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而那个陶氏回到千户所以后,想起了这件事。又知道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已经到了小镇上。因此,今天就要让吴世恭承诺:如果李兵备道来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的话,就要吴世恭承担下来。

而那个陶氏,估计上次在兵备道衙门里又吵又闹的,尝到了甜头。因此,今天一碰到吴世恭,也就拿出一副泼妇相。大有一种:吴世恭今天不答应下来,陶氏就要在这里闹个天翻地覆的样子。

吴世恭明白了以后,当然不会答应陶氏的无理取闹。前千户的欠账,凭什么让吴世恭来承担啊。

不过,这一时三刻也和陶氏这个泼妇讲不清楚。而且,又不能够和那陶氏恶语相对。要不然,自己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再说,那李兵备道还没有来找自己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呢。

因此,吴世恭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了陶氏:等这事发生了再说。总算是把那个陶氏劝了回去。

当天下午,当吴世恭对齐聚的十名百户宣布:将在千户所里征发劳役,修造千户所堡垒的时候。这些百户们都一脸的难sè。

在明末的军户中,百户其实就相当于一些村长的角sè。自己得到的好处没有多少,可是上级要求的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任务,总是要他们牵头完成。

而在自己百户所里的那些乡亲,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很难下狠心。因此,每当上级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时候,对于这些百户总是一个难题。

但是,在接下来听到吴世恭宣布:将减去这些劳役,明年上缴一半的钱粮以后。这些百户的神sè都放松了下来。这样的话,那征发劳役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因此就决定了下来:三天后,这些百户带着集合好的劳役,到千户所堡垒处集合。

因此,在晚上吴世恭请这些百户喝酒的时候,都是其乐融融的。吴世恭趁着气氛好,接着向那些百户宣布:自己将在劳役中,择优录取二百名兵丁。

那些百户还不知道吴世恭将会给这些兵丁发放军饷。因此,一面和吴世恭打着哈哈,另一面在心中想道:“这个年轻的署理千户还真是天真。还择优录取呢。到时候,哪个人愿意去当兵丁呢?”

吴世恭是不知道。也就在这天,吴世恭的岳父薛濂,也正在吃着苦头呢。

当崇祯皇帝把那客氏,赶出了皇宫以后,其实这是一种对魏忠贤的试探动作和向朝堂上发出一种信号。

而魏忠贤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是魏忠贤不敢有反应。反而在朝堂上,对魏忠贤的弹劾奏章却零零星星的出现了。崇祯皇帝虽然现在对这些奏章的态度,基本上都是留中不发,但是,魏忠贤一党的人都逐渐地慌了神。

而薛濂已经在皇宫里,跪着向崇祯皇帝求了三天情了。可是,崇祯皇帝就是让薛濂这么跪着,就是不肯接见薛濂。

这天正下着雨。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问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道:“王伴伴,那薛濂还在那儿不肯走吗?”

王承恩连忙上前回答道:“回皇上的话,那阳武侯还跪在雨里呢。”

“怎么这么不要脸。”崇祯皇帝怒火上来了,他叫道:“还亏得那薛濂还是父皇府中出来的人,却对那魏忠贤这么阿谀奉承,简直连做人的骨气都没有了。就让他这么跪着吧。朕是绝对不会见他的。”

“皇上英明。”王承恩连忙陪笑着说道,“那阳武侯还想着,用那苦肉计要挟皇上呢。现在他可是自讨苦吃啦。他已经跪不动了,只能够扶着腰趴在地上了。”

王承恩的话却一下子触动了崇祯皇帝的神经,他想起了薛濂正是为了他,而把腰子给打坏的。

沉吟了一会儿,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道:“朕也不是个薄情寡恩的人。王伴伴,你到外面去对那薛濂说:让他滚回自己的阳武侯府中去,以后没事也不要出来。朕再也不想见到他。”

当王承恩在薛濂面前宣布了圣谕以后,一旁的小太监和皇宫侍卫们连忙到雨中,把薛濂抬了起来,要抬薛濂到皇宫外,阳武侯府等候的马车上。

在抬起来的一瞬间,薛濂用感激的眼神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也不动声sè的,用旁边的人完全发现不了的眼神,向薛濂示意了一下。

在前几天,薛濂遣人向王承恩送了二万五千两银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让王承恩在适当的时候,向崇祯皇帝提一下,只要保住薛濂全家老少的xìng命就行。

而在今天,王承恩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崇祯皇帝只是把薛濂软禁在自己家中了事。连薛濂的阳武侯爵位都给保住了。

薛濂的心中想道:“等回去了以后,还要再补给王承恩一份厚礼。”

当薛濂被抬到家中,安置在床上躺好以后。在一旁的张夫人直流泪,薛濂自己也是老泪纵横。

可是,当得到消息的女儿薛雨霏,和抱着薛呈麟的rǔ娘,一同进入屋子以后,薛濂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薛濂让抱着薛呈麟的rǔ娘到床边来。薛濂伸出手,摸了摸薛呈麟开档裤里的小玩意儿,开心地笑了。他说道:“值了,这一切都值了。总算是都保住了。”

叹了一口气,薛濂接着说道:“送世恭出京,现在看起来是做对了。希望他在地方上都一切安好吧。”

第八十二章李自成的悲哀

不提那薛濂对薛呈麟小朋友做出那种不雅的动作。

当让人抬走薛濂以后,王承恩回到了崇祯皇帝身边。崇祯皇帝似乎正在思考什么问题,见到王承恩进来,就问王承恩道:“王伴伴,朕前些天收到了一份奏章,那上奏章的大臣提出建议说,要裁撤各地方的驿站。这样的话,朝廷每年可以节省十几万两银子。王伴伴,对这事,你有什么看法啊?”

听到了崇祯皇帝的问话,王承恩连忙陪笑道:“皇上的问话可折杀老奴了。老奴这见识,对国家大事哪儿懂呢。”

对王承恩的态度,崇祯皇帝是相当满意,他也笑着接着问:“无妨。你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王承恩还是陪笑着回答道:“那老奴就斗胆啦。老奴估摸着,朝堂上那些忠义的老夫子们,提出的朝策,总不会大错的。”

“老奴也只有小户人家的见识。在小户人家,一家人家要兴旺,总离不开‘勤’、‘俭’这两字。看着皇上即位以来,天天忙于国事的,连吃饭都顾不上。那皇上一定会成为中兴之君,尧舜之君的。”

王承恩的话,显然挠到了崇祯皇帝的痒处,崇祯皇帝笑骂道:“你这老货。朕要你说事的,你到拍起朕的马屁来。”

王承恩也笑着说道:“其实老奴也是有些小心思的。老奴是想,等老奴老了,服侍不动皇上了。请皇上恩准,让老奴回一次老家。让老奴也在老家的那些泥腿子面前抖抖威风。让他们知道,老奴也是在尧舜之君面前服侍过的人。”

王承恩的话更是让崇祯皇帝欢畅地大笑起来。在一旁陪着笑的王承恩心想道:“驿站裁撤不裁撤的,管我屁事。服侍着皇上高兴,那才是我们太监的本职工作。”

等到崇祯皇帝的笑声告一段落以后,王承恩接着说道:“不过皇上,您也要注意身子啊。您这些天来,这么的cāo劳,看的老奴的心也疼啊。”

“唉——!”崇祯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王伴伴,朕知道你对朕的关心。可是,cāo劳国事难啊!”

“朕即位了以后才知道,这大明朝已经给魏忠贤那个狗货弄的千疮百孔的了。户部几乎拿不出什么银两来。真是当家了才知道柴米贵啊。朕决定了。就准了那个裁撤驿站的奏折吧。不过,首先还是要把魏忠贤一党给扫清。王伴伴你看,我们……”

在驿站中,忙碌了一天的李自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今天做驿卒的时候,恰好得到了六十几文的赏钱。李自成就很高兴地打了些酒菜回到家。他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要裁撤驿站了。他做驿卒的安稳rì子也将很快过去了。

而在归德的吴世恭,这些天也没有闲着。不过,他这些天首先做的是,就是收了一个狗腿子。

这些天,那常猛跟着吴世恭东跑西跑的,看到了吴世恭的威风,而吴世恭给常猛的赏钱也很丰厚。因此在有一天,就跪在吴世恭的面前磕头,要求做吴世恭的一个长随。吴世恭心想:也确实需要一个熟悉本地情况的人来给自己跑跑腿。所以,也就把常猛收了下来。

接着,吴世恭又给郑真安排了事务。那千户所堡垒的建造,可不能够光靠劳役。还需要在当地雇用一些木匠和泥水匠。

这么多木匠和泥水匠,在小镇上肯定凑不齐。于是,吴世恭让常猛带路,让郑真带着银两到离小镇十里左右的县城去雇用,顺便也要买些建筑材料回来。

可是这时,小洁病了。小女孩赶了这么长的路,又在来归德的路上受了些惊吓。所以,刚到了小镇就发起了高烧,病倒了。

那常猛是急于在新主子面前邀功,立刻就给小洁找了一个……神汉来!?

那常猛对吴世恭说:那个神汉的法术十分高明,他是临近几个县,赫赫有名的圣灵会的一个分会长。只要是吃过他那施过法术的神药,基本上都能够药到病除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