐引的发售量,控制盐价,直到盐场供能达到饱和为止。

朱慈烺当了一辈子的商人,又当了十几年的太子,眼界之宽别说同辈人,就是自己上辈子都要被现在比下去——上辈子的朱慈烺可没资格参与到哪怕一省的全局工作中去。

“只要有人用这地引获利,地引就会有人要。”朱慈烺进一步阐释道:“然后嘛,就让他们自己‘偷偷’买卖地引。”

张诗奇笑道:“殿下所言正是,只要连同地价不超过地值,必然是有人抢着要的。”

朱慈烺微笑不语。

张诗奇还是太过天真了,不知道十年前的欧洲已经上演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崩溃的惨案。

那是走在资本化前沿的荷兰人,在公元一六三零年代刮起了一股郁金香热潮。这种原产于土耳其的观赏植物,在欧洲获得了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青睐。一六三五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一千六百弗罗林,而四头公牛或者一辆拖车只要四百八十弗罗林;一千磅奶酪也只要一百二十弗罗林。

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以四千六百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一百一十盎司黄金。放在大明,若是有人说花六十二两黄金去买一株花,绝对会被认为脑袋被驴踢了。即便是再胆大的宦官,也不敢对再白痴的皇帝开出这种价格。

欧洲人都傻了么?

不。他们只是相信这东西会一直涨价,即便涨得再高都有人买!

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专门开辟了郁金香市场,供人们进行交易。

结果当然很可悲。囤积郁金香的商人在短时间内大量抛售郁金香球茎,致使价格大跌,普通品种的郁金香甚至连洋葱头都不如。

由此而诞生了经济学中十分有趣的博傻理论。

在不知道存货量的状态,只因为舆论导向就投入市场,这不是哭着喊着求庄家洗白么?

廖兴的“地引”原本只是模仿盐引进行一番增值炒作,并不期望超出土地价值。然而现在东宫手中有土地所有权,诚如高悬的鱼饵;有制造舆论的人——各界名流谁不想成为太子的座上宾?谁回去之后不会吹嘘与太子交谈的内容?非但会吹嘘。还会意淫呢!

最重要的是,太子手里有“地引”的发行权。

朝廷是需要信誉的,否则就会如同宝钞贬值一样,彻底失去民众信心,无法推行纸币。但在洛阳这么一个战略上要放弃的地区,针对掌握社会财富最多的士绅阶级,进行一场隐形的抄家灭门活动……就算有明人看出来东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但东宫也可以完全装傻啊。

天时地利人和已经齐备。此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

崇祯十六年十月的洛阳。北风萧瑟,城里却热火朝天。不仅仅是前线的捷报频传,制造出一副天下安定,一切尽在朝廷掌握的局面。还有一桩事更是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就连贩夫走卒都在休息时忍不住说两句。

那就是地引。

一张方方正正的宣纸,上面印了票号才用的秘字。写清楚这是购买无主土地的凭证。每张地引只能购买一亩地,朝廷定价五分银子,严禁私相转卖。而土地价格也是固定的,即上等良田五两银子,中等三两。下等一两,等外三分。

简单来说,只要花五两五分银子就能买一亩上等良田。

这可是中州洛阳!

不是被黄河淹过的开封!

更不是土地白送也没人要的河北!

似乎为了刺激市场,崇祯皇帝十分凑趣地发来一份圣旨,蠲免河南一省粮税、徭役三年!

朱慈烺拿到这份圣旨的时候,心中动荡许久:这是他的蝴蝶翅膀第一次引起一省风暴!

百姓逃地的原因只有一个:土地负担超过了土地收益。

谁都不是白痴,辛辛苦苦种一年地非但没存下钱粮,反倒还贴进去一笔,谁干?现在有了圣旨蠲免粮税、徭役,那起码三年内种地都是给自己干的!至于三年后政策如何,那是三年后的事!

三千年农耕文明的惯性使然,整个洛阳都在寻找一张名为“地引”的纸。若不是因为地引上面盖着的朱红公章,恐怕伪造地引的人都不在少数。至于上面写着的“严禁私相转卖”,因为不需要在衙门登记造册,完全被人视若不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