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是,是。”仆役诚惶诚恐地离开,临走时还惊愕地看了宋九一眼,也许他在心中想到,这升起来未免太快了吧,年年三级四级地升,再过几年会升成什么官职?

看到他的表情,婚宴双方心定下来。

大姐说道:“小九,你升官了,为什么不对我说?”

宋九无语,大姐看到又升官了,却不知道自己不久要去巴蜀,那是什么地方,不亚于双方在开战,战火纷飞,炮弹乱窜,而自己呢,偏偏往中间跑。还好,吕馀庆大约是一个不错的官员,这次南下,无论官吏或者百姓对此人交口称赞。丁德裕对自己还不错,就是动作粗鲁了一点,人家是武将,怎么办呢。曹彬、王全斌他们的孩子与自己私交都可以,要么就是刘光义不大熟悉。若不然,无论赵匡胤怎么游说,自己也不会去。

“是云骑尉啊,父亲他一辈子厮杀,立功无数,仅是一个骁骑尉,比你高两级,这不平公!”

“那我将这个云骑尉辞了。”

“不用,这是你运气。”

实际这个理儿也讲不清楚,宋德是有功劳,也不过杀死了几十名敌人。宋九呢,仅是一个铁,赵匡义死活不说课铁产量,但说了,比宋九承诺的高,比他想像的好。很有可能课铁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就是一倍也很可怜,一千吨铁,然而时代与时代不同,这时代增加一千吨铁是什么意味?况且还有钢呢。

因此高怀德过来看后,与赵匡胤家宴时说对宋九赏得太薄。不是产量就此为止,火药因为考虑得多,制度未决定下来,还没有全面推广,一旦推广,加上疆域扩大,若是巴蜀安定下来,一千万斤课铁还是容易实现的。有了铁就有了好钢。这个意义何止杀死几十个敌人。

这是在宋朝,对自然科学不重视,若是在十八世纪欧洲,又将技术无偿地献给朝廷,而非是自己谋利,仅凭此候爵公爵都能授予。当然,对这个宋九不会辨论。

是宋初,若再过几十年,另一个时空的宋朝,自己可能不但无功,说不定给言臣们戴上几百顶大帽子,然后流放到沙门岛。

……

青衣未回来,朱三先回来了,带着小媳妇儿一到来的。小媳妇长相十分清秀,楚楚动人,但朱三想考功名想昏了头,差一点将这门亲事误掉。宋九一见面打趣道:“朱兄,明年还科举不科举了?”

“不了,不了,”朱三摇头,他也考灰了心,现在有了一个小职官在身,而且得到巴蜀财富后,官员补贴略略增加,朱三每月薪酬加上米帛补助也接近十来贯钱,小两口不奢侈,足以度日。

当然,苦力那边的钱不能再收,不但朱三,宋九的股契都不再收了。没有必要剥削苦力那点钱帛。

就是另外两个先生名单还没有决定好。

才能低了品德不行,朝廷不大放心,才德俱佳的大儒又不愿意来,这里主要学课是物格与算术,他们来做什么?这也是张燕博士一来就夺权的原因,为这件事,才有了数学难题。

争争吵吵一年后,两个博士也无所谓了,不然还得吵。

朱三带着媳妇儿安顿好,四人坐在一起商议,张博士道:“九郎,干脆十五岁以下不要了。”

学子一毕业后朝廷就要用的,岁数太小,朝廷用不起来。

宋九摇头:“不行,实际这仅是速成班,长久下去非是十五岁,十岁就可以入学。从小学习,基础才能打得牢。倒是年龄大了,都有家小,必有拖累。你也看到了,为何年龄大,心智成熟,考试成绩平均反不及年龄小的学子。”

几人争论许久,朱三依然象往常一样不发言。

最后才决定招生对象仅限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未成亲的优先考虑。燕博士让朱三写布告,然后看着宋九,说:“九郎,老夫有一件事想通禀一声,招生人数太少,都将老夫吵得有家难回。张博士那边也是如此,特别我那个老娘子,又胡搅难缠……唉,唉,唉……”

张博士点头。

可是两人皆不大好说,这是替国家培养吏才的地方,按照规矩,不能容得私情,来的路上两人心照不宣地商议,但面对宋九,至少宋九领手书舍后,什么人的礼物都未收下,给他们留下一副大公无私的印象。两人不知道怎么开口。

宋九看着他们为难的表情,忽然弯下腰大笑起来。

宋九一笑,两个博士会意,看来宋九这边同样也不大好受。宋九未直接开口,道:“还好啊,书舍仅是培养国家书吏的,不然我那群契股们就让我头痛了。”

两博士点头。

想一想潘家符家他们若闹,宋九就是升官拜爵,能一点面子不给吗?就这么一百几十个名额,到时候将宋九撕了也不够瓜分的。

第一百十三章教材(上)

三人笑完,宋九正色说道:“但不能多,我们每一个人只能保举三四个名额,同时不能什么人都往学舍里塞,各自把一把关,看他们底子与德操,以免被人诟齿。”

“九郎,你与我们想法一样,在路上我与张博士也说过,只能三人,外坊只有五十个名额,我们占得多,必会引起闲话。但还有一个问题,九郎,你要想一想。”

“什么问题?”

“吃饭,五十个名额是外坊弟子,说不定封丘门外的学子,与西城军营区一些将士的孩子也过来求学,一来一回会有二十多里路,显然不能做到每天来回,必须在这里租赁房屋借住,早餐也没有问题,外面都有三家小吃肆,还有一家杂货铺,价格也不贵,主要晚餐要安排好。”燕博士说道。

现在两个博士不再说书院能不能造起来了。

当时是一个笑话,如今不再是笑话,仅是早晚而已。于是没事跑到宋九那张画上看,这一看终于看出一些门道,不但有学子的宿舍,还有食堂、图书馆、寝室、操场、球场、假山与风景区、苗圃、试验区,另外还有一些建筑,有的辨认不出来,有的能辨认出来,包括老师的宿舍,每人都有几间房屋。有了宿舍,做先生的也不用来回奔波。

若是书院建设起来,先生与学子吃喝住问题会全部解决,但现在未建设,还要过两三年,因为朝廷这方面的人才差口太大,说不定诏书一下,让另外两家房客搬走。那么还能扩招。也许不会扩招,宋九的事太多,扩招了,学子又未成长起来,一起压到宋九头上。宋九铁打的人也吃不消。

但在这时间里,吃住都无法解决。

宋九将玉苹的妈妈喊来,道:“李大娘,有一件事要委屈你一下。”

“九郎,请吩咐。”李妈妈眉开眼笑说。一是欢场上的人,姿态不会太高。二她也将宋九当成了半个女婿,来到宋家,将宋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带动着张家媪媪都放低了姿态。然而李妈妈显然对张家媪媪很不满。还是宋九进劝,国仇家恨不提了,丈夫战死。就两个儿子,长子早夭,次子战死,媳妇惨死,换谁都不会开心。

实际有可能做为一个北汉百姓,对宋朝仍有排斥。若论战死,河中九户人家有亲人因为战火而死。宋九往宋德上面数,五位祖先有四人是因为战争直接或间接死亡的。自安史之乱后,包括整个河东河南河北京东的百姓活得都辛苦。

“李大娘,学舍要扩招了。”

“这是好事儿。”

“是好事儿,但会收一些京城偏远的学子,有的在北边,有的在西边,离河中都很远,他们会在附近借宿,人数不会太多。不过可能会有二三十人。早餐不用管他们,让他们在外面买一点吃,晚餐我想管一管。”

“行啊,若真忙,我让张媪媪、翠儿替打下杂。”

“那谢过李大娘。”

“九郎。说哪里话,这些人将来都是朝廷官吏,我烧给他们吃也有脸面。”

朱三道:“真不行,我让我家娘子帮帮忙。”

“那不行,你如今是朝廷命官,学舍一年要为朝廷提供几十名书吏,今年是六十名,明年会更多。多少人眼睛盯着,会有人做文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玉苹脸上露出思索,宋九承诺,不离不弃,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玉苹知道宋九的秉性,不能说一诺千金,一般说话很算话的,很少承诺,承诺的都会实现。现在的问题她以后是妾还是妻。说老实话,若不想做正妻那是不可能的。在这时代做妾太危险,一点地位也没有。于是她暗中借助一些关系打听潘家那个小娘子的品性,能打听什么,才十六岁的小姑娘,天真烂漫,也不恶,就是因为在家中是独生女,略有些骄惯。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也许做妾不危险,宋九不是那个无情无义的人,万万不会做出将自己送人的悲惨故事。

然而这个妾确实不大想。

她又不能逼,宋九不无情无义,可十分有主见,包括河洲,几乎所有人认为是痴心妄想,然而宋九一步步走来,越来越成为现实。逼得紧,宋九会反感的,而且潘家那个小娘子是很美丽,换自己是男人,同样也会动心。

面对这种情况,玉苹只好听天由命。

宋九的话使玉苹想到另一件事,宋九拖着,对他大姐说明年冬天吧。那时候可以做决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