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王 (尹三问)



小心归小心,青宜结鬼章相信,木征也知道这些,可是依旧未能避过。自己现在也很重视,就一定能够避过吗?

一想到这些,青宜结鬼章只觉得压力巨大!

不过压力再大,也得撑着,机会总是有的。未战便有惧意,这是兵家大忌,勇敢的吐蕃武士不会这样。反而因此谨慎了许多,避免骄纵大意,仔细说起来似乎还是好事。

“将军可有对策?”这已经是木征第二次问起,毕竟从现在开始,对宋军的一切作战都是由河湟主导。青宜结鬼章才是主帅,自己注定了只能是个配角。出于自己尴尬身份的考虑,轻易诶都听从鬼章安排比较好,只是他不知他到底准备怎么办呢?

青宜结鬼章淡淡一笑,说道:“有些想法,还请木征首领帮忙指正,拾遗补缺!”

“好,愿闻其详!”木征也当真想要看看,赞普叔叔最为器重的年轻将领到底有什么非凡之处。

“先看看眼下的局势!”青宜结鬼章道:“宋军主帅王韶虽然走了,但是王韶麾下善战的将领们都还在,宋军的实力也都还在。尤其是现在的主帅林昭,想必你已经领教过他的能耐了吧?此人我是见过的,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和谋略绝对不可小觑。而他也正是我们接下来最难对付的敌人。

其二便是敌我优劣,我们吐蕃人擅长野战、山地作战,但是却不善于攻城,而汉人却精于守城。作战之中,必须要考虑扬长避短。之前林昭征战踏白城,王韶坐镇熙州,看似没做什么,可实际上却是运筹帷幄。而且还做了一件大事,他经略熙河,处心积虑多时,拉拢降服了不少羌人,还有我们的吐蕃人的部族,他们一个个的确实弱小,但是联合起来,就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不可小觑。”

“是,确实如此!”木征很满意,至少青宜结鬼章对前线的情况是了如指掌。有了准备,才有大胜仗的可能。

青宜结鬼章续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采取针对策略了。首先一个便是时间,王韶不在,林昭到底年轻,一人顾全如此大局,多少会有疏忽。若是王韶回来,他们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我们就更难得手了。所以必须尽快出手,而且是一战决胜负,定生死!

你我联合,实力虽然壮大不少,但与宋军相比仍旧薄弱。所以必须还要加强自身实力,得寻找一些盟友!”

“盟友?”木征问道:“西夏人?”

“不错,上下西夏被的宋朝打的那么惨,肯定想要报复。何况,唇亡齿寒,河湟有失,对西夏而言会是巨大的灾难,想必梁太后和梁乙埋会有考虑的。”青宜结鬼章道:“临走的时候,我已经奏报赞普派使臣去西夏了。还有一个便是诸羌部落,你是角厮罗赞普的孙子,在河州威望甚高,想必能够胜任此事!”

“好,木征一定尽力而为!”这时候,自然不能有推辞。

“好,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事情!”青宜结鬼章道:“我军擅野战,宋军善守,若是我们去攻城拔寨,结果可想而知。想要取胜,只能诱使宋军出城,半路伏击!”

第五六二章将计就计

上兵伐谋!

青宜结鬼章早就开始收集情报,做出分析了,若是没有准备,他作为前军主帅,该怎么打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汉人兵法说的确实有道理。

青宜结鬼章下了一番功夫,针对性的思索应对之策。木征听到之后连连点头,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叔叔董毡会格外器重这样一个年轻人,将吐蕃大军和河湟命运交付于他。

“诱敌出城,半途伏击!”木征品味着这句话,十分赞同。

“没错!我们根本没有攻城拔寨的经验和能耐,在这方面根本不是宋朝人的对手,何必自讨苦吃呢?”青宜结鬼章道:“想要取胜,只能在城外野战,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我吐蕃骑兵优势,扬长避短。”

这点自信,木征完全是有的。他一直在想,如果上次不是被宋军合围,袭击侧翼,而是正面拼杀,河州大军绝对不会一败涂地。

“那将军打算如何诱使宋军出城呢?”木征轻声询问,怕的就是宋军不出城。他余下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暗中偷袭完全可以。但是宋军一直没有给他机会,故而只能龟缩在山林之中。

“很简单,攻其必救之处!”

“哪里?”

青宜结鬼章沉吟片刻,才吐出三个字:“踏白城!”

河州一带植被茂密,有大量的参天古木。

众所周知。古代的建筑中木材必不开少。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宫殿等,更需要大木。作为立柱或者横梁之类。

秦汉唐几代建都关中,修建宫殿主要从周围的陇山,关中北部的黄土高原伐木。所以才有了杜牧才有了“蜀山兀,阿房出”的感叹。

几代的砍伐,加上战场的破坏,以及自然因素,陇山与黄土高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也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宋王朝年年受到水灾的侵害。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工程还是要修建,木材还是有需求。从哪里来呢?从南方的莽莽山林中砍伐?

明清时期倒是有过贵湘一带的山林中砍伐大木,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这对宋朝而言,代价很大。至于中原地区的山脉,伐木之后。运输不便。

当河州成为大宋领土的时候,这里的木头成为上上之选。

大木众多,木质上成,砍伐之后拖入河流,最终进入渭水,顺流直下便可到关中和汴京。所以很早的时候便被宋朝木材商人们盯上了。

早在宋朝建立的第二年。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宋尚书左丞高防出知秦州。高知州见秦州秦州夕阳镇(在天水附近)以西皆为森林,木材甚多,他便募集三百人设釆造务,专事伐木。然后借由渭河水运将采取来的木材供给汴京的各项建筑所需之用。

宋朝建立之处,修缮都城汴京。木材用量大是必然的。高防为此还专门在渭河南部修筑定西寨,并派军驻守,然后更向西开拓至伏羌境界。除了维护边防,便是为宋王朝的伐木大业提供方便。

长此以往,终于引起了吐蕃人的不满。

木材对他们而言很重要,是他们的建筑材料和燃料,宋朝伐木实际上是在掠夺他们的生活资源。而且宋朝人根本不疼惜吐蕃人的土地,滥砍乱伐,引起了水土流失。还有一点很关键,山脉林木也是吐蕃人原始信仰中的一部分。宋朝人大肆伐木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对他们的侵犯和侮辱。

于是乎,吐蕃人发动了反击!

当时的吐蕃部落首领尚波千便以宋朝设釆造务侵犯吐蕃居民利益为号召,于公元建隆二年联络周近部族共千余人,进攻宋朝的釆造务,夺取运输木筏,并杀伤宋朝的役卒。

吐蕃和宋朝第一次对立,产生矛盾。高知州立即出兵击败了尚波千,可是宋太祖赵匡胤却摆出了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

当时西北的局势很复杂,西夏的前身定难五州李家、府州折家、麟州杨家都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尚不能完全掌控于手中。尚波千乃是吐蕃首领,掌控陇右之地,影响甚大。宋朝内部的军阀尚且无能理顺,自然不想与尚波千发生纠纷!

同时,多少也有拉拢尚波千,牵制西北诸多的军阀的意思,毕竟陇右一山之隔,距离定难五州并不是很远。

故而宋太祖下令派枢密使吴廷祚为雄武军节度使、知秦州,取代高防,与吐蕃和解,并且释放被俘的吐蕃部民。尚波千投桃报李,也撤回了自己的人马,并将陇右的伏羌之地交给宋朝。这可是自唐朝大中年间失去陇右之后,第一块正式归隶中原朝廷的陇右之地,意义非凡。

大宋与吐蕃也维持着这样一种巧妙的平衡,至于伐木的事情,偷偷摸摸的还是有。不过也正是因此,便时常发生吐蕃人潜入宋朝侵扰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直到吐蕃人最后一次侵扰大宋,劫掠商队,杀害村民,终于激起了大宋的反击,林昭与王韶正式进军河州。

如今河州已经成为大宋领土,那么伐木的事情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又光明正大的开始了。其实林昭并不赞成在黄河流域上游伐木,黄土高原已经千疮百孔。河湟地区和渭水上游生态保持的还算不错,如果大规模伐木,势必引起水土流失。

自己去岁那样辛苦的治理黄河,实际上根本还是上游水土保持。即便如此,可有时候还是不得不破例。端午节的时候福宁殿因为雷击被毁,进行的重修,使用了许多的木料。此事之后,汴京皇宫的许多地方都要顺便进行修缮,需要的木材自然不少。另外还要储备一些木材,所以伐木是必须的。

林昭也只当没看见,不过这种事情需要控制,以后绝对不能再有,至少规模要控制!

河州的莽莽林地之间,数百名士兵在忙着伐木,运送木材。好一阵子都相安无事,但是这一天,却有士兵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开始的时候以为只是迷路走势,可是两三天下来连续失踪了七名士兵。随后他们的尸体被发现,被人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放置在伐木士兵每日的必经之路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