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数据三国 (三卷天书)



黄忠发现周泰拼命心中不由发苦,虽说周泰就是拼命也绝非黄忠对手,可是对付玩命的周泰黄忠也不轻松,一旦黄忠不再留手,稍有不慎就可能要了周泰性命,这可不是黄忠想要的结果。再说黄忠虽对孙权有所不满,对于敢打敢拼的周泰还是很欣赏的,并不愿伤其性命。于是黄忠拨马站定道:“周将军武艺高强,再战下去恐怕两败俱伤,有损两家和气,不如就算平手如何?”

周泰心知黄忠有意相让,自然不再纠缠,拱手谢道:“多谢将军手下留情!”说罢打马而还。

黄忠本以为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潘璋此时打马而出道:“赌局已设怎可不分胜负输赢?我愿与黄老将军比试箭术一分高下。”

孙权没想到潘璋不打招呼便到阵前,此时再想阻止也来不及了,只能寄希望于潘璋比箭取胜。潘璋的箭术实属一般,他敢上前完全是投机取巧,认为黄忠年纪不小又刚战过一场,肯定体力不支发挥失常,这才上前挑战。

黄忠对于敢拼死一战的周泰还有些好感,可是对于潘璋这种投机分子却一点好感也没有。黄忠也不与潘璋废话,直接开弓对准潘璋就是一箭。

潘璋还没来得及说出要如何比试,就见一点寒芒如流行追月朝自己而来,吓得他低头躲闪。可惜黄忠此箭极快,不等潘璋低头,箭矢已到,直接将潘璋盔缨射落。潘璋便感觉头上一震,还以为自己没躲过被射中了,顿时吓的大叫出来。

孙权与麾下众将见了潘璋的表现都是一阵脸红,就算他们知道潘璋低头、大叫都是出于本能,并非是因为胆怯,可还是觉得丢人,尤其是听到城头交州士卒叫好之后,东吴将士就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潘璋在马背上趴了片刻才发现自己没死,可是心里却比死了还难受。自觉丢人的潘璋怒视黄忠骂道:“老匹夫因何暗箭伤人?”

黄忠冷哼道:“无名小辈也敢与我比箭?你若能用暗箭伤我都算你本事。”说罢不看潘璋,提弓打马就往城中走。

潘璋心中暗道:“既然比箭,你射我一箭,我当还你一箭,如此也不算暗箭伤人。”想到此处潘璋开弓搭箭朝着黄忠背后就射。

黄叙在城头看见当时大惊道:“父亲小心!”

黄忠微微一笑早有准备,弯弓回身又是一箭射出,正中潘璋射出的箭矢。两支羽箭在空中相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叮铛~”声,便双双落地。这惊人箭术再次让城上发出一阵欢呼,也让孙权与众将的脸色更加难看。

潘璋没想到背后暗箭都无法伤了黄忠找回面子,这简直让他丢脸丢到家了,垂着脑袋去与孙权请罪。孙权都懒得骂他,直接命人将粮草送到城下,不再停留片刻,便启程而行。他可是一刻都不想面对黄忠父子和城中士卒了。

刘备、孙权都是南烨盟友,都有心在兖州分一杯羹,可结果却有些不同。刘备得到了赵云款待,孙权却丢了脸面还赔了军粮,会有这种待遇区别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待南烨的态度不同。刘备敬南烨一尺,南烨自然敬刘备一丈。孙权想占南烨便宜,南烨自然让他吃个大亏。

几日之后,刘备、孙权、南烨三家人马再次相聚于兖州东郡,共商讨伐曹丕之事。对于入境路上的小插曲刘备、孙权不提,南烨也没有问,不过这并不代表南烨不知道两家对自己的态度。

讨伐曹丕这件事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无非就是三家合兵继续向北,兵进冀州攻打邺城。战略目标自然是除掉曹丕篡逆,救出献帝刘协。至于救出刘协之后要怎么办?是不是请他重新登基?又在哪里登基?这些问题三家不约而同的忽略不提,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正事说完之后南烨便设宴款待刘备、孙权,席间的话题也轻松许多。刘备笑着对南烨道:“国师神机妙算,分兵取了许昌、兖州可喜可贺!我敬国师一盏。”

南烨端起酒杯与刘备对饮之后道:“可惜兖州不与荆州、司隶相邻,于我来说就好比……就好比鸡肋。”说着指了指桌案上一盘吃了一半的鸡肉道。

刘备、孙权都不知鸡肋二字作何解释,只当南烨是说兖州位置不好,不如鸡腿可口。但是他们二人身后的诸葛亮和鲁肃却都眼前一亮。

酒席宴后,诸葛亮与刘备一同回帐问道:“主公可知国师所说鸡肋为何意?”

刘备喝的有点高,早就忘了宴席上的细节,大着舌头道:“鸡肋?什么鸡肋?”

诸葛亮对于刘备的豪爽性情有些无语,他知道刘备虽不像张飞那般嗜酒如命,但也是个酒豪,喝起来绝不含糊,要不也没法跟关羽、张飞凑到一起,又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不过刘备有一点好,就是喝酒从不误事。于是诸葛亮道:“国师酒宴之上欲将兖州让与主公,主公意下如何?”

刘备虽然有些晕乎,可是思路清晰并不糊涂,小事他可能记不清了,可是有关一州大事他又怎么可能忘记?当时一惊道:“先生莫要诓我,国师何时言过此事?”

诸葛亮这时才将话题转了回来道:“国师道兖州如鸡肋,便是此意!”

刘备仔细回想,好像是有这么个话茬,便道:“还请先生明言!”

诸葛亮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国师得兖州,守则多费兵马,退又十分可惜,因此犹豫不决。”

刘备先是恍然,而后又问道:“国师难以决断,却也未曾提及将兖州赠我,先生何故相欺?”

诸葛亮道:“国师平日果决,少有犹疑,便有不决之事,也有麾下文武出谋划策,何必席间泄露?今显犹疑之态,是试探耳。主公若欲得兖州,可许以好处,劝国师退兵。”

刘备闻言大喜,兖州与南烨的地盘不接壤,却与刘备的地盘接壤,又有陈留等大城,比并州强多了。而且南烨若连兖州都不想要了,许昌肯定也是一样。就算让刘备用并州换兖州和许昌,刘备也是肯的。于是便对诸葛亮道:“先生有三寸不烂之舌,此事便拜托先生与国师相商,务必助我得兖州之地。”

诸葛亮并未急于答应,而是皱眉道:“国师于席间对主公与孙仲谋同时提及此事,便是欲令两家相争,恐怕欲得兖州代价不小。”

刘备听诸葛亮一说,就知道南烨有让两家竞价之意。不过这种通过两家竞争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刘备看来十分合理,换做是他自己也会这么做,总不能将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平白送人。

在大事面前,刘备从不含糊,得到兖州既能增强他的实力,又能消弱南烨、孙权,刘备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当时对诸葛亮道:“兖州势在必得,还请先生不惜一切代价助我得兖州、许昌。”

诸葛亮得了刘备授权,这才欣然领命。

第五十七回南孙刘分取三州司马懿计屠皇室(21

郭嘉起身送走了诸葛亮之后没多久,便有侍卫引着鲁肃进了营帐。这几日郭嘉就没有消停过,一直在和刘备、孙权的两位军师讨价还价。鲁肃与诸葛亮一样意识到南烨有意让出兖州,自然不落人后。可是不论诸葛亮和鲁肃提出多么好的条件,郭嘉总是不置可否,谈判也就一直没有结果。眼看大军即将逼近邺城,刘备和孙权的筹码也开始不断增加。

鲁肃这些日子被郭嘉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刺激的要死,好像不论自己多么着急,郭嘉就是不急一样。今日鲁肃也豁出去了,入帐之后便直接问道:“奉孝先生,国师究竟如何才可将兖州让予我主?”

没有问候寒暄,没有一句外交辞令,主动权直接让给对方,不论从哪一点来说,鲁肃的表现都像是一个外交界的菜鸟。鲁肃当然不是菜鸟,而是被郭嘉磨的没了办法,几天的谈判下来,能用的外交技巧都用尽了,剩下的只有干脆的利益交换。

郭嘉注意到了鲁肃的急切,可他还是一副轻松的神情,答非所问道:“兖州的百姓很多……”

鲁肃没等郭嘉说完就道:“我知道兖州的百姓多,地域广,也知道许昌城高墙厚。奉孝先生已经说了好几日了,今日就不必再说,只说国师有何条件便是。”

郭嘉笑道:“子敬莫急,若说条件也很简单。国师之意不过是平等交换,一州换一州,一城换一城。吴王假如肯用徐州之地换兖州,国师便答应。至于城池国师倒不强求,吴王随意用一小城换许昌也就是了,由此可见国师诚意,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一听这交换条件差点把刚喝下去的一口茶水喷出来,好不容易强行吞下茶水没出丑,却呛得一阵咳嗽。一州换一州看似公平合理,可关键是徐州的位置太重要了,正好在扬州、青州之间。假如将徐州给了南烨,孙权扬州的地盘就无法与新得的青州、兖州相连,这等于是将孙权的地盘一分为二,不论如何孙权也不会答应。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鲁肃苦笑道:“奉孝先生之议太过为难,不知能否用我主新取的青州换兖州?”

郭嘉摇头道:“青州国师取来无用,不过扬州之地倒是可以。以扬州半境换兖州全境,国师够有诚意了吧?”

鲁肃刚才被震惊了一次,这回就算听到郭嘉荒谬的要求也不再吃惊了。虽说扬州孙权只占了北部一半,可是建业、吴郡、庐江等重镇都在扬州北部,这是孙权的根基所在,如何能够让给南烨?鲁肃只能再次拒绝道:“扬州之地乃是我主根基,万不可能来换兖州,奉孝先生可还有他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