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城前往马城的路程稍远一些,有八十多里,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刘和抵达宁城时已是正午,吃过午饭之后就赶紧催促鲜于辅动身赶路,入夜之后则宿于荒郊野外。
刘和躺在简陋的行军帐内,想到明天下午时分就要见到自己的老爹,心里惶恐之中带着几分期待。
刘和降临这个时空已经有半年之久,已经基本适应了如今的这个身份和这个时代的生活习惯,除了偶尔控制不住地爆几句粗口,冒一些奇怪词汇之外,总体来说并无异常。
只是,忽然就要与历史上的悲情人物见面,见面之后还要一口一声“父亲大人”这么叫着,刘和觉得总有那么一些离奇和诡异。
唉,顾不上那么多了,老爹就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就算跟那老头真心不熟,该叫爹时,咱也不能含糊了!
帐外北风呼啸,刘和窝在鲜于辅亲手为他铺好的熊皮褥子里面,盖着厚厚的羊毛裹毯,胡思乱想地进入了梦乡。
ps:满地打滚求推荐票了,最近大家貌似都忘记了……
第一二一章父子相见,一顿忽悠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假儿子”也得跪老爹。
翌日下午赶至马城的刘和,没有见到老爹出城相迎的感人场景,只有夏侯兰和程绪孤零零地站在城外等候着他。
刘和转头问鲜于辅:“这是什么节奏?”
鲜于辅翻个白眼:“你还想咋的?哪有上官站在城门口吹着冷风等下属的道理!”
“可我毕竟是他多年未见的儿子!”刘和低声反驳。
“省省吧!你现在就是做了皇帝,也得进城向你爹问安!”
“呃,貌似是这么个理……,嘿,你刚才说啥?你这是要怂恿我谋反么?待会进城我就告诉老爹!”
“好啊,你要是向太傅大人汇报,我就把你这半年说的那些离经叛道的话全部抖落出来!”
两人拌着嘴,嘻嘻哈哈地来到了夏侯兰和马台面前。
“卑职见过公子!”夏侯兰抱拳向刘和恭敬地行礼。
刘和急忙上前一步,双手扶起夏侯兰。“元庆身上的伤痛恢复得如何?”
“多谢公子关心,已经好了许多。”
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公子说的却是真情自然,这让夏侯兰心里感到一暖。
“公子,太傅大人已在城内等候多时,抓紧时间入城吧。”程绪在一旁出语提醒。
“好,我这就入城面见父亲大人!”
夏侯兰和马台在前,领着心里忐忑不安的刘和,终于走进了刘虞的大帐。
“不孝之子见过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心系社稷,为国为民,还请保重身体,少些操劳!”
见到刘虞时,刘和来不及多看一眼,急忙双膝跪地,规规矩矩地向着刘虞叩头,然后问安。
刘虞可是这个时代最正宗的士大夫,平时最讲究的就是仪容举止,就算刘和心里再怎么腻歪,此时都得按照规矩一丝不苟地走完礼仪。
汉代时君臣相见,下官面见上官,学生拜见老师,普通百姓面见官员,基本上都是男子行拢手揖礼,女子则行福礼,并非后世那样动不动就要跪地磕头。但是,多年不见的儿子拜见父母双亲时,还是要双膝跪地,以示尊敬和爱戴。
刘虞站着坦然接受了刘和的叩首之礼,然后伸出双手将他扶了起来,缓缓说道:“吾儿,这几年,让你受苦了!”
话虽短,却是字字深情,流露出一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舔犊深情。
父子相见,房内再无他人,一时气氛有些沉闷。
只要刘虞不开口,就算刘和肚子里装着几箩筐的话,此刻也不能先说。
刘虞一脸愧疚地看着儿子,缓缓说道:“和儿,说说这几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来的路上,刘和反复琢磨了刘虞开口可能问到的第一个问题,觉得站在父亲的角度上来看,肯定还是询问儿子在洛阳和长安的经历,不会一上来就询问其他事情。果不其然,还真被刘和猜对了。
幸好刘和的记忆深处还有一些当年的残留印象,加上自己一路上跟田畴和鲜于银闲聊之中得到的一些信息,所以对于如何回答刘虞这个问题倒也不觉的困难,反正就是尽量往各种危险、苦逼、屈辱、不甘、坚韧的方向上靠,将自己描述成一个忍辱负重、机智勇敢、忠诚可靠的好孩子,然后与董卓邪恶势力进行各种惊心动魄的不屈不饶的斗争,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小皇帝一边,尽力维护小皇帝的尊严,照顾小皇帝的生活起居。
前世看了许多部宫斗肥皂剧的刘和,联系着历史上曾经的记载,将董卓极力描述成一个残暴嗜杀、荒/淫无耻、昏聩贪婪的绝世大奸贼,直听得刘虞头皮发麻,无法想象儿子这么小的年纪,是如何在董卓的淫威之下活着逃出长安的。
刘和这么往死了抹黑董卓,当然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这次返回幽州,可是打着天子特使的旗号,万一老爹心血来潮,还想把自己送回长安去侍奉少帝,那他真是再穿一回的心都有了。
刘虞听完儿子的讲述,叹息说道:“汉室衰弱如此,我们作为皇室后人,愧对列祖列宗啊!”
刘和赶紧点头,却不说话。
刘虞感慨一番,接着说道:“和儿,从你抵达冀州之后,一直都没机会问问你,少帝此次派你前来幽州,到底要对我说些什么话?可有密旨送出?”
刘和心里一紧,暗道:“终于还是来了!”
“父亲大人恕罪,天子本来有一封密旨要让孩儿亲手面呈于您,但我走到武关之前时,遇到刺客追杀,因为担心经过武关时被守关的段煨查出,是以将之强行记在脑中,然后一把火彻底焚毁。”
刘和“老老实实”地回答,听起来合情合理。
刘虞点头,表示理解儿子这么做的苦衷,然后问道:“那么,你现在还记得那道密旨上都写了些什么吗?”
“请恕孩儿驽钝,无法将原文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不过大概的意思却是能够说的上来。”
“罢了。你从武关出来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时间,这期间又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和事情,有所遗忘也是正常。你便将密旨上的大概意思说于我听。”
刘和于是一脸郑重地开始“忽悠”自己的老爹。
“少帝首先感谢父亲在皇室最为危难之时,还派人前往长安觐见,他让您一定保重身体,今后复兴汉室的重任还需由你来一力承担。”
说道这里,刘和停下,悄悄看看刘虞的表情,发现他面露激动之色,这才继续说道:“少帝说如今的汉室天下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诸侯拥兵自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得有一支忠诚强大的军队,因此他希望你不要顾及宵小之辈的非议,就在北方遥领骠骑大将军的职位,安心在幽州发展壮大,一旦实力足够时,率领几十万大军南渡黄河,西进关中,将他从国贼董卓的手中营救出来,还都洛阳,重振皇室威严!”
所谓“遥领”,字面意思就是远隔千山万水,遥遥的认领了某项任命或官职。出现这种情况,大都是因为皇帝被奸臣贼子胁迫,诏令出不了皇宫,官印兵符送不到领受者手上,所以只好权宜行事,采取口授或者传信的办法,进行任命。
刘虞听到这里,面露激动之色,忽然从坐榻上站了起来。
“少帝真的是这么说的?”
“孩儿怎敢欺瞒父亲大人!”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少帝不过十岁孩童,竟有此等远见和气度!看来天不亡我大汉呀!”
刘和看着有些癫狂的老爹,心里悄悄腹诽:哼,长安皇宫里头的那个小屁孩,他懂个毛线!每次见到董卓,吓得就差尿裤子。这些话,根本就是你儿子我说的,要说远见卓识、气吞天下,那也是你儿子我!
“好,既然如此,我便遥领了骠骑大将军的职务,在幽州开府建衙,招揽文武人才,整军备战!一俟时机成熟,西进并州,扫除一切不臣,然后南下关中,剿灭董贼,营救少帝!”刘虞心底那一股忠君之火,经过刘和这番鼓动,燃烧的更加旺盛起来。
“孩儿愿为父亲马前卒,整军治民、南征北战,万死不辞!”刘和急忙站起来郑重“表态”。
“好!有吾儿这句话,胜得十万兵!”
至此,穿越者刘和彻底露出了“虚伪”、“反动”的本质,不仅彻头彻尾地辜负了小皇帝对他的殷殷寄托,而且“大逆不道”地篡改了皇帝旨意,更加“罪大恶极”地鼓动自己老爹自封骠骑大将军,理所应当地扯起了军阀之旗帜,从此走上一条拥兵自重的“奸雄”道路!
经过最初的激动之后,刘虞继续与儿子进行深刻、深入、深情、深邃的谈话。
刘虞问儿子:“当初赵云声明不显,不过公孙瓒营内一个军侯,而且与你毫不相干,你是如何看出来此子有上将之才的?”
刘虞回答:“孩儿其他才能平平常常,唯独长着一双识人辨人的眼睛,父亲有无发现,孩儿目前招揽到的人才,个个都是不凡,并无碌碌无为之辈?”
刘虞点头,对刘和这个说法表示认同。“作为上位者,能够识人用人,这是最最重要的本领!你能有此慧眼,我心甚慰。”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卑鄙军阀 (荒唐道士) 起点VIP2014-12-31 秦汉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命如草芥,中原百姓十不存一。 后世一个灵魂穿越到这里,吝惜中...
-
新闯王 (为爱好裸奔) 17KVIP2014-12-16 历史穿越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 本想置身事外,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