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就是!”秦公公是连连点头。吴世恭的这话倒让秦公公感同身受,他也深知崇祯皇帝痛恨那些不干事、忙党争、蒙蔽自己的文臣们。

但是秦公公的此次会面并不是为了监视薛雨霏,也不是来听吴世恭的牢骚,他主要是想听听吴世恭对于战局的见解。虽然崇祯皇帝对吴世恭有着恶感,但他心中也明白,吴世恭很会打仗,而且对战局有着很深的了解,所以就想通过秦公公了解一下吴世恭的看法。

“吴兄弟!对于此次辽东的战局,你又有何见解?”秦公公问道。

“辽东详情兄弟我并不知,所以说错话莫怪!”吴世恭也知道自己的话一定会传到崇祯皇帝的耳中,所以他就说的很谨慎,“洪督师名震宇内,各位总兵也是名将,而辽东的又是百战精兵,与鞑子相比因略占上风。这战局莫测,兄弟我不敢妄言,可是我们是去救援锦州的,相距也就是百十里,距离并不远,应该是无大碍!”

“依你所说,应该是无大碍?”秦公公又问道。

“正是!如果是救援锦州,鞑子应难以抵挡,不过完全打败鞑子,那就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吴世恭答道。

听了吴世恭的话,秦公公点了点头,对于歼灭清军,现在的崇祯皇帝也没什么信心。他也认为只要救援了锦州,就可以达到此次战役的目的。

“那兄弟认为此战所需多长时间?”秦公公接着问道。因为辽东集结的大军太庞大了,朝廷粮饷供应的压力是相当大,所以崇祯皇帝就想通过秦公公了解一下,到底会作战多长时间?

“应该三个月吧!兄弟我听说,其他的官军已经都奔赴辽东,就等着我这汝宁军了。而我将在七月中旬赶到关外,这时候就能够开始救援了吧。也就是一百里路,就是每天走一里,爬也会爬到锦州城了。不过兄弟我还要多说一句,虽然我们明军多,可以前作战总是不齐心协力。我的几次打仗都是孤军奋战,根本没有友军配合。如果真的是一盘散沙,那我们明军再多也会被鞑子各个击破的。”

秦公公连忙把这点记下,并向吴世恭保证道:“皇爷爷已给洪督师下谕:让其务必不能分兵。再说洪督师手持尚方宝剑,又是知兵之人,必不会犯下此大错的。那内地战局,吴兄弟又有何见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吴世恭对此是更谨慎了,“不过现有杨阁老运筹帷幄,左将军又屡立战功,应该陕贼难成气候吧!不过兄弟我保证,只要需要我们汝宁营,必不负朝廷所望。只是这次出兵辽东,自保有余,出兵不足。所以在这里兄弟就恳请大哥一句:只要辽东战局变稳,兄弟将会马上带兵返回汝宁。要不,万一时局有变,陕贼流窜至汝宁肆虐,侵扰了我汝宁营儿郎的家园,我怕军心不稳产生哗变啊!”

“嗯——!”对此,秦公公也只是点点头,不敢开口答应吴世恭。毕竟将来的事很难说,秦公公也不敢在这里做下保证。

“那你还是认为内外战局都有望?”秦公公最后问道。

“有望!但绝对不能犯错。现在我们大明已经是两面开战,也都是稍占优势,只要一处有失,那就会急转直下。之后之危局简直难以想象。所以切记要齐心协力。而兄弟我就在这里保证一句:绝对忠于朝廷,以前的事也不会放在心上。要不然,兄弟我也不会这么爽快出征辽东了。”

“这杂家知!皇爷爷也知!”

“哎——!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们大明沃土万里,精兵百万,竟然会走到今天的局面上,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啊!”

“哎——!”

俩人想到了现在的困局,不禁长吁短叹了起来。

“吴兄弟,这次杂家给你带了张皇爷爷的手谕,让你随意到通州仓房内提粮草、军械,你可千万别辜负皇爷爷所托啊!”

“那在这里就先谢过皇上,谢过大哥您啦!”

……

吴世恭与秦公公的交谈应该说是很愉快,所以最后秦公公也把崇祯皇帝的手谕也拿了出来。在现在的局势下,他们决定还是抛开不快,齐心协力为好。

而在休整了两天以后,汝宁军过通州,经天津,直奔山海关,而在这一路上,汝宁军依然进行着战术的训练。在六月二十七日,汝宁军来到了闻名天下的山海关。

第七百一十四章进入山海关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那山海关就是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而关城周长约八里,其大小已经不亚于关内的一些大城。

吴世恭望着这雄关,第一感觉就像是现代美食节目花瓶女主持那样,一边塞着美食,一边根本分辨不出甜酸苦辣,只知道说:“好吃!好吃!”。而现在的吴世恭就觉得山海关是“好大!好大!”,根本难以用语言形容出自己的感觉。

直面吴世恭的关城东门的镇远楼,也就是天下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城楼。在这城楼上,有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大匾,上书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关。而围绕着镇远楼周边建有靖边楼、临闾楼、瓮城、东罗城等重重叠叠的军事建筑,而且关城的位置北依燕山,东临渤海,防御体系建造得相当完整。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他的全身心都已经完全沉浸在旅游的心态中。来到了一个旅游胜地,而且是一个没被后世破坏了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这让吴世恭有种访古游的兴奋感。再加上山海关的风景确实不错,北面的燕山山脉郁郁葱葱、东面的渤海海面碧波荡漾,即使得吴世恭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拥抱自然的舒畅感,又让吴世恭觉得节省了许多旅游门票钱。

看着自家的大人长时间不挪动脚步,就是看着关楼不断地在抚掌赞叹,自以为明白吴世恭心思的余继立刻靠近附耳道:“大人!依小的所见,这关城虽然看起来不错,正面攻打要填上不少人命,但只要攻上燕山上的那几座山峰。再把我们汝宁军的火炮拉上去,长期轰击,打得关上军无斗志,城墙残败,之后一个攻城就可以把山海关拿下。攻关并不难,就是要耗费一些气力和时间罢了。”

吴世恭目瞪口呆地听着余继在焚琴煮鹤,心中有种吞了苍蝇的感觉。自己在欣赏美景,他却想着破坏。就这么内伤了好一会,吴世恭终于吐出了两个字:“粗货!”接着头也不回地向着城关大门走去。

余继被骂得一头雾水,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为了亡羊补牢,他立刻拉住了要跟随着吴世恭进关城的迟明,赔笑着小声问道:“迟兄弟!兄弟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千万要教教大哥,这里先谢过了。”

迟明鄙视地白了余继一眼,教训道:“余大哥!你认为大人在做何事?大人文武双全。他可是位秀才,要不是被朝廷欺压出了京。说不定都考中状元娶了公主了。刚才大人正想写诗。刚想了几句,就被你打断,你说大人会不会生气?”

迟明对吴世恭的极度个人崇拜,又结合了民间的传闻、戏剧的影响,再加上他的脑补,就这么推理出符合逻辑的结果了。

余继咋一听。觉得迟明的说法相当有道理。于是立刻拍大腿懊悔,之后马上心动不如行动。

眼见着吴世恭将要走远,余继立刻大叫道:“大人!小的立刻准备笔墨。大人等等小的啊……”

……

经过了长达十几丈的城门道,接着过了瓮城。吴世恭他们终于进入到山海关城内。一位洪承畴总督幕府的参议,一位辽东本地的六品文官,一位驻守山海关的本地参将,陪同着吴世恭进入关城。

这个接待规格还算是对等,没冷落吴世恭的地方。可吴世恭总感觉到太对等了一些,自己可是作为客军来支援辽东作战的,而且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亲自点将,因此辽东的官员怎么样也要热情一些。而现在这种相当常规的接待,总让人感觉到辽东文武的一些冷淡。

其实吴世恭不知道,洪承畴之所以派出如此接待阵容,也是煞费苦心的。对于汝宁军这支劲旅的来援,洪承畴当然是相当欢迎,而且有了吴世恭这员猛将加入,对清军作战获胜的把握也是平添三分。更不用说洪承畴本人原来就是对吴世恭相当欣赏了。

可现在的洪承畴是蓟辽总督,他手下已经有九大总兵,所以不能够对各位总兵厚此薄彼。再加上本地的关宁铁骑系军将本来就与吴世恭的关系不睦,因此,洪承畴就不能做出超规格的接待,生怕造成军中的不和。

“吴总兵!下官安排人先把贵军带至城北军营中,那里的营寨、沟渠和取水都已征夫为您安排妥帖,今日的热饭、热水也为贵军准备好。吴总兵还是先随下官去您在城中的府邸,洗漱一番,今晚督师将为您安排接风宴。”那位总督幕府的张参议拱手道。

这么多的汝宁军人马肯定不可能安排在关城中。所以大队人马将会穿过关城,来到关城以北二里处,洪承畴安排好的大营中。这倒也不是对汝宁军的另眼相待,所有调来的总兵都是如此,不会驻守在城池中。要不然,即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又可能造成不同军队之间的矛盾,所以吴世恭对这种安排也并不反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