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如今陛下一统中原。天下渐定,外间蛮夷也是逐渐臣服,然鼎定中原不可无政。臣乃愚钝,本不应妄议朝政大事,然见天下无政心中焦虑故而宿夜忧思,得此一政,请见陛下,陛下若能阅之。臣为甚幸。”
“长文乃我朝重臣,所言也是有理,朕本意是为天下初定,不易大动,故延汉制。然,汉制本不全,不然也不会因此而失天下,让我中原百姓陷入水火之中,如今长文既然有所思,吾必细思之。”
陈群所上奏的不是其他。的确正是九品中正制。
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具体是如何,卫涛却是不知道。不敢陈群所上奏的这一份九品中正制却是明白,的确是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
其他方面自然不用多说,重点乃是将人才分为九等,其中的依据包括方方面面,本人的才能,容貌都在其中,不过最是重要的一条乃在家世。
无有家世者不得六品往上,越是往上家世的要求就是越高,若是前三品,更非是顶级大族不可出也。
而且还不止如此,品级还是与官职大小有关,品级越高能够获得的官职越高,达不到品级就无法是任官。
至于不入前三品者,更是没有能够进的中枢的可能。
这样一来,整个朝政可以说就是与世家所占据,哪怕是寒门有才之士,也许可任官职,但却是小官小吏,除非他是能够将自家转变为世家,以诗书传家,历经数世积累,最后方是可得也。
这就九品中正制,本来卫涛心中已经是有所准备,但在仔细看了之后依旧是为其所惊叹。
是的,是惊叹,在卫涛看来,这其实的确很是精妙,尤其是陈群在其中所言更是如此。
的确,正如陈群上书所言,天下精英者大半在世家,而且是在这个时候,更可以说所有精英全都是在世家。
而且世家子弟固然是纨绔,固然是有贪污受贿,但寒门子弟同样也是如此,而且一旦真是如此,那么其危害更甚于世家子弟。
如此一来,的确不可不慎。
的确,卫涛手中也是有着科举,但诚如是言,科举选人,其实也多是在世家子弟当中选,那些寒门中人有多少能够凭着所谓之才学达至于如此?
“也许全盘的九品中正制不可,但若是能够加以融合改造却未必是不可。”
一阵沉吟之后,卫涛却是如此所想,当然这不意味着是卫涛向着天下世家投降,毕竟世家的意思很是明白,就是要占据朝廷所有职位,并且能够世世代代保持下去。
而卫涛却是要行平衡之策,不仅是因为要给寒门英才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要使权柄行于天下,自然就是需要是有平衡。
一味的依赖于大族,久而久之,就可能是给他们以上位取而代之的机会,到时候又是免不了一场中原大乱,相互争夺,卫涛自不允许是为如此。
至于不用世家,那完全是愚钝之策,讳疾忌医之法,卫涛还没有昏庸无道,自然不会如此行事。
“传令陈群、周瑜等等大臣立即前来!”
在得一番细细思量之后,卫涛就是将自家麾下最为重要的十多位谋士前来,不得不说,细细一算之下,也许他们初出跟随自家之时,也有过贫寒,但在不知不觉之中,这些人的身后已经是变成了一个个世家大族,而且就算不是最为顶尖,但实力也不容小觑。
“其实就算如今的卫家又何不是如此?所谓打压世家就是在打压自身,怎么是可能?当然任由其向国家随意伸手自然也是得不可,绝对没有是说任由世家掌握朝堂的道理,纵然我知没有万世之国朝,但给予世家掌朝政,又确实可行?”
自言自语到了最后,卫涛却是露出了淡淡的讥讽之色。
很快,十多位重臣齐齐是来此,见礼过后,随着卫涛的命令,就此分列而坐。
“今日长文之上书,朕已是阅见,而后细细思量,朕之本意非是如此,但在深阅之后想法却是有所改变,今日将诸位谋臣请来,正是为商讨我朝万世之策也!”
听到卫涛这开门见山的话语,包括陈群在内所有人都是有些面面相觑,却是感觉到卫涛这一次变易太速。
跟随卫涛日久,他们自然知道卫涛本身也是心坚志毅之雄主,这样的雄主本不应当容易改变心意才是。
“不知道陛下如今当是准意如何?”
这个时候,哪怕陈群是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但也不好是开口说话,却是由着那周瑜开口,无论如何,周瑜开口总是多了一些缓冲。
“长文之策,我等其实也知,也许其中是有不当偏颇之处,但亦算得上是上佳之法,家国天下,但凡为人,当先及家、及国,方可及天下也。世家也罢、寒门也好,莫不是如此,反过来而言,若是已及国、及天下,必定也会是及家也!只是凡事当有度,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
这其实就是周瑜在为陈群之策做得解说,其他谋臣也多是微微颔首赞同。
“不错,却是如此,不过此策只分世家、寒门,却非为定分人也。人之才能有高下,然则世家之人,哪怕愚钝之人也自比寒门精英高贵,这岂不是为荒谬?”
卫涛微微一笑,却是知道,其实历史上的晋朝多分九品,其实也就是分人,而一开始的官制拓展开去,就是将世家的人立为人上人,而寻常寒门子弟哪怕再是如何有才干,都不被人所重视,不说当官,同样是人也自有高低之分。
这等如此,是为卫涛所不取。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是一并只用世家大族之人,那于国中却是大过也!”
“不知道陛下是有何所思也?”
听到这话,周瑜等人倒也是不急,而且卫涛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大道之理,周瑜等人也是顶级谋臣,自然不会不知道,若依着九品中正制,也许一时之间的确有利于中原鼎定,但于长久而言,却是不利。
周瑜等人都是非凡人,虽然是有家族忧虑,但却不会因为家族之事而耽误国家大事,只是陈群这九品中正制就算是有后患,但也不乏是极为优良之策。
世界上课没有什么十全十美之策,所以对于九品中正制,周瑜等人在一番的讨论之后也还算是赞同。
但也仅此而已。
“如今我是有一法,名为科举,便是广开考场,以孔孟之道以考究其人才干,而后再是以其才干德行而恩官也!”
卫涛微微一笑,见到初听之时人人惊奇之色,卫涛随即就是将之一一道来。
“昔日我与曹操皆是唯才是举之行,可纵然是如此也不能是人尽其才也,不加考验往往是得其才不得其行,我便是初行考究,如今我欲以此颁行天下。天下人以孔孟之道为道,那么我便是考究此孔孟之道也,若是连此也是不能通达,自然是无有为官之能也!不知我此策为如何?”
听到卫涛所言,周瑜等人皆是皱眉深思,他们一听就是明白,此策的确是良策,而且对于世家而言,也未必会是输于九品中正制。
但同样,此法也同样不是完美无缺。
略略一阵思之后,周瑜左右一望还是得开口而问。
“陛下,若如此,若非绝顶之才,恐怕便为无用之儒生矣!而且若行此策,则陛下如何能够保证其中有无徇私舞弊之事也?”
第四百四十六章 国制(下)
国家之中事务繁杂,各种政策更是数不胜数,但真正的关键核心还在于用人为官之上。
所以在天下将定之时,没有人去纠结其他,全都是将注意放到了用人之上,以此可决定未来梁朝只命运也!
卫涛两世为人,以前世之资讯发达,对于历朝历代的政策,卫涛自然都是有所耳闻,甚至后世更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等,也算是了解一二。
不过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卫涛却是不可能全然照搬,尤其是这用人之策,科举能够数千年流传,自然也就是卫涛的首选。
但正如周瑜所言,那两大不足,前者是让吏员欺上瞒下,甚至因此造出了大批的糊涂官员,而后者,则同样是历朝历代,禁之不绝之事,哪怕是卫涛也不可能是保证什么。
这也是卫涛虽然已经知道这是经过历史证明过了的,但也始终是犹豫不决的原因。
而卫涛所言之改变也正是如此,若是将九品中正制与这科举结合起来会是如何?
结果可能会是更好,结果也可能会是变差,但无论如何,卫涛却是明白,在外患暂时安宁的时候,却正是自己最好一试的时候。
五胡乱华已止,但未必不会卷土重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大汉民族实力,让这事情永不可能发生也!
“公瑾所言的确是不差,事情也正是如此也!”
卫涛微微一笑,却是认可了那周瑜所言。不过下一句就此话题一转。直接而道。
“不过此事我却是有所思也。长文的九品中正制的确很是不差。若是两者相结合,虽然未必可绝徇私舞弊之患,但却绝百无一用之儒生也!”
“敢问,陛下是为如何也?”
听到卫涛这话,周瑜等人皆是精神一振,直接齐声而问。
相似小说推荐
-
借天改明 (叫天) 直接穿越到崇祯面前,凭借逆天穿越身份,助其革新朝政,顶住天灾,灭掉建虏,扬威海外!一洗明末历史的遗憾?...
-
黄巾张狂 (艾叶客) 起点VIP2014-09-14 规模浩大的黄巾军大起义,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人称“大贤良师”的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