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张涛1985
- 入库:04.13
和往常一样,这次北伐军也设立了东线和西线司令部,在东线司令部坐镇的是李烈钧,这位同盟会系出身的将领靠着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以及在担任欧洲远征军司令的成功获得了王振宇的信任,这次更是出任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算的上是王振宇面前的红人了。而在西线司令部坐镇的则是程潜,这位同样非嫡系出身的将领依靠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拉帮结派能力使得自己在王振宇面前的砝码越来越重,这次的西路军总指挥人选则然是跑不掉的。
不过白崇禧并不在意谁任总指挥,因为很多时候,他会直接把命令下到师一级,而每每到这个时候总指挥就成摆设了。。。
当蒋方震签署完几份比较重要的文件走进来的时候,他看着又沉寂在思考中的白崇禧很是惊诧的问道:“健生老弟啊,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你还是思考什么呢?难道还怕我们失败?”
白崇禧是一个孤傲的性格,平素待部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尊重,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动辄呵斥,总之少有好脸色。但是对蒋方震却是礼遇有加,理由也很简单,蒋方震的战略眼光一直都是白崇禧佩服的不行的存在。根据军内高层传闻,这一次军委一号首长(指王振宇)批准的山东作战计划书就出自于这位前保定校长蒋方震之手。
“百里兄啊,我根本不担心我们的军队打不赢,别的不说,目前的东路军从人员到装备比当初咱们在欧洲远征军那会强多了。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咱们都能轻轻松松打败德国佬,现在这个张宗昌乃至日本人我还真不放在眼里。可这一仗毕竟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大帅的宏图大业,你要说我一点也不担心恐怕我自己都不信。”
留学过日本,并且算得上是军刀组的蒋方震对于日本似乎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事实上留学日本归来以后,在中国陆军建设方面,蒋方震一直鼓吹日本有两样东西不值得中国学习,一个是武士道,一个是陆军。可惜当时的中**界高层在日俄战争之后对日本陆军产生了近乎迷信的崇拜,不断的把军事人才送往日本培训,而对于日本留学归来的军官也委以重任。结果抗日战争在一定程度也就变成了老师打学生了,看样子就算是学习强者也应当是学习其长处而非短处的。
看到白崇禧的担忧,蒋方震十分轻松的笑道:“正好我这会得空,听你说说看,看你在担心什么?”
白崇禧笑了笑,才想起自己居然一个上午没喝一口水,于是抓起杯子喝口水后道:“其实张宗昌还不够资格让我们担心,我们真正要担心的还真是日本人。日本的陆军实力很强,但是我个人有信心,这一次把他们打翻在地,毕竟日俄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了,战争的玩法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个情况一直没变啊,那就是制海权,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摆在那里,而我们的海岸线也是长的可以,咱们在山东一旦和人家开打,从山东到广东都是人家联合舰队可以随便打击的对象,日军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省份实施登陆。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主力全部都在前线,真到那个时候我们可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了。。。”
蒋方震十分严肃的听完,然后仰天长叹道:“大帅果然神机妙算,他就知道健生兄会有这个担心,我从武汉过来前他就专门找我谈了话,现在用上了。”
白崇禧闻言大惊:“大帅怎么说的?还望百里兄速速道来!”
蒋方震见状也不卖关子了:“大帅的思路远比我们清楚,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健生兄你再看看地图和我军的部署,根据我们从秘密渠道获得的情报,日本在山东计划投入的军队不过三个师团八万多人而已,另外有还有二个师团五万多人则留在了九州作为后备部队,这个是你是知道的,和咱们几十万虎狼之师交手却派出劣势兵力一直都是犯兵家大忌的。可是你知道的是为什么日本人会做这么傻的事情?大帅就知道。日本陆军常备师团不过十七个,除开近卫师团这个花瓶摆设外,剩余的十六个师团因为西伯利亚出兵已经派出了九个。也就是说,即使把近卫师团也派来山东,日军也才能在兵力上和我军持平,而且还是建立在我军不增派援军的基础上。这个时候他们能发动山东战事就不错了,根本做不到派出部队去我们的沿海玩抢滩登陆了。更何况我们的大帅在这一点上早有防备,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个省均留驻了二个师,有这八个师在,日军登陆兵力多了他们没有,少了他们则是在送死。对于联合舰队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他们突入长江炮击沿江诸城,可是海军早就在吴淞,崇明,江阴,镇江等地修建了坚固的要塞炮台,依靠370mm的重炮守卫炮台封锁长江,日本人要突入根本没可能,估计最多也就是轰轰上海,可人家英法答不答应就不知道了。而且大帅已经计划组织高速舰队去执行破交任务,估计到时候日本联合舰队会忙的连炮击上海的时间都没有了。真正要咱们操心的是如何在山东地区的决战中重创日军,这是必须做到的,同时就是以山西地区为核心点把奉军拖进去,这样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在山东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还有张宗昌你不要小看,大帅的意思,必要的话,就趁着张宗昌佯攻的机会,把小打变大打,把张宗昌的元气和锐气都给打没了,同时也让日本人得出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判断,为我们选择有利态势决战打下基础。。。”
白崇禧听到这里顿觉茅塞顿开:“大帅果然是大帅,整个全局都被他看得透透的。妙极,妙极啊!百里兄啊,我觉得我们的作战计划还可以再修改一下,变得更狠一些。你觉得我们把决战地点放在济南如何?你看从济南往北可都是一马平川,适合装甲突击战术的执行。而且有泰山做掩护,一旦展开反击,我们进行战略迂回也要轻松的多。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我们把战场定在济南,那么日军的整个战争补给线就不得不跟着拉长,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出来了。。。”
蒋方震点点头道:“我看行,不过我觉得还要补充一条,我们在进入济南后要尽快在济南建设军用机场,大型无法建成就用小型在数量上弥补。我看了飞行一师的训练,我有一种预感,这作战的模式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所以济南做战场,空军的投入也是要给与保证的。。。”
第441章战争降临(四)
在阎锡山的晋军之中,有这么一群人存在。他们原本是太原讲武堂的毕业生,从毕业之初就深得阎锡山的信任和重用,在晋军之中一直是中层军官的主体。民国六年的直皖,直奉战争结束后,一度亲临前线观战学习的晋军高层商震、徐永昌等人深为新的战争方式所震撼,纷纷敦促阎锡山改革晋军。而阎锡山改革晋军的办法也很有他的个人风格,当时国民政府代表提出的办法是派遣应届毕业的军校生进入晋军任职,这个办法在他看来很容易导致军权旁落。他的办法是把晋军中一批二十五到三十二岁之间的军官,以傅作义为代表派到武汉学习两年。在他看来这些人至少不会背叛自己,可他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繁华的南方对于这些深居山西的青年军官已经成熟的思想也许产生不了巨大冲击,但是却能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晋军营长楚雄飞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年二十八岁的楚雄飞是山西五台人,浓眉大眼,体格健硕。民国二年毕业于太原讲武堂,随后报送保定三期学习,为人性格豪爽,处事果决,待人谦和,加上他自身的军事素质十分出众,在晋军之中也算是声名赫赫之辈。在新生的少壮派之中,傅作义之下就属这位仁兄最厉害了。民国六年前往武汉陆军大学学习自然是少不了这位仁兄了,而且相对于傅作义,这位在思想上走的更远,他居然还秘密的参加了青年军官联合会这个组织。并且在回到山西后大肆鼓吹国民革命的成果,把武汉南京吹的和天堂一般,把青年军的战斗力吹成了所以这一次前往晋东,楚雄飞的部队就成了晋军的先头,第一个开抵山西和直隶的交界点,整个山西的安全所在,井陉。
这里是晋奉两军对峙的前线,孙烈臣麾下的八个师就在这里摆着,能不能突破井陉这个千年天险不得而知,但是威慑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大摇大摆跑到晋军面前挑衅是奉军那帮土匪兵每天必做的工作,即使是在晋军援军大举抵达后,孙烈臣的部队也没有收敛,依然不客气的跑到晋军的阵地对面撒野,又是骂人又是撒尿的。偏偏这些东北人骂人嘴特溜,说起来一顺溜一顺溜,而且还先从山西人算不算男人说起。
什么样的长官自然是带出怎么样的部队,楚雄飞这种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主,他手下的部队是个什么脾气自然是可想而知。男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小瞧,而奉军显然把这一点发挥到了人类的极限。楚雄飞麾下的晋军官兵大都咬牙切齿,枪弹上膛,如果不是楚雄飞平日军纪严明,保不齐他们就开枪射杀这些滋事的奉军了。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发生了最让人苦笑不得一幕,负责闹事的这一个连队的奉军居然毫不客气的朝着晋军阵地放枪。这原本也是奉军每天必然上演的戏码了,意图是制造一点紧张的气氛,而原本负责这一线防御的晋军由于自身底气不足对此自然是不敢还击的。而在他们急吼吼撤下来的时候更是没对楚雄飞的人说明白,结果可想而知,听到枪声的楚雄飞部如闻天籁,这是奉军进攻而且是大举进攻的信号。。。
相似小说推荐
-
工业大明 (小酒浅酌) 起点VIP 张雷是机床公司经理,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面对整个世界都被改变的大航海时代,和正处于中华文明彻底沦...
-
三国之北汉燕王 (大琨翼) 起点VIP2014-10-13 武当弟子敖烈,重生穿越三国 身负盖世武功,胸中韬略纵横 照夜雪龙驹直追赤兔,破阵霸王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