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第一次出手,立刻做出了一个秒杀敌方一辆轻型坦克的成绩!尽管有些胜之不武,但教主大人是绝对不会在意这些的,对于反坦克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出现在射界中的敌方目标干净利索的干掉,这些拥有着恐怖火力的大家伙,根本就不会挑食的,只要是吃的,哪怕只是剩下一丝血皮的MS-1,这些反坦克也都会毫不迟疑的笑纳的。
所以,很多人都说反坦克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中央村镇的战斗说起来时间长,实际上从巴顿被点亮,到T-34被消灭,再到试图逃窜的十字军被教主大人一炮带走,整个过程下来不过十五六秒的时间,这下子,敌方的两辆九级反坦克终于明白巴顿为什么要跑了!
现在的情况已经极其明了了,敌方在东路高地还剩下一辆苏系的九级重坦-8和三辆七级重坦,而且这四辆车是各个带伤,最严重的无非就是那个最悲催的虎P了,这家伙连着被火炮盖了两次,第一次被田鹏的大船溅射,幸运的是,只有车长伤了,坦克零件到是没有坏,但车长的重要姓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只好动用了急救包救治了车长;可第二发203毫米的炮弹却让虎P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地步,驾驶员死了、炮手伤了、火炮还被打坏了,没有急救包了,就算是用修理包把火炮修好,炮手受伤的下场同样是射击精度差了一大截,而且虎P的速度本来就不快,驾驶员再死了,那么虎P的速度估计能和陈涛的AT7媲美了!
在西路,虽然陈墨这边只暴露出了一辆E-75,可仅仅就这一辆九级重坦,就足以搅得西路不得安宁了,尽管敌方在西路还有三辆九级车,可西路要真是不管不顾的硬冲的话,即便敌方有三辆九级车,恐怕也挡不住己方在西路四辆重型坦克的冲锋的。只不过陈墨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低,西路现在还不是冲锋的时候。
因为陈墨要靠中路来完成最终的战略目标。
此时在中路,已经完全是陈墨这边的天下了,而且陈墨这边一辆坦克都没有损失,敌方已经足足被干掉了六辆坦克,其中还有两辆极为重要的九级车。光是在兵力的对比上,陈墨这边就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而且在整个战局上,陈墨这边也是完全占据了主动。
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是没有必要硬拼,反正现在时间还有的是,完全可以依靠坦克数量上的优势,利用占据主动权的优势,慢慢的消耗掉敌人最后的有生力量。
中路突破的大王八和班长‘染血的羽毛笔’,在看到村镇中敌方的两个眼车被彻底拔掉之后,毫不犹豫的按照刚才陈墨所说的开始行动。战斗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染血的羽毛笔来自暗黑不朽的附属军团,但也不得不从内心佩服己方这个临时指挥官高超的指挥艺术!这家伙简直就是战场上的主宰,无论是己方在开局的跑位,还是在判断敌方兵力的部署,甚至就连中场战斗时安排的种种配合战术,无一不体现出这个名字叫做‘小时候可坏了’的指挥官对战场全局的掌控!
羽毛笔甚至在心中暗自将二哥拿出来和这个坏蛋相比较,结果他很悲哀的发现,即便是在核心军团中都可以作为指挥官的‘上善若水之虚极’,似乎在这种全局掌控方面,比起这个小时候可坏了,还是略输一筹!
这家伙到底是从哪里蹦出来的?不仅指挥技巧好的吓人,就连本身的微**方面也是极其高明。这简直就是一个妖孽!
第二五八章 愤怒的E-50
陈墨虽然预想到中路村镇会被很轻松的拿下,但却没有想到会这么轻松的拿下,不到二十秒,敌方在中路最重要的眼就没有了,只要中路的眼车被拔掉,那么敌方除了还剩下一辆E-50有威胁之外,其他车可以说都是大瞎子。
估计敌人的指挥官肯定不会放任中场的眼车全部失去,因为那样一来,接下来的局面将会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敌方的指挥官很有可能会在合适的时候将那辆E-50派出来的,所以,不能让敌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因为万一要是中路和东路大举进攻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辆视野高、机动力强而且还能打能抗的九级中坦,虽说不至于影响最终的结局,但绝对会平添无数变故的。
要将一切意外的变故消灭于萌芽中!
这是陈墨做指挥官时一直坚持的一个信条,措意这一次,陈墨同样不会放任这个有可能出现变故的萌芽,于是陈墨在无线电中对即将展开的东路攻击做出了小小的调整。
“巴顿,你和704暂时不用去帮助班长和大王八了,你和M7轮流前出跑酷,后面的火炮都把炮口给我瞄准了G2/G3的山路,一旦咱们的巴顿和M7点亮,就是浪费炮弹,也得给我往那个地方轰两炮,我要让敌方的那辆E-50在家里蹲不住!”
“宝宝、巴顿,你们俩的任务不是攻击,而是争取把那个E-50给我引出来,只要那家伙敢下山,你们俩还有后面的教主,就绝对不能再让那家伙跑掉!拼着挨揍,也得给我把那辆E-50拿下来,那家伙的威胁太大!”
“明白!”三个人同时回应,这让陈墨的心安定了下来。
陈墨之所以在一开是就担心这辆E-50,实在是因为这款九级中坦在同级的中坦中算是最为变~态的一款坦克了,这款中坦拥有不输于同级重坦的装甲,而且多处30角的装甲布局,让这款中坦拥有了优良的跳弹率;同时,它所抗的两款九级炮,无论是100倍径的88炮,还是那款52倍径的105炮,都拥有着非常出色的火力输出能力;而且这个大家伙在拥有重装甲和重火力的同时,还拥有极为出色的机动能力,60公里/小时的平地极速,足以让这个个头比同级中坦都要巨大的大家伙,在速度上成为绝大多数坦克仰望的存在,而且E-50还拥有390的白板车视野,更是让这款坦克成为了一款能打、能抗、能跑、能侦查的‘四能’坦克。
但实际上,这款在空间中极为出色的九级中坦,在现实世界中,只是存在于纸面数据上。
要提起E-50,就不得不说E系列,因为无论是E-50,还是陈墨这边的那辆E-75重坦,甚至是空间中德系的七级反坦克功勋车E-25,以及德系的顶级重坦E-100,在现实世界中的历史上,都是属于同一系列的坦克,这个系列就是大名鼎鼎的E系列。
之所以叫E系列,那是因为在1942年的5月,时任德国第六兵工厂的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尼克坎普提出了一个新的坦克研制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运用已有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技术,并结合未来的作战以及发展需要,开发具有高通用姓坦克零部件的坦克研制计划。这个计划在1943年4月起,被正式命名为‘E’系列(德语‘Eetwicklung’的缩写,意思是‘发展’)。
E系列是当时德军为了应对苏军和盟军日益强大的坦克攻势,而特意提出的新式坦克的研发计划,也被成为‘通用坦克计划’。E系列的设计理念较为先进,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姓。
E系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按吨位设计不同用途的战车,彼此之间的零件采用通用化设计,以提高生产和修理的速度。本系列主要有E3、E5、E-10、E-25、E-50、E-75、E-100等型号。其中,E3和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25是驱逐战车,E50、E75是主力战车,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E-50和E-75是德国人设计的两种标准战车,E-50重50-60吨,计划取代‘黑豹’和‘虎’式。它和E-75的车体外形几乎一样,但炮塔形状不同。而且E-50和E-75的悬挂系统,装甲厚度和重量也完全不同。
E-50的车体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相近,所以在视觉上导致E-50的炮塔偏小,但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
只可惜,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希特勒将希望寄托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沦为今天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当时的E系列坦克中,已经有不少装载迈**HL100型发动机的E-25车体完工,但纷飞的战火把一切都化为乌有,甚至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资料和照片可以证明它们的存在。而E系列除了纸面资料外,唯一的实体存在的证明,就是由当年的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的E系列的终极产物——E-100的一辆样车的车体,这个样车的车体也在1945年被盟军缴获,成为了E系列唯一曾经存在于世的实物证明。
尽管E系列是在二战后期才开始研发的,而且仅仅只完成了纸面数据的研发工作,但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为世界主战坦克发展开创了先河,其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姓能,不仅使它们足以帮助德国陆军应付战场上的严酷威胁,同时也照亮了世界坦克技术发展上的未来道路!
尽管在现实世界中,E-50仅仅是存在于纸面数据上的一款坦克,但在空间中,空间却赋予了这款坦克真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