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济尔哈朗便不再理索尼,仰头看着屋顶,喃喃地道:“大金完了,大金完了。为什么给了大金辉煌,却又转瞬即灭!为什么,为什么...”
这时,从屋外冲进来一个济尔哈朗的亲卫,焦急地向济尔哈朗禀告道:“主子,有明军往这边来了,快走吧!”
济尔哈朗转头看看他,又看了下屋内的其他人,忽然之间仿佛成了一个毫无生气的人。他挥挥手说道:“你们都走吧,遇到明军最好不要抵抗,说不定还能有一条活路。”
“贝勒爷,那您呢?”济尔哈朗的亲卫不肯独自离去,连忙问道。
济尔哈朗没有理他们,面向崇政殿方向,喃喃地说道:“大汗,臣弟无能,没能带走大金最后的希望。”
说完他跪了下去,拜了三拜,然后站了起来,一下拔剑在手,使劲在脖子上一抹,血溅三尺。
建虏八大贝勒之一,皇太极改制清国之后的四大亲王之一,除多尔衮之外,唯一受“叔王”封号,得享满清太庙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就这么死了!
屋内的人其实已经预见到了济尔哈朗要自杀,可是没有人去拦。在济尔哈朗死后,有两个亲卫也跟着自杀而亡,陪着济尔哈朗去了。
其他人则待了一会,便出屋又去逃命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鞠躬尽瘁
最大的一股建虏被算是及时赶到的登莱明军堵在城内后,战事基本就已经结束了。
建虏厮杀了一个晚上加半个白天,情绪大起大落,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又加上对未来的绝望,终于没有了斗志,只要明军出现的地方,建虏就跪地投降。
明军慢慢地,占据了沈阳城内的主干道。接着以科尔沁族为主力,在明军的监督之下,开始搜查小街小巷和民宅,彻底清查沈阳城内的建虏。
整个沈阳城,唯有一处地方还在战斗。不过却不激烈,这地方就是建虏的皇宫所在。
因为大局已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明军便不再急攻。就像猫吃老鼠之前,戏弄一番再说。
所有的明军高级将领,此时已没了他们的事情,这些接下来的工作由底下将士完成即可。对于他们来说,沈阳之战已胜利结束。
他们纷纷向沈阳南门聚集,去向他们的统帅,中兴侯报道。
卢象升和何可纲联袂而至,一见中兴侯,便满脸笑容地恭喜。灭了建虏,结束连续祸害三朝的辽东之乱,此功为开国之后,未有过之大功。
但此次战事的胜利,对于钟进卫来说,意义却远比他们知道的要大。这意味着,哪怕自己这时忽然消失,华夏国器也不可能再被满清窃取了。
对于刚才东门一战,钟进卫感到非常庆幸。否则再被建虏逃走,事后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心力去追击。
他夸奖何可纲道:“亏得你能守住东门,否则让建虏突围成功,以后就是一件麻烦事。”
听中兴侯表扬,何可纲的脸上一红。他不敢居功,连忙道:“侯爷,末将不敢当。建虏之所以能被留下,全亏了登莱军及时赶到。”
卢象升听何可纲这么一说,又见中兴侯望向他,却也谦虚道:“侯爷,下官之所以能这么快赶到,全亏了本次前锋的功劳。他们攻势如火,充分运用已知的建虏兵力部署和火器的优势,巧妙利用建虏的恐惧心理,才得以这么快赶到沈阳。”
说到这里,他又恭喜钟进卫道:“侯爷,四位公子深得侯爷兵法,在此战事中表现最为抢眼。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下官佩服!”
何可纲一听,在一边也连声道:“是啊,是啊,四位公子最先赶到了东门,使得我军减少了不必要的大量伤亡。”
钟进卫听得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对于四小,他悉心栽培,寄至厚望。现在四小没有让他失望,能在此战事中立下大功,作为四小的培养人来说,他当然是很高兴的。
不过他也知道,登莱明军能快速赶到,其统帅的功劳也绝不可能被忽视。也只有在卢象升的手下,四小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才能。
正当他们在说话之时,又有护卫大声报道:“辽东巡抚袁可立袁大人到。”
钟进卫一听,赶紧领着众将,迎了出去。这次能把建虏歼灭在沈阳城内,袁可立同样居功至伟。
如果他不能及时赶到,自己从南门发起攻击,建虏从北门就可以轻松逃走,就没有卢象升什么事了。
说起来,这次进攻沈阳,比事先预计的行动方案偏离了不少。原本根本没想到会这么早就打到沈阳,结果在多方面因素之下,战争一旦开始,就慢慢地不受控制。
明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就没有打过几个像样的大战。而且建虏也刚好爆发了内部最激烈的矛盾,使得明军不得不提前攻击沈阳。
这么一来,比预先约定攻打沈阳的日子提前了。但没想到的是,各路明军竟然都比预定的日子要提前到沈阳,刚刚好及时合围了沈阳,才有了如今的大胜。
所以说,最早赶到沈阳的袁可立,经得起钟进卫的出迎。
但钟进卫没想到的是,袁可立坐在一辆特制的车里而来。他心知有异,连忙问道:“袁中丞怎么了?”
车辆才刚到,边上的阿福见中兴侯面带忧色问起自家老爷,他老脸悲苦,向中兴侯禀告道:“侯爷,我家老爷年前就染了风寒。但为了这次的战事,硬是支撑着坚持了下来。如今...如今...”
“阿福,不要再说了,扶我下车。”一个虚弱的声音从车里响起,打断了阿福的话。
钟进卫根本就听不出来,这个声音竟然是自己去年见到那个爽朗的袁可立的声音。
没想到袁可立竟然带病出征,而且好像现在病得很重,却还是领军提前赶到沈阳。钟进卫连忙劝道:“袁大人不用下车,好好休息为要。”
当年是卢象升去传旨,请袁可立出山的。现在见他病得很重,也连忙劝道:“袁大人,您身体有恙,让手下将领领军就是了,该保重身体为要。”
阿福一听,连忙替老爷辩驳道:“要不是我家老爷盯着,关宁军能这么快到沈阳么,要不是我家老爷盯着...”
这时,车里响起了一阵咳嗽之声,打断了阿福的话。
钟进卫发现阿福听到这声音,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心中一震,袁可立的病情,怕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过了好一会,咳嗽声才止住,车里又传出了袁可立虚弱的声音:“阿福,快扶我下车,让我再看一眼中兴侯。此生得以无憾,能含笑九泉,我定要当面致谢。”
车边的明军高级将领没想袁可立说出了诀别的话,心中更是吃惊,连忙都拿眼望向阿福。
阿福知道他们看他是什么意思,点点头有点悲凉地道:“老爷病重,怕是不行了。”
钟进卫一听,当即要上车看望袁可立。但还是被阿福拦住了:“老爷得的是伤寒之症,怕会传染,侯爷别上去。”
钟进卫听了并没有露出避之不及的意思,袁可立原本已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却因辽东战事重新出山,之前已生过一次重病,却还坚持在对虏的最前线。现在更是身体有恙之下,却还亲自领军出征,保证了此次战事的大胜。如果自己因怕可能的传染,而有嫌弃之意,那就真得说不过去。
但袁可立也在车里坚持,不让钟进卫上车。而阿福也不想老爷下车,能在温暖的车里多待一会是一会。最后就开了车窗,满足袁可立的心愿。
透过车窗,钟进卫看到袁可立形容枯槁,怕真是不行了。心中一疼,眼睛不由得红了。袁可立,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七百七十二章高瞻远瞩
“袁大人…”钟进卫一时说不出话来。此时的他,颇为感慨。
不管哪个朝代,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一群为国为民,一心为公的人在奋斗着。
这些人中,有的在历史上留名了,但更多的却不为世人所知。有的抱憾终生,有点却了却夙愿。不管如何,这样的人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中兴侯,你还年轻,皇上也还年轻,下官相信,以后大明将在你们的手中,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袁可立仿佛没有看到钟进卫脸上的一丝悲意,笑着称赞道。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猛烈地咳嗽,让人听得格外的揪心。阿福早已上了车,尽量去帮着袁可立缓解咳嗽。
等车内的咳嗽声好不容易缓解了下来后,钟进卫带着敬意问道:“袁大人,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事么?”
车厢内的袁可立听了,沉默了一会后,在阿福的扶持下,又出现在窗口,笑着对钟进卫道:“下官最大的心愿已了,不过倒也有最后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那些老对手。”
或者是英雄所见略同,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传令兵疾驰而来,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奴酋皇太极负隅顽抗,说只要见一见侯爷,他便投降。曹将军请侯爷示下,是否不管其要求强行攻击?”
曹文诏负责那边的指挥,这奴酋的要求涉及到了侯爷,就不敢私自处理了。
钟进卫看看车窗内的袁可立,见他露出希望的神情,便吩咐道:“暂停攻击,我一会就到。”
相似小说推荐
-
宋王 (尹三问) 起点VIP2014-08-06 王者,帝王也! 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 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 万里山河,风云已动;美人...
-
周氏三国 (朝盖) 起点VIP2014-08-06 入室醉卧美人膝,醒操兵戈争霸权 这里有,名臣,名将,明主。 这里有,兵戈,铁骑,伐谋。 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