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至于如果五哥吴世文获得了县令的官职,那就更没有问题啦!在五哥吴世文的帮助下,自己多养四百名兵丁又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

当吴世恭宣布完决定以后,接着,大伙儿开始进行了总结会。对于吴世恭要加强兵丁训练,新招收兵丁的决定,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一致赞同。

当吴世恭刚刚到千户所的时候,吴世恭花费大量的银子和动员大量的人力建造千户所堡垒,并且招收兵丁,加强训练。所有人对吴世恭的这种做法确实有些搞不明白。因为,当时千户所周围的局势还是很平稳的。

可是半年时间都不到,却发生了这么大规模的一次造反。平心而论,要不是吴世恭早作准备,不要说这次的造反能不能得到平息,就是吴世恭这些人能不能保住平安都不一定呢。

因此,对于吴世恭现在扩充武力的做法,所有的人现在都完全同意。

另外,与会的人还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第一就是要大力发展骑兵。通过了永别了冲锋,经过训练的骑兵的威力,已经完全释放出来了。应该说,这次剿灭圣灵会乱民造反的首功,就是吴世恭的这些骑兵。

但是,吴世恭也知道,一时三刻大量地增加骑兵,自己的财力也肯定吃不消。吴世恭采取的方法就是,宁愿人等马,不让马等人。因此,他才会要求新的亲兵,都要接受骑兵的训练;

第二就是要多制造火铳。在这次县城的防御中,所有人都看到了火铳在防御作战中的作用。并且,吴世恭他们还发现,火铳对于那些没有见到过火铳的乱民来说,心理威慑的作用也十分的巨大;

在目前,杨狗蛋那个铁匠作坊的人手也不足,吴世恭就想着让他尽量多制造一些火铳。

不过,在这次从圣灵会缴获的铜钱当中,还有几大块铜块,那铜块都是被圣灵会乱民敲碎的铜佛像碎块。吴世恭就让杨狗蛋等有空的时候,把那些铜块给融化了,试验xìng质地去铸造一门小炮来;

第三就是要加强队列的训练。吴世恭这次在齐县令这个县城里,训练那些召集起来的青壮时,在进行让他们先并排跑,然后刺杀的训练项目,而这些青壮都做不到。吴世恭就发觉,队列的作用其实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吴世恭发觉自己的“缩头乌龟流”的想法,看起来好象十分的美好,可是在实际中却根本就做不到。在这次作战中,吴世恭又要防御齐县令这个县城,又要去救援归德府城,根本就没办法在自己的千户所堡垒里缩着。

因此,吴世恭适当地改变了自己的战略,就是依托千户所堡垒这个要塞防御为主,有限地向周围地区支援进攻。

而配合着这个战略的改变,吴世恭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骑兵,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己的步兵的野战能力。起码这些步兵要有押送缴获的物资和俘虏的能力。这一次作战,发生了薛永利只有一百五十名骑兵,却要押送几千名俘虏,还有那么多物资的情况,这也太窘迫了一些吧。

另外,还有周围地区的地图绘制。以京城来的护卫为主的吴世恭军队,除了几条大路,就根本就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如果以后要进行有限的进攻的话,没有地图肯定不行。

吴世恭一方面让薛永利安排下去,让那些熟悉当地地形的新兵丁,帮助地图的绘制,另一方面,让张彪和李三河在会议结束以后,立刻率领他们的侦察中队,到附近去观察地形,绘制地图。

当然,以吴世恭现在军队士兵的文化水平,绘制现代那种带有等高线的标准军用地图,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做什么沙盘了。吴世恭要求他们绘制的,也就是那种可以说明基本地形的简要地图罢了。

这次堡垒军议,让吴世恭在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中,跨出了第一步。也基本上体现出来了吴世恭的建设军队的基本思想。

但更为主要的是,吴世恭的军队,从堡垒军议以后,养成了在每次战斗以后,都进行战斗总结的惯例。吴世恭的军队,也成为了一支能够在战争中学习成长的军队。;

第一百三十章晴天霹雳

堡垒军议结束以后,吴世恭立刻就安排着招收四百名新兵丁的事宜。这次招收的新兵丁,主要来源于千户所的军户,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地方上的青壮百姓。

吴世恭是根本就不敢招收那些被他俘虏的乱民青壮。这些乱民青壮,昨天还在造反,难道今天就要用他们吗?

再加上吴世恭又不知道,那些人是否有家属在吴世恭剿灭乱民造反的过程中,被吴世恭他们给杀了,所以对这些乱民青壮是根本不放心。还是先让他们劳动改造吧。

而对于被自己强行留下的智能和邓启帆,吴世恭也不会让他们游手好闲。吴世恭就想着让智能教授自己兵丁一些少林寺的武术,只要是七十二绝技的都行。

没想到智能对吴世恭的提议是嗤之以鼻,智能待在这里是传教的,根本就不是来开武馆的。智能依然每天东奔西跑地传着佛教。吴世恭对这个小和尚也只能够无可奈何。

而邓启帆的安排就有些难办了。还好,这时候京城来的护卫,想着寄一些家信回京城,可他们基本上都是文盲,不识字,更不用说写信了。吴世恭索xìng让邓启帆为这些护卫帮忙写家信。

这安排让邓启帆就有些不乐意了。邓启帆也是自认为满腹经纶的,现在却要做那些穷秀才在街上摆摊写信的事,让他觉得很丢身份。吴世恭只好安慰他:等写完这些信以后,再安排邓启帆差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张学斌的书生来找吴世恭。他正是张克华回绍兴老家以后,在族中给吴世恭找的一位幕僚。

张学斌已经接近四十岁了。他在绍兴这个“高考”竞争激烈地区,科举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了。所以,这次他来到了吴世恭这里,是进行师爷的实习工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传渊源,张学斌对师爷的理论知识掌握得还是挺扎实的。可是,他从来也没有到任何一个衙门里去任过职,所以实际cāo作能力就有些欠缺了。

而张克华就想到了吴世恭这里了,这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繁杂的工作,再加上薛府和张家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吴世恭总会关照张学斌的。所以就让张学斌到吴世恭这里来实习了。

见到了张学斌的到来,吴世恭是十分地高兴,在寒暄了以后,吴世恭就把自己千户所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向张学斌详细地介绍了一番。

没想到张学斌听到吴世恭想让五哥吴世文做这个县的县令以后,就对吴世恭说道:“东家,您这想法就大错特错啦。”

“为什么?”吴世恭是十分地疑惑。

张学斌说:“朝廷里有规矩,就不会让亲兄弟到一个县来任职的。”

听了张学斌的话,吴世恭宛如是被一个晴天霹雳击中一样,是彻底地蒙了。因为张学斌的说法不是有道理,而是有相当的道理。

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没有任何一个上司,会把一对亲兄弟安排在一个县城里做官的啊。如果那样安排的话,那个县城不就是变成了dúlì王国吗?就算是到了现代,还是规定一个单位的几位领导,不能够让亲属来担任的呢。

吴世恭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在现代的时候,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个原则来安排手下的。但是,吴世恭在两世的经历中,毕竟都没有成为过官员,因此,对于这种安排官员的基本原则,总是缺少一些敏感xìng,因此,才会犯下这么一个错误。

现在的吴世恭就有些头疼了。齐县令那个县令的官职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而这个时候,吴世恭就回忆起那天,河南巡抚身边的凌师爷,退回自己一些金元宝的诡异举动了。

那个凌师爷肯定也是明白,亲兄弟不能够在一个地区做官的规矩。但是他欺骗着吴世恭的不懂,依然答应了吴世恭的请托。并且收下了吴世恭的这些孝敬。

而现在的吴世恭,却是有苦说不出。去找凌师爷去评理吧。可那个凌师爷也确实把河南巡抚这里的手续都办完全了。并不能够怪他不办事。

再说,这些规矩是你吴世恭自己不懂的,凭什么凌师爷要来提醒你呢?并且到了最后,凌师爷还还给了吴世恭一些金元宝,这事应该说办得还算是挺地道的。

更令人可气的是,凌师爷的这个做法,确实把吴世恭的功劳给移花接木了。五哥吴世文虽然肯定得不到齐县令这个县城的县令官职,但肯定会凭着这些功劳得到其它的官职的。

可是这样的话,吴世恭就有些麻烦了。自己的那些功劳,几乎在官场上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连本来铁板钉钉的归德府守备的官职也飞走了。吴世恭这个举动,完全就是偷鸡不成折把米。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吴世恭现在还又招收了四百名新兵丁呢?这不是让吴世恭凭空多了这么一笔开销啊。而刚招收了这些兵丁,就马上遣散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反正也不用多想什么了。那苦rì子就熬吧。吴世恭就算了一下,如果加上这次他缴获的物资,自己还可以撑两年左右。到时候再看看有什么赚钱的途径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