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扫视了一圈蒙古诸部首领,然后豪气地说道:“蒙古一向是我大金的盟友、兄弟,你们的喜怒哀乐,我大金都能感同身受。这次不少部族损失惨重,特别是敖汉部和扎鲁特部。你们挂念草原上的家人,朕都能理解。因此,朕决定,先放过明国一马,待蒙古兄弟们休养生息后,再来关内和大金共富贵。”
蒙古诸部首领一听,面面相觑,不管是刚才热血的首领还是转变想法,准备再跟着大金捞一票的首领,都是等着皇太极带他们进攻明国京师,再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京师的,没想皇太极反而来了个大转折,不打了。
“大汗,就这么放过这个明国内乱的机会了?”有一个蒙古部落的首领忍不住问道。
皇太极看着这个首领,深情地说道:“为了蒙古的兄弟,为了草原上翘首以待你们回去的家人,朕决定放弃这次机会。”
“那不是很可惜么,要不…”另外一个蒙古首领叹息了下,还想再和皇太极讲讲,他们蒙古人应该能克服暂时的思乡之情。
皇太极直接伸手一按,把他后面的话给按了回去,然后轻蔑地说道:“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大金军队天下无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下次来照样打得明军屁滚尿流,望风而逃。”
蒙古首领们听皇太极这么一说,回想大金军队的野战无敌,还有最近滦州的归降,不由得相信皇太极的话,纷纷表示下次大金还来关内的时候一定记得通知他们,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皇太极,回去准备收拾东西回草原。
皇太极打发走了这些蒙古人后,就召集女真头目开会。
在会上,他先是传达了明国京师发生的事情,然后把范文程说的那些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话语中做了倾向班师的诱导,然后征求与会人员的意见。
皇太极是有把握的,所以之前打发蒙古仆从军回草原,也没有事先和自家将领商量。
果然,他的征求意见刚出,很大一部分头目马上提出班师回辽东。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一堆,现在抢足了东西,又碰了几次壁,早就想回去了。
其他原本还有点留恋关内的人一见这么多人都提出班师,也犹豫着先回去一趟。
所以接下来的议题很自然地就转向什么时候回去,如何回去。
皇太极就先把他的想法说了,班师没问题,但在长城防线打开的缺口不能就这么丢了。
建虏头目们入关之后,对京畿之地的繁华是大开眼界,自然是想再多来几次的,所以都赞同皇太极的说法。
然后皇太极说出了他的担心,这些城池要守住,必须留下来的部队能打能守才行。而大金军队就擅长野战,而不善于守城。这点也是与会人员的共识。
皇太极马上就说出了他的打算,守城是汉人的专长,正好有不少投降过来的汉官可以用。如果再加上一支大金军队的话,就能进可攻,退可守,万无一失了。但要统领这么多城池,要负责关内钉下这颗钉子的重任,既能统领大金军,又能让投降过来的汉官没有异心,就必须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来留守。
皇太极这么一说,那么人选范围就缩的很小了,大金国目前最位高权重的就是八大和硕贝勒。而这八大贝勒中,四小贝勒的年龄还不足以让所有人放心,目标自然就只有四大贝勒了。
皇太极是金国大汗,肯定不能留在这里的,那么就剩下三个人员备选了。
这三个人中,代善打了几天昌黎,都打不下来,威望有损;而莽古尔泰的xìng子鲁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皇太极的引导之下,很容易就确定了留守关内的人选,二贝勒阿敏。
接下来皇太极说了先把蒙古人送走,以免碍手碍脚,然后大金军再四处出动一次,再掠一些人口,由大军押回辽东。
走的时候不捞一把,不是建虏的xìng格,所以与会人员都同意了皇太极的安排,散会回去准备,只等蒙古人一走,就准备开抢。
皇太极很满意事情都如自己所料,既解决了大军班师的各项事宜,又把三个和自己作对的贝勒留了一个在关内,到了盛京对付剩下两个贝勒就容易多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鼠疫
013-12-05
钟进卫果然没有料错,水泥厂来报喜,正是因为新式琉璃实验窑烧制出了玻璃。
从此以后,玻璃不再是西洋人的特产,有国产玻璃了!
钟进卫马上让工匠们在水泥厂边上重新建几座大型的玻璃窑,以应付后续对玻璃的需求。
另外,这座实验窑也要继续烧制玻璃,制作各种玻璃成品。
琉璃和玻璃的区别,其实只是烧制温度的不一样,其他差别不大。以前烧制出来的琉璃多用于建筑装饰,因此建筑装饰用的玻璃成品制作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之前的时候,钟进卫已经画过一份玻璃制品的图案给琉璃工匠们参考,方便他们能做出类似的东西。
现在想到银行马上要开建,就让他们先试着做平板玻璃。
对于现在这阶段的平板玻璃,钟进卫的要求并不高,能多大就多大,先做一批出来用于银行窗户用。等技术成熟后再尽量往大的方向做,可以有很多用处。
钟进卫还想起现在军中望远镜的紧缺,五千骑军中竟然没有一架望远镜,让他大感意外,因此他让工匠同时制作望远镜,以提供对虏作战用。
望远镜的制作原理,现在大明的工匠都已知晓,京师这里也有好几个熟手,能磨制镜片。因此做望远镜没有技术难题,只是倍数的高低而已。
钟进卫当场也考虑了显微镜,但考虑到现在琉璃匠在前期的情况下,既要熟悉玻璃制作又要做自己刚布置的任务,就没有再提出这个显微镜的要求,等过段时间再要求他们来实验显微镜好了。
钟进卫激动之下已经说了一大堆要求,让一边的书办好一阵忙碌,终于都记录下来后,他就和安贵义一起前去觐见崇祯皇帝。
现在几个监察部门在进行改制,各项工作和头衔什么的都有变动,难免要让内阁、崇祯皇帝来决定一些事情,因此,崇祯皇帝很忙。
但他听说钟进卫来找他,还是抽出了时间在文华殿接见钟进卫。
当崇祯皇帝一听说玻璃试验成功了,很是欢喜,大明终于也有自己的玻璃了。
钟进卫看到崇祯皇帝的笑容,就趁机表扬道:“陛下,水泥厂那边真多亏了安公公,要不是他,前些天朝局瘫痪的时候,还真会耽搁进程。”
“朕知道,难得是个干实事的奴婢。”崇祯皇帝点点头赞同,站钟进卫后面的安贵义一听,连忙跪下谢恩。
“你去,好好办事,朕记得的。”崇祯皇帝对安贵义说道。
能让皇上记住自己,这是宫内奴婢的最大梦想,安贵义心中狂喜,唯唯而退,也多了一份对钟进卫的感激。自己先报与中兴侯再一起见皇上,果然是明智,比自己单独来见皇上更有效果。
因为玻璃的烧制是中兴侯提出来的,如果安贵义自己过来报这个喜讯的话,皇上自然就想到中兴侯的功劳,而不是他的付出。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安贵义才会主动先给钟进卫去禀告,他知道钟进卫一定会提他的功劳,现在他的小算盘打成功了。
等安贵义退出文华殿后,钟进卫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玻璃的意义不但在于我们大明实现国产了,而且这玻璃与水泥一样,是一个军用、民用,甚至比水泥还重要的一个最基本的原料之一。”
“哦,钟师傅快说给朕听听。”崇祯皇帝有一种捡到宝的感觉。
“第一,这玻璃能制作望远镜,用于军队侦察之用。臣知道以前也有,但成本太昂贵,不能普及。可现在我们自己有玻璃了,就能做很多出来,不但军中将领可以配备,就是去侦察的夜不收都可以配备望远镜,有利于情报的收集。”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是一个好处。
“第二,玻璃用于建筑,它透光不透风,是替代眼下窗户纸的最好材料,应该会有不少人家会用,还可以做成各种透明器皿,是以后国企的一个生财之源。”
崇祯皇帝最喜欢听这个了,能来钱的都是好东西。
“第三,用于医学领域,化学领域的实验器皿所必需的材料。”
“钟师傅,朕之前没有听过这个,还请详细解释下。”崇祯皇帝听到两个新名词,就开口说道。
“陛下,这医学领域,在臣的家乡,分为中医和西医两大类。臣以为,这两类各有擅长,能互补长短。”钟进卫解释道。
“钟师傅,何解?”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郎中还分两大类,有点好奇。
“陛下,我们大明的医生主要是讲望闻问切,讲究yīn阳调和,以草药,针灸等手段医治。但西医则不同,它更注重细节,会以各类已发生的具体事物作为治病的参考依据。比如病毒,细菌等...”
“钟师傅,朕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崇祯皇帝听得一头雾水。
钟进卫知道介绍一样新事物,涉及到的新概念太多了不好讲,稍微想了一会,才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我们看到的任何东西,把它放大看会怎么样,比如说水。”
相似小说推荐
-
宋王 (尹三问) 起点VIP2014-08-06 王者,帝王也! 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 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 万里山河,风云已动;美人...
-
周氏三国 (朝盖) 起点VIP2014-08-06 入室醉卧美人膝,醒操兵戈争霸权 这里有,名臣,名将,明主。 这里有,兵戈,铁骑,伐谋。 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