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自挂西南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自挂西南枝
- 入库:04.13
李世民说的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心里却默默的补了一句:“大哥,三弟,有什么怨恨你们带着家人发泄到我的身上吧,不要吓到孩子。等老二我将咱们一起打下来的大唐变成强国之后,功成名就了。百年之后。亲自向你们赔罪!”
听到李世民掷地有声威严却充满父爱的话,李承乾再也忍不住了,从长孙皇后的身上窜了下来,一下子抱住李世民,放声大哭了起来。不一会哭得累了,这才整理了一下衣襟,对着李世民拜了下去。
长孙皇后见李承乾似乎已经从被惊吓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嘴角喊起一丝微笑,满意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突然眼神又是一横。走到李世民身旁贴着李世民的耳朵说道:“二郎,你刚刚说日后承乾接手你的江山?孩子还小,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再说,你现在正值壮年,大唐还需要你去领导!别说这不吉利的话!”
听到长孙皇后这么说,李世民也反映了过来,现在还不是立太子的时候,就算有所想法也不能直说出来。不过话已经说出口,又不好去改变,看着哭成泪人的李承乾。李世民那倔强的性格又顶了起来。“朕的江山以后不是朕的儿子的又是谁的?再说承乾是朕的嫡长子,江山朕一定要留给他!现在朕要做的就是给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等朕改元的时候。就下诏封承乾为太子!”
恰巧在这个时候李承乾也哭够了,听着自己父皇因为倔强而不断拔高的声调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李承乾又对着李世民跪了下去,口中推辞道:“请父皇收回成命!仙师说过,一国之主承担着整个国家的兴衰使命,皇帝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有能力者为帝,则国家日益兴盛,无能力者为帝,则国家由盛转衰,直到灭亡。儿年幼,自知没有那个为父皇分忧的能力,同样的,三弟四弟他们的才华有的已经比儿强的多了,若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我李家的天下永远延续下去,还希望父皇慎重考虑,等日后儿和几位弟弟学有所成之后,择优选为太子!”
黄俊明在天仙宫可是没少给李承乾,李泰两个孩子讲一个国家的帝王和国家的兴衰之类的话,用黄俊明的话说,就是你们还小,不要以为皇帝那个宝座就是好东西,那是责任,担负着整个天下几千万,几万万人的责任,你们想看到大唐在你们的手中因为争位子而弄得满目疮痍,最后被灭亡你们就争。好的皇帝受人敬仰,坏的皇帝遭人唾弃。你们自己想。李承乾和李泰现在年岁还小,关系又好,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不过听黄俊明几次三番的灌输下也明白有什么样的能力坐什么样的地位这句话的含义。更暗自约定好好学习知识,若真到了选太子的那天就是有能者上,剩下那个给上去的做副手,虽然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不过孩子嘛,对约定看的更是格外的重要,虽然不知道以后怎样,起码现在已经有了这种想法。
李承乾更是比较聪明,更是联想到了自己的其他弟弟身上,所以有了今天的这番话。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这么一说,也是一愣,瞬间又变得欣慰了起来,他也是知道一个好皇帝的重要性的,同样的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想自己一样争位杀兄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听李承乾这么说,原本阴郁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也暗自在想着,黄俊明不愧是仙师,自己这两个儿子放到天仙宫去学习真的没有做错,无论学到了什么,就单单是今天李承乾的这个表态,就已经让李世民对黄俊明充满了感激了。一想起黄俊明,李世民又想起了李承乾说过的那个接触鬼的游戏,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尉迟敬德,程咬金,你们的儿子还没告诉你们这件事吧?朕倒想看看,你们怕不怕鬼。。。
——————————————————————————————————————————————————————
这一章写的好凌乱啊!郁闷死了,就这样吧,今天任务完成,明天见喽~ 呐呐,都已经两百章了,大家给点表态啊,不打赏,不给月票,哪怕在书评区留个言也行啊?!
正文 no、202 火墙
no、202 火墙
秋风萧瑟,长安城的天随着枯黄的落叶变得有些清冷,今年的收成还算可以,来往之间的路人步履轻快了许多。李承乾早就回到了天仙宫进行一如往日的学习生活。李世民也用从李承乾口中听到的那个四角游戏惊到了那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当然其中也闹了些笑话,这暂且不提。
儒家自古以来就秉承着敬鬼神而远之的鬼神观,既不提倡,也不反对。也不知是谁将这个游戏传到了那些儒学大家的耳中,引起儒家内部的一阵小小的波澜,当然这都不是黄俊明所关心的事情。按照黄俊明最初的想法,儒释道三家是不可能真正的谁灭了谁,毕竟归根结底的来看,就连佛家也早已被中华文化所同化了。都是中国人的思想,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融合借鉴化为一体整合起来才是最合理,最好的方式。
天气日益渐凉,天仙宫又开始大兴土木,只不过现在的天仙宫并不是建房,而是给整个天仙宫的道士们做好冬天的保暖工作,大唐是没有火炕的,冬天一般都靠着火盆子保暖,去年冬天天仙宫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去年天仙宫的人少,加上黄俊明的千叮咛万嘱咐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可挽回的悲剧。今年却不行了。
在道家的养生观里,睡火炕等于直接用身体接触火毒,时间一长是对人身体极为不利的,好在黄俊明早在去年冬天想到了好的办法。这隆冬将近,正加进了速度赶工。
天仙宫的所有屋舍都是砖石结构,这都是在建立之初准备好了的,造价虽高,却也十分的安全,就连藏经阁也是用巨木做撑,砖石砌盖而成的。由于这天仙宫的房屋十分耐火,也给黄俊明的想法省下了不少的事。
将两间屋子中间的墙壁破开,小小的隔出一个隔间。隔间中放上一个火炉,火炉的出烟放的比较低,当烟走出出烟孔之后。经过堆砌好的空心砖墙,再排放出去。这样一来只需要在冬日里在炉中烧些薪柴,薪柴燃烧放出来的热气便可以被砖墙吸收,再向着屋子内散发出来,即避免了在屋内用炭火造成的中毒状况,又能保证人的身体不直接吸收散发出的火毒,可谓是即实用,又方便。其实这种取暖的方式无论是和现代的暖气还是火炕来说原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更与火炕相近些,一个是倒放着。另一个是立放着而已。
按照黄俊明的话来说,这种取暖方式,叫做火墙。虽然俗气了些,但也十分的贴切,只不过这火墙造价有些高。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在自己的家中立上一堵墙的,再说现在的大唐很多家庭还是茅草房,或是泥胚房。立上一坐火墙也不是太安全。这也导致了黄俊明没有将这火墙传播出去。
不过虽然说火墙的方法没有被传播出去,但是火炕的方法已经下发到每个香客的手中,火炕修起来比较方便,直接和自家的厨房联系起来就可以。不用专心去为其烧火,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避寒之物。黄俊明不敢说自己多么的崇高,多么的伟大,没有半点目的性,但这样一件双赢的小事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自从道教创立以来,道教一直都是上层社会之间流传的宗教,在下层人民看来,道教,仙道是那么的飘渺和遥不可及,况且道教又是在儒家独大之后,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中心的结合体。内容教义相当的庞杂,不容易被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自佛教吸收了道教、儒家的精华之处之后,更能在底层人民当中传播下去,因为佛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基定于普通民众常常受苦上来定义的,佛教宣扬的却是今生吃的苦难越多,来世就能去西方极乐享受生活。相比难学难理解的道教来说,自然笼络了相当一批大底层的民众当信徒。
现在佛教势微,底层民众并没有太多的信仰,这对想要发展道教的黄俊明来说可是天大的机遇,可是想让底层民众信奉道教,单单凭苦口婆心的去说教,那是不可能的,底层民众要的是实际的东西,饭还吃不饱,衣还穿不暖,谁又会去琢磨升仙之法?有哪些时间还不如想想今后的日子该怎样去过。
宗教虽然都是给信众画下一张大饼,可总要给信众们带点饼香,天仙宫的道士们暂时还没办法去传道,可这么多未来的信众摆在那里,黄俊明怎么不想办法让他们对道教产生好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又怎么产生?只能说,给予大家甜头,让大家感受到道教的好处,信奉了道教之后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仅此而已。
所以黄俊明毫不吝啬的将这火炕的办法送给了信众们,这出自天仙宫的火炕,应该能在民众当中树立起一股子对道教的感激吧。
黄俊明目送着来来往往的香客,站了一会。缓缓地走回了百年殿,孙思邈刚刚托人来说,道藏山术和医术的编纂遇到了很大的分歧需要他去下个定论。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迦太基的失落) 起点VIP2014-10-05那个时代,宋朝有着美国的综合国力,军费开支堪比德国法西斯,军队战斗力只是意大利水准,百姓过...
-
风流探花 (风烟净) 纵横VIP2014-08-02一段钩沉历史,一种超越轮回。宋易以奇特的穿越方式来到大赵,最终闯荡出一片辽阔的天下。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