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肯定是中国人,可你们得明白,人家一辈子就没感受到过战争的气氛,所以,婚姻大事就成了他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他娶的还是个白富美,就更重视了。”秦卫哀叹。他是真不知道中条山这一战,历史书上也没记得写过,记忆里更是空白……而且他跟顾长钧通消息,往往是这边问,那边查;或者那边看着资料,突然发现时间对契,然后赶紧告诉他。可查资料会查烦的,而且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之后,顾长钧迅速适应了一名博物馆馆长的生活,觉得查不查资料其实也应该不会太影响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的情况已经比原先好多了。而且那货总觉得他这么乱搞,指不定哪天就会把自己给搞没了,所以要趁着还“存在”的时候多享受享受生活。而顾长钧越来越不给力,他这个穿越者也越来越忙,还结了婚,自然也就不可能每天都逮着顾长钧问个不停。而且顾长钧最近确实也结婚了,最可恨的,这货渡蜜月的方式居然是环球旅行……能抽空给提个醒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什么?拿国家民族大义去压?指不定那孙子就得造反。
“有事就是有事,是不是你背后那些人发生了什么变故?”白祟禧才不相信秦卫说的,盯着了瞪了半天,终于又开口问道。
“变故倒是没多少,人也还是那些人。”秦卫叹了口气,“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耽误事情也就难免了!”
“这样大的事也能耽误?”徐庭瑶还是不能接受。他曾是二级上将,为人敦厚,在国民政府中颇有人缘,又是老蒋的亲信,所以对秦卫的底细也稍知道一些。其实也不只是他。经过这么长时间,蒋介石等人又总是这么“纵容”秦卫,许多人都猜到了这货背后另有力量。没力量能一下子拿得了那么多矿产和油田么?可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因为争斗就耽误了国家大事呀。
“徐长官你这话问得就有点儿奇怪了。”秦卫笑了笑,“这年头,什么事情不能耽误?”
“这……”徐庭瑶哑然。什么事不能耽误?真要论起“耽误”来,有谁能比得过重庆那位蒋委员长?但凡处事公允一点儿,但凡少胡乱插手几次,中国的抗战形势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地步。中条山战役,说白了就是胡宗南东进引起的,可胡宗南为什么会东进?还不是他老蒋觉得自己的实力够强了,可以反击了,这才点的头?可这一点头,把整个中条山十多万条性命都给“耽误”了。而且,明知道中条山指挥散乱,面对强敌抵挡不力,也依然扣着卫立煌不放……这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耽误”么?
“算了,不说这些……你的兵什么时候能到?人家可是要咱们收复北越,甚至是广东呢。”白祟禧又在一边没好气儿地说道。
“不急。”秦卫摆了摆手,“先把35集团军撤回来的部队压到桂越边境,让寺内寿一不敢撤兵再说。”
“那到底还有多久?太久了,上面会不高兴的。”白祟禧朝着天花板翻了个白眼儿。
“不高兴是种病,得治。”秦卫咂了咂嘴,“你们看咱们把多田骏给宰了,先给大家伙儿出口气怎么样?”
第428章风波
“要杀我?”
太原。
一直把胡宗南所部全都撵出山西地界,多田骏和筱冢义男终于有空歇会儿了。两人都很骄傲,也很兴奋……这一战,他们打出了大日本皇军的赫赫“雄威”,一举把华北最强大的两股**给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尤其是中条山卫立煌部,此战之后几乎等于彻底消失。这对整个日本的侵华战争而言都是一场难得的大胜。尤其他们还是在占尽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的绝地大反扑,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两人相信,自己这一战应当会被记入战争史册,成为一个经典战例。而他们也都在满怀信心地等待着来自大本营的嘉奖,尤其是多田骏,他不仅要嘉奖,还希望能获得梦寐以求的大将军衔。……对他们而言,形势几乎是一片大好。
可偏偏就在这个喜庆的当头,有人给他们找不自在。
远在天南的广西传来消息,有人要杀了多田骏。据传说,放话者是秦卫!
“他以为他是谁?”
一如所有被秦卫“搞”过的那些日本将领,多田骏气怒如狂。他也不能不气,任是谁在刚刚立下了泼天的功劳,正等着上面嘉奖升官的时候听到这样一个传闻都不会高兴,何况他还不是一般人,他是指挥着几十万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司令。
“多田君,还是小心些。传闻秦卫手上有一支极其神秘的情报组织,而且精于刺杀,您是我们华北方面军的首脑,万万不能有失。”筱冢义男在一边叹道:“毕竟,帝**队在他手上损失的将领已经不只一个了。”
“筱冢君你这是什么意思?以为我是杉山元吗?”多田骏更加恼怒起来。别看他是杉山元的继任者,可他跟杉山元根本就不对付。甚至一向都很瞧不起那个“傻瓜元”。身为一名中国通,他其实也是土肥原、坂垣征四郎等人的“盟友”,在对中国的战争认识上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先前的“不扩大派”!
还有石原莞尔,多田骏曾在“七七事变”后被其推举为参谋次长,两人交情可谓不浅。而那个时候的多田骏基本没有在陆军中央任职的经验。所以,对石原莞尔的推荐他是十分感激的。加之两人观点又一致,所以他当时跟时任陆军军务科长的柴山兼四郎一起支持石原的不扩大方针,认为对华战争只能消弱对苏战备,打下南京后。还一贯坚持跟蒋介石议和。不过因为受到杉山元和外相广田弘毅的反对,他的观点并没有被政府接受,尤其是在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的宣言之后,和谈也就彻底没戏了。
而在中日和谈大门关闭之后,多田骏又多次对战争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并且也大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所以,虽然只是一个中将。可他在日本陆军中的名声很大。并不比其他人小。阿部信行组阁的时候,甚至还希望他能出任陆相一职,可惜天皇裕仁似乎看不上他,派阿南惟几去找了冈村宁次,问冈村宁次愿不愿意当陆相,结果冈村宁次说自己想呆在战场上。再之后,这厮就在南昌会战中被秦卫派出的空降兵活捉。而冈村宁次不干,似乎可以轮到多田骏了,可裕仁还是不找他。偏偏内定了侍从长出身的畑俊六……而多田骏屡次升官无望,上面也给了个“安慰奖”:接替杉山元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而紧接着,就在他接任后不久,替裕仁前往武汉“督战”的杉山元和山下奉文两人又被秦卫派出的轰炸机给灭了。
不过这都跟多田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执掌华北方面军以来,多田骏深刻意识到**抗日根据地对日本在华北统治的威胁,于是大搞“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密集分割,使得八路军的回旋余地大为缩小。只不过以前他的主力不是要支援被傅作义压着打的冈部直三郎,就是要看住卫立煌驻扎的中条山,也只能“囚”,而不能“打”。不过这一回被胡宗南一激,他拼了命,没曾想居在把局面给一下子扳了回来。
当然,多田骏之所以能轻易在中条山取得大胜,也不是侥幸。一则是有胡宗南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中条山方面根本就没有防备;二则,就是他早在继任之后就开始谋划着对付中条山上的**。中**队呆在中条山里,那里不怎么产粮,只能贩卖,而**劣习太多,在贩卖粮食的同时顺便还贩点儿烟土之类,这样一来,各色人等就都聚集了起来……而几十万大军聚集,需求量巨大,所以中条山一时又成了经商之地。可只要有人经商,就会有人口流动,日本奸细自然也就可以轻易混入。此外,为了对付卫立煌,多田骏早早地就对主力部队进行过山地战的强化训练,并且事先清扫周边为突袭做好了准备。可以说,中条山战役对**而言是一场突然间暴发的战争,对多田骏来说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必打之战。
多田骏率领援军进入山西之后就直扑中条山,可又有谁知道那个时候他的特种兵就已经空降到了中**队的指挥部旁,正秘密地潜伏着?开战不到一个小时,中**队的指挥系统就已经瘫痪,各部各自为战,面对有组织的日军自然就毫无还手之力。何况中**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会有一场血战,连军队上层都没有想到,下层部队更是没有任何应战的准备。面临黄河的一面,渡口工事没有加强不说,令人匪疑所思是,竟然粮食都没有储备够。以至出现了远途来袭的日军兵精粮足,而守在自己阵地上的中**队被围后出现“断粮三日”绝境的咄咄怪事!饿你三天,那连“大刀”都提不起来了,部队如果再不一触即溃,那岂不是要逆了天了?
三天打败了中国两个集团军,连屠掉的俘虏在内一共杀了十多万人,多田骏其实并没有这个本事。中**队。其实全是败在自己的麻痹大意、准备不足上。
可这种事会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多田骏却绝不相信自己也会遇到。
“只要我小心在意,区区几个杀手,能奈我何?我就不信他秦卫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长着三头六臂!我不是杉山元,更不是冈村宁次,更加不是他杀掉的那些汪精卫手下的傀儡。”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极品富商 (薪愁龙儿)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 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明末烽火 (水木四) 起点VIP2014-06-01 鸟过留声,人死留名。男子汉大丈夫要么是名传千古,要么就是遗臭万年,怎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