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离开了京城,同时也带走了一大批人,其中不但有谷大用这样的内臣,同时也有江彬这样的外臣,另外钱宁也担心自己长时间不在皇帝身边,会完全被江彬顶替,所以就扔下锦衣卫的事务不管,自己也跑去宣府了。不过这也给周重整顿锦衣卫带来了机会,眼前这个年轻人名叫孙良,以前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为人稳重可靠,而且十分有才干,之前是吴山向他推荐了孙良,现在孙良的表现也的确让周重十分满意。
“干的不错,本王听说山西晋商富可敌国,其中有几家更是其中的代表,不知道都是哪几家?”周重语气淡然的开口问道,他对明清之际的晋商没有丝毫的好感,因为这些晋商为了一已之私,里通蒙古和女真人,特别是几十年后,这些晋商为女真人提供军饷、武器和粮食,大力扶持女真人,可以说后来的后金之所以能够建立,并且一举打进关内灭掉大明,大部分都要多亏了这些晋商的支持,而且在清朝建立之后,这些晋商更是成为满清的皇商,一直兴盛了上百年。
这段时间孙良已经摸清了周重的脾气,虽然周重说话的语气十分淡然,但他却禁不住打了个寒战道:“启禀监国大人,山西晋商最初依仗着地域的关系,开始在大明与蒙古之间走私,后来越做越大,甚至用钱买通了不少边军中的将领,所以他们的商队可以在边关中畅通无阻,但是其它的商队却只能止于边关。”
说到这里时,只见孙良顿了一顿又道:“也正是用这种办法,晋商垄断了大明对草原和辽东的贸易,而且经过世代的积累,这些晋商的确可以称的上是富可敌国,其中又以王、靳、范、梁等八家为代表,这八家皆是山西大族,不但族人众多,而且又广有钱粮,这次朝廷废除交易禁令,这八家也闹腾的最为厉害!”
第四百九十章晋商(中)
武城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这里是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它是大明对蒙古草原的关口之一,大部分都属于京师的管辖范围,但是最西边却又是山西大同府的管辖范围,而且这还仅仅是行政上的划分,若是从军事上来划分,张家口却又属于万全都司,也就是宣府的管辖范围内。
本来像武城这种边关,一般都是比较荒凉,特别是大明实行对草原的封锁,按律法来说,这里是不允许商人靠近的,更别说通过这里与蒙古人朝廷交易了。
不过大明的律法虽然严苛,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个世上总不会缺少那些胆大之人。和大明的海禁政策一样,边关的封锁在刚开始时也极为严厉,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海禁早已经名存实亡,边关的封锁自然也同样如此,特别是武城一带,更是大明与蒙古交易的必经之路,所以也就导致了武城从一座军事堡垒,变成了商业繁华的城镇。
现在的武城守备名叫张珍,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本事,甚至打仗也不是很出色,但他却像江彬这些人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主要利益于在几年后,张珍在武城的北城墙上开了一个小城门,用来方便边关走私的商队,因为这个小城门其小如口,又是由张珍修建的,所以就被人称为张家口,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武城的代称,到了后世更是彻底的取代了武城原来的名字。
武城扼守在大明与蒙古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每天都可以见到大批的商队经过这里在大量民蒙古之间穿梭,其中大明的茶叶、盐巴、布匹等商品,都需要从这里经过,另外蒙古草原上的牛羊皮、马匹等也会从这里运到大明,特别是西北所产的碱面,大都需要从武城这里转运到大明,后来有了张家口这个名字后。中原的碱面也被称为口碱。
随着前段时间的羊毛纺织技术以及罐头制作技术的泄露,大明的商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后,纷纷涌入大明的边关去投资办作坊,武城本来就是大明最为繁华的边关城市之一,这里自然也有不少的商人投资办作坊,而且个个都有深厚的背景,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了两种新技术。这些人的到来,也给武城更来更大的人气,特别是那些作坊开始四处招工之后,周围的一些穷苦百姓纷纷拥进武城城中找活干。
不过那些在武城开办羊毛纺织和罐头作坊大都集中在城南,极少有人会把作坊建在城北,因为城北那里是盘踞着武城当地的地头蛇。也就是原来依靠走私发家的当地商人,那些作坊背后虽然都有人撑腰,但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那些作坊背后的人也不想太过招惹那些原来的走私商人。
武城这里大部分虽然都属于京师的管辖,但是盘踞在这里的走私商人却大都是山西晋商,这些晋商依靠多年来把持走私生意,积累了大批的财富。而且这些财富大都被他们用来买地或窖藏起来,比如武城这里,整个北城几乎都被这些晋商买下来建造宅院,所以这里可谓是豪宅如云,每座都占据着相当大的面积,算是武城的富人区。
另外据说这些晋商在老家修建的宅院比这里还要豪华,虽然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这里,但老家那里却是他们的脸面。所以自然也不能马虎。也正是晋商们都聚居在城北,所以城北的地价极高,这也是那些新开办的作坊不愿意去城北的原因之一。
北城区最中心的一片区域,这里建造着一座城中最大最精美的豪宅,占地之大几乎可以与北京城周重的赵王府相比,甚至论起豪华程度,也要在赵王府之上。要知道周重的赵王府以前可是刘谨的私宅,号称九千岁府,修建之豪华比之紫禁城也不呈多让,可是在武城这里。竟然还有比赵王府更加豪华的府邸,由此可知这座豪宅主人的实力。
这座巨大豪华的宅院正门上高悬着一面匾额,上书两个巨大的字——范府,但凡对武城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座范府的主人名叫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介休范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其它七大晋商家族把持着对草原上的盐巴、茶叶等贸易,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而且他们不但有钱,同样也有人,八大晋商本来就拥有庞大的族群,再加上招募的汉蒙武士做护院打手,可以说是西北之地的土皇帝。
不过相比以前的风光,现在范氏和其它七大晋商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以前他们之所以能够把持着大明与蒙古之间的贸易,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大明对草原的贸易封锁,但是范氏等人却用钱买通了边关的将领,使得他们的商队可以顺利的进出草原,其它的商队却被朝廷的封锁令挡在外面,于是在这种垄断之下,范氏等人自然赚取了巨额的财富,称其为富可敌国的确是一点没错。
只是随着羊毛纺织和罐头制作技术的传播,使得周重说服内阁废除了对蒙古的贸易禁令,结果这样一来,所有商队都可以自由的进入草原,虽说这些商队大部分都是冲着羊毛和肉类去的,但他们用来交易的东西却是草原上急需的盐巴和茶叶,结果这样一来,晋商手中盐巴和茶叶就卖不出去了,毕竟草原上对商品的消化能力有限,别人多卖出去一斤盐,那就相当于晋商手中就多积压了一斤盐。
范氏豪宅的大厅之内,八个人围着一张桌子相对而坐,其中范氏的家人范永斗坐在主位上,两边的则是与他并列为八大晋商的另外七家商人,今日他们之所以齐聚一堂,为的就是商议一下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各位,朝廷已经放开了贸易禁令,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带着货物进出草原,我们手中的盐巴和茶叶在草原上已经不再是独门生意了,而且那些牧民也更愿意用不值钱的羊毛和羊肉换取盐巴和茶叶,这个月我们范家的交易量足足下降了一半,估计下个月还会下降的更多,若是再不想办法的话,恐怕再过几个月,咱们八大晋商就只能回老家种地了!”范永斗扫了一下眼前的七人,一脸深沉的开口道。
范永斗今年刚刚四十岁,方面大耳吊梢眉,一双小眼睛,任何时候看起来都像是在笑,但是当他生气时,这张天生的笑脸却会变成一种阴笑,让人一见就心生寒意。
“范爷,你家的生意才缩水一半,这还算是好的,像王某的生意都是和那些距离大明比较近的部落做交易,结果现在那些新来的一窝蜂的涌入草原,最先攻陷的就是和我交易的那些部落,结果这个月我们王家的生意是一落千丈,所有盐巴和茶叶都积压在仓库里,再卖不出去的话,恐怕只能赔本了!”这时坐在范永斗右手边的那个中年胖子也开口诉苦道,这个胖子姓王,名叫王登库,是八大晋商中的二号人物,不过因为他家的商队走的不是很远,所以这次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王二,你也别诉苦,咱们几家这次都是亏惨了,今天范爷把大家叫来,就是为了商量出一个对策,光哭穷有个屁用?”这时坐在王登库对面的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忽然满是不屑的开口道,看向王登库的目光中也满是鄙夷之色。
王登库在家行二,小名就叫王二,上面还有个大哥,不过据说他用不太光明的手段把他大哥干掉了,所以才能坐上王家家主的位置,而且王登库本人对这段不光明的历史十分忌讳,甚至还自欺欺人的告诉别人自己没有大哥,他一直是家中的老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最恨别人叫他王二。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秦皇 (半包白沙) 纵横VIP2014-10-22张角黄巾起义大胜建国,却一朝崩塌,命丧黄泉! 祖龙后裔辗转出山,赳赳老秦重整了山河。 一曲秦...
-
回到宋朝当皇帝 (云天风飞) 17KVIP 黑帮老大林金意外穿越到宋朝,且看林金如何风生水起,做皇帝,玩转N多美女,逍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