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一边shè,一边心里暗骂,沾满鲜血的猪手,让你露,露一只,shè一只。
建虏的弓箭手过了一段时间后反应过来,这和以前攻城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城头明军的招呼重点。于是,就脱离了盾牌的保护,奔近城墙,开始瞄准垛口shè箭。
距离一靠近,准确率就上来了,不时的有箭从垛口处shè上城头。
罗霄专门shè扶着云梯的建虏手,让云梯不能保证平稳,以致其他建虏不能登云梯。有个建虏弓箭手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专门盯住罗霄所在的垛口,估摸时间后,一箭shè了出去。
罗霄刚搭箭到弓上,闪到垛口,准备shè箭,就被那建虏偷袭得手,一箭shè到了胸口上。
他直觉胸口传来一阵巨疼,后退几步跌倒。
边上的同伴一见,连忙把他扶了下去,由后面的民夫接手。
箭楼上的命令已经传下来了,分出部分弓箭手和火枪手打建虏弓箭手。皮薄,防御差,好下手,也能减轻城墙上乡兵的威胁。这么一来,建虏的弓箭手也有了伤亡。
鳌拜在后方看的很憋屈,明军这种防御,对于只有云梯的大金军来说,就像狗咬乌龟,无处下手。
他一带缰绳,就开始往前冲,准备自己去攻城。
第一百八十八章昌黎第二战结束
济尔哈朗一看他的架势,连忙喝住了他。要是他出了差错,回头不好向大汗交代。再说,凭鳌拜再武勇,在这种情况下也没多大用处。
济尔哈朗心知再打下去已无意义,就下令鸣金收兵。
鳌拜心里憋着气,战事已完,他又不想见到阿巴泰,就向济尔哈朗告辞,直接回去禀告大汗了。
昌黎城内,又响起一片欢呼声,不管地位高低,都在相互庆祝。
县令左应选看到木排上插着不少箭支,应该有许多还能用的,心中一动,吩咐城头的乡兵齐声大喊:“谢鞑子送箭。”
城头上的乡兵喊了几声后,城里的百姓也跟着一起喊起来,汇聚起来的声音,声势颇为浩大,远远地传了开去。
建虏也是知道三国中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济尔哈朗懂汉语,听到城里的呼喊声,心里更是郁闷,怏怏不乐地回大营而去。
左应选很满意今天的战事,还没有用到杀手锏,就扛过了这一波攻城。
还是老做法,传令各处头领,回县衙议事。
再说罗霄被送到城内后,推开扶着他的人,用力把箭拔了出来,箭头并没有血迹。
他把特制的外衣脱了下来,是一件薄衣服,临时赶工出来的土盔甲,重要部位都缝着瓦片,瓦片当然是已经碎了。
然后他又把自己的厚衣服拖下来,从里面又掏出了一张瓦片,也碎了。这是他看到城墙上加装木排后,估摸着垛口高度,自己在可能的身体部位加上去的瓦片,没想还真用上了。
罗霄伸手进去摸摸胸口,好像是被箭头撞肿了,不过没关系,过些天就好了。周围的民夫见罗霄给自己用了双层保险,还真起到了作用,不由得都给他恭喜。
县衙大堂,也是一片喜庆。战后结果也统计出来了,共牺牲五人,伤七十三人。伤亡率比第一次都少好多。
县令左应选把情况介绍完之后,总结道:“今rì大部分伤亡,皆是木排没有固定好,被建虏或砸或劈掉落后导致,因此,各位所负责城墙的木排务必检查加固。”
乡绅们纷纷答应,这加固花不了多少jīng力,但不管是伤到人还是死了人,不但感情上过不去,抚恤的银子也会如流水一样散出去的。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如事先用心加固木排来的划算。
万人杰忽然站起来,说出他的担心:“县尊,要是建虏用火炮或者投石机的话,我们的木排就挡不住了,怎么办?”
左应选和石国柱事先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见万人杰问起这个问题,石国柱坐在椅子上解答道:“这也得要有材料来做投石机才行。你看这附近有么,而且,建虏要做投石机,就得调来工匠,再耗时rì才能制得。我们这小小县城,值得他们大动干戈么?”
“至于火炮,小炮不合适攻城,大炮的话,前些rì子,看他们往山海关而去,怕是都损失在那里了,因此到现在都没有一门。”石国柱说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丝担心,不过他尽量往好里说,稳定士气。
“我们也多做些木排备用,万一他们真有火炮,打坏了木排就再放一个,坚持到火炮发热不能打就好了。”左应选也提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
也只能这样了,万人杰心中想道,然后坐回了座位。
其他人并没有疑问,打了两次胜仗,不说这些乡绅,连城里的百姓情绪都很好,也都很配合守城。
左应选看他们没有问题,他就问问题了:“各药店都去搜罗过没有,尽量都让他们捐出来,不知道后面还要打多少仗,多备一些总是好的。”
“请县尊放心,事关全城百姓安危,不敢马虎。”负责的乡绅回道。
“好,如此甚好。如若无其他事宜,昨rì值夜的就早点回去休息。其余人等,再行商议些细节。”左应选说道。
石国柱等了会,没发现有人有问题,就站起来,向左应选抱拳行礼:“如此,属下告退了。”
这些人里面最累的就是他了,建虏攻来后,基本没怎么休息过。
左应选赞许的点点头,这次昌黎守城战,最后要能守住的话,石国柱的作用最大,真是亏了他有实战经验,不致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昌黎城里人人高兴,打了败仗的建虏大营中,也有人和他们一样,心里高兴,不过并没有露出来,自己一个人在独自喝酒庆祝。
阿巴泰喝一口,就在心里说一句:让你能。
他已经知道了镶黄旗的战报,死了八十六人,伤四百五十人。而且,这四百五十人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原来,战后治伤的时候,发现那些箭支上有毒,好像是浸过掺了砒霜的金汁。
济尔哈朗现在正在自己大帐里骂娘,而阿巴泰心里美着,特解恨。可惜没有见到鳌拜那奴才,否则他脸上的神情必定jīng彩,不知道回报皇太极的时候,又会是个什么场景。阿巴泰越想心里越高兴,就又掂起酒壶灌了一口。
午后时分,昌黎城西,守在城头的一个乡兵忽然惊呼出声:“快看,看那边。”
周围的同伴一听,以为有什么敌情,纷纷紧张地看过去。
只见有十来个骑兵正往昌黎城墙跑过来,离得近些了,发现是大明的夜不收。一时之间,城头上纷纷欢呼起来。
建虏撒在外面的探马已注意到了明军的夜不收,开始包抄。
但城外的夜不收一见建虏的动静,就绕了个圈,转向西方,京师方向而去了。
虽然明军夜不收只是现身了一下下而已,但这个喜讯马上传了开去,极大的鼓舞了城内所有人。
这伙夜不收就是所属关宁军的胡浩和他的兄弟们,上次凑巧救了中兴伯后,各人记一次军功,赏银一成不扣,全部下发。
在营地里休整了十多天后,才重新被派出来侦察建虏敌情。
白天的昌黎攻城战,他们都看在眼里。等到午后建虏的外围探马都撤回去之后,胡浩带着他的兄弟们去亮了个相。
虽然没有跟城里联系上,但起到的效果如何,这些久经战阵的夜不收jīng锐都明白。
此时,他们正快速回大营,要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上去。
在京师勤王军大营,奉旨统领京畿之地所有勤王军的兵部尚书兼辅臣孙承宗刚传下命令,让已到遵化附近的马世龙,派兵攻击建虏后路遵化城,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可牵制建虏主力,让其不得专心为祸京畿。
而皇太极率军在抚宁附近等了两天,期间还再攻了一次,仍然没有发现抚宁的破绽,打不下来。心里有点郁闷,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抚宁守城的是参将黄维,也是一个边军出身的将领,熟悉兵事,自然不容易让皇太极得逞了。
鳌拜找到大军所在,径直入内向皇太极禀明昌黎战事。
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一处不顺,处处不顺。抚宁打不下来就算了,现在连昌黎都打不下来,情何以堪。
皇太极恼羞成怒之下,不再管抚宁,立刻摔大军直奔昌黎而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又动劝降之念
皇太极在第二天接近中午时分赶到昌黎,五万多骑军,真正的万马奔腾,声势浩大。虽未近昌黎城头,城中百姓却感觉地面震动,宛如地震一般。
昌黎县令左应选登城观察,看到如此之多的兵马,还有明黄sè的龙旗也在里面,知道是奴酋也到了。
左应选暗自为建虏的势大惊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他马上发觉自己的情绪不对,于是,调整了下心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跟随而来的乡绅,附近的乡兵纷纷看了过去,微微有点奇怪,难不成县尊被建虏给吓傻了?按道理不应该啊!
左应选营造了足够的关注度,就收住笑声道:“我们小小昌黎县城,打的建虏连吃败仗。现在倾巢出动,连奴酋都来了。你们说,是我们强,还是建虏厉害?”
相似小说推荐
-
宋王 (尹三问) 起点VIP2014-08-06 王者,帝王也! 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 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 万里山河,风云已动;美人...
-
周氏三国 (朝盖) 起点VIP2014-08-06 入室醉卧美人膝,醒操兵戈争霸权 这里有,名臣,名将,明主。 这里有,兵戈,铁骑,伐谋。 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