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不台也立刻付合道:“草原上的规矩从来都是这样,我们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耶律楚材也不理他们,双眼直盯着铁木真,道:“在下虽然见识浅薄,但也曾听说过,大汗出战西夏时,挥军每至一地,都是屠城焚屋、纵兵劫掠,这种规矩或许在草原可以行得通,但在中原的地方,却是不行。大汗若是只想在草原称雄,则尽可以为所欲为,但若是想要入主中原,王于天下,那么就必须按照中原的规矩来。”
铁木真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在他看来,把带不走的俘虏全都杀死,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去也做过不少这样的事了,就连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也没有说过什么?实在不明白耶律楚材为何会如此激动,但听耶律楚材所说的话,虽然他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却仿佛也有几分道理。铁木真到是很想听一听耶律楚材的理甴,只是现在的时间不允许他听耶律楚材慢慢解释。
这时耶律秃花也起身,道:“大汗,我也以为,这些俘虏还是不杀为好。到不如把他们全都留给金军,他们都是金国的百姓,因此金军绝不能置之不理,而金军要处置这些百姓的话,就没有办法来追击我们了。”
铁木真听了,也不由心中一动,这到是个办法,其实放不放这些俘虏,对铁木真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他必须考虑,如果无故释放俘虏,那么一直跟随自己的蒙古众将又会怎么想。而耶律秃花所说的,到是一个堂而皇之的正当理甴放过这些俘虏,而且既可以阻挡金军的追击,而且也可以满足耶律楚材的要求,蒙古众将也无话可说,到是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
因此铁木真也点了点头,道:“这样做很好,秃花,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处理吧。”
耶律楚材的嘴角动了动,但终于没说什么。虽然释放俘虏的理由与自己的初衷并不相同,但无论怎么说,总算是救下了这三万多无辜百姓的性命,这样的结果也很不错了。因此对耶律秃花道:“秃花兄,多谢你了。”
耶律秃花苦笑了一声,道:“晋卿兄,你……唉……”摇了揺头,走出大帐。
这时铁木真来到耶律楚材面前,抬头看着他,笑道:“大胡子,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回蒙古去,听你告我,中原的规据是怎么一回事情。”
耶律楚材凝视着铁木真,显然是对铁木真从刚才开始显示出的气量和现在诚挚的态度有些触动。别看耶律楚材一脸长须,其实他才只有二十六岁,他本是大辽国东丹王的八世玄孙,因此并不愿出仕金廷,而又不希望自己的一身才学被埋没,因此听了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兄弟的介绍之后,他对铁木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耶律楚材自然不会以铁木真是草原蛮夷胡人,而看不上他。一来耶律楚材本就是契丹人,在百余年前,契丹一直就被南宋人视为蛮夷胡人之辈,二来耶律楚材熟知经史,自然知道,胡人之中,也不乏雄材大略的英雄豪杰,远的不说,就是当年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都是被汉人视为蛮夷吗?谁能保证,铁木真不会是第二个耶律阿保机,或是第二个完颜阿骨打呢?因此这次才随耶律秃花来到了蒙古大营。
而在这短短的交谈之中,耶律楚材也渐渐感受到铁木真的与众不同之处,以耶律楚材丰富的学识、过人的才智和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可以断定,铁木真至少也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同时耶律楚材也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设法对铁木真施加影响,让他逐渐摆脱游牧民族野蛮的一面,那怕不成功,也要尽量减少战争带来的杀戳与破坏。
于是在蒙古军收军北撤的途中,在铁木真的身边,多了一位大袖飘摆,长须飞扬的高个子年青人。
第八百九十三章 功亏一篑(一)
只见在远处起伏平缓的小丘上,白色的绵羊群如天上的浮云,一片又一片,从这个山丘漫上另一个山丘,正在悠然自得地随意游走着。而在从山丘之间,隐隐显露出无数白色的毡帐,一个挨着一个,显然比前天遇见后那个营地要大得多了。
完颜长之满意的点了点头,问身边的亦勒赤台,道:“看来这里就是蒙古设在捕鱼儿海边的主营地了。”
亦勒赤台的双眼中射出了仇恨的目光,道:“回禀皇上,这里就是昔日我们塔塔儿族的主营地所在,现在被蒙古人占领,变成了铁木真的主营地了。不止是我们塔塔儿族,还有蔑儿乞、泰亦赤等各族,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
完颜长之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放心吧!亦勒赤台,打败了蒙古人之后,我一定会帮助你们塔塔儿人恢复部落,到时候,你就是塔塔儿部的大汗,你们又可以重新在这捕鱼儿海边放牧扎营了。”
亦勒赤台的眼中露出了憧憬的神色,低低道:“多谢皇上。”
完颜长之道:“即然发现了蒙古人的营地,我们赶快回去吧。”
两人走下小山坡,有周围放哨的十余名金兵也都围陇了过来,完颜长之道:“我们马上赶回大营,立刻发兵来进攻这里。”
众人各自上马,打马如飞,向东南方向跑去。走了大约有十余里的路程,在一座山的山凹里,进入了隐藏在这里的金军营地。
因为目前金国的国力不足,因此这一次完颜长之汇同仆散忠义、纥石列志守、石抹燕山,蒲察定住等大将从中都发兵,只带了八万人马来到桓州,其中只有三万骑军,其余五万全是步军,不过各兵种都有。而三万骑军当中,包括了三千铁浮图和五千破矢军。其他战将还有兀林台、乌延托赤、斡勒眀、术鲁、完颜霆、完颜充等人,都随军出战。
果然如耶律楚材所料,完颜长之当然知道,面对蒙古军的三路出击,自己这八万人马想作正面抵抗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必须要出奇制胜才行。
在大金之中,完颜长之是最先提防蒙古崛起和重视铁朩真的人,因此一直都在关注着草原上的动态。由其是宋蒙联手灭掉了西夏之后,完颜长之更是淸楚,金蒙之间世仇如海,现在蒙古与南宋连盟,那么日后金蒙辶间必会有一战。
在南征之后,虽然完颜长之一直在南京坐镇,但也没有放松对蒙古的关注,并且趁着铁木真扫平蒙古的时候,派人到草原上去招集塔塔儿、蔑儿乞、泰亦赤等各族的残余战士,使破矢军也扩大到了七千余人,并分成了三队,亦勒赤台就是其中一队的指挥使。
同时完颜长之又派人到草原各地勘测,绘制出了一份详细的草原地图。加上归降的金国各族战士都久在草原生活,熟悉地形,因此完颜长之才能行用这个看似冒险,但却是十分有效的计策。
等大队人马到了桓州之后,完颜长之留下蒲察定住率领二万人马,守在桓州作为后援,自己亲自带领仆散忠义、纥石列志守、杨沃衍、石抹燕山等人,率领六万大军去迎战铁木真的蒙古中路军。
铁木真且战且退,也正中完颜长之的下怀,于是他一面率领大军佯作上当,不急不慢的追击铁木真,一面派杨沃衍和石抹燕山领一万人马,和大量的车队物资,赶到兀鲁灰河上游的湖边去背湖立寒。并且携带了大量麻袋,填上泥土砂石,以取带木材。同时也扎好了几十只木筏,以便大军可以通过湖泊。
而完颜长之自己则率领大军,和铁木真的人马纠缠。等到别外两支蒙古军也赶到的时候,完颜长之立刻领军转向,赶到兀鲁灰河上游的湖边。命仆散忠义、杨沃衍带着斡勒眀、术鲁、完颜霆、完颜充等人和大队人马在这里驻守。自己和纥石列志宁带着兀林台、乌延托赤率领五千破矢军和三千铁浮图,一人双马,先脱离了营地,躲在附近的山中,观察蒙古军的动向。
蒙古大军追到兀鲁灰河上游的湖边,果然以为将金军困住,因此就在金军阵前扎营,并且向金军的阵地发动了猛攻。
完颜长之一见铁木真上当,不禁大喜,立刻率领人马,飞速向捕鱼儿海边进发。
这一次出战的目地,就是以击毁蒙古的营地,消灭蒙古的留守人员,和牲口为主要目地,因此在完颜长之进军的沿路上,连续灭掉了两个小规模的蒙古营地,不仅将营地里的妇孺老幼一个也不放过,连同除去马匹之外的牛羊牲口都被杀死,然后再放上一把火,将帐蓬粮食、草料全都烧光。
就这样完颜长之的这支奇袭队伍在行走到第四天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捕鱼儿海边。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完颜长之先将人马扎在山凹里,自己带着原属塔塔儿部的亦勒赤台去察看,发现这里果然是蒙古的主要营地,不仅占地极广,留守的人口众多,而且营地里的牛马羊等牲口更是不计其效数,但现在营地里大多都是妇孺老幼,毫无防备,根本不堪一击。
完颜长之也不禁大喜过望,如果把这个营地毁掉,对蒙古的打击将会是非常沉重的,至少在五六年的时间里,难以恢复过来。而在这段时间里,大金就可以摆脱北方的危胁,腾出手来主要对付南方的宋朝,压力也会小得多了。同时自己也可以按张鹄所说,积集推行新税制的改革,使大金国库丰足之后,就可以从容面对南北两方面的攻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皇图霸业 (七月初三) 纵横VIP2014-07-01一名质子回国,开启了隐藏在暗流之下的八王夺嫡。一场经历了三年的战争,彻底的暴露了大燕帝...
-
数据三国 (三卷天书)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太平道人”张角发动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一时间天下大乱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