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自挂西南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自挂西南枝
- 入库:04.13
当然金蝉子这么走一趟,肯定不能像是历史中那样,带着个向导,偷渡出境。最后向导还跑了。黄俊明肯定是要为金蝉子选拔一些护卫和帮手的,这《西游记》那样的,有点太过歪歪,不实际。但是给金蝉子找上那么一伍的军士。再带上几个道人还是可以的。甚至还可以带上几只信鸽,来回通信。务必做到最全面。准备的最充分。
话又说回来,黄俊明可从来都不知道,这唐朝竟然是有信鸽的。自从上次将给万冥子的回信送出去之后,偶然听李世民说起,这大唐还是有一种短途的通信方法的,而这种方法就是饲养鸽子。据说这饲养鸽子用作传信还是从秦汉时期的鸿雁传书演变而来。但是具体是怎么一个发展过程,为什么只是小部分使用黄俊明还是不清楚的。但起码黄俊明知道了有信鸽,虽然并没有试验过信鸽长途飞行的传讯能力,但是这有可以传讯的信鸽。难道还怕距离远么??
“金蝉,记住这是你的使命。让道教走出国门,振兴道教的使命!”黄俊明先是一个大帽子扣上去,随后继续说道:“金蝉,你先回去准备准备,等为师编纂完《道藏》你便出发。有时间找找你外公,让他去鸿胪寺找些西域藩国的人文资料。早作打算,早了解一番。到时候,用得到。”
“师尊。。。”金蝉子欲言又止。
“怎么了?”黄俊明听到金蝉子插话,也没什么不满,这正事都说完了。金蝉子这插话也是没什么的。
“师尊,弟子去西域传道,要传多久?”金蝉子忐忑的问道,他可是记得黄俊明说过。这一世的他要是个和尚则会在国外呆上十九年,或许说他是个和尚的话,这十九年好过,可现在,他是个道士。一个可以娶妻生子的道士。而且现在的金蝉子还不过二十岁,让他一出国就是十九年,回来之后同龄人恐怕都连孙子都抱上了。同样的晓露今年也已经十六了,这李世民刚刚定下的诏书,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这一个‘须’一个‘另’就让金蝉子大伤脑筋。按说按照李世民的这个说法,去年就应该找媒人与晓露说亲的,可是去年被关禁闭,没办法。但这刚从紧闭种出来,又要跑到外面去,一走又是不知道多长时间。回来之后,怕是什么都晚了。
黄俊明听到金蝉子的这个发问。不由得暗笑一番,金蝉子的这个想法黄俊明怎么不知道?无非是怕这一出国,把晓露扔下。其实这个也好办。黄俊明略一思索随后说道:“金蝉你怕是舍不得晓露吧?”
此话一出,金蝉子的表情略显尴尬。只听黄俊明又说道。“道藏的编纂起码还有一年才能完成。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为师做主,让你向晓露提亲,这师兄妹,正好可以捉对当道侣嘛。再说了,去商城的也不只是一人,到时候你完全可以带着晓露一起去传道嘛。”
金蝉子听到黄俊明这么一说,先是一喜,随后又有些伤感,开口说道:“师尊,这出国不比在咱们大唐,凶险的紧,带着晓露,恐怕。。。。”
“呦,你还怜香惜玉了?”黄俊明听到这话,又是一阵暗乐,金蝉子这一出,怎么看都像是舍不得晓露受苦。不过这样的话黄俊明还真没什么办法了。只好勉强着说道:“若是舍不得晓露,那为师也没办法,不过这时间还早,为师也只是给你说一下而已,在你出发之前,无论怎么做为师都是支持你的。另外你要是真的舍不得晓露和你一起西游,大可尽快结束传道嘛。到时候为师给你选上几批快马。再加上你学识深厚,恐怕用不上三五年,就能功成身退回来和晓露再续前缘。当然为师也是随口一说,究竟怎么办还是要靠着你自己。这一点为师是帮不上忙的。”
“弟子知道了。”金蝉子思索一番之后回答道。虽然口头上说是知道了,但在心底又是一番光景,黄俊明说学识深厚,用不上三五年便能回来,但对于金蝉子来说,这只是一年没和晓露见面就有些抓心脑干的苦楚了。要让他呆上三五年,恐怕得让他难受死。
这去时必须要去的,可是去了之后怎么样尽快传完道回来?当然传道是不能马虎的,要是马马虎虎的传道,那与玩票有何分别?哦,对了。大唐没有玩票这个词。总之就是马马虎虎的传道,和没有出国没什么两样。这道必须要传好,但是怎么传道才能传的又快又好呢?
只有自己的知识更多更深厚,更能贴切西域诸国的思想才可以。这样一来才可以尽快的将任务完成,回来和晓露一起制造下一代。念头至此,金蝉子也不多废话,和黄俊明道安之后连忙回了住处,研习起了道家经义来。
金蝉子的小心思黄俊明并不清楚,但起码对于黄俊明来说,这金蝉子‘再’行西游路这一件事,又是将道教扩展到外界的一个相当好的方法。将这件事通知了金蝉子之后,黄俊明也总算是放下了心头的一件大事。
有时候黄俊明也想过,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对万冥子、沐轩子、金蝉子、晓露的一种不公平?或者说自己是太急功利近了?刚刚穿越便借着被世人的愚昧,自称是仙人,及时的抱住了李渊的大腿。然后又与李元吉交恶。将自己推向了李世民的战车,随后又是连续的向佛教下绊子。在与李世民交流的同时让李世民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借着傅奕上书灭佛令的时机一举将佛教从大唐的宗教体系中打压下去。
这边刚打压完佛教。那边又是借着李世民这个新任的大唐帝皇,将道教思想传播到了上层民众当中。随即又是借着“渭水之盟”这个大唐历史上有明的耻辱,开启了道教向外扩张的第一步。随即又借着这股风,插手民生,将道教思想向着下层人民灌输。同时又结交拉拢儒家,摆明着儒道同源,并且一个在朝堂一个在民间互不干涉。这样一来收效也是相当的不错,起码没有受到儒家的诘难。同时又小小的准备了一个套子。打破了儒家对教育的垄断。又开展道教的科技,一点点的从最基础的烧炼开始。这每一件事,都可以独立出来,但黄俊明却借着自己超越了大唐几千年的知识,将他们全部都杂糅到了一起,
说是急功利近,或许还真有那么一些,这一件件事很多时候都压抑着黄俊明的内心,道教经过培训和道藏一点一点的在改编。道教思想也一点一点的渗透进国内的人民信仰当中。或许有人说,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无神论的思想。神是国人普片希冀和崇拜的东西的集合体而已。仙则是德高望重,长寿的代言。按这种思想来说,国人自古就是无神论的思想倒也没错。
黄俊明在最新编纂的道藏中也并没有过多的提及神仙,而是把侧重点放到了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人文层面,也就是通俗点讲的中华美德。这无德不成仙的说法可是有些年头了,再说了按照轮回思想,这大善大德者升仙,中善中德者轮回为人。享尽富贵。小善小德着少疾少痛。小恶者多病多苦。中恶者再世为畜,大恶者永堕地狱。这完全也是在道德观的基础上增添了神仙和恶鬼的说法,大家也是能接受的了的。至于那些什么龙王行云布雨。风伯持风,雷公掌雷什么的黄俊明没必要去更改。这都是农耕文明祈求“天顺”的一种事体话象征罢了。而天帝、天兵天将、天官天吏这一点黄俊明也是大多维持了原装。百姓是不会关心这些神仙的。至于为什么?呵呵,百姓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对于官员大多数也只是敬畏吧?或许在大多数百姓心中,一个天兵或者是天将,都没有一个福清正神也就是土地公来的有价值。
所以说在黄俊明重新主导的道门或者是玄门,除了正常的经典、武功、占卜等等一些技能之外,精神层面和主旨上,更是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的大集合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东西,即使民众所能追求的到的,又是统治者所大力支持的。可以说想必之前的道教更是升华了不少,毕竟这中思想在原本的道教中也是主旨之一,只是稍显云山雾罩,没那么好理解罢了。而黄俊明正是将这个迷雾捅散,让大家理解和接受。
相信在精神,和物质的双管齐下之下,整个大唐的思想会逐渐的趋向统一,而被黄俊明刻意突出的儒家和道家的共通点,又能加速儒道融合的进程,这样,道教这个宗教在大唐中,有了基础,国家也因此而富强之后,必须向外走。随着国家的军队向外走这是其一,古代基督教的几次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的几次圣战,都是为此。而另一种就是靠着文化不断地蚕食对方了。但无论选择哪一种传教的方式,对于现在的道教来说都是稍微有些好高骛远。毕竟这国内的思想还没统一,要这么就“走出去”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向外大规模传教,但是这前站也是要打下来的,商城是一个,那是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金蝉子的西域之行算是一个,这样一来差不多就可以在亚洲的大部分地方打下基础,当然某个四个小岛拼成的国家先无视掉。到时候真正向外传教的时候可是会省下不少力。再者。伊斯兰教正在一点点的壮大,而这种壮大又是体现在战火当中的,有了这周边的小国,又可以形成一个伊斯兰教和道教的缓冲带,等到了基督教从黑暗中恢复过来,看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互掐就好。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在坐收渔翁之利。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迦太基的失落) 起点VIP2014-10-05那个时代,宋朝有着美国的综合国力,军费开支堪比德国法西斯,军队战斗力只是意大利水准,百姓过...
-
风流探花 (风烟净) 纵横VIP2014-08-02一段钩沉历史,一种超越轮回。宋易以奇特的穿越方式来到大赵,最终闯荡出一片辽阔的天下。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