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迦太基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 入库:04.13
这样再一次证明。宋朝是商品经济社会,没有谈不妥的买卖,只有价码不够;只要是价码足够,皇后也可以卖钱;只要代价足够,帝姬公主也可以换钱;而这一刻,金国要卖了这两个皇帝挣钱。
这大概,就是宋朝两个皇帝存在的唯一价值!
至于那些贰臣们说得,用这两个皇帝扰乱宋朝,让宋朝再度掀起皇位争夺,从而使宋朝内乱,金国乘虚而入。
这在金国贵族眼中,全是文人的白日梦,全是文人的意淫。
放回着这两个废物,就能扰乱了宋朝,那宋朝也太弱了。想要掀起皇位争夺战,这两个废物有资格吗?要兵没有兵,要将没有将,要钱没有钱,名声又烂大街了,这样的货色有什么资格扰乱宋朝!
若是这两个废物,乖乖听话,可能活得滋润;可若是着两个废物胡乱动作,赵朴挥挥手就灭了这两个废物。
想要靠这两个废物,再玩起复位,根本是白日做梦。
即便是,赵朴驾崩了,皇位空缺了,这两个废物也没有资格当皇帝。
在宋朝,姓赵的太多了,谁当皇帝,都比这两位强。只要是不想再次上演靖康之耻,没有人愿意这两个废物当皇帝。
当然了,这两个废物除了可以卖掉,换钱之外,还可以恶心人。
毕竟,看着这两个废物,会想到靖康之耻,想到了耻辱的过去,也算是为了恶心赵朴,给赵朴添堵!
很快金国上下拍板了,把这两个废物卖出去,挣一些钱,顺便搭上宋朝的线,走议和的模式,若是能麻痹宋朝最好了,若是麻痹不了宋朝,也可以拖延时间。
当然了,即便是拖延不了时间,也可以搭上线。
没办法!
至今,在宋朝都没有金国的使者。
本来,哪怕是敌国,哪怕是相互拼杀,也会互派使者,沟通联系。当年宋朝与辽国拼杀,宋朝与西夏拼杀,前线拼的热火朝天,尸体满地;可是在后方使者之间,却是谈的不亦乐乎。
做事要留下底线,说不准今天拼杀,明天就和平了。
时战时和,最为争吵不过。
只不过,自从靖康之变之后,宋金之间,关系彻底恶化,也断绝了使者。
在赵朴最为困难,直属部队不过几千,处处是金军,差些死了的时刻,也没有向金国派遣过使者求和。用赵朴原话说,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宁可被砍了,也不愿意议和。
而金国,倒是派遣了几次使者,屡次想要议和。只是这些使者,多数被赵朴砍杀了。这位宋朝皇帝眼中,可没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只有“斩使以立威,斩使以坚决心!”
那时,宋朝投降主义盛行。为了打击使者,干脆金国使者来一个砍杀一个,使者都砍了,两地不通国使,想要议和,想要玩投降主义,也没有资格。除非弑君,出卖了赵朴的脑袋,送给金国。
只可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士大夫弑君,一辈子不成。
士大夫们阴谋算计,斗口争辩,可是想要化心动为行动,转化为行动力,却有些逊色了。
因为国使不通,想要卖国,想要投降,也没有门路。
没有门路,投降也难!
很多投降者,就是因为没有门路,投降时,被砍了脑袋当战功!
门路很重要。
这时,主张议和的宗磐将目标盯紧到——宋朝的右丞相秦桧。
很快的,一封书信送到了秦桧手中。
看着书信,秦桧沉默了,情绪有些复杂,又无奈,有后悔,还有一丝丝狠辣。
“看来,只能是这样了!”
…………
次日,又是早朝!
宋朝的早朝不是天天开,多是三天一次早朝。
元丰改制后,本来是天天上早朝,从早上五点钟,到九点下朝,一些年老的臣子会赐坐,中间会有休息时间,吃一些粥米补充食物。
可是到了赵朴当皇帝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早朝时间变为三天一次,早朝时间改为七点到九点,若是情况紧急,可以延长。
皇上的懒惰,引起一些臣子们的气氛。
一些臣子纷纷上书,说皇上要勤政。可是赵朴却说道,抓紧时间读书,不如抓紧读书时间,读书时间越长,浪费时间越长。与其执着于紧抠时间读书,不如提升读书效率。上朝也应当如此,上朝时间越早,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多,不要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
而真实的理由是,赵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在朝堂上斗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耍心机。
赵朴的时间很珍贵,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锻炼一个小时身体;还要到军营视察,时刻掌控近卫军;还要视察军器司,火药改进,钢铁改进,火器改进;还要看军情司和内卫送来的情报;还要批阅奏章,了解大宋整体情况。
时间有限,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耗在早朝上。
早朝,看似很重要,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万历,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照样是万历中兴;很多皇帝不上早朝,照样是国泰民安。反倒是明朝的皇崇祯,天天上早朝,结果明朝亡了。很多人说,崇祯若是没有那样勤勉,明朝可能多支持几年,只因为他的过多干预,明朝提前几年灭亡了。
早朝,更多是各个派系争斗的舞台,是党争的擂台。
赵朴上早朝,很是懒惰,可是宋朝却是蒸蒸日上。即便是在挑剔的文臣,也觉得百姓安乐,军队胜利,有中兴的势头。
这一天,赵朴刚刚上朝。
就听到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大宋以孝治天下,如今金国势弱,我朝可迎回二帝,以全陛下孝道!”
第415章迎回二帝,孝道!
赵朴感觉到一丝阴谋的气息。
这时,另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朝自建国以来,最大耻辱莫过于靖康之耻。二帝被金人擒拿,无数臣子金国受辱,百姓离难。臣闻两位先帝,在金国吃不饱,睡不暖,多方受金人虐待。请陛下迎回两位先帝!”
“二帝受苦,陛下身为人子,岂能不尽孝,请迎回二帝,权孝义!”
一个个文臣,开始上前说着,请求赵朴迎回二帝。
百善孝为先,在宋朝孝道,排在第一位。
以孝为话题,一些臣子们提出了迎回二帝的主张。
赵朴的脸色微微发绿,觉得阴谋气息更浓。
“那迎回二帝,我朝要付出什么,各位臣工可想到?”这时,一个臣子提出了反对意见,此人正是秦桧。秦桧大义凛然道:“当年楚怀王被秦国囚禁,楚国用了五百里土地,前去赎人,尚未赎回,白白丢了五百里土地!”
“而如今,为了迎回两位先帝,我朝又要付出什么代价,是丢掉四川之地,还是丢掉襄樊之地,还是耗费几百万贯钱,还是逼迫我皇退位!”
此刻,秦桧义正言辞的反驳着,一副铁杆保皇派的味道。
虽然没有明确反对迎回二帝,但是指出了迎回二帝,可能遭到金国讹诈,可能损失惨重。
“混账秦桧,身为人子,岂能容父亲,兄长在敌国受辱。你这是要陷陛下于不孝!”一个御史对着秦桧大骂。
“土地算什么。金钱算什么,我大宋可是以孝治天下!”
“陛下皇位源于兄长父亲,岂能忘却!”
一些御史纷纷反驳。
“右丞相。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可若是父亲兄长死了,那时想要尽孝而不可得。莫非,在秦丞相眼中,孝道不如钱财重要吗?”另一个臣子说道,语气凌厉,上纲上线。一下子将迎回二帝,牵扯到了孝道与金钱。
此时,赵鼎反驳道:“迎回二帝。不是不可,但是代价太大了,超过了我朝承受能力。孝道重于泰山,但是国事更重。陛下。岂能为了孝道。而至大宋百姓于不顾!”
李纲也道:“陛下,迎回二帝,不是不可,但是需要慎之又慎,免得上当!”
原本,赵鼎、李纲二人,可谓是秦桧的政敌,只是此刻却站在了秦桧的一方。
顿时间。朝堂上分为两个派别,一个主张迎回二帝。一个反对迎回二帝。而主张迎接回二帝,多是一些郁郁不得志之辈,多是在闲散衙门,朝堂之上,话语权不大,边角料臣子;
这些臣子,在赵朴上台后郁郁不得志,原本身居高位,可是随着皇帝的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物边缘化。此刻提出迎接回两位皇帝,更多是为了刷存在高,提升人气。
而反对迎接回二帝,多是朝中的实权派,或是赵朴的亲信。
名声、人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上风,与皇上保持一致。
话不能乱说,尤其是在朝堂上。乱说话,轻则是丢官流放,重则是小命不保。这些臣子们,朝堂上说得每一句话,都事先打了无数次腹稿,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乱说。而一旦没有相好时,很少说话,沉默是金!
此时说得这些话,更多是代表了各自派系利益,各自立场。
迎接回宋朝这两位皇帝,虽然无法真正撼动赵朴的位置,但是却会生出很多的变故。
没有那个皇上,喜欢有太上皇站在身边。
只要是明智之辈,都不提及迎接回两位皇帝,这是给赵朴添堵。
相似小说推荐
-
工业大明 (小酒浅酌) 起点VIP 张雷是机床公司经理,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面对整个世界都被改变的大航海时代,和正处于中华文明彻底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17kvip2014-08-08 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落魄大学毕业生; 一次意料中的车祸,因为两个临时工的不负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