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陈绍的这个五藏分治的策略事后被证明是很有效的,也使得藏传佛教在随后的蒙古问题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即是是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陈绍被捕入狱,这个政策都一直被继续执行到了中华联邦的成立之后。

中华联邦成立之后,对于西藏和蒙古以及新疆地区的民族政策,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执行的最彻底的一项就是政教分离和取消农奴制。不过和后世武力取消不一样,在西藏的农奴制问题上,联邦政府采取的是俄罗斯的办法,采取赎买的方式取消,并通过立法严禁卖身为奴来落实实施的,相对来说更缓和,后遗症也更少。至于藏传佛教,联邦政府宣布,除穆斯林和类似主张的邪教外,其余宗教信仰自由,而在僧人等管理上,则不予限制,同样也不再给与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结果最终少林寺成为天下第一大庙,扯远了。。。

刘湘无疑是幸运的,他成功了。而手握四万川军的杨森现在差不多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的军队迟迟无法打下汉中,这已经引起了武汉方面的严重不满和高度关切。在山沟沟里喂了三个多月的蚊子不是什么大事,真正让杨森很担心的是如果迟迟没有进展,自己这支“叛军”会不会真被武汉那位大人物当叛军给剿灭了。好在虽然手下这帮王八蛋仗打的不咋的,可四川方面的后勤物资补给却未少一分,这让杨森很是汗颜。

其实也不能全怪杨森,一来汉中的地形自古就是出了名的难于上青天,当年刘邦vs项羽那都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成功逃出升天的。二来陈树藩派来在汉中阻击杨森的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杨虎城,这位老兄手下是一大帮子刀客组成的陕军,战斗力还真不是盖得。反正是在这汉中和杨森打起了拉锯战,杨森一时半会都拿这个人没什么办法,气的直呼其为牛皮糖,实在是太能粘人了。

但是陕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陈树藩当上陕督之后,便积极扶植个人势力,打击革命力量,他把同学、老乡刘世珑、曾继贤、张宝麟、张飞生、张丹屏等提升为团长、旅长,而反袁逐陆立了大功的民党人士胡景翼仅委以团长,高峻为副团长,曹世英部连正规军也没编上。

这就使得井勿幕等人获得了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准确的说是策反的机会。首先是镇守榆林的井勿幕的十哥井岳秀暗中倒向了国民政府,其次是就是胡景翼等人暗中串联倒陈。

但是这些人力量都略显不足,陈树藩就带着陈树发、严飞龙、王飞虎三个整编师窝在西安,大家一时半会都拿他没办法,陕西的局面也就这么半死不活的僵持下来。直到9月3日,河南方向,吴佩孚指挥直系的第三师,第六师,第十一师三个师共计六万人马在获得武汉方面的补给之后,毫不客气的挥师西进了。

别看吴佩孚这头老虎拿日本**力扶持的张宗昌没什么太多办法,可要是对付陕军,陇上八镇这些地方部队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而这个时候,守卫潼关的胡景翼宣布倒戈,直接于9月5日打开关门,把吴佩孚的六万大军放了进来。随后井岳秀等地方将领纷纷宣布反陈。这下子已经沉寂了三个月的陕西战局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全盘颠覆了,坐镇西安的陈树藩这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大祸临头末日将至。

可陈树藩手上也只有六万陕军,丢开西安高大的城墙去迎战吴佩孚他是不敢的,发电报向中央告状,这个时候顶着中央名分的张作霖正忙着挥师南下了,根本没这个功夫,除了例行公事用电报讨伐吴佩孚外也没什么作为了。陈树藩一咬牙一狠心请了两个外援,第一个是镇嵩军刘镇华,不过这小子兵力不过二万人,目前也在汉中一带打酱油。第二个自然是陇上八镇了,陈树藩可是十分明确告诉这八位军爷,你们别在那里折腾了,西北兄弟是一家,我陈树藩要是在西安吃不住了,玉帅的军队很快就会来问候你们。

还没等陇上八镇想明白,9月10日,吴佩孚大军先锋抵达西安,陈树藩不知道其底细不敢出城接战。12日吴佩孚开始全面围城,虽然没有开炮攻城,但是西安城内一片人心惶惶。

陈树藩可以说是憋屈到了极点,打又不敢打,守又没信心,内贼四起,外援不至。他突然感叹一句道:“我陈树藩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了。”

9月18日,在井勿幕入城劝说下,陈树藩在和麾下的高级将领商议后,最终同意开城投降,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陕军几乎是一枪未发,就让吴佩孚拿下了陕西全境。

接下里自然是陕军的改编工作了,武汉方面的人事决策很快下来了,井勿幕出任陕西省政府省长,胡景翼任陕西省军区司令,陈树藩调任南京,而井岳秀,杨虎城,高峻,曹世英分别留任青年军第二十二师的师长,参谋长和二个步兵旅长。第二十二师也是第一个实行一师二旅四团编制改革的师。

而吴佩孚也确实动过占据陕西再谋中原的想法,可现在毕竟不是战国时代,虽然自己占着三秦故土,但是如果没有后勤,没有武器,占着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吴佩孚最终自己说服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

9月20日,吴佩孚接受了武汉方面的任命,出任西北边防军司令,下辖五个边防师,吴佩孚(兼任),冯玉祥,杨森,孙传芳,李纯分任师长,加上收编的陕军,合计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只扑甘肃。。。

第400章好大一盘棋(三)

几乎就在奉军兵败徐州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西藏,陕西等地相继被国民政府拿下了,而且吴佩孚指挥的十三万大军也浩浩荡荡朝着甘肃新疆方向挺进。

而最让俄国公使担心的是,他们得到了来自日本方面的确切消息,徐树铮所率领的二个师的中**队已经进入陕西,并朝着榆林方向行军,目标很可能是俄国人扶植的外蒙古政权。

这让俄国驻华公使库达摄夫气得暴跳如雷,大骂中国人是混蛋,居然在盟友最困难的时候挖盟友的墙角。随后库达摄夫就跑到北京政府外交部,冲着陆宗舆这个总长就是一通怒火:“你们中国人现在在做非常危险的事情,你要知道外蒙古一直就是我们俄国的势力范围,身为盟友,你们居然敢窥视我们的势力范围,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我要求你们立刻停止这种粗鲁无礼缺乏教养的行为,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将由贵国政府自行承担。。。”

连威胁带恐吓的叽里呱啦一大堆之后又丢下可怜的陆宗舆跑去找英国公使朱尔典主持公道去了,而陆宗舆给人吼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什么我们给俄国**子还是盟友?什么时候的事情?老子怎么不知道?”一切终于在朱尔典公使前来找张作霖的时候搞清楚了,但是张作霖的第一反应差点没让朱尔典一头栽死在地上,这都是什么人啊!

不过英国人不愧是天生的外交家,朱尔典虽然十分鄙视张作霖的无知,但是却正襟危坐道:“是这样的,贵国政府在1916年和我们大英帝国以及俄法美日等国签署了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的协定,所以从法理上来说,贵国政府和俄国政府确实是盟友关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张作霖简单的喔了一声就没信了,他最近烦着呢?徐州之战之前他可是顺风顺水,可是徐州之战一败,很多问题就衍生出来了,首先是西原贷款的问题,虽然张作霖拿了一半的钱,但是另一半是段祺瑞花了的啊,可是为了拿到尾款,张作霖不得不答应日本人的要求,继承了全部的还款义务。当时想着南下就能发大财,所以没怎么在意,可是徐州一败,南方已经变成了老虎的屁股,你借胆给他张作霖他也不会去摸半下了,这西原借款自然也就从香饽饽变成毒药了。第二是北京政府,不进北京还好,进了北京才发现这他妈就是烂摊子。也不知道北洋是怎么当家的,整个北京政府负债累累不说,赋税还少的可怜,海关税更是八成用于偿还庚子赔款了,如果不是陆宗舆说可以在战后争取让列强免除庚子赔款,我们的张雨帅当时就打算调头跑反回东北了。换谁得了这个一年税收不到2000万大洋,行政开支却要差不多5000万的中央政府都会头痛。第三是山西的阎锡山,这个兔崽子就是一白眼狼,自己刚入住北京的时候,又是送礼又是电贺的,徐州之战结果一出来,这小子就宣布加入国家社会党了,立刻和南方那个南京政府眉来眼去了。张作霖到也不是没想过调兵去收拾他,实在是现在南方的威势太盛,人家现在没打直隶和山东都有些让张作霖摸不着头脑,想来不打总是好的。可要是因为自己去打山西把目前这个微妙的平衡打破了,那就亏大了。。。

所以张作霖这些天想来想去烦得就是这些烂事,原本就没什么头发的脑袋现在也因此变得更敞亮了。烦归烦,问题总还是要解决的,于是之前在上海摆了王正廷一道的杨宇霆不得不厚着脸皮再次南下,做什么,找国民政府谈判,摸底,看看人家愿意给老张家的奉军多大的生存空间。至于什么西北啊,西南啊,都不重要,如果王振宇这个小混蛋喜欢,把北京这个中央政府的名号拿过去也不是不可以,虽然有些心痛,但总好过被人家消灭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