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敌坦克 (赫墨)


  敌人的指挥官肯定是抱着这种西路防御、东路进攻的战略思想来指挥作战的,所以当E-50被派往西路高地后,东路高地的侦查自然就落在了重坦的身上。
  敌方的重坦是什么型号,在没有被己方点亮之前,陈墨是不知道的,但现在忽然出现的这辆法系九级重坦50~120,显然就是敌方在东路高地安排的侦查车。
  敌方那辆50~120依靠着速度第一个爬上了东路高地,不过这家伙显然是一个不熟悉地图的人,而且敌方的指挥官恐怕也没有叮嘱他不要贸然上冲,因为东路高地的复杂地形绝对会让贸然上冲的坦克感受到什么叫做进退两难。
  所以敌方那辆50~120在爬上东路高地的山顶之后,并没有先到西边的悬崖边上逛一圈,而是直接向前冲,看样子是想顺着东路高地的西路进行侦查。要说这辆50120的想法是不错的,可他却忘了他是一辆什么车,他不是中坦也不是轻坦,这种肉侦的活交给身躯庞大的50120来做,呵呵作为一款九级重坦,50~120说实在的并不算是一款多么优秀的重型坦克,因为作为重型坦克,第一要素并不是强大的火力,而是厚重的装甲,因为只有厚重的装甲才能够让重型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姓更好。重型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是抗线和突击的,如果缺少了赖以生存的装甲,你凭什么去抗线,你凭什么去突击?
  而50~120这款车秉承了法系车辆一贯的重火力轻装甲的特点,作为一款次顶级的重型坦克,50~120全身上下的装甲,最厚的部位不过才100毫米!尽管50~120拥有着65公里/小时的极限速度,机动姓冠绝同级重型坦克甚至中坦,而且在安装上那门十级的120毫米口径的SA46型坦克炮时,采用四连发弹夹系统的坦克炮拥有了同级车无人可比的爆发输出,但这依旧无法让这款坦克成为一款真正的重型坦克。
  在现实世界历史上,这款在战后被高卢帝国研发出来的重型坦克,也是一款没有被投入量产的作品。
  在现实世界历史的二战结束后,高卢帝国的陆军缺少可以装备部队的现代化坦克,于是在1945年3月,高卢国的工业部门被邀请设计一辆更加令人满意的坦克。同年AMX公司(atelierdeConstructiondIssy-les-Moulineaux)提出的它的141工程,即所谓的项目M4原型车,它的装备有一门90毫米DCA45火炮。
  但是在AMXM4的两辆样车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军方就表明对其的失望,因为30毫米装甲的防护水平过低,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随后工程师们加强了该车的装甲同时安装了新式的摇摆式炮塔,这辆坦克随后成为了AMX50系列的第一辆样车。
  到了1951年8月,高卢国进行了AMX50系列的第三个项目的研发,DEFA制造了十辆先期实验型坦克,第一辆样车于1953年被交付。当时为了应对苏联IS-3和T-10坦克的威胁,这批样车装备了一个巨大的炮塔以安装120毫米坦克炮。炮塔方面,最初曾计划使用常规形式的炮塔,但最后仍决定使用摇摆炮塔,且增加了装甲厚度。
  到了1955年,一共有5辆AMX50~120的原型车被制造出来,AMX50系列虽然通过了高卢帝**方的测试,但伴随着北约标准的实施,这种坦克并未服役。
  尽管最终这款坦克没有被列装,但这款坦克设计中搭载有特制的自动装弹机与摇摆炮塔,实现了这款坦克的高速与重火力的完美结合。
  所谓摇摆炮塔,就是将传统的炮塔一分为二,将火炮刚姓地安装于上炮塔,两者成一体绕火炮耳轴作俯仰运动(即炮口抬高或降低),没有防盾。上塔体则靠耳轴支承在下塔体上,而下塔体则支承在炮塔座圈上作旋转运动。出于重量平衡的考虑,火炮耳轴的位置偏后,这样,当火炮炮口仰角较高时,炮尾不至于降到座圈之下,从而使炮塔座圈的直径可以做得较小,有利于减轻炮塔部分及整车的重量。
  摇摆式炮塔的另一个优点是便于实现炮弹的自动装填,由于火炮和上塔体连结成一体,所以,只要将炮弹布置在上塔体的适当位置,就可以方便地将炮弹推入弹膛。而传统式炮塔的自动装弹机的输弹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空间运动过程,且实现这一过程很麻烦。
  在空间中,50~120同样是摇摆炮塔,所以这款坦克的火炮采用的都是弹夹系统,在50~120采用90毫米口径和10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时,都是六连发,当50~120挂上那门12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时,因为炮弹口径的增大,所以为四连发。
  不过就算是四连发,50~120的这款顶级炮的威力也是绝对不容小觑的,高达257毫米的穿深以及400的伤害,绝对可以让这款四连发的坦克炮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极其恐怖的伤害。因为法系车无法安装传统输弹机,所以仅仅在通风的加成下,这门四连发的顶级炮,每一轮的上弹时间也可以缩短到34秒左右。
  不过,尽管50~120的火力威猛无铸,但它那薄弱的装甲是在是太让人蛋疼了,所以说,与其说50~120是一款九级重坦,倒不如说它压根就是一款可以连发的反坦克!至于法系车一贯让人蛋疼的俯仰角,更是限制了这款坦克在附在地形行动时的攻击效果。
  所以,当敌方这辆50~120出现在东路山顶并且准备顺着西边那条山路侦查的时候,悲催的俯角就注定了它的悲剧来临了。
  陈墨的SU-152和陈涛的AT7就卡在西边这条山路的北坡上,斜向上的角度整好可以让这两辆反坦克在第一时间攻击到露出头来的50~120,而50~120因为它那极其**蛋的俯角,要想攻击到山坡下面的陈墨和陈涛,最起码要将整个车身全部驶入到北坡,让整辆车处于一种下坡状态时才可以攻击的到。
  可以陈墨和陈涛的阴险,又怎么会让这么一辆四连发的重型坦克将火力倾泻到自己的脑袋上呢?所以当看到那辆50~120在试图探出身子的时候,两个人就很卑鄙无耻的将炮口瞄准了50~120那刚刚从山坡上沿露出来的两个履带前主导轮!
  
  第二五零章 断腿致死
  
  法系的重坦显然也是个瞎子,尽管距离陈墨他们已经很近了,但因为一个在山顶,两个在下坡的关系,让50~120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陈墨他们俩点亮,而是在即将冲出北坡上沿的时候才将隐蔽在D8位置的陈墨和陈涛点亮。
  这个时候,那辆50~120再想后退,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两个履带前主导轮连带着少半截车身刚刚露出北坡的上沿,陈涛的AT7就率先发难了。
  AT7上的那门20磅炮的伤害尽管不是很高,但却有很高的精度,只用了一炮,直接就断掉了50~120的一条履带,当然,因为是攻击的主导轮,所以顺带捎走了50~120二百多的生命值。
  这个时候发现陈墨他们俩的50~120显然立刻就意识到自己过于盲目了,导致自己陷入了这种绝境!
  绝境,这绝对不是夸张的形容,在这种陈墨低而50~120高的情况下,以50~120那悲催的俯角,是根本就无法攻击得到陈墨他们的,而这种情况下,一旦被陈墨这边断掉履带,就更无法移动位置了,尤其是陈涛的那辆AT7还拥有这变~态的射速,在输弹机和通风的加成下,AT7的上弹时间几乎压缩到了五秒!一旦被连续断腿,50~120的下场就是不用说大家都会知道的。
  所以,50~120的车长很干脆的直接使用了修理包进行秒修,试图在第一时间退回去,只要退回到东路山顶,那么就算是安全了!至于怎么对付那两辆没有炮塔的反坦克,那还会是什么难题吗?
  可惜,50~120的车长想的好,做的也对,但它却忘了在他下面是两辆反坦克,刚才开炮断腿的只是其中的那辆AT7,而陈墨的SU-152抗的那门122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还没有开炮呢!
  陈墨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开炮,就是在等50~120消耗掉那个修理包。果然,在陈涛断腿之后,慌乱的50~120立即在第一时间使用了修理包,所以,陈墨这蓄势待发的第一发炮弹就在50~120修理好履带的一瞬间发射了出去。
  不过一百来米的距离,即便苏系的火炮精度一向受人诟病,但在这个距离上,陈墨要是打不中面前那个硕大的前主导论,那还不如干脆从山顶上跳下去自杀得了。
  没有丝毫的悬念,那辆悲催的50~120的另外一条履带瞬间又被击断。这一下,那辆贸然前进的50~120算是彻底悲催了。已经用掉的修理包根本连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而且没有了修理包,只能靠人工修理履带,依靠人工修理履带,就算是再快,也得需要六秒多的时间,而陈涛的AT7的上弹时间在五秒左右,所以50~120是别想离开这个地方了。
  陈墨和陈涛这哥俩早就商量好了,一个断腿,一个攻击,以陈涛AT7的射速,足以保证50~120原地不动,而尽管50~120拥有高达1800的生命值,可陈墨的那门122毫米的反坦克炮也不是吃素的,六秒多的上弹时间外加390的平均伤害,攻击的又是50~120最为脆弱的底盘,一炮下去就是足足四百五六十的伤害,基本上炮炮都能打出高伤来。
  照这个节奏下去,用不了三十秒,这辆1800血量的50~120就得以这种最为难堪的方式被干掉!这种死亡方式真的是很难堪,你打又打不到敌人,想跑却偏偏无能为力,只能憋屈的死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