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秦卫希望能够通过廉政公署的调查,逐渐地将政府的触角渗透到社会上的各个方面?”蒋经国没有自己老子想得那么多,他琢磨了一下,小心地报出了自己的猜测。
“有可能吧。”蒋介石随口说道:“不过秦卫这个人心眼很多。有时候看着他是这个意思,有可能就是为了别的目的。你要是真的愿意过去,要多看多听多学,少说!”
“是!”蒋经国挺了挺身体。
“真愿意过去?”蒋介石看着他问道。
“秦卫能在短短两年升至上将,必有过人之处。儿子也想去跟他多学习学习。”蒋经国正色道。
“你能有这样的心思就很好。”蒋介石很欣慰,“秦卫这个人貌似轻佻嚣张,实则做事极为小心。凡事必谋而后动,没有十足的把握就绝不会轻易下手……最重要的,就是他眼界很宽,看事的高度和深度也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连白祟禧和薛岳都在这方面自愧不如。这些都值得你好好学习。”
“父亲请放心,儿子……”
“报告——”
蒋经国正要向老蒋表示自己的决心,可才说了一半儿不到,就被门外一个响亮的声音打断了,他正打算去开门看看,老蒋却好像已经知道来者是谁:
“进来。”
“父亲,大哥!”
进门儿的是一个帅哥,笔挺的军装说明他是一个军人,挺拔的军姿更证明他应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他称呼老蒋为父亲,称呼蒋经国为大哥……虽然他长得跟这父子俩一点儿也不像。
“是纬国啊,你好!”蒋经国朝来人笑着点了点头,有些亲近,又有些疏远。
“你回来多久了?”老蒋却没有那么客气,先看了蒋纬国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才又问道。
“报告父亲,我回来已经一个月了。”蒋纬国挺直着身子,正容答道。
“你在德国做得很好,没有给父亲丢人。”蒋介石点点头,又赞许地看了一眼这个二儿子……蒋纬国在中德合作期间去了德国,之后在德国入伍,再之后竟然还参加了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要不是德国突然跟日本结盟,说不定现在还在德国服役呢。可就是这短短的一条履历,就已经让蒋介石极为满意了。全中国有几个人能去经历一下欧洲的大战?而且还是亲身经历那场著名的战争?他蒋介石的儿子就经历过!
“那只是儿子的本份。”蒋纬国没有自满,也不敢自满。他就是那场战争中的一个小兵罢了。再者,别看老蒋现在对他好像很满意,如果他敢稍露狂态,立码那拐杖就得抽过来。他们蒋家可不是孔家,家教很严的。
“你前段时间给我说想尽快进入军队,最好是到前线去……”老蒋又道。
“是。儿子希望能为国杀敌!”蒋纬国又是一挺胸膛。
“这件事我也问过一些人,不过前线部队可没几个人敢要你。”老蒋苦笑道。
“父亲……”蒋纬国脸色一黯。他当然知道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可身为一名军人,在这个时代却连场仗也没打过,得多丢人?他可不想被别人说成是二世祖。
“别急,”老蒋摆了摆手,“虽然没几个人愿意要,可有个人却还是愿意要你的,而且还是重任,只要你愿意,过去之后就是一师之长!”
第415章懒得不想动弹的中共
“师长?”蒋纬国一愣,可接着却连连摇头:“父亲,我……不是儿子谦虚,我……我现在恐怕还指挥不了一个师。”
“你确实指挥不了一个师。”老蒋叹了口气,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现在就能指挥一个师,可他也知道,如果蒋纬国现在敢应下来这个师长的位子,他立即就会揍人……蒋家人不愁当官,更不愁当大官,可这当官的步子不能太急,更不能自不量力。不然很快就会被下面的人给顶翻,而这对领袖家庭的权威也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再者,蒋纬国在德国的时候也就是个小中尉,顶了天就是个连长,一下子去指挥一个师,这么大的步子,很容易扯着蛋的。
“父亲,纬国其实还是很有才能的。而且他还有装甲作战的实际经验……就算当不了师长,也可以先从团长干起呀。”蒋经国在一边说了句好话。
“团长?……应该还行吧。”
蒋纬国感激地看了一眼蒋经国。虽说他跟这个大哥就小时候处过几年,长大后就没见过几面,可这个大哥还真是挺为他好的……团长啊!听说**一个团也有好几千人,怎么说比自己当初带着那么一两辆装甲车要威风的多了吧?蒋纬国一时沉浸在了指挥千军冲锋的畅想之中,不知道几十年后,他在台湾当了十四年的中将,眼看着马上就要因为到了期限而被强行退役,他大哥、时任台湾“总统”的蒋经国却始终没有开口给他升军衔的意思。最后还是他自己想了办法,故意穿着军装去见宋美龄,引起了宋美龄的注意,让宋美龄以母亲的名义给蒋经国提了提,这才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上将。获得了终身制的军衔。
“一个团也不是那么好带的。不过这个师长你还是可以干一干。”蒋介石同样也不可能知道以后的事情,他现在跟蒋纬国一样,也很满意蒋经国的态度。兄弟嘛,就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帮衬。而且蒋经国的提议也很适中,因为他原本的意思也就是让蒋纬国先当个团长的。不过现在这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也只能改变原定计划。
“父亲,一个团都不好带,您还让我去……当师长?”蒋纬国表情怪异。他都想摸一摸老蒋的额头,看有没有发烧了。因为这话听着怎么都像是驴唇不对马嘴。
“是师长。不过不是前线部队。”老蒋轻哼了一声,“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啊?”蒋纬国再次一愣,继而大为惊慌,“父亲,您、您让我去开荒种地?”
“种地开荒又怎么了?朱元璋为什么能夺取天下。建立明朝?就是因为他‘高筑墙、广积粮’,为日后的征战打好了基础。杨杰是当代的军事大家。跟蒋百里和白祟禧齐名的人物。他都能埋下头去种地开荒,你为什么就不能?你能跟在他手下当兵,应该觉得荣幸!”蒋介石斥道。
“杨杰?”蒋纬国眼都直了……他才回国一个月,还真不清楚杨杰去种地的事情。可身为蒋介石的儿子,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杨杰?他还没去德国的时候,杨杰就已经是军界有名的大家了。
“父亲。我和纬国……都要去云南?”蒋经国也发现事情不太对劲儿了。他被秦卫要去了,蒋纬国被杨杰要去……俩兄弟都要去云南?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鬼吧?
“这是人家的要求,对你们也有好处,我干嘛要拒绝?”蒋介石反问了一句。蒋经国的问题他早就想过了。还专门找人商量过。可就凭驻扎在昆明机场的俞济时,昆明城外的关麟征,有谁敢在云南找他儿子的麻烦?秦卫这招,摆明了就是想借他蒋委员长的“势”,好方便推行那什么行政改革,同时在跟云南当地势力产生矛盾不好办的时候,拉蒋经国出来分担压力;至于杨杰,估计是想把蒋纬国当打手……生产建设兵团四处开荒种地,本就容易得罪人,一般也弄不好什么好地,有了蒋纬国,这些问题也就不算什么大问题了。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几个目的,他也不会同意把自己的儿子弄过去被人利用……他之所以能够同意,还是因为秦卫在电报里告诉他的:廉政公署将兼管学生观政事宜,如果弄得好,公署署长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云南当地的学生领袖!而这,才是他最不可推托,也不愿意推托的原因所在。
**************************************************************************
“好山好水好地方啊。”
乌兰巴托……当然,现在这里已经被重新改回了原名:库伦。
站在城市中间的色博勒河边儿上,好不容易得到了一点儿清闲的**等人重新聚到了一起……从延安搬家开始,这还是他们头一回聚得那么齐。
“我现在只在想啊,长征的时候咱们要是能有这么多飞机,就不会牺牲那么多的同志了。”张闻到看着河水不住感叹。这段时间他恍如作梦……直线都有几千里的距离,偌大一个延安,居然说搬就搬,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搬得差不多了。这可是十几万的人和物资。从当初的中央苏区到陕北,直线距离也就是这么点儿了,可他们愣是绕了两万五千里,三十万人最后也只剩下了两万……飞机,全是飞机!抬头看看天空,看看天上依旧在不停地飞来飞去的铁鸟,他的眼神之中全都是渴望。
“要是当初咱们也有这么多的飞机,又何必要跑?就该轮到咱们追着他蒋介石的屁投撵喽。”**也在看飞机。他这大半辈子都没享受过什么好的生活,别说飞机,连汽车都没怎么坐过。艰苦的生活让他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承认工业的力量。单只靠人,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把延安的人和物都搬到库伦来?
“派去勘探的同志已经发回了电报,扎玛尔地区确实有黄金储藏。还有东南的色尔格林苏木,也有黄金……”陈云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脸上却难掩兴奋,“还有这附近的图拉河,那简直就是一条金河啊,沿河都可以淘取沙金……比起延安来,这儿简直就是个金窝窝呀!”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极品富商 (薪愁龙儿)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 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明末烽火 (水木四) 起点VIP2014-06-01 鸟过留声,人死留名。男子汉大丈夫要么是名传千古,要么就是遗臭万年,怎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