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以后的大平朝中,国家财政将会和皇家支出完全分开。每年国家拨给皇家的年金只有总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左右,再加上一笔固定的皇宫维修费和国宴招待费,每年最多也就是二十万两。

当然,随着以后国家财政收入提高,每年的皇家年金也会逐渐的增多,但是再怎么样,皇家也不会有巨额收入。此外,皇家红白喜事的费用也将都由自己来承担,所以吴世恭养家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也根本承担不了这么多太监和宫女的费用。

其实在内心中,吴世恭还是很反感太监这种不人道的产物的。要不是这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皇家也需要这样的体面,说不定吴世恭就会废除太监制度。而现在,只能盼望着将来的民智开化,社会进步了。

不过对于叶忠来说,对吴世恭的话就有些不以为然了。进过内书房的太监都是一批很有文化的人。对于历史,他们也当然是熟知甚深了。叶忠明白,在每个朝代的初始,因为有着一位强势的皇帝,太监的弱势总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未来,随着深宫养成的皇帝缺乏经验,他们对太监的依赖也会是越来越重。

当然,这么远的事,叶忠也没兴趣去考虑。但是作为皇宫内的首席大太监,就算是吴世恭剥夺了太监们的所有权利,叶忠本人的财势依然不会动摇。为了让皇上的高兴,自己又何必去管其他的那些太监和宫女呢?

不过叶忠不考虑,吴世恭总要做出安排。毕竟有的太监,如刘元斌、肖月桂等人,他们多少都帮过汝宁军的一些忙,吴世恭还是要记得他们的香火情的。而内书房读过书的那些太监,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理政能力,都有着可取之处,甚至都超过了某些科举而来的菜鸟官员。

而那些矿监、税监等专业太监,也有着很强的专业知识。这批人才就这么放弃了也有些可惜,起码也要把他们分流掉吧。吴世恭也只要能制止住他们那种夸张的贪欲就行了。

还有些年老的太监和宫女,如果把他们赶出皇宫,其实就是绝了他们的生路。毕竟从道义上来讲,吴世恭不仅继承了朱家王朝的江山,还接收了太监和宫女这些家奴。把他们弃之不管,就有损于皇家的仁心。

第九百零四章皇家家事(二)

吴世恭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接着对叶忠说道:“先发出公告,散落在民间的公公和宫女,如愿意回宫,就让他们回来。如在民间已有人供养,那就随他去。记住!原大明皇族宫中和府中的太监,如还恋旧主,就给其一笔遣散费。但他们府中绝不能再留有太监,违者斩!”

“是!皇上!”叶忠立刻点头道。

在这个年代,府中使用太监也是要看身份的,非皇族之人绝不能用阉人,否则就是挑战皇权。吴世恭虽然对原大明皇族不会斩尽杀绝,但也不会给他们一个错误的幻觉,让他们有不轨之心,所以在这一点上是绝不会通融的。

“宫中五十岁以上的公公,如不愿意在宫中服侍,可集中供养,也可回家由家人供养。至于遣散费或者每月供养费,你拿个章程出来,交由朕过目。宫中过二十五岁之宫女,可出宫许配人家。但你要注意:绝不能强迫,让她们自己择定。还有,宫中遗留的公公,以后如超过五十,也按此例照理。”

“多谢皇上!皇上仁厚!”叶忠立刻欣喜地说道。

其实在宫中的太监,绝大多数都是出不了头的,当他们年老以后,都会被赶出皇宫。而他们在民间也没有什么生活能力,许多人的下场都很悲惨。

在原先,这些人就只能依靠往日的积蓄和宫中做善事的大太监的救济勉强度日。而吴世恭的做法,其实已经为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虽然叶忠这些有钱的大太监。他们的养老并不成什么问题,但这个做法毕竟惠及了整个太监团体,所以叶忠对吴世恭的感谢确实是发自肺腑的。

“你再去统计一下。原先宫中所有有职司的公公、进过内书房的公公、在外面任矿监、税监、皇庄的公公等,让他们集中起来。朕会安排出空闲时间,亲自找他们一一问话。他们可到皇家事务部任职,可到朕的产业中做掌柜、账房,当然,如果他们愿意,也可留在宫中。其余的公公。朕就算是不把他们留下,也会安排他们妥帖的。”

“是!皇上!”叶忠是更加的喜气洋洋了起来。

听了吴世恭的话,叶忠发现吴世恭还是给他们这些太监留有生财之道的。只要有事可干。那皇家就会多少倚重于他们这些太监。那以后也将会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权利。只要口子开了,以后的事就可以慢慢来嘛。

其实叶忠不知道,这只是吴世恭的一种分流方法。就这么供养这人数庞大的太监和宫女,吴世恭肯定也吃不消。所以他一定会大大削减宫中太监和宫女的人数的。

因此。像刘元斌、肖月桂这样的原大明大太监,吴世恭将给予他们一大笔封赏,然后归遣民间。至于其他的那些大太监,他们本来家财就丰厚,没有吴世恭的封赏,他们在民间也活得下去。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原明朝获得皇家重用的,所以吴世恭就准备以遣散为主。

当然,万一这些太监不愿意被遣散。吴世恭就准备把他们与那些有文化、又有专业知识的太监合在一起,到皇家事务部做一名官员。或者到吴世恭所拥有的工坊、商行和皇庄内做一名管理者。让他们人尽其才,也不浪费这些人的才华。

而余下多余的太监和宫女,吴世恭就准备让他们到自己所拥有的工坊、商行和皇庄内去做工匠、伙计和农夫,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减轻吴世恭的负担。

因为皇家事务部是皇帝个人拥有的,里面的官员都可以由吴世恭私人而定,所以说到底,那些担任官员的太监,并不会与文官们权利冲突,也能把太监困在这一方空间之中。

而且吴世恭还决定:这样的做法也是权宜之计。等到这批在皇家事务部工作的太监逐渐年老以后,也将被逐渐淘汰。而宫中每年进入的太监数量也会衡定,数量也极少。到最终,皇家事务部也将都由正常人任职,一定会把太监控制住,绝不会让他们干政的。

这次吴世恭所获得的前朝皇家“遗产”并不算很多。在皇宫中余留下一些浮财,被大顺军和清军两次扫荡以后,已经变得空空如也。而吴世恭所获得的,也只有紫禁城一座、几座皇家园林、几十个皇庄、林场、牧场和狩猎场。二百多万亩皇田,还有从理论上来说,都归皇家拥有的所有矿山。

除此之外,吴世恭私人还拥有盐业生意的一成股份、汝宁大批工坊、商行和钱庄的股票、八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松江府的码头、以及汝宁、归德还遗留的三十几万亩土地。

当然,像赵如雅、李月奴等人所拥有的工坊、股票等私房钱,并不算在吴世恭的私财中。她们这些财产都将归她们的子女所有,吴世恭并不会把她们的私房钱算成皇家财产。

而这些皇产的一部分也将会受到处理。

例如盐业:以后的盐业都将收归国有。而大平朝的盐业收入也将取消漏洞百出的盐税和开中法,将在盐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这三个环节进行地区专卖权的招标,以每年的招标收入作为盐税的替代。

而吴世恭私人所占有的一成盐业股份,也将由朝廷分期赎买回去。而目前扬州盐商所占有的盐业股份,也将给予他们一定时间的专卖权来补偿,要彻底理顺盐业混乱的局面,大大增加朝廷盐业的收入。

而吴世恭拥有的皇田,有很大一部分将分配给那些将转化为自由民的农奴。而其余的一部分,有些将分给自己的子女,有些则给分流的太监耕种,让这些太监能自食其力。因为大平朝的《开封土地策》中,连皇家也都要收取土地等差税的,所以吴世恭保留过多的皇田也并不合算,还不如把这些土地都分配掉,以此来收买人心呢。

当然,在将来的征战中,像弘光帝这种起兵抵抗的藩王,他们所拥有的土地也将收归吴世恭所有(归顺的原明朝藩王,大平朝将另有政策安置)。吴世恭将会把这些土地赎买给朝廷,换取在垦荒商行的股份(这政策的详细过程将在后文详述)。而大平朝廷则会把这些土地分配给退役的大平军士兵和服满劳役期的农奴,或者交还给借银的官绅抵债,以此来让大平朝的土地和财政政策顺利施行。

至于那些矿山,吴世恭也将准备逐步上市,只留下控股权以保证经营。而将来所发现的新矿藏,带来的勘探权和开采权,就将归大平朝国有了。

而以后的大平朝也将取消铜铁的专卖,只收取资源税和商业税。这么一来,铜铁的专卖税收虽然会少了很多(本来就因为官员和矿监的贪鄙收不了多少),但铜铁的价格也会大跌。吴世恭在以前知道,就是河南中原富饶之地,许多耕种的农民都用不起铁具,就是因为铁器专卖造成的价格太高。因此,损失些税收,让田亩的产量提高,这既能使得百姓得利,而田亩的税收也将会大大高于铜铁专卖之所得。真乃是双赢之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