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蒙的贝勒,身边光是护卫就有好几百人,你想怎么做?想成为通缉犯吗?”
看到寂静无声的屋内,俊秀书生终究还是准备提点他们一下,在俊秀书生看来伊凡能够让自己那位同伴活着回来已经很不错。
“陈秀生,不要以为二哥受伤我们就要听你的话,二哥受伤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他这么重的伤而你什么事情都没有?”
汉子身后的一位书生阴阳怪气的说完这一番话,他一直以来就看不惯陈秀生的为人,更看不惯他在小团体中的地位。
他们六个人被成为绥远六杰,粗壮汉子是老大、受伤的是老二、陈秀生排行第五,不过这里面除去受伤的张文远是官家子弟剩下的全部都是草根出身。
好在张文远向来都没有看不起自己的这几位兄弟,在几人家中有困难的时候他也多是慷慨解囊,为此小团体的中心就在张文远身上。
陈秀生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的学识、人品都是几人中最强的,为此他成为小团体中的智囊,绥远六杰的名声有一半是在他的谋划中诞生的。
绥远府学的秀才不多,但是也有六十多名,能够在六十多名秀才中获得如此的称号相当不易,要知道这名号在未来可是很容易获得那些大佬们的看重。
清朝的科举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童生是刚刚考进学宫的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学业有成但是还未毕业的被称之为秀才。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当地衙门发给粮食供养;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但是不多;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成为秀才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也被称之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需要到京城考试,因为在春天举办,因此也叫春试,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举人是候补官员,按朝廷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
这就是为什么张文远如此吃香的缘故,虽然他的那位叔叔只是六品官员,但那不是地方的六品而是吏部的六品,可以说只要他们获得举人的身份,再花钱疏通一番,大大小小还是能够弄到一个县官的。
虽然县令不可能,但是弄一个正九品主簿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这样凭借张文远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小集体中的中心。
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困难,几人都出身草根他们手中根本就没有银两,想要疏通关系都没有前,张文远倒是能够支持一人,但也仅仅是一个人而已。
六人中陈秀生的学识和人品都是最强大,另外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也非常不错,每年府学休息的时候陈秀生都会前往京城帮着张文远的叔叔处理一些政务。
可以说不出意外陈秀生就是张家准备扶持的人选,另外四个人虽然不说但是心中不记恨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为人依照陈秀生的能力也许能够获得贡士,因此这个机会还是让出来比较好。
陈秀生对于自己的学识也非常有信心,但是凡是都有例外,张家之能够扶持一个人,如果自己错过机会那么可是耽误一辈子的大事情。
成龙还是为蛇就看这一次,因此他犹豫再三还是答应张家的帮助,这就导致六杰中的另外四人非常看不惯陈秀生,认为他是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
对此陈秀生也没有解释,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慢慢脱离出这个小团体,现在和他关系密切的只有张文远。
张文远是什么人陈秀生早已经看清,胸无笔墨的纨绔而已,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愚蠢的去挑衅蒙古人,谁不知道蒙古人在满清的地位?
看着一片指责的好朋友们,陈秀生有些心灰意冷的转身离开,而他的身后则是往日关系很好现在却满脸厌恶、咒骂他的好兄弟。
陈秀生此时有些悲怨,他明白自己日后只能靠自己,因为张文远的受伤必定会让他失去张家的扶持,他无法忘记挨打时张文远向他投去的阴毒眼光。
没有原因,只是因为他没有挺身而出,但是他也有他的苦衷,家中只有一个妹妹,如果自己得罪蒙古人,妹妹该怎么办?
不过哪怕是这样他最后还是站出来,并且是恰到好处的站出来,之前如果他出来必定也会挨鞭子,甚至会因为自己站出来的行为让对方认为他在挑衅,到时候也许就不是两鞭子那么简单,蒙古人手中的弯刀可不是装饰。
明知道自己会失去张家的帮助但是他最后还是冒着风险把张文远背回来,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人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
如果那时他能够代替张文远承受鞭刑,陈秀生一定毫不迟疑,张家这些年的恩惠,区区鞭刑他何足道哉?
第八十五章再次遇袭
陈秀生在想什么伊凡不知道,但是此时他却遭遇蒙古之后第二次袭击,八位劲装黑衣人出现在驿站,和上一次袭击相比也许他们没有半宗师级别的高手,但却是一水的一流高手。
对付之前的二流巅峰刺客们付出二十多条性命,这还是在有一千骑兵压阵、他们自乱阵脚的情况下,而现在来到八位一流高手可全部都是经验丰富之辈。
几名一流高手足足杀掉三十多位巡逻的哥萨克骑兵才被刺客们发现,这时候伊凡的手中只有二十余位刺客在手,因此他们虽然已经和八位劲装黑衣人交上手,但是却一直处于下风状态。
这时候伊凡也来到院子中,他的两侧分别是刺客首领和莫日根,在伊凡的前面则是三十多位手持弯刀的蒙古骑兵。
八位劲装黑衣人的身手很高,上下腾挪很是灵活,几位刺客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防御,他们的眼中只有敌人的脖子和心脏。
这是真正的杀手,因为不要命的行为让这八位一流高手有些吃紧,虽然他们一直压着刺客们,但是院子实在是不大,周围陆续过来的骑兵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
从他们被发现的那一刻就代表着他们任务已经失败,本来果断之下还是可以逃离的,但是其中一位却不甘心放弃,因此才会沦落到这一步。
在其他人看来此时很危险的伊凡却玩味的看着这些劲装高手,虽然他们的脸上蒙着面巾,但是从身材和使用的兵器来看绝对不是蒙古人和藏族人。
也许是满人、也许是汉人,但是满人的高手不多,因此汉人的可能性非常高,略一猜测伊凡已经知道来人是谁的指使。
不是伊凡很聪明而是他在满清的敌人实在是太少,如果是在俄罗斯帝国,那么无论他怎么猜也不会猜出想要刺杀他的人是谁,毕竟在那里想要他死的人太多。
当然伊凡也只是猜测而已,真正的幕后指使者是谁还需要待定,就在伊凡思索的时候局势发生变化,房顶之上再一次出现十几位黑衣人。
两拨人并不是一伙,因为当他们看到下面的情况和严阵以待的蒙古骑兵时,这些黑衣人掉头就跑,不用伊凡命令莫日根就对自己的属下做一个收拾。
虽然还没有接触,但是伊凡已经知道那些人比起眼前这八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八位劲装黑衣人轻轻一跃就能够跳到房檐上,而那些人则需要工具。
“踏踏踏!”阿拉伯战马特有的马蹄声开始远去,不时有燧发枪和惨叫声传递过来,听到这些惨叫声莫日根轻轻一笑,因为他明白这不是自己士兵的惨叫声。
十几人的到来和逃跑以及枪响、惨叫声让这八位高手的身形开始缓慢起来,很明显他们已经没有杀下去的打算,逃跑或者投降是他们的出路。
就在这时候在另外一名劲装黑衣人的掩护下,一位劲装黑衣人脚踏一名刺客的肩膀朝房顶上跃去,幸好房顶只有两米多高,再高一些估计就是这些一流高手也需要使用工具。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刚刚约上屋顶的劲装黑衣人鞋底还没有来得及站稳就随着一声枪响掉落下来。
不知什么时候房顶上也全部站立着士兵,瞄准状态的哥萨克骑兵们只等伊凡的一声令下就可以击毙这些罪无可恕的刺杀者。
“如果你们投降我可以饶你们一条性命,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应该是宫里那位安排过来的吧!他这是做贼心虚么?”
相似小说推荐
-
枭明 (纸花船) 纵横VIP2014-11-20 穿越历史 崇祯九年,大厦将倾!汉家儿郎,热血洒尽!杀不尽的仇人头,数不尽的血和泪!英雄血,枭雄志!...
-
乱明 (喻心) 纵横小说网VIP2014-11-09完结身逢乱世,惨遭家门巨变,是提三尺剑斩妖除魔,还是苦苦寻觅万世太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