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哲是我的假名。但并非完全是假的,与我的真实姓名很相近!”小姑娘,眨眨眼睛,笑道:“倒过来念就是了!”
“辛文哲,哲文辛……”林昭喃喃自语,蓦然想到苏岸刚刚有提及,阿昌等人很像是西军中人,那么眼前这位姑娘……
“你是府州折家人?”林昭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想到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是的,府州折文芯!”病中的美人回答的很爽快。
林昭一拍脑门,之前当真是没有留意。她的本姓折是个多音字,与哲(zhe)同音。只是将名字颠倒过来念而已,可惜自己竟一直没有留意到。这也没办法,谁让折姓在大宋朝,尤其是西北地区如此有名的呢。要是误读了读音兴许能猜到,可惜……哎,就这么被这位折姑娘摆了一道。
同时,林昭也有些震惊,她竟然是府州折家的女儿。要知道府州折家在西北的名声,以及在历史上和大宋军中的影响是何其之大。
在后世,因为演义与戏曲的缘故,杨家将广为人知,被传的神乎其神。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家将确实厉害,却也不至于那么夸张。
相比之下,有些名将世家更加名副其实,比如府州折家,犹胜杨家。传说中,杨业的妻子佘太君实际上就是出自于府州折家,本姓折,结果被误传成了佘,后汉府州团练使折德扆的女儿。
折家祖上本身鲜卑人,是折兰部后裔,世居云中,乃是当地大族。早年后唐时期,佘太君的曾祖父折从远就开始担任麟州刺史,后唐明宗又授其为府州刺史,自此开始据有麟府,称雄西北。后来折从远的儿子折德扆任府州团练使,越发的根深蒂固。
宋朝建立之后,当时的折家掌门人折御勋、折御卿归附宋太祖,折家开始了几代人,百年戍边抗敌的历史。
从折御卿开始,到后世的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
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折家军”。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
总之,对于折家的评价相当之高。可以说是西军之中,第一名家世家,在大宋朝也是威名赫赫。
上一代的家主折继世去世不过数年时间,而今掌门的是其长子折克行,在西北军中绝对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他便是折文芯的大哥了,只是彼此之间的年纪相差了有十几岁!
演义中,杨家女将很厉害,更有穆桂英挂帅等诸多杨门女将传说。杨家有没有杰出的女子并不知道,但折家英姿飒爽的女将可是不少,佘太君折赛花自然不必说了,还有折英美等,都是女中豪杰。
尤其是到了现在的文字辈的女儿,折文莹、折文璜、折文琪、折文蕾、折文芸、折文瑛、折文芯,折文芳等诸女。一个个全都英姿飒爽,经常出现在战场上,折家女将在西北军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折文芯正是其中之一。
不得不说,折家姐妹虽然众多,也都参与了军中行动。但是折文芯格外聪慧,心思缜密,行事谨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加之本身容貌俊美,是个英姿飒爽的俊俏一枝花。
在折家女儿当中,备受称赞,几乎超越男儿,于是乎慢慢的折七姑娘就多了“七郎”的称号。至于外出的时候,折文芯为了隐藏身份,经常谐音之后将文字颠倒过来,改名辛文哲外出闯荡。
以前屡试不爽,成功率很高,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但是这一次……
在林昭这里似乎碰壁了!
想到折家的身份与历史,以及多年来在西北的精彩表现,林昭有些敬畏,也多加佩服。毕竟是百年来的名将世家,尤其是在西北前线,经常与西夏作战。
西夏多次侵入麟州路,可惜都被人阻挡了,正是因为有府州折家的存在。拼死抗敌,才保住了国土,让西夏无功而返,折家将在这其中立功不少,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而折文芯便是其中一员,果然是出身不凡,如此一来,她身边有西军扈从便一点也奇怪。只是她这个时候出现的地点很不恰当,折家女子现身青唐城,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毕竟麟州路与河湟吐蕃相隔甚远,林昭早有猜想他们是西北某些势力的人物。但目标主要集中在环庆路和秦凤路,远在偏北方的麟州路,根本就没有多考虑。
“原来是折七姑娘,当真是失敬,失敬!”林昭拱手示意,对折家的尊敬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折文芯苦笑摇头道:“为今之计,林郎中就莫要客气了,你现在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我会在这里对吗?”
“折姑娘,正是如此!”知悉了折文芯的真实身份之后,林昭就越发的好奇了。毕竟现在牵涉到了大宋名将世家和边军。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牵连?与西夏和吐蕃有没有关系?一时间许多疑问都浮现到了脑海中。
第二四六章佳人缘何西行
府州折家七姑娘!
林昭很好奇,折文芯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几乎是单枪匹马远赴河湟吐蕃?
现在他完全能够理解了,折文芯为什么顾虑重重,欲言又止,犹豫了很久才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府州折家,身份非同小可,作为边军名将世家的家属,偷偷摸摸出现在异国,这件事本分就有些敏感了。
当然了,林昭最为好奇的还是她的目的!
想必正是因为此行目的没有达成,才让折文芯大为着急,继而晕倒生病的。刚才她还说了,将自家几百口人的性命托付云云,看样子是个非常重大的秘密。
林昭本来没有窥探别人隐秘的习惯,但是这件事毕竟不同寻常。已然关系到了大宋将领和边军,同时事情还发生在了青唐城,而自己正好是出使河湟吐蕃的使臣。所以于情于理,这件事都应该过问一下。
最重要的是,折文芯自己已经有说出来的意思。林昭或许不会去过分勉强,但她终究还是会坦白的。
所以,林昭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成了折文芯沉重的思想压力,让这位沉着坚强的小美人撑不住了。说不定这件事,还会与自己的一些事情有关联也未可知。
折文芯从开口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选择了相信林昭。除了有些许无可奈何之外,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愿意主动相信林昭,主动告知他如此惊天的秘密。反正心中就是有这么一种冲动,一种自信,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对于府州折家而言,确实如此。几百条人命。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折文芯道:“林郎中,实不相瞒,我这次来吐蕃是为了战马!”
“战马?”林昭顿时一惊,府州折家购买战马,想要做什么?招兵买马?意图不轨吗?
“没错。购买两千匹战马,不过并非是增加马匹数量,有什么企图,而是迫不得已……”折文芯一出口就是大手笔,当真让林昭有些惊诧。
两千匹战马,已经足可以装备一支实力不俗的骑兵军团了。折家想要做什么?
折文芯摇头道:“林郎中莫要误会,府州折家对大宋忠心耿耿,绝对没有不臣之心。购买两千匹战马,是因为府州已经到了无马可用的地步了。你也知道,麟府是西夏入侵的最前线,骑兵的消耗和作用最大……”
“那是怎么回事?朝廷不是每年都会拨付给你们马匹吗?”林昭了解了宋朝的牧马监制度。和陕西诸多路养马区的情况之后,对这些情况已经算是了如指掌了。
“无济于事!”折文芯道:“自从前年开始,战马的数量已经在减少了,去年直接下降了一半,至于今年……我说没有一匹马进入府州境内,林郎中你相信吗?”
“什么?”林昭很是诧异,难以置信道:“怎么可能?”
折文芯悠悠道:“或许你不相信。这确实有些难以置信。原因在于陕西诸路,养马的数量已经大幅度的下降了。你这一路西来,想必也注意到了,延边诸路,许多的牧场已经变成了农田,饲养的战马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大幅度下降。”
“似乎是这样,诸路的百姓生活都很困苦吗?还是朝廷征地作为牧场之后,没有补偿百姓?”林昭来的时候亲眼所见,又有苏岸在身边指点说明,已经了然于心。此时听到之后,并不觉得奇怪。
“哼!”折文芯一声冷笑:“寻常百姓哪里有这个福气,有这个机会。而是达官贵人们,各级官吏,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财之道。一个个全都假公济私。朝廷的牧场,已经快要变成了他们种植瓜果粮食的私田了。”
林昭心中暗暗心惊,想不到西北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尤其是饲养战马这件事,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和国运的,竟然有人为了利益,如此嚣张大意。公然开垦牧场,致使马匹产量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
就如同王安石变法一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实施的时候,总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了国家利益,弄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周氏三国 (朝盖) 起点VIP2014-08-06 入室醉卧美人膝,醒操兵戈争霸权 这里有,名臣,名将,明主。 这里有,兵戈,铁骑,伐谋。 汉末三国...
-
穿越东晋末年 (酥酥麻麻) 起点VIP2014-09-30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 值此乱世,罪大恶极,被执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枪下亡魂卫风魂穿东晋,顿时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